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美而行 乐享人生

2024-09-25卢红河王汉明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4年8期

摘要:《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散文佳作,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出自同一个时期,有着相同的社会背景。本文在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同时,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志趣抱负。本设计在学生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写作背景的前提下,从初中语文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出发,以“美”为切入点,通过课文诵读、文字咀嚼、问题探讨等方式,层层深入,揭示作品的主题,走进作者的内心,领悟作者寄情山水、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达到以美育人,立德树人的效果。

关键词:《醉翁亭记》;核心素养;政治理想

【设计背景】

1.教材分析

《醉翁亭记》是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篇文言文。作者欧阳修当时因为支持范仲淹等人推行新政而被贬安徽滁州。本文写于作者到滁州的第二年。《尚书》有言云:“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欧阳修在被贬滁州期间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百姓过上了平和安定的生活。他本人也在闲暇之余寄情山水,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带来的内心抑郁和苦闷消融于与民同乐之中。《醉翁亭记》即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本文用了21个“也”字,再加上“而”“者”频繁使用,使语言富有抑扬抗坠、铿锵悦耳、灵动之妙,具有一唱三叹的风韵。

单元提示中要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积累、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和名言警句,并体会文言虚词在关联文意、传达语气等方面的作用”“要注意体会古人寄托于山水名胜中的思想情感,感受他们的忧乐情怀”。

笔者在这节课中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个别朗读等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虚词的妙处,感受文中的“乐”,感受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并力求让学生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

2.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多的文言文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借助工具书开展自主学习,疏通一般文言文OjPqowBhKu5R011Sz5jYBs9chhuCEBhJIYTj4GiX35E=的文意,不会有太大困难。但要在此基础上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图画美,需要一定的美学修养,体悟作者的精神世界,需要一定的感悟能力。在教学中,可结合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深入发掘作者的志趣抱负、高尚情怀,让学生能积累一定的名言警句,内化为鞭策自己的精神动力。

3.品质提升

《醉翁亭记》一经问世,就引发了轰动效应。当时的名人为之书写刻石,立于亭边,天下传颂。它还被太常博士沈遵谱写成琴曲《醉翁吟》,被苏轼、黄庭坚等人改写成词。可以说,欧阳修创造了一种醉翁文化,醉翁亭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令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心驰神往,或千里造访,或题诗吟咏歌颂这一名胜古迹。这种轰动效应和长远影响,与文章的审美意境和作者的精神品质密不可分。文中所表现出的与民同乐情怀和文人雅趣,具有永恒的思想魅力。文中清新自然的对偶句,逐层叠加的“也”字,谐美的音韵,深远的意境,形成一种婉而有致的散文风格,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之一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本堂课设计试图从语言文字的表达和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美好情怀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和教育,达到以美育人、立德树人的效果。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读准字音,读出感情,读出意境。

2.品味语言,体会理解“乐”的含义,培养赏读文言文的能力。

3.触摸作者的心灵,体会作者的人生理想,并从中受到精神的感染。

4.通过诵读比较,体会虚词“而”“也”“者”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品味词语,全面深入感受“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理解力,分析力。

【教学难点】太守为何而醉?

【教学时间】3课时(本设计为第3课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大量运用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虚词“而”“者”“也”的运用,加强了咏叹意味。反复诵读才能体会文章文质之美,在诵读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山水之美,山水之乐,培养语感,加深理解。

2.讨论法: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教学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高效展开。

3.点拨引导法:学生的讨论要在老师恰如其分的及时引导下有方向地进行,使课堂形散而神不散。

【教学过程】

一、利用效应,激趣导入

《醉翁亭记》一经问世,就引发了轰动效应,当时的名人为之书写刻石,立于亭边,天下传颂。课件出示:

《醉翁亭记》的巨大影响力

《滁州志》记载,欧阳公记成,远近争传,疲于磨打。山僧云,寺库有毡,打碑用尽,至取僧室卧毡给用。凡商贾来,来亦多求其本。所欲官征,以赠官,可以免税。

师:《醉翁亭记》一经问世就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还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成为千古美文,它的玄机又在哪里呢?美文,顾名思义,就是外在的语言文字和内在的思想意蕴都很美的文章。这节课我们就以“美”这个字为切入点,走进欧阳修的精神世界。

二、设置任务,品读课文

任务一:感情朗读,品味语言艺术之美

现在我们用美丽的声音和欧阳修产生共鸣。请先观察本文语言方面的特色:

(1)多处使用虚词“而”和“也”。

(2)骈散结合,语言简练。

讨论:为什么用这么多“而”和“也”?

1.上节课我们积累了出自这篇课文的一些成语,成语简洁明了,为什么欧阳修不用成语呢?

我们来比较读一读,体会两种表达的区别。

朝而往,暮而归 朝往暮归

前者呼,后者应,前呼后应

水落而石出者 水落石出

往来而不绝者 络绎不绝

而乐亦无穷也 其乐无穷

教师范读,学生根据听到的感受说出原文和成语哪一个感觉更胜一筹。

读一遍,学生或许不能充分体会原句的妙处。个别学生仿照老师的语气语调有感情地朗读,再说说读后的感受,学生还可以自由朗读谈感受。

预设:

更舒缓,读起来有一种舒适的感觉;

更有韵律感,更有美感,更能读出快乐的感觉,读起来更有愉快感,总结起来就是原文好在:

A.去掉“而”字,语言显得过于精练,读来非常紧迫、急促。

B.“而”字可以表示前后内容并列、顺承、递进、修饰、转折等关系,引导学生辨析语义关系,在朗读时,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而”字,都要重读,凡连接前后内容且有调整节奏作用的“而”字,则可轻读。

C.“而”字恰到好处的运用,使文章舒缓从容,把作者欣赏“山水之乐”的闲情雅致充分表现出来

2.同法体会文中“也”字的表达效果,体会不同的语气。

A.表示陈述语气,多用于描述景物,可译为“……是……”的句式。

(1)环滁皆山也。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5)山间之朝暮也。

(6)}山间之四时也。

(7)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8)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9)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10)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1)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1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B.表示肯定语气,多用于介绍人名,可译为“某某是……(谁)”。

(1)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3)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C.表示感叹语气,多用于直抒胸臆,可译为语气词“啊”。

(1)在乎山水之间也。

(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而乐亦无穷也。

(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5)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读后小结:

(1)去掉“也”字后,气息短促不畅,有生硬滞涩感。“也”字独具匠心,使文章在漫不经意的叙述中,体现出一种任性自得、舒卷自如的趣味。

(2)读出“也”字描述景物时的陈述语气,气息轻快陶然,若行云流水。如“在乎山水之间也”。

(3)读出“也”字介绍人物时的肯定语气,气息着重强调,需简洁明快。如“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

(4)读出“也”字直抒胸臆时的感叹语气,气息舒缓流畅,可从容吟咏。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诵读文中的骈句,体会其韵律美。通读全文,体会课文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4.配乐朗诵。

设计意图:本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多用骈偶句,语言简洁流畅,虚词更是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通过指导学生反复吟诵,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文章的语言艺术美,为下面的学习任务营造良好的氛围。

任务二:咬文嚼字,寻求风景和谐之美

1.苏轼赞王维的诗歌“诗中有画”,《醉翁亭记》可谓是“文中有画”。跟随作者的脚步游于此地,不禁想架好摄像机,摄取一组美图与人共享。请细读文章,找出文中写景(人)的句子,根据画面的主体景物为画面命名。

教师示范第一句,学生完成后面句子的命名并说明意图。

师:环滁皆山也。(滁州环山图)

据说《醉翁亭记》写成以后,曾挂于门外供人欣赏并提出修改意见,有一位老人说第一句只是说滁州有很多山,却用了10个字,太啰嗦了。欧阳修就将第一句压缩到5个字,用语高度概括,却表现了滁州四面环山的地理特点。

明确:

第一段:山水映衬之美

环滁皆山也。(滁州环山图)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琅琊深秀图)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酿泉泻峰图)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亭临泉上图)

请说说这四幅图画用了什么样的写景方法,按照什么顺序写景。

(作者按照游踪路线,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由大到小。前三幅引人入胜,为第四幅图作铺垫,同时也交代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

第二段:朝暮变化之美 四季变幻之美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朝日散雾图)

云归而岩穴暝(暮云暗谷图)

野芳发而幽香(春花吐香图)

佳木秀而繁阴(夏木茂阴图)

风霜高洁(秋霜高洁图)

水落而石出者(冬水石出图)

(这几幅图片既按时间顺序又有空间顺序,重点选取了朝暮和四季的景物进行描绘,仿佛很多次游览醉翁亭的景物集锦。)

第三段:风俗人情之美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滁人游乐图)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太守宴客图)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众宾欢乐图)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太守醉酒图)

(第三段非常细致地描写了滁人跟随太守出游、太守宴请宾客的绝美画面,富有人情美和风俗美)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自由赏析文中的景物描写,不仅有用词的精准,写作顺序的概括,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阅历为课堂服务,有效地训练了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运用能力,对学生写好游记类散文很有帮助。

2.教师小结提问。

师:这样的风景我们的周边有没有?

生:我们县城附近的锡山也有亭有泉,风景也很美。

师:是的,天下的山水本无二致,只是因为有了人的欣赏,它们才有了神韵和灵气。琅琊山因为有了醉翁亭并不一定出名,是因为欧阳修为它写下《醉翁亭记》而名满天下。亭以文名,二者相得益彰。

师:题目是《醉翁亭记》,真正写醉翁亭的片段并不多,这是不是跑题呢?

明确:“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即景抒情,托物言志。按照这个意思,“记”相当于现代的散文,这是一篇游记散文。散文有“形散神聚”的特点,散文的重点功能是抒情,作者描写醉翁亭周边的美丽景物不是孤立的写景,是为后面抒发情感,表达中心服务的。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除了让学生明了“记”这种文体的特点之外,还非常自然地将对景物描写的欣赏过渡到对文章主旨的探讨。

任务三:合作探究,品味思想人文之美

1.体会“乐”的实质,探讨“乐”和“醉”的关系。

师:欧阳修来到滁州,过着游山玩水,逍遥自在的快乐生活,“乐”是文章的文眼,他的“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交流后小结:写山水,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游人不绝于路途,是表现人情之“乐”;写酿泉为酒,野肴铺席,觥筹交错,是表达太守“宴酬之乐”;写鸣声宛转,飞荡林间,显示了“禽鸟之乐”,更是为表现太守“游而乐”。乐山水、乐游宴、乐四时、乐其乐,与民同乐乐无穷,“乐”是贯穿全文的。“乐”是实质,“醉”是表象,写“醉”就是写“乐”。

2.欧阳修真的有这样快乐吗?或者说,这篇文章里隐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变化?

学生讨论作答后教师小结:结合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欧阳修从参知政事贬为滁州太守,心情不可能一下子摆脱贬官的阴影,他只能游山玩水,借酒消愁来打发内心的孤独郁闷,所以他给自己取了个外号“醉翁”。

但是游山玩水、借酒消愁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学习过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柳宗元被贬永州,只是从山水中得到了短暂的快乐。那么,欧阳修真正寻求到的快乐是什么呢?

课件出示: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丰乐亭记》

他找到了真正的快乐就是与民同乐,这表现了他情感变化的主线是:快乐——孤独——旷达。

3.醉翁和太守能够等同起来吗?

师小结:醉翁和太守虽然是同一个人,但是不能完全等同,醉翁是一个私人化的外号,是作者对自己形象的诙谐性的调侃;而太守是一个官职名称,是作者的社会化形象。醉翁之醉只是沉迷于酒醉,而太守之醉还有为政清明之醉,与民同乐之醉,捉笔成文之醉。从醉翁到太守,我们领悟到了作者解脱贬官之困的心路历程。他最终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醉。

设计意图:深厚的思想底蕴是这篇游记最值得探讨的地方,通过对“乐”和“醉”意义的解读,真正让学生走进作者内心深处,和作者产生共鸣,提升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4.课堂结束语

师小结: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两篇文章都流传千古。不同的是,滕子京在政通人和和百废俱兴的时候重修岳阳楼,竣工之后扶栏干痛哭,心境惨淡,而欧阳修却在人民丰衣足食的时候,与滁州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这是为人的仁爱,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这是为官的厚道。

《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抒发了崇高的政治理想,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担当和格局。《醉翁亭记》中,欧阳修表现出一份松弛和可爱,他这份在逆境中的随遇而安和松弛感,拉近了读者和他的距离。如果说对于范仲淹是仰望,那么对于欧阳修,则是又敬又爱,倍感亲切。我们这么喜欢《醉翁亭记》,也许就是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将我们的某种心情悄悄地治愈了。

在我们的人生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但是人生还有更多美丽的风景,我们不能忘记哪怕是一个普通人的职责和使命,应该乐观自信,从容前行。就像我们这堂课的主题——向美而行,乐享人生。

设计意图:这3个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领悟文章主旨,走进作者精神世界,达到以美育人,立德树人的目的。

三、赏练结合,提升素养

(留做作业,课后完成,二选一)

1.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突破了传统游记散文模式,创造了游记体散文新的审美意境。展开想象,结合文章第2自然段内容,把醉翁亭的朝暮、四时之景以散文化的语言详细描写出来。(不少于300字)

2.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话想要对作者说吗?请拿起你的笔,自抒胸臆,对话先贤。

【教学反思】

本单元所选古诗文,皆为传统的古代名篇,散文都是名胜记游之作,诗词则偏于抒发个人的情志和怀抱。九年级的学生,要理解古人人生低谷中的孤独和排解,有一定的难处。而《醉翁亭记》作为千古美文,着实让人欣赏沉迷。笔者的设计从“美”这个角度入手,赏美赏乐,在多角度诵读和咬文嚼字中逐渐走进作者心灵,领悟文章主旨,达到涵养学生精神世界的目的。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课文内容能够做到熟读、句译,对文章主旨有一个大致的把握。第三课时主要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外在的语言魅力和内在的思想底蕴,激发学生审美体验,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审美品格和审美能力的形成。

激趣导入环节笔者从《醉翁亭记》的轰动效应入手,让学生从心理上对名篇佳作产生浓厚兴趣,拉近距离。第二环节的任务设置围绕“美”字作文章,语言美、景物美、思想美,三个维度层层深入,由作品美的外壳(语言)、美的内容(美景乐事)到美的实质(字里行间蕴藏的美的思想),目的明确,设计较为合理,难度适中。在探讨文章主旨的时候,通过与《小石潭记》的对比阅读、《丰乐亭记》的迁移阅读,很好地揭示了作者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课后练笔的设计,一是训练学生学习课文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如何组织语言进行生动表达,写好山水游记的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对话先贤,达到陶冶学生情操,以文化人,涵养品德的目的。

整个设计紧紧围绕文章主旨,从语文核心素养出发,多角度设疑,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和表达,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不足之处在于教法传统,在群文阅读或者学科融合等方面还可以多作尝试。

【专家点评】

卢红河老师的《醉翁亭记》教学设计,紧扣文旨生发,紧贴学情展开。设计分为一导、二读、三赏三个板块,“读”是核心和重点。在这个板块中,教者通过三个任务搭建的教学支架,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读作者之“乐”,析行文之“美”。为了锁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教学行进中,卢老师巧妙地将文本内隐的逻辑与学生学习认知的主线水乳交融在一起,探究有据,生发有理。各环节之间既清楚干净,又紧凑关联。

导入环节设计者从《醉翁亭记》产生的轰动效应这个角度,新颖独到,拉近了经典作品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产生探讨的兴趣。可以看出设计者对作品相关的资料作了较为广泛的了解,后面的任务设置也可以看出这一点,优秀的教学设计产生于设计者多角度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

诵读任务的设计主要扣住文章的语言特色:“而”“也”等虚词的运用以及骈散结合的句式,造成文章音韵和谐的美感。同时,设计者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掌握了“而”“也”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可谓一石二鸟。

欣赏文章的美景乐事是重要环节,设计者率先示范,教给方法。学生小组合作,抓关键词拟标题;自选最喜欢的小标题欣赏美点。有学法的传授、有学习的合作、有思考的深入、有表达的惬意和灵动,真正达到了训练学生思维和运用语言文字的目的。

对文章主旨的探讨是本设计的难点,设计者尝试从“乐”和“醉”的实质和关系出发,通过对比阅读和迁移阅读,以及对“醉翁”这个外号和“太守”这个称呼能否等同这个有意思的问题的探讨,深入作者内心,理顺了作者由快乐到孤独到旷达的心路历程,可以看出设计者是用了心的。

在这个既具精致,又显精巧的设计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者鲜明的单元意识、自觉的文体意识、强烈的课型意识和本位的主体意识。正是在这四种意识的关联下,才使得教者能够在更高站位上去圈定本课教学的选点,才能顺从文言文教学的特点,以“读”去统摄整个教学内容,才能以“乐”字而入,去勾联、捋顺全篇,才能将学生处于学习的置顶位置,以学为本,顺学而导。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