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艺术
2024-09-24赵中夫
诗人布莱克曾言:“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论艺术作品表现为沙之渺小,抑或花之绚烂,乃至鸿鸟翱翔天际,家燕翩翩入室,皆为审美之体现。
“艺术应该给人生以精神上的活力和鼓舞。”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如此阐述。无疑,艺术的美是有力量的。绘画能驱散患者心里的阴霾,歌曲能触动人心。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传达了坚守理想的珍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在人生的每一个十字路口,总让我们想起西西弗斯般坚定不移的奋斗者,他们身上闪耀着坚韧与壮烈之美。这种美,是我们健全人格的关键力量,成为我们面对人生歧路时能够坚守自身的基石。
艺术之美,源于灵魂深处,是人类情感、思想和智慧的结晶。王羲之寓情于兰亭的流觞曲水,抒发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以一种超脱的心态审视人生百态,这种感慨穿越千年时空,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苏东坡在赤壁的清风明月中,体悟世间哲理,以豪放的诗词,抒发了对人生起伏的感慨;梵高笔下流转的星空与金黄的向日葵,见证了人们追求璀璨人生的热切渴望,以独特的绘画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正是这些传世之作,让我们得以领略艺术之美,不断激发对美好的向往。对美的不懈追求,汇聚成人类文明滔滔不息的万古江河。
艺术之美,不仅体现在作品本身,更在于其对人的滋养和启迪。历史上,无数艺术家以他们的才华和热情,创作出了一部又一部传世之作,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底蕴。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传达了对社会的关怀和悲悯之情;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描绘了生命的无常,引人深思生命的真谛。这些作品穿透时空,成为后世人们心灵的慰藉和激励。
艺术之美,跨越国界,联通人类的心灵。泰戈尔的《飞鸟集》让世界人民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让全球读者领略到人性的复杂。正是这些伟大的艺术作品,让我们意识到,尽管种族、文化、语言有所不同,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感悟是相通的。它们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无论是东方的水墨画,还是西方的油画,都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内涵,传递着人类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被各种琐事所困扰,以至于忘记了如何欣赏艺术的美。然而,艺术并非只存在于画廊、博物馆的神圣殿堂,它同样流淌在每一寸土地、每一丝空气中。是时候,我们该重拾寂静,回归自然,悠然漫步了。
评点
这篇议论性散文,结构严谨似山的沉稳,笔触灵动如汩汩清泉,叮咚作响。艺术之美是有力量的,源自灵魂深处,滋养和启迪人的精神,联通人类的心灵。最后,提出倡议,回归艺术创作的本质,随性而至,悠然自得。
(指导教师:曹洪玲/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