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迹无形:《项脊轩志》中的用典
2024-09-25张干
摘要:《项脊轩志》中共有三处典故化用,这体现出其不事雕琢、任情自然的文本风格建立在高度练达的文辞技巧之上。在化用典故时,归有光将自身的所见所闻、情感经历营构为显层的表观文本,与此同时,诸典故被内置于其里,使文本在自然流畅的同时兼有厚重深远的人文意旨。在化用的过程中,有形的典故痕迹被熔冶为无形的构成肌理。显与隐的并重、有形与无形的结合,使《项脊轩志》成为归有光所提倡“其旨远,其辞文,曲而中,肆而隐”的典例。
关键词:项脊轩志;归有光;用典
归有光为明代散文的代表性人物,有“明文第一”之称。其倡导唐宋古文,与茅坤、王慎中、唐顺之被后世归入“唐宋派”。在台阁体与复古风交织盛行的明代中叶,归有光承继了唐宋古文的革新风神,其反对危文险语,主张抒真感挚情,行朴说实言,以质本天然之风开文坛新潮。《项脊轩志》是体现归有光文学特色的典范之作,清朝桐城散文宗师姚鼐称此文为:“此太仆最胜之文。”[1]近代翻译家林纾将姚鼐评语进一步明晰,其言:“今一言以弊之曰:情深者文胜。”[2]今之对《项脊轩志》的研析亦建立在此二说之上,着重突出其行文畅达自然无雕琢,写情深刻婉曲能动人,而在包括用典在内的修辞技巧方面,则较少关注。
《项脊轩志》初成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归有光时年十八岁,文本的主干部分,从“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到“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即在此时完成。在十五年之后的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归有光历经了包括成婚、妻亡在内的一系列人生起落,重览少时所作此文,补写了其后追忆妻子的部分。初次完成的部分,其中有句曰:“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3]项脊轩为一年久失修、窄小旧陋的阁子,归有光对其进行了修葺装饰并辟为书房。书房虽小,但归有光于其中舒卷自得、任意天真,精神世界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与自由。其中,“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之句源出《庄子》。《庄子·齐物论》记有“南郭子綦”之事: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4]
向秀、郭象注“荅”为“解释貌”,是形体消解的样子,“耦”指配偶。南郭子綦凭靠着几而坐,仰面叹气,好似配偶丧亡。在颜成子游看来,此时的南郭子綦形衰神颓,故不解而问。
南郭子綦解释说,自己并不是哀落非常,而是已进入无我之境,即“吾丧我”。“吾丧我”指己身已经忘却了自我的存在,自体与外在万物的界限消弭,同天地自然融为一体。此时,外物与自身不再有隔阂,便会听闻包括人籁、地籁、天籁在内的万籁之音。人籁指以人之气息吹奏的竹管排箫,地籁是山川孔窍,风过而成声,二者均为具形可感之物。天籁则不同,其非是具备实象的事物。无论是向秀、郭象之注还是成玄英之疏均指出,“天”为万物之总称,实指孕发并总括万物的自然,周秦道家亦称之为“道”。天籁之声指道之运转流动之声,听闻天籁之声即是感知到大道自然的运行,此刻物与我的界限消融不再,物我齐一,俱归于自然。归有光“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源出自南郭子綦的“仰天而嘘,隐几而坐,闻听天籁”。震川化用此典,形容自身虽居斗室,但精神已至南郭子綦的坐忘无我之界,与自然万物并协为一。在《齐物论》中,南郭子綦“仰天而嘘”之“嘘”为“叹气”之义,形态疲衰倦怠。此句在《项脊轩志》里被归有光更作“偃仰啸歌”,以长啸而歌取代叹息。在魏晋时期,像孙登等名士多游逸于山林,长啸以放情。此处更动,不仅将情态从低沉抑落转化为自由豪扬,亦使主人公在带有道家的逍遥容与的同时兼有魏晋名士的放达自任。
“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之句化自《列子》。《列子·黄帝》载有“海人取鸥”之事:
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5]
陆德明《释文》言:“沤鸟,水鸮也,今江湖畔形色似白鸽而群飞者是也。”[6]可知,“沤鸟”即今之海鸥。《黄帝》篇的主旨如张湛所注:“禀生之质谓之性,得性之极谓之和,故应理处顺,则所适常通,任情背道,则遇物斯滞。”[7]人的天生之性由自然所赋予,其合于自然,顺应大道。秉持此先天之性,即跟万物相和,与同为由自然生成的身外诸物相一致。海上之人因最初能保持自身合于道的天性,故与鸥鸟相处谐洽无间,鸥鸟亦会在海人身上停留。但此先天之性若被后天之情所违曲,则会背离大道,并与外物相隔膜。在周秦道家看来,后天之情与先天之性不同,包括喜、怒、哀、乐等情并非先天所赋予,而是在后天基于人自身的需求而产生,虽利于自己但损伤外物。海人之父欲取鸥鸟以玩,是为了满足己之玩好之情,但却会害损海鸥。当海人接受其父的建议时,就意味着海人身上物我相和的先天之性已经被损物益身的后天之情所取代,与作为外物的鸥产生违隔。所以,当海人再次回到海边时,鸥鸟再也不敢停落在其身上。此典故在先秦时期即广为流传,《吕氏春秋·精喻》将“沤鸟”变为“蜻”,故事情节不变。其记曰:
海上之人有好蜻者,每居海上,从蜻游,蜻之至者百数而不止,前后左右尽蜻也,终日玩之而不去。其父告之曰:“闻蜻皆从女居,取而来,吾将玩之。”明日之海上,而蜻无至者矣。[8]
不同于《吕氏春秋》的直接引用,归有光“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是化用了《列子》“海人取鸥”之典。该句表层书鸟,内里实则写人。人只有远离尘嚣,保有天真的自然质性,方能与外物相合谐融,鸟才会不被人之行迹所惊动。前句“南郭子綦”与本句“海人取鸥”之典前后列承,前者正面描写与后者的侧面烘托相结合,突出其人已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的齐物之境。
除早年完成的《项脊轩志》主干外,在补写的部分中亦见有用典。其文最后一句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此句以树之变化喻指人世的沧桑更迭,抒情深茂。此句语出《世说新语·言语》,其中“桓温折柳”之事曰: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9]
咸康元年(公元335年),二十四岁的桓温在琅琊任内史,于治所金城外种柳几排,其时之柳尚为幼植,株体纤弱。在三十四年之后的太和四年(公元369年),桓温第三次北伐时经过金城,看到当年之柳不仅仍在,且已枝干合抱。此时的桓温已年过半百,久历宦海浮沉与疆场峥嵘,已不再是当年那位目视远方、踌躇满怀的少年内史。一方面,柳树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的是少时的桓温。另一方面,柳树是一个标志,直观展现着时间的流逝与时光洪流中万物的更变,树木的粗壮标示着人的日渐老去与美好旧日的日渐远离。《项脊轩志》中“枇杷树”之句化用此典,增深了情感表达的层次性。在直观的情感表层,该句所表达的是枇杷树仍在而妻子已逝的物是人非的感慨。隐藏在表层之下的,则是“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漫漫无尽的情感消磨。
以典故运用为切入之点对文本的修辞进行观照,可见,《项脊轩志》中的不事雕琢、任情自然,并不是一种不加任何修饰的“信口由之,乃见其真”,而是一种建立在高度练达的文辞技巧之上的“豪华落尽见真淳”。在化用典故时,归有光将自身的所见所闻、情感经历营构为显层的表观文本,与此同时,诸典故被内置于其里,使文本在自然流畅的同时兼有厚重深远的人文意旨。在化用的过程中,有形的典故痕迹被熔冶为无形的构成肌理。显与隐的并重、有形与无形的结合,体现了归有光所提倡的“其旨远,其辞文,曲而中,肆而隐”[10]的文学主张。
注释:
[1][2]杨峰.归有光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46,146.
[3]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95.
[4]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43.
[5][6][7]杨伯峻.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67,68,39.
[8]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9:481.
[9]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4:64.
[10]归有光.归震川先生论文章体则[A].历代文话.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