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义”而行,让说理更清晰
2024-09-24任秋祯
统编教材必修下第三单元单元任务中提到:“在说明事例时,要着重说清其中的关键要素。”作文材料中的概念就是需要我们说清楚的“关键要素”。在当下的考场写作中,由于没有概念意识,大多数学生往往还没有对材料中的重要概念作必要的界定和诠释,就匆匆立论,草率论证,导致写作时议论分散、中心不明、偏题跑题。基于这一问题,下面将重点分析如何界定和诠释概念,让考生在高考备考中走出偏题误区,清晰地说明事理。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古人,看到庭院内越来越多的墙,不禁伤感:“墙越来越多,老死不相往来,一个大家庭就这么散了。”
一位诗人,面对一座断壁说:“你的一生,接受了那么多梯子的凭靠。现在你快倒了,你想过那些靠着你的梯子吗?”
一个囚徒,望着监狱的高墙,泪流满面:“这墙让我失去了自由,此地决不可再来。”
一名学子,望着北京大学的围墙感动不已:“尽管很多东西都在改变,但这墙没有变,一百年来它挡住了太多的喧嚣,将我们包裹其中,给我们一种可贵的安全。”
……
墙,普通又不普通。我们的身体、思想、情感,无不与一面墙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请围绕“墙”这一意象,展开合理联想,写一篇议论文,表达对生活的感悟。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思维点拨
一、提炼概念
材料围绕“墙”这一意象展开,“墙”是关键概念。从给出的四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墙”在不同的场景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这些意义涉及到人际关系、情感依赖、个人自由、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因此,在审题时,我们需要关注墙的多重象征意义,并思考这些意义与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联系。
二、辨析概念
首先提取每个段落的关键信息:在第一段中,古人伤感于大家庭因墙而分散,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因为隔阂和距离而产生的疏远感;第二段中,诗人面对断壁,思考着它的一生所承受的凭靠。这暗示着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连接、支撑和依靠。墙与梯子、与人们之间联系紧密,相互依赖,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物理层面上的支撑和依靠,更体现在精神和情感层面上的纽带和共鸣。第三段描述了一个囚徒因为高墙而失去了自由。这里的“墙”象征限制和束缚,代表着对个人自由的剥夺;第四段中,一名学子对于北京大学的围墙感到感动,因为它给予了一种安全感。这表明“墙”可以作为一种保护机制,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
四个自然段中“墙”的含义之间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墙”作为象征和隐喻,与人的情感和经历的紧密联系。这些关联性共同构成了“墙”这一意象在人类生活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思考和感悟生活的机会。
提示:概念的限制是增加概念的内涵,使外延较大的属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小的种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限制过程可用如下公式表示:属概念+内涵=种概念。
以“国之重器”的限制过程为例。如图:
三、阐释概念
作文材料要求“围绕‘墙’这一意象”。无论写什么,总要符合“墙”的特征,这是题目的限制性。“墙,普通又不普通。我们的身体、思想、情感,无不与一面墙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在思维合理的基础上鼓励思维的个性化与创造性,鼓励考生根据自身体验写出不一般的认识与感悟,这是题目的激励性。
由此得出以下立意:自由的天空;墙壁内闪动的一点光辉;墙是宽容的;突破阻挡之墙;在我身边的墙;父亲的墙;心墙,坚不可摧;没有不可跨越的高墙等等。
例文
感悟生命中的界限与联结
□一考生
墙,或高或矮,或厚或薄,或坚实或脆弱,但它始终代表着一种界限、一种区分。正如古人所言:“墙越来越多,老死不相往来。”生活中的墙并非都能轻易跨越,界限也并非都能随心所欲地越过。然而,正是这些墙和界限的存在,使得生活百态得以在两侧上演,人生的智慧也在其中沉淀。
墙,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在《红楼梦》中,贾宝玉身处高墙之内,感叹人生的无常。一面墙,把贾宝玉与贾母、贾政分隔开来,使他有不同的身份与角色。他的自由受限,他的爱情无望,他的生活被牢牢限制在这个大观园的墙内。这堵墙不仅分隔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等级制度。
然而,墙并非只有隔绝之义,它也可以作为连接的桥梁。在旧时村庄中,矮墙连接了邻里,人们架着梯子,倚在墙边,彼此交流、分享趣事。矮墙见证了邻里间的欢声笑语、悲欢离合。正如那位诗人所言:“你的一生,接受了那么多梯子的凭靠。现在你快倒了,你想过那些靠着你的梯子吗?”矮墙承载了人们的情感与记忆,使得人与人之间得以紧密相连。墙的存在让人们意识到,彼此间的联系与依靠远比想象的要紧密得多。
墙的象征意义并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也可以是自我与外界的界限。对于囚徒而言,高墙是他们失去自由的象征。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堵高墙不仅是对囚徒的束缚,更使外界的人们免受囚徒可能带来的侵害。这种双重性也揭示了墙在社会中的复杂角色。而学子眼中的围墙则截然不同,它是知识的殿堂与内心安宁的象征,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使学子们能专心追求知识,远离外界干扰。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墙。有些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与困难,而有些墙则是我们内心的恐惧与不安。但无论是何种墙,我们都需要勇敢地面对它们,尝试跨越它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墙背后的可能性与机遇,才能拓展自己的视野与经历。
感谢每一堵墙的存在吧!它们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让我们更加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界限,让我们更加勇敢地面对自我和外界的挑战与机遇。在墙的两侧,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智慧——珍惜每一个瞬间,拥抱每一个可能,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评点:文章以墙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生命中的界限与联结,结构清晰,论述深入。在阐述墙的隔绝和连接作用时,作者没停留在表面,还进一步探讨了墙对人性和自我认知的影响,使文章具有深度和广度。总的来说,这是一篇优秀的作文,引导读者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墙,从而感悟生命中的界限与联结,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感染力。
(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