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作文"良好性情"升格指导

2024-09-24王雨清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4年13期
关键词:真性情性情举例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尚书》中提到,要培养人,必须先陶冶性情。所谓“直而温,宽而栗”,意思是正直者加以温和,宽厚者辅以严肃。而傅雷先生勉励他的儿子,要做这样的人: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可见,良好的性情也许是相反相成的。

对于当代青年修身养性,上述材料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写作指导

材料共四句话,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前三句话为第一个层次。第一句提及《尚书》中谈到培养人必须先陶冶性情。第二、三句分别引用《尚书》和傅雷言论,古今兼具,其用意是形象解说第四句。言论中说到的性情都是互相对立或矛盾的,但互相补充完善,或制约平衡。第四句是第二个层次,也是结论句。这个结论是前一个层次的合理推论,也是这则材料的重心所在。考生需要紧扣其关键词:良好性情、相反、相成。“良好性情”是陶冶性情的目标和结果,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化,而是动态生成的发展,“相反”需要在培养性情时具备开放与包容、接纳与承担、选择与坚守的品质,“相成”则强调各种性情养成的调和与融通、思辨与发展、平衡与和谐。这句话一方面凸显对良好性情的追求,另一方面提醒人们在培养性情过程中需要用开放包容、辩证发展的眼光和心态来锻造心胸,期待人们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性情,形成良好的性格,从而成为身心和谐的真实的人。

原文呈现

呼唤真性情归来

一考生

余秋雨曾经盛赞墨子,称他是中国文化史上“黑色的光亮”。墨子用一生捍卫信仰,又对天下苍生心怀悲悯。他的真性情、相反相成的品质,正是他穿越时空的人格魅力。(标题情感充沛,但“真性情”的内涵有待阐释。开头以余秋雨对墨子的评价“黑色的光亮”为写作由头,角度新颖,但分析时未能凸显出他“相反相成的品质”,游离于观点之外。)

我想,作为时代青年的我们,也应当学习墨子的真性情,在人生道路上收获精彩人生。(观点句鲜明,但“墨子的真性情”是什么未能阐释清楚,属于无效观点句。观点句应该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真性情需要我们将自己的多重性格整合,成为一个更真实更优秀的自己。如若一个人只有温柔忍让,难免会受人欺负;但如若一个人只顾逞强倔强,难免会遭遇失败。这些都是性情的偏执带来的后果,一个完善的人格应该是多重性情的融合,或许性情相反,但却真实可靠。你看那些伟人身上,也是既有刚烈之气,又不失温暖,既能锋芒毕露,又能沉稳大气,这些相反的性情却成就了一个真实饱满的人,我们应当努力成为这样的人。(举例和分析含糊其辞,应有清晰的人物举例,也应明确什么样才是“相反相成”的真性情。)

你看,《红楼梦》中的尤二姐,过于贤良,失去自我,最终却落得悲惨的下场。王熙凤人物过于狠辣,也终究逃不过命运的囚笼。这些都是性格的偏执扁平导致的后果,这样的人物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却不适合存在于真实生活中。多种性情的融合才能塑造一个更为立体饱满的人,也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举反例论证,却又未能说清想要表达的重点,论据应该要与论点完美契合才是有效的论证,需要重新调整。)

(此两段应为文章的核心段落,却显得毫无条理,一是没有鲜明的观点脉络句,二是举例分析随意割裂。)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立体饱满的人物呢?这就需要我们正视自我,完善自我。围棋老将李世石曾经锋芒毕露,在赛场上杀伐果断,但这却不是他赢得世人称赞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却是他性格逐渐走向成熟稳重。这也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单一的性情往往只会将人生之路越走越窄,而相反,性情的融合却能让人走得更远一些。(此段想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但一直游离在门外,建议在举例之后能够说清当下青年如何审视完善自我,走向成熟。)

但是,当下的不少年轻人却认为多种性情的融合是一种平庸,反而刻意追求标新立异,认为这是在追求个性。这其实是走向了人生的误区,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正是在不断地成长过程中趋于完善,走向性情的多元化,接受真实的自我,审视从前的自我。(联系青年现状分析原因,但有些泛泛而谈,不够辩证,建议能够与上一段勾连整合。)

希望当下的我们都能领悟这样的“真性情”,愿你我都可以成为更为真实饱满的自己!

升格指导:文章的主要问题在于未能解决真性情“是什么”的问题。审题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审题时若能紧扣材料层层剖析,多问几个为什么,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比如:何为相反相成的性情?它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人为什么需要这种相反相成的性情?再比如:如果缺少相反相成的性情,可能有哪些缺憾?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把相反的性情融于一身?根据这几个为什么构建行文思路,文章的逻辑层次会格外清晰。在具体写作时再辅以人物事例、名言佳句加以论证,分析其意义和价值,文章必然会丰富饱满。当然,若是还能辩证分析何为相反相成的性情,文章会再上一个台阶。

升格作文

相反相成日,“真性”归来时

江苏海安高级中学 王子然

读余秋雨,他盛赞墨子,称其为中国文化史上“黑色的光亮”。静思之,余谓为信然。沉静卓然,又对天下苍生怀满腔热血;温柔敦厚,却不惜用一生捍卫信仰。我想,正是如此相反相成的品质,造就了他的“真性情”,也使其人格拥有了穿越时空的伟力。

在我看来,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融通“对立”,合“异”为“一”,以相反相成的性情陶冶自我、磨炼自我,最终五味调和,兼济相生,收获“美美与共”的真性情。

性格本无高低优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拘于一隅,则不免失之偏颇。《红楼梦》中,尤二姐初入贾府,众人皆言其温婉贤良,颇胜凤姐,然其虽淑雅娴静,却缺少了应有的一分刚烈之气,明知入局仍不思反抗,最终落得“觉大限吞生金自逝”的悲惨下场。女子良善,本无甚差错,但性情的单一化,终究无法撑起一个立体饱满的人物,犹如树木只是一味向上拔节,却不晓旁生枝茎,博采雨露,最终在时代的风吹雨打下,遭受淘汰。因此,单一性情,不为我辈所取。

而若是“相反”的性格融通为一,往往取长补短,收获“1+1﹥2”的效果。围棋名宿李世石在棋盘上杀伐果断,为人亦锋芒毕露,但其棋艺日臻化境,却始于他在一次落败后敛去“屡屡出言不逊”的锋锐,完成了向沉稳坦然的蜕变,最终亦刚亦柔,阴阳归一。锋芒有余,常常欠缺深思熟虑;阴柔过度,又易优柔寡断。而两者一经碰撞,恰恰把“长板”拼到一块,组成完美的人格拼图。推及热烈与恬静、深刻与朴素,则莫不如是。

审视当下,不少青年追求个性的标新立异,常常走向性情的极端。究其原因,其或以为“相反”的性格不能相辅相成,而会正负中和,最终丧失个体的独立性;或以为“相反”的性格意味着对自我的分裂。

其实不然。性格相反相成,并不是要分裂自我,也并非要抹杀个体的独特性,使之流于平庸。这一过程,是在寻求真实自我时的一种自然展现。尼采曾将人的一生比作“骆驼、狮子、婴儿”三个阶段,骆驼沉默不言、敦厚恭谨,向着性格的其中一面不断前行。但在前行的过程中,发现人生不能缺少狮子的刚猛,而完成了向性格另一方的蜕变后,最终领悟了相反相成之理,兼容骆驼的稳重与狮子的蓬勃朝气,复归婴儿之态,觅得真正的自我。

换言之,向着相反性格的探索,本质上是在前行路上的蓦然回首,是对自我的重新审视与再认识,在观照自身、解剖自身后,一声长笑,打破相反的“羁绊”,完成自我的蜕变与升华,这才是“相反相成”的精义所在。

愿我们青年皆能将“对立”融而为一,精心铸造人格的宝剑,与真正的自我相逢!

评点:升格文章重点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标题和开头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中间的核心段落围绕几个“为什么”展开,逻辑层次清晰。一是围绕“如果缺少相反相成的性情,可能有哪些缺憾”展开,二是围绕“把相反的性情融于一身会收获怎样的效果”展开,作者将这两个问题作为文章的核心段落,通过正反举例层层剖析,解决了原作文结构混乱、举例随意的问题。此外,文章对相反相成性情的辩证分析也很出彩,尤其是用尼采所说的人生三阶段“骆驼、狮子、婴儿”加以论证,在论据丰富的同时又彰显了深厚的文学底蕴。

(编辑:王冠婷)

猜你喜欢

真性情性情举例
“举例”写人更具体
时间的性情
跟真性情的人在一起
跟真性情的人在一起
三角函数求值题型举例
数学竞赛中数列不等式的常见解法举例
“三国”朋友圈演绎真性情
抽象函数应用举例
假天真抑或真性情——婴宁形象之我见
感受书法 体味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