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制作策略探究

2024-09-26曾繁凤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5期

摘要: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为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应更新和优化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制作策略,提升受众对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接受度。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丰富的表达样式。相较于普通纪录片,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政策解读、政策宣讲主题明显,具有较为鲜明的创作特征,因此在实际制作过程中,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基于此,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以厦门卫视和华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策划推出的系列短视频《海上生明月》为例,分析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制作策略。文章在分析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基本创作特征以及当前较为常见的几种制作与表达样式的基础上,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制作策略,包括由“我说”转变为“他说”以强化说服力、从小点入手展现大视野与内容、多角度实现微纪录片的艺术构建,以及推进媒体、高校、社会三方跨国联合摄制等等。文章旨在为其他同类题材微纪录片的制作提供艺术创作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共建“一带一路”;微纪录片;创作特征;艺术构建;国际化构建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5-0129-05

一、绪论

6beaa6dbafa32e855b425243907ea059

(一)研究背景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共建“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不断焕发新活力,受到广泛关注,在文化强国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1]。制作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不仅有利于促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为公众提供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还能丰富共建“一带一路”题材作品的内容形式、艺术门类、表现形态,也能为共建国家开展文化交流提供有力支持。

在媒体融合与经济全球化加速的大背景下,如何优化微纪录片的内容、类型创作,成为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制作和传播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与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厦门卫视和华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策划推出的系列短视频《海上生明月》为例,分析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制作策略。笔者参与制作的短视频《海上生明月》荣获外文局举办的第五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创意征集奖,其中《海上生明月|爱在热浪岛》从全球57000多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优秀作品奖。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梳理相关文献,从创作特征、表达样式、制作策略几方面入手,对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艺术创作进行深入探讨,帮助创作者解读该类微纪录片的艺术表现力,丰富现有研究。

2.实践意义

在研究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创作特征、表达样式的基础上,结合现有文献资料记录的成果、已有作品的创作经验等,提出更贴合受众实际审美观念、多样化观看需求,且更具可行性、可靠性的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制作策略,以为后续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高质量制作以及优化传播提供参考借鉴。

(三)相关概念

本文对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概念界定如下: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设定记录空间为新旧丝绸之路,设定记录载体为丝路精神文化、丝路物质文化,可以真实反映共建国家人民真实生活、生存价值的微纪录片[2]。

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注重和强调国际性,旨在通过视频语言制作出能让国际受众认可与欣赏的作品;紧扣现代方便快捷的传播形式,紧密结合微时代背景下微视频的内容设置、制作形式、传播渠道的新变化,瞄准90后、00后以及“手机一代”等浏览群体,全力打造出集新闻性、真实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现象级视频新产品形态。

二、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创作特征

(一)传统与现代的影像呈现

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运用各种视觉符号、声音元素,呈现出记录历史进程、展现当代社会发展的视听影像。通过传统与现代的影像呈现,受众能够全方位地了解共建国家的历史文化、现代化发展情况。其寻找各种传统文化符号,如建筑、手工艺、服饰、音乐等,用镜头记录,呈现传统影像。

用镜头记录共建国家的社会发展情况,聚焦城市建设、社会现象、科技发展,关注多个行业、领域的人物故事,呈现现代影像[3]。在微纪录片中,传统影像与现代影像具有相互映衬的作用,将两者有效融合,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对宣传历史文化、弘扬时代精神有积极作用,能够充分展现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二)个体与集体的媒介叙事

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叙事,需要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框架,以个体叙事为基础。在个体叙事中,要将镜头对准各个行业、领域的普通人,关注其工作、生活。通过视听影像记录其工作、生活中的细节,展现其精神风貌,传递真实情感,能够充分感染受众。微纪录片的集体叙事,则是关注集体行动和成果,记录共建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创作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时,应平衡和协调个体叙事与集体叙事。在个体叙事中,应聚焦人物在社会变迁下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充分彰显人文关怀[4]。

(三)历史与现实的主题构建

创作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需要构建历史与现实的主题。在构建历史主题的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古建筑、传统手工艺、民俗等均是记录历史的重要载体。结合历史实物,讲述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在影像中还原历史场景,能够激发人们对历史的兴趣[5]。

构建现实主题,则要关注共建国家的具体影响,记录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

三、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制作与表达样式

(一)电影讲述式

现阶段,在制作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过程中,为摆脱传统历史类纪录片所具有的浓厚的说教意味,避免受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枯燥感,可运用电影化的讲述方式,还原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丝路人物、场景等[6]。

(二)旅行体验式

旅行体验式纪录片以第一人称为视角记录个人在旅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旨在为受众提供沉浸式的观影体验。这种类型的微纪录片能够有效打破传统纪录片的记录方式,满足当前受众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同时以外来者的视角展现丝路文化,使不同地域的丝路文化得以更好地融合、显现[7]。

(三)演播室互动式

当前,一些创作者从传统的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创作中跳脱出来,依托演播室互动方式制作微纪录片,以显著提升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趣味性。这种类型的微纪录片,以演播室为主要拍摄场景,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加强嘉宾与受众的互动,让多个主体均能够积极参与到纪录片的制作与传播中。

(四)政策宣讲式

央视是政策宣讲式纪录片的创作主体。在制作中,围绕共建“一带一路”这一主题,从大众的角度入手,综合利用多样、生动的视听语言,能取得良好的政策解读、政策宣讲效果,使受众对主旋律纪录片产生新的认知,提升受众对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认可度与接受度。

四、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制作策略

(一)由“我说”转变为“他说”以强化说服力

在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过程中,灌输式的信息输出无法有效传达中国话语,要善于“借嘴说话”,通过国际友人开展对外宣传,以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进一步增强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在国际传播方面的共情感与说服力[8]。要转变叙事视角,运用“他说”的形式讲述中国故事,增强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内容的真实性,提升微纪录片的制作质量。

《海上生明月》这部微纪录片改变叙事视角,选取海外留学生第一人称视角,由“我说”变为“他说”,跟着海外留学生回到家乡,以他们的家乡为叙事时空,去寻访当地的华侨华人,以真实和有温度的身边人物故事,让世界看到华人的勤奋与聪慧,进而对中国和中国文化产生好感。海外华人的故事通过海外留学生的镜头被深入聚焦、集中呈现,并由此铭刻下中外文化交流碰撞的影像记忆。这样的叙事视角,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同理心和代入感,也更能在国际传播中引起关注和共鸣。

这种叙事视角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同理心和代入感,也更能在国际传播中引发关注和共鸣。《鼓动槟城》从马来西亚留学生林诗于的视角出发,记录了她的中学老师、马来西亚北野鼓团艺术总监郑洲升传承创新二十四节令鼓的故事。郑洲升的祖辈漂洋过海,在陌生地域开荒拓土。具有中华基因的二十四节令鼓,是马来西亚华人结合中华节气、狮鼓、书法等元素进行创新的结果,是马来西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轮转代表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时间接力,而地处热带的马来西亚没有四季轮转,因此先人把二十四节气刻在鼓上,提醒后人勿忘中华传统文化。

在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中,使用“他说”的形式进行中国故事的讲述与展现,能够提升讲述内容的真实性,使整个微纪录片的内容更具说服力,提升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制作质量,为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传播提供有力支持。

(二)从小点入手展现大视野与内容

在制作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过程中,应重视所讲述内容的真实性、生动性,尽可能做到从小点入手,展现大视野与内容。实践中,可以从小故事、小人物、小切点入手,在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中反映出大背景、大主题、大情怀,利用“三小”呈现“三大”,使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内容、主题、情感表达更加真实[9]。在此基础上,结合对Vlog视频日志的应用,即可获取更理想的“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传播效果。

《海上生明月》这部微纪录片就利用了“三小”呈现“三大”的模式,利用Vlog视频日志这种表达形式,将以共建“一带一路”的十年变迁与收获为主题的故事表达更为立体、生动。以《海上生明月》系列微纪录片的《爱在热浪岛》为例,在厦门长大的菲律宾籍厦大毕业生陈奕松是该Vlog的主人公,整部微纪录片记录了他的好朋友庄凯欣——热浪岛海龟保护基地一名研究员的海龟奇“援”故事,展现了海外华人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保育无国界,正是这些海龟保育者的艰辛工作和坚定守护,海龟才得以在这片海域繁衍生息。看到好朋友庄凯欣和她的同伴陈博士等人在这座小岛上守护海龟、守护大自然,同为华人的陈奕松深受感动。

制作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通过引入海外青年的Vlog视频日志,能够实现对人物的鲜活展现,传播更为真实的中国故事,传递丰富的、感动人心的大情怀、大主题。

(三)多角度实现微纪录片的艺术构建

1.丝路文化的视听美学营造

第一,视觉语言的丝路精神隐喻。综合运用构图、细节等画面语言,充分发挥其本身所具有的视觉隐喻功能,丰富纪录片的画面形象,能使微纪录片的总体叙事节奏得到切实优化。第二,听觉语言的丝路情感渲染。可以依托同期声、解说词、背景音乐等听觉语言,在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中实现对丝路情感的渲染[10]。第三,视听构成的丝路意境营造。应运用诗意化的方式呈现声音语言、画面语言,以赋予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更独特的情感意境美、画面意境美。

2.丝路故事的戏剧美学构建

第一,宏大丝路背景下的微观叙事。可以依托微视角、微体量方式讲述丝路故事,使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更具趣味性、更接地气[11]。第二,丝路情节中悬念的巧妙设置。应巧妙设置悬念,增强情节的曲折性,确保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得到更好的传播。第三,丝路主题的群像式人物讲述。运用群像式人物烘托相同主题,以替代传统纪录片中单一的人物叙事方式,能促使多条叙事线在相同主题下共同发展,提升叙事视角的多元性与立体性,为受众提供更大的解读空间,有效丰富故事内涵。

(四)推进媒体、高校、社会三方跨国联合摄制

共建“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因此,在创作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过程中,应将这一核心内涵纳入其中,依托各国、各主体之间的联动,形成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制作合力,构建并推进媒体、高校、社会三方共同参与的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摄制团队及合作模式[12]。

《海上生明月》这部微纪录片的制作,以厦门广播电视集团纪录片团队为主体,以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海外新媒体拍客和民间纪录片人为辅助,各方强强联合、互为补充。在微纪录片摄制期间,厦门卫视负责资金投入、整体策划、脚本与文稿撰写、整体风格与质量把控,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负责寻找愿意暑期回家乡拍摄并具备基本摄制素养的外籍学生,在摄制力量不足时,则寻求海外新媒体拍客和民间纪录片人的加盟,由此形成既专业又充满生命力,且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联合创作团队,以最低的成本投入,使宣传效应达到最高水平。

(五)注重技术手段与艺术理念的融合

艺术与技术的统一是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创作艺术。摄制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可以在引入先进技术手段的基础上,融入艺术理念,有效满足当前受众在视听感官方面的更高需求,使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总体而言,在摄制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过程中,必须综合应用技术手段和艺术理念。

实践中,要以先进技术手段为支撑,包括超高清摄影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艺术创新,拉近微纪录片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提升受众的审美趣味[13]。在此基础上,要将艺术理念设定为制作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内核,深挖微纪录片的思想内涵,从宏观角度全面反映现实生活。可以运用存在矛盾冲突的故事,通过设置悬念、精心设计叙事结构等方法,增强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故事性。

(六)注重丝路地域魅力的国际化构建

在制作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14]。同时,要实现对丝路地域魅力的国际化构建,展现创作者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宏观解读能力[15]。

《海上生明月》这部微纪录片就引入了地域特色鲜明的中国饮食文化,展示了其在其他国家的传播情况,实现了对丝路地域魅力的国际化构建。

以《海上生明月》系列微纪录片的《河内存知己》为例,将东北烧烤文化带到越南的周健,以中国人骨子里的韧劲滋养出生活的希望,为河内带来了别样的烟火气。如今,他可以很骄傲地说:“在河内想吃最正宗的东北烧烤,必须来我的店。”微纪录片通过弘扬地域特色文化,展现了独具特色的丝路风情。

五、结语

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丰富的表达样式,包括电影讲述式、旅行体验式、演播室互动式、政策宣讲式。实践中,可以采取由“我说”转变为“他说”以强化说服力、从小点入手展现大视野与内容、多角度实现微纪录片的艺术构建、注重技术手段与艺术理念的融合,以及推进媒体、高校、社会三方跨国联合摄制等策略,提升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制作质量,为更好地传播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徐佳媛.共建“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视听艺术分析:以《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10):237-240.

[2] 吉平,王如欣.意境营造、技术赋能与叙事构建:新时代丝绸之路题材微纪录片创作特征探究[J].当代电视,2024(4):34-37.

[3] 蒋思嘉,邱鳞翔.“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情感流变与价值旨归:以《通向繁荣之路》为例[J].记者摇篮,2024(2):99-101.

[4] 史海燕.“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的叙事特点和价值表达[J].电影评介,2024(2):98-102.

[5] 朱怡璇.文化间性:“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创作逻辑与情感张力[J].中国电视,2023(10):34-39.

[6] 孙洪宇,王军峰.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故事化逻辑:以“一带一路”文化类题材纪录片为例[J].电影评介,2022(Z1):119-124.

[7] 周翔,付迎红.中国影像故事的“叙事—共情—跨文化”互动机制模型:基于对“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44(6):108-114.

[8] 李凯强.“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创新策略:以《我的青春在丝路》为个案考察[J].民族艺林,2022(2):79-86.

[9] 许海燕.言语、社会记忆与民族志:“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跨文化书写[J].电影文学,2021(7):24-28.

[10] 苏米尔,彭傲.近年来“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创作与传播发展报告[J].电影文学,2024(2):31-36.

[11] 范婕.全景、个体与区域:中国深内陆城市的“一带一路”纪录影像再构[J].电影评介,2023(24):80-85.

[12] 李冬香,陈鸿瑶.中国“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类型化诠释与海外空间拓展[J].电影评介,2023(24):86-91.

[13] 陈家洋,杨雯雪.比较视野下“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研究[J].中国电视,2023(10):28-33.

[14] 唐定,邓诗雨.“一带一路”背景下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以《远方未远——一带一路上的华侨华人》为例[J].传播与版权,2023(2):39-42.

[15] 郑荣.新媒体时代“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传播策略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3,44(1):154-156.

作者简介 曾繁凤,主任记者,研究方向: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