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上的鸟窝

2024-09-26周天红

微型小说月报 2024年8期

易家庙缺水。一碗水有泉眼。

易家庙位于半山腰上。一碗水在山坳里。

易家庙吃水,得从一碗水挑。从易家庙到一碗水,全是坑坑洼洼的山路。挑水,是易家庙人家一天生活的重要内容。

易汉生说,这日子,我不想过了。易汉生把水桶咚的一声丢在水缸前,抛下扁担,坐在门前的石梯上张着嘴巴直喘粗气。

屋檐边有一棵大树,树上有一个洗脸盆大小的鸟窝。娘走出门,看了一眼易汉生,用手指了指树上的鸟窝。

易汉生看着鸟窝,有鸟飞出去,又有鸟飞回来。鸟窝里还有鸟蛋,圆乎乎、亮晶晶的。易汉生看着那些鸟窝,还有那些随风摇动的树枝和树叶,心渐渐静了下来,再也不摇来晃去。

娘说,心摇来晃去,水桶就左右摆动,你挑的水,肯定就是浑的。

一碗水的水,原本是清亮的,清澈见底。水从石缝里流出,流在石滩子上。

早些年,有人在石滩子上打了一个碗口大的窝在水窝边放了一个大粗碗取水。随着村里人都到一碗水取水,水窝里的水就不够用了。有人把水窝打成了一个水坑。水坑里除了水,还有泥沙、石子、杂草。

取水的人多了,水就浑了。尤其是天旱时节,取水的人排着长队,一个水坑,全是浑水。

娘说,浑水怕什么,总比没水好吧。

每次挑水,娘都领着易汉生。娘一碗一碗地轻轻取水,再挑着水桶,顺着山路,一步一步地走着,稳稳地,不摇不晃。娘挑着水桶走到水缸前,放下水桶,静一会儿,再慢慢地往水缸里倒水。

娘挑的水,一缸水整个都是清亮的。但易汉生不行。易汉生挑着水,慌里慌张地就往家里跑,像有人撵着似的。水桶左摇右晃,两桶水挑进屋门,早就洒了一大半。

娘说,娃呀,你放下水桶,歇歇。

易汉生知道娘的意思,就把肩上的水桶放下来。看着树上的鸟窝,心静了,水桶里的水也静了。慢慢地,那些泥沙杂质就沉下去了。

易汉生说,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呀?

娘走过来,轻轻地摸了摸易汉生的额头。易汉生能感觉到,娘的心跳和呼吸,静着呢。

娘就像门前的那棵大树,静静地守护着这个家。爷爷奶奶先后去世了,爹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哥还忙着娶嫂子呢,得要一大笔彩礼钱。

易汉生说,娘,我不想读书了。

娘举起右手,差点一巴掌打在易汉生的脸上。娘在举起巴掌的那一刻,抬起头,看见了树上的鸟窝,手便轻轻放下了。易汉生清楚地看见,一滴眼泪从娘的脸上滑落。

娘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小半天没有出来。那天下午,易汉生坐在门前的石梯上,看着树上的鸟窝,心里一片空白。

娘说过,早些时候,易家庙真是个庙子。那庙子大呀,上下“三重台”的房子,几十间房屋。庙子大,香火也旺。庙子里,吃的穿的用的,什么都有。那粮食,就堆了几大屋。树大招风。庙子被后山的土匪张二麻子盯上了。易家庙也不是好惹的地方。庙子里,有一群护院的和尚。张二麻子攻打了三天三夜,硬是没攻下来。第四天,张二麻子还在组织人马进攻,庙里却出事了。半夜,一个和尚听到枪炮声响,吓慌了,心乱了,把桐油灯打倒了,点着了后院的柴草。庙子着了火,易家庙没了。家门前的这棵大树,就是当年庙门前的树。

娘说,什么时候,都不能自乱阵脚。娃啊,你不去读书,是不是想乱了家里的阵脚?

白天,在学校的教室里,易汉生想起家里接连发生的那些事,心里就像那两个挑着的水桶,摇来晃去,水浑了,心里乱糟糟的,怎么也静不下来听课。

有同学说,你家还住在庙子里呢,看你还能有什么出息,还读什么书哟,不如趁早回家挑水去吧。

每次,娘看着易汉生气鼓鼓地背着书包回家,就知道娃心里的想法。娘让易汉生坐在门前的石梯上看树上的鸟窝,慢慢地,易汉生的心就静了。

娘说,娃啊,那些鸟,飞得再远,早早晚晚都得回到自己的窝。

易汉生不说话。易汉生就喜欢看着树上的鸟窝。

过了好些年,易汉生走出了易家庙,在城里像一片羽毛飘来荡去。人来人往,车来车往,杯来杯往;生意场,大酒楼,灯光里;熟悉的和陌生的,相识的和不相识的,都得像肩膀上的一挑水,小心地应付着。不能摇、不能晃、不能浪,否则,事情就浑了、洒了、散了、黄了。

有一天半夜,易汉生刚走出城西头的天地人家大酒楼,就觉得头晕。易汉生摇晃了几大步,走进草丛,抱着一棵树,突然大哭起来。同行的人不知所措。

易汉生说,你们帮我看看,这棵树,树上有鸟窝吗?

身边的几个人,都是一脸茫然。

好久,在夜晚凉风的作用下,易汉生的头脑清醒了点。

易汉生手忙脚乱地拨着家里的电话。电话通了,是娘接的。

易汉生说,娘,门前树上的鸟窝还在吗?

娘说,在,还在。娃啊,早早晚晚,那些鸟还是要飞回窝里住。

易汉生不说话,一下子坐在大酒楼门前的草丛里。

娘说,娃呀,你都三年半没回家了,要是想家,你就回来一趟吧。

易汉生说,娘,我还想让您领着我去一碗水挑水,再看看门前树上的鸟窝。

夜,突然就静了下来。

选自《天池小小说》

202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