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治愈"升格指导
2024-09-24韩莹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治愈”本指使恢复健康。生活中,具有治愈能力的不只是药物和医者,还有人间草木、清风明月、温暖的话语、净化心灵的文字、默默的陪伴、无私的帮助……被“治愈”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治愈”别人。
作为成长中的青年一代,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材料中阐释了“治愈”的内涵,指出具有治愈能力的事物的多样性,由实入虚,由有形及无形,强调不仅身体需治愈,而且心灵也需要慰藉。同时还提出了我们不仅可以被“治愈”,还可以去“治愈”别人。命题具有开放性,可写作的空间较广,又具有限制性,材料强调了治愈的内涵、方式和对象。考生要联系自己的身份特点和时代背景,表达对“治愈”力量的思考,在感受“治愈”能量的同时,更要传递“治愈”的能量,有责任担当,展现出新时代主人翁的风采。
原文呈现
将青春注入治愈力量
广东省佛山市实验中学" 陈映君
谈到“治愈”,我们通常会想到医学和药物。然而,生活中的治愈力量远不止于此,人间草木、清风明月、温暖的话语、净化心灵的文字、默默的陪伴、无私的帮助等等,都具有治愈的能力。作为成长中的青年一代,我们也拥有独特的治愈力量,并可以积极地影响和治愈身边的人。(开篇阐述生活中具有“治愈”力量的事物,只提及青年被什么力量治愈,提出青年有治愈力量,逻辑不严谨,表达不周全。)
积极的行动和阳光的态度具有治愈力量。年轻人的热情和活力使我们能够传递积极的能量,无论是与家人、朋友还是陌生人相处,我们都可以用温暖的话语和微笑来传递关怀和爱意。一个简单的问候、一次真诚的倾听、一次默默的陪伴,都有可能给他人带来治愈的力量。我们要学会关注身边的人,用心去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困扰,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进一步激发我们的治愈力量。(列举了生活中“治愈”的场景,但缺少较有代表性的素材,需要增强实证能力。)
文字和创作能在无形中带来治愈。如今,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表达自己的重要平台之一,我们可以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分享自己的心情和经历。正能量的文字和故事有着强大的治愈力量,它们可以触动人心、激发共鸣、给人以勇气和希望。我们可以通过书写和分享,将自己的正能量传递出去,影响更多的人。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音乐、绘画、摄影等形式表达自己,传递美和温暖。无论是进行艺术创作还是简单记录日常生活,我们都能用自己的创造力来治愈他人的心灵。(论证文字和创作具有“治愈”力量,缺少较有代表性的素材,没有突出青年独有的治愈力量。)
无私的帮助和奉献能直接传递治愈力量。青年是朝气蓬勃的一代,我们应该怀抱一颗善良和感恩之心,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投身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事业之中。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脱贫攻坚战、边防保卫战等重要关头,都能看到广大青年的身影,他们无惧生死、无私奉献,彰显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风采。与此同时,通过治愈他人,青年也会获得自我成长和提升,在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中,我们能通过实际行动为他人提供帮助,并真切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紧扣青年传递的“治愈”力量,如果使用典型的个例,更具说服力。)
青年一代的治愈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用心去感知和发掘,就能在生活中传递爱与希望。让我们拥抱治愈的力量,用自己的行动成为身边那个温暖和鼓励的人,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美好和治愈。(结尾回应开头,但时代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
技巧点拨
文章在论证上,有以下问题:
1.审题不周全。材料中呈现的是并列关系,人们被“治愈”和“治愈”的现象应同时存在。
2.观点较平面。观点偏重在青年如何“治愈”他人,没有论证如何被“治愈”。
3.论证少实例。论证时缺少典型个例,说服力不足。
升格建议
1.全面精准审读题目,对材料进行文本细读,准确解读其中的逻辑关系。
2.论证主体部分使用递进式结构,“为什么”和“怎么办”,更符合普遍的认知逻辑。
3.补充典型个例,以具有时代色彩的榜样力量来感染读者,增强说服力。
升格作文
将青春注入治愈力量
广东省佛山市实验中学" 陈映君
谈到“治愈”,我们通常会想到医学和药物,而生活中治愈力量远不止于此。阿炳被音乐的旋律治愈,莫言被乡土的气息治愈,万事万物都具有治愈的力量。成长中的青年会遇到诸多困难,可以被这些力量治愈,同时也拥有特殊的治愈力量。(开篇援引材料,在充分理解材料内涵的基础上,举例初证观点。)
前行路上,有时风和日丽,但有时也会阴云密布,总有一些力量会治愈我们。那不仅是黑暗中的一盏灯、风雨里的一把伞,更多的是有榜样力量的一个人。富有朝气、蓬勃向上的雷锋,为家人、朋友、陌生人送上温暖的帮助;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用向上的精神、温和的态度,“治愈”了兰考人民和“三害之地”;“板凳男孩儿”方宇翔没有腿一样“奔跑”……他们用阳光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激励了一代代人。而当我们被“治愈”的时候,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进步,甚至也有了“治愈”的力量。青年的热情和活力使我们能够传递积极的能量,无论是与家人朋友还是陌生人相处,我们都可以用温暖的话语和微笑传递关怀和爱意,治愈他人。(先证“青年被榜样治愈”,双关譬喻,典例举证,后论青年也可以用青春活力治愈他人。)
治愈的力量也可能是一句话、一首诗、一段文字,无数文学作品触动人心,激发共鸣,给人勇气和希望。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当一个人理解了生命的意义,苦难与悲剧也是幸福。”身体残疾的他在地坛中治愈了自己,也向世人展现了“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治愈力量。在“与辉同行”直播间里,当代作家梁晓声直言,文学非常像一个有光的隧道,当人们穿过隧道,从另一端出来的时候,本身就有光了。正是文学治愈的力量,才有了这一场《人民文学》销量百万的现象级事件。尽管今天的世界如此浮躁喧嚣,但阅读能够抵达人们心灵的最深处,带来光,让人们成为光。青年也可以通过书写、音乐、绘画、摄影等形式分享、表达自己,被美好的书写表达治愈的同时,也给周遭传递美和温暖。(再证“青年被阅读治愈”,一例取自教材,一例社会热点,辞浅而意深,后论青年也可以被艺术表达“治愈”,同时“治愈”他人。)
青年于被治愈中成长并治愈他人。我们是朝气蓬勃的一代,应怀抱一颗善良和感恩之心,从无私奉献的前辈们中汲取治愈力量。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尽心尽力、为民服务的钟南山,是我们的榜样;“中国龙芯之母”黄令仪的心愿——“我愿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边防保卫战中,陈祥榕“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精神,是我们应该传承的情怀。青年在被“治愈”的过程中寻找学习的榜样,明确奋斗的目标,继承优秀的精神。被“治愈”后青年更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通过实际行动为他人提供帮助,真切地体会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综合论证“青年被治愈与治愈”,以当下国家的英雄人物为证,强调青年应以奉献来治愈他人。)
登山临水,读书赏乐可以怡情养性,治愈人心,激励向上。青年一代,在与阅读同行、与榜样同行的路上,“治愈”自己也疗愈他人。让我们拥抱“治愈”的力量,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美好和“治愈”。(结尾回应开头,总结收束全文,再次重申“治愈”与被“治愈”相互作用和转化的辩证关系,升华主旨。)
评点:文章立意,准确鲜明,首先提出需要“治愈”的是心灵,“治愈”的力量多姿多彩。再具体阐述青年被“阅读”和“榜样”治愈,最后综合论证“治愈”与被“治愈”相互作用和转化的辩证关系,体现主体与客体的转换,展示了思维深刻的力量。文章结构完整、紧凑,思路清晰。用例典型,教材与时事结合,多角度多层次,准确有力,丰盈饱满。语言整饬,文白兼备,灵动畅达。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