APP下载

在大地上画画

2024-09-27段玉芝

走向世界 2024年34期

从乡村走出来的我,对乡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每次乡村采风,只要有时间,我是一定要参加的。我把每次乡村采风,都当作一次返乡之旅。10月中旬,中共济南市委组织部和济南市文联、作协组织了“谁不说俺家乡好”作家行采风活动,我参加了这次采风活动,和文友们一起走进了南部山区的几个村庄。

南部山区组织人事局负责同志向我们介绍,将到拔槊泉村采访时,我略有点失望。2020年的秋天,我到访过拔槊泉村,那时比较深刻的印象是萧索:民宿建得很美,但是房门紧闭,没有人入住,院前屋后有许多落叶。秋风一吹,更显冷清。我感觉到发展的难度:海拔这么高,山路这么远,什么时候能发展起来呢?

没想到,拔槊泉村不仅迅速发展起来了,还成为南部山区的发展标兵。

更让我惊讶的是,拔槊泉村的现任党支部书记竟然是一位年轻的画家,他在北京和济南有自己的工作室,之前从来没有想到过返乡,是在家乡老书记的力邀之下,为了家乡的发展,才回到家乡任村书记的。

带着欣喜和对画家村书记的好奇,我再次走进拔槊泉村。拔槊泉村海拔750米,是济南市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因村内有“拔槊泉”而得名。关于拔槊泉,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唐王李世民东征路过此地,人困马乏,便传令歇息,并把槊扎在地上当拴马桩,那马因无水饮而狂躁暴跳,将槊拔出,泉水随槊涌出。这泉便被称为拔槊泉。画家书记沈云涛在立着“唐风小镇”牌坊的村口迎接我们。沈书记沉稳知性,他并没有应我们所请介绍自己,而是带着自豪非常专业地给我们介绍村子的情况。

我们便边听沈书记介绍,边跟随他往村里走。

一进村子,就闻到炖鸡的香味,那是从天然居农家乐传出来的。农家乐里坐满了人,他们神情轻松,大口吃鸡肉,大口喝啤酒,大口喝泉水泡的茶,热火朝天地聊天。左边是崎岖的山路,右边是起伏的群山。炖鸡的炉膛里传出烧柴的噼噼啪啪声。好一幅田园风景画。沈书记向我们介绍,天然居农家乐是著名的网红农家乐,美食博主“二百者也”来此探店,农家乐因所处环境优美、菜品鲜美实惠得到“二百者也”的赞赏与推崇,好多游客从抖音上看到后慕名而来。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周末或节假日,人们到这里亲近一下大自然,享受一下美食,放松一下心情,多美呀!来的人越来越多,村里其他的农家乐也被带火了。

网红农家乐的老板是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原来在外地打工做厨师,沈书记劝说他回乡,村里提供资源,支持他创业。年轻老板现在一年收入几十万,与老婆孩子在家乡团聚,也方便照顾家里老人。

再往里走,就看到一些人在拔槊泉边排队打泉水。沈书记介绍,这是市民直接在泉中打水,再往下,有村里专门引流过去的泉水,没有打水工具的市民可以通过长管接泉水。引流泉水方便大家来接,是沈书记来之后想的办法。以往,村民不太乐意外人来打泉水,觉得车辆和游人打乱了他们的宁静生活。沈书记就做村民的工作,告诉他们,免费提供泉水,热情接待外来的游客,村子的人气才会旺,人气旺了村子才有发展机会。村民想通了,并在沈书记带领下修了停车场,方便游客停车。

村街边上,依然有许多老人摆摊卖土特产,小米、绿西红柿、山楂、紫梅豆、蜜薯、蜂蜜等,四周围满了挑选的人。沈书记介绍,这些都是村民自己种的,绝对绿色环保,价格也合理。村里大批量种的小米早都卖完了,现在卖的小米,有些是村民自己家的,也有的是其他村的村民来卖的。

“我们村人气旺,就有别村的村民也来卖土特产,村里允许别村的村民来卖土特产,共同富裕嘛。”沈书记笑道。

拔槊泉村的小米可是远近闻名。由于海拔比较高,拔槊泉村的小米特别香。沈书记在村里成立了“谷子种植研究小组”,小组成员有村两委成员,有村里的谷子种植能手,有初学种植的年轻人,老中青结合,注重科学与传承。每年小米还没有收割入仓,就被定购一空。

沿着主村街再往里走,就看到传说中的“廓庐”民宿了。民宿依山而建,透过大大的落地窗,群山与红叶尽收眼底。沈书记告诉我们,坐在民宿的茶台前,越过群山,白天能看到市里的高楼大厦,晚上能看到市里的灯火辉煌。这时节还好一些,国庆节前夕,民宿一房难求,迟来的朋友找他他也没办法解决。我说起 2020年来时民宿一派萧条的情况。沈书记说那时民宿法人与村里关系有些僵,不愿继续经营,就搁置了。他来了之后,通过多方交涉,换了民宿的法人,又与新法人多次沟通,终于达成共识。

“廓庐”定位高端,经典打造,成为拔槊泉村的一张名片。拔槊泉村风景优美,春天迎春花开漫山遍野一片黄,夏天一片绿,秋天一片红,冬天有雾凇,下雪便是一片白……沈书记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拔槊泉村的美景美食,吸引大家休闲观光、入住民宿。沈书记还利用自己在艺术界的人脉,引入一些画家和作家定期入住民宿进行创作。在沈书记努力下,这里还成为“山东省文化馆写生创作基地”。

“廓庐”就这样火了起来。

领略了拔槊泉村的“山乡巨变”之后,我们终于可以把话题转到画家书记本人身上了。画家书记沈云涛艺名沈小皴,自幼学书法和绘画,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他是著名画家张宝珠先生的入室弟子,后深造于北京画院,导师是李小可先生,为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第二代传人。沈书记主攻山水画,在北京和济南有自己的画室,举办过八次个人画展,事业做得顺风顺水。老书记最初找他时,他并不想回来。作为画家,喜欢自由率性,他担心回来后受不了各种约束,更别说约束别人管理一个村庄了。但是老书记看中了他,看着老书记期待的眼神,想想自己出生成长的村子的美好未来,沈书记答应了老书记。好不容易从大山里出去,又要回来,家人自是反对。2021年,他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回到家乡。“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资源,为家乡做些事。”这是他回来的初衷。他把民宿盘活,推广农家乐,又想办法吸引村里人才返乡。他的想法是充分发挥村里泉水和风景的优势,走生态发展、文旅融合的道路。

3年过去了,在他的带领下,这个仅85户210人的村庄,年收入达50多万元。他没有辜负老书记的重托,没有辜负村民的信任,也没有辜负自己的满腔热情。

当然,刚回乡时,还是面临不少困难的。虽然在村里长大,毕竟离开这么多年了,有些情况还要重新熟悉。他就向退休的老书记学习,向邻村的现任村书记叶书记学习,还自己从网络上查找资料,学习全国典型村的经验。有些村民觉得他太年轻,不理解,不服气。他就与他们多交流,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他的想法。他们一时不理解他也不急,他认真做事,用实际行动赢得他们的理解。他还要处理发展带来的问题。比如农家乐发展起来了,但也带来一些卫生问题,他就找农家乐的老板谈,让他们处理好自己的垃圾,不能影响村里的环境,更要给游客创造干净的环境。

下一步,沈书记打算把“民房变客房”,比起单独建造民宿,这样既节约成本,又能让村民创收,还能降低住宿价格,让游客受益。沈书记还计划在村里建个艺术馆,除了书画,还展览摄影作品、石碑、石刻等。作为画家,他希望拔槊泉村具有更加浓郁的艺术气息,这将是拔槊泉村的最大特色。

吸引人才返乡是沈书记的一个长期计划——曾经从乡村走出去的人,视野更开阔,眼光更独到,这正是乡村发展所需要的。

沈书记在镇上还建有一个工作室。工作室里有沈书记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也有他的老师朋友的书画作品,还有沈书记收藏的各种各样的泰山石。长长的画案,画案上的笔墨纸砚各种颜料,以及四周墙壁上挂满的画作,让我们看到画家书记作为画家的一面。

当被问起是不是还在画画,画家书记沉默了一下,回答说还在画,但工作忙,画的远没有以前多了。忙碌了一天,画画可以让他静下来,理一理思路。虽然不能经常画了,但是他感觉自己的画风变了,变得更开阔更有气象了。

我笑道:“胸中有丘壑,自然画得更好了。”

我问他画画少了会不会觉得遗憾,他说不会,从没觉得遗憾。

“现在也是在画画啊,只不过是用行动在大地上画画。”画家书记笑着说。

在大地上画画!我一下子被感动了。

在大地上,以青山绿水、古老村庄为背景,以民宿、农家乐、谷田、艺术馆、泉水为点缀,沈书记用自己的行动和情怀,描绘出拔槊泉村的乡村振兴图景。他画出的,将是一幅最美、最动人的长长画卷!

是啊,不光画家书记沈云涛,中国所有的乡村书记,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大地上画画。他们热爱脚下的这片大地,热爱自己的家乡,他们是最勤劳最朴实的乡村振兴图的绘画者。

The scenery of Bashuoquan Village is exquisite. In spring, the village is blanketed in a golden hue as forsythia flowers bloom everywhere. Summer brings a lush greenery. Autumn paints the village in crimson with its maple leaves. Winter is adorned with crystalline frost, and snowfall transforms the village into a pristine white wonderland. Secretary Shen has been 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picturesque scenery and delectable cuisine of Bashuoquan Village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inviting visitors to indulge in leisure activities and stay at the local inns. Harnessing his connections in the art world, he has also arranged for artists and writers to reside periodically at the inns for creative pursuits. Through his tireless efforts, the village has been established as the ‘Shandong Provincial Cultural Center for Sketching and Creative Writing’.

Attracting talents to return to their hometown is a long-term plan of Secretary Shen. Those who once left the countryside now possess broader horizons and sharper vision, exactly what rural development necessitates. When asked about whether he still painted, the artist replied with a canvas is the earth itself.” What a touching answer.

Upon the vast earth,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verdant mountains, crystalline waters, and time-honored hamlets, adorned with cozy inns, rustic farmhouses, golden fields, elegant art galleries, and pristine springs, Secretary Shen delineates with his deeds and affection a picturesque vision of rural renaissance for the village of Bashuoquan. What he paints will surely be the most resplendent and touching of long scrolls!

Not merely Secretary Shen Yuntao, the painter, but all rural secretaries across China are using their concrete actions to paint upon the earth’s canvas. They cherish the land beneath their feet and their beloved hometowns; they are the most industrious and unadorned artists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table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