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评弹新媒体传播现状与策略研究
2024-09-22沈柯言华维慧
苏州评弹包括苏州评话与苏州弹词,形成于明末清初,是盛行于江南一带的地方曲艺,至今已四百余年。说唱艺术细腻入微扣人心弦,舞台艺术笑料满营、妙趣横生。吴侬软语娓娓动听,弦琶琮铮,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近些年来,传统文化普遍面临着受众审美旨趣改变、商业化压力增加等问题,苏州评弹同样出现听众锐减、书场萎缩、艺人流失的局面。5G时代,传播速率和信息触达产生质的飞跃,新媒体也为文化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创作和表达空间,苏州评弹在传播层面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传承和发展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
一、苏州评弹的艺术特色与价值
(一)表演技法
自乾隆以后,说噱弹唱,自成体系。“说”指叙说故事,通过讲述塑造环境氛围和人物形象,引人入胜;“噱”指笑料,演出中穿插笑点调节气氛,增强趣味;“弹”指弹奏乐器,使用三弦或琵琶,伴奏旋律丰富演出层次,传达情感和意境;“唱”即唱功,出色的演唱将细节内涵完美呈现。[1]苏州评弹音质甜润悠扬,具有鲜明的江南文化特色。
(二)内容与题材
苏州评弹的表演内容丰富多彩,题材广泛,既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社会新闻等传统题材,也有生活琐事、情感故事等现代题材。唱词文雅优美,富有诗意,常常使用苏州方言中的俚语和谚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情趣和审美习惯。
(三)叙事风格
一首苏州评弹主要依靠评弹人用口头语言来叙事,描写、形容以及必要的解释和渲染从而把整个故事情节串联起来,使得故事具有逻辑性,从而让听众不觉得突兀。如陈灵犀的《秦香莲·招驸马》中评弹者的语言始终贯穿着陈世美的心理状态,勾勒了人物性格,也为后文剧情起伏埋下伏笔。
(四)价值意义
曲艺,中国悠久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璀璨篇章,是国家重点保护及传承的文化瑰宝。从文化价值来看,苏州评弹是研究和认识吴越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通过表演传承和弘扬苏州地区的传统文化,增强当地人民的文化自信心和归属感。从娱乐价值来看,苏州评弹的表演形式独特,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通过灵活多样的动作、生动逼真的表情和抑扬顿挫的唱腔将情节呈现。从社会价值来看,历史上苏州评弹曾起到过宣传抗日爱国、倡导社会新风等重要作用。在今天,仍可以通过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发挥重要的社会作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传承和保护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当地社会文化的贡献,通过苏州评弹的传承促进当地社会的文化繁荣和发展。
二、新媒体环境下苏州评弹传播现状
(一)优秀艺术作品传播效果较好
以互联网为基石的文化场域是新时代曲艺生存的核心舞台,为内容创作与广泛流行注入活力。苏州评弹受众年龄整体偏高,且地域范围相对局限,集中于吴语地区,尤其是苏州周边。但随着媒体环境的变迁,新媒体入局,传播形式不断创新与改进。
苏州评弹以其独有的艺术风格影响着评弹潜在的受众群体。2022 年苏州评弹《春江花月夜》登上央视中秋晚会,让越来越多的人领略到评弹之美。2023年12 月31 日,央视总台跨年晚会的《南曲北艺》节目也出现了苏州评弹,短短几句唱词,清丽委婉,获得众多观众的喜爱和认可,掀起多轮讨论热潮。此外,苏州市积极筹建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馆内保存丰富评弹资料,定期举办演出和交流活动,致力于深入研究和宣传评弹艺术及其发展历史,为苏州评弹的创新发展提供坚实舞台。
借助于新媒体平台,苏州评弹在跨文化传播上也取得良好效果,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被编为评弹后广泛传播享誉中外,以评弹最为知名的蒋调谱唱,韵味悠长,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苏州好风光》改编自大九连环曲牌,描述了苏州城内城外的如画风景,作为苏州市歌广外流传。这两张古今辉映的苏州名片,唱词内容易懂,江南味道浓郁,评弹特点鲜明,具有很强的接受度。这两首作品也在2023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考察期间向总书记汇报时展示,有利于吴侬雅韵的美学传递。
(二)文化内核的展示仍需改进
技术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手机游戏、电影电视、短视频成为人们的日常消遣,与传统苏州评弹的艺术形式存在矛盾,使得其传播空间未完全打开。评弹艺术家们深谙经典传承之重,舞台常现之作多为《三国》《七侠五义》《白毛女》等老一辈钟爱的传统剧目。然而,随着时代的更迭,这些经典虽历久弥新,却难以充分激发年轻观众的兴趣。缺少内容层面的共鸣则难以使之与当代青年群体产生情感的链接,评弹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现代都市的审美。苏州评弹背后是一方水土文化,“评弹弦索之音轻柔悠扬,似江南细流潺潺;评话则展现出太湖般的广阔与澎湃;而弹词则如穿梭街巷的小桥流水,听众步入一个又一个故事的深处。”吴地民众对生活充满热爱,对品质不懈追求的气质,为弹词音乐在江南水乡的兴盛提供了深厚土壤与强大动力。将此种文化内核充分写入苏州评弹的叙事中,在词曲的意境中自然而然地展示出文化魅力。
三、新媒体环境下苏州评弹的传播策略
(一)互联网浪潮催生评弹试听新空间
苏州评弹的传承发展正面临挑战,生态链断裂,忠实观众步入老年,年轻一代感到陌生;评弹表演的文化空间(如书场)减少;非遗传承人数量与质量均呈下降趋势。
传统评弹文化空间发展有限,非遗传承内涵如何坚守创新?网络平台为传统艺术提供了“被看见”的机会。虚拟空间消解了地域限制,使得传统艺术能够迅速地大范围传播开来。多媒体环境下,视频、音频、图片和文字等各种形式全面展示着传统艺术的魅力,人们可以即时进入视听氛围,并同时通过评论、点赞、分享等方式与艺术家或其他观众互动交流。
互联网发展与5G技术进入千家万户,新兴媒体改变人们的消遣方式。快节奏和多元化扩大苏州评弹的发展空间——大众能够轻松欣赏到专业唱腔、唱调、对白等声音元素,高清晰度的音视频格式,确保以最佳效果呈现给观众,这种视听体验还原传统艺术的原汁原味,对其传播和普及有显著正面作用。大数据和算法技术的加持下,根据用户浏览历史和喜好,推送更多相关内容,不断提供试听机会和体验。
当前各大视频平台中发布苏州评弹内容的博主日益增多且效果颇好,还有很多专门展示评弹艺术的账号得到很多爱好者的关注。如账号“评弹小刘”,是新一代青年在苏州评弹文化传承领域创出的新语境,其作品播放量累计破千万。
(二)短视频现象级传播赋能评弹文化创新
从2022 年开始,吴语版歌曲《声声慢》悄然风行,并凭借网络一路蹿红,成为多个歌单榜的流量先锋。该曲还带火了苏州平江路、山塘街等商业街的评弹茶楼,茶楼听曲成为来苏游客必选的打卡项目。在主流媒体上,当演员演唱吴语版《声声慢》时,便直接标以“苏州评弹”。外地游客到苏州,点名要听“苏州评弹”《声声慢》,一曲《声声慢》俨然成为苏州评弹的代表。
“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吴亮莹演唱的《声声慢》,将吴语的软、糯、柔演绎到了极致。歌词中青砖瓦漆、马踏新泥、山花蕉叶、屋檐雨滴、长舟古渡的密集意象,与大众对江南的想象高度契合。刘洋作曲的音乐旋律,静谧清新,缠绵婉曲,又有一丝怅然若失的愁绪,犹如走进了江南的“雨巷”。评弹演员的古典气质,吴侬软语的浅吟低唱,更让人觉得这支歌曲是为苏州评弹量身定制。虽然,从与弹词基本流派相结合的曲调唱腔,以及演员表演时需要自弹自唱这两个标准来看,它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苏州评弹,但是,吴语版《声声慢》的确满足了大众对于苏州评弹的期待。
此外,吴亮莹还尝试将苏州评弹与流行歌曲巧妙融合,通过社交平台,以擅长的评弹演唱方式,演绎王菲《如愿》、周深《大鱼》等流行歌曲。吴语版《声声慢》不是苏州评弹,但大众对这支吴语歌曲的喜爱,却从侧面说明了在唱腔和形式上,苏州评弹进行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吴亮莹这种把苏州评弹与流行音乐等其他音乐形式相结合的尝试值得思考,在保护非遗的呼吁声下,很多非遗艺人却在自己找寻道路。日新月异的文化市场,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了互联网时代的机遇,积极拥抱自媒体,尤其是短视频的形式,以其有张力的内容呈现和病毒式链接的传播路径,往往可以引发现象级的“出圈”。因此,要做好苏州评弹的文化传承,不仅需要创作出更多适应当下媒体环境的好的作品,还可以通过打造文化IP,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赋予评弹艺术更长久的生命力。
(三)影视媒介形式重构评弹传统生命力
音乐是影视中一种重要元素,苏州评弹作为音乐元素融入电视剧,涵盖主题曲、插曲及背景音乐等多样形式。抽象的情感元素具象化为可听可感的符号,巧妙辅助叙事,对情感抒发与艺术价值的实现也都有一定的作用。[2]
电视剧《寒山令》将苏州评弹融入对话与空镜等。琵琶轻弹映衬江南烟雨巷的独特韵味,展现质朴民风,烘托抗战局势的紧张和苏州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爱国热情。《金陵十三钗》评弹《秦淮景》六次复现,奠定影片基调,推动情节铺展、塑造人物形象。每当旋律响起,情节发展呈现清晰指向,引导观众情绪起伏、巧妙转换叙事时空、升华影片主旨赋予作品更丰富的层次。电视剧《都挺好》,主角苏明玉为挽救公司危机,毅然决然饮尽整瓶白酒,此处背景音乐是评弹《三国演义·战长沙》,凸显人物性格。《都挺好》的热播让苏州评弹凭借其特有魅力收获了一波全国范围的听众。“评弹+电视剧”“评弹+电影”的成功融合,为“评弹+综艺”及更广泛的“曲艺+影视”跨界合作模式提供了宝贵的创新灵感与实践路径。
(四)评弹数字化开发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
媒介技术高速发展,新媒体平台为传统艺术的保存和传承提供了诸多便利,大量资料信息被上传至互联网云端永久存录。传播领域发生革新,文化产业经历着数字化革命,需要找到合适的传播形态及内容。以苏州评弹为形式载体,聚焦于挖掘城市人文,数字化赋能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全方位数据采集,建立数字化非遗数据库;同时打通线上与线下传统渠道,构建数字化全媒体矩阵;通过IP 开发、新媒体运营、实现数字和实物文创产品的开发,借力其他知名文化IP带动苏州评弹IP 发展,加强与其他地域的文化品牌数字化建设的合作与交流,形成良性产业链条,以“数字化+云化+AI 化”为核心的文化新基建系统服务体系全面助力苏州评弹活化。[3]
苏州评弹积极拥抱全媒体传播环境,运用新兴数字技术和多样化传播手段,构建新媒体矩阵,以拓宽应用场景,增强其在“三微一端”的存在感。例如将苏州评弹植入苏州园林场景,尝试运用直播、视频语言等结合本地特色输出优质内容,吸引互联网粉丝,扩大苏州评弹生存土壤;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培养听众,挖掘新媒体领域“意见领袖”,提高苏州评弹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新媒体人才互联网教学带动评弹爱好者
当前传统艺术人才流失问题普遍存在,应坚守多元化路径传承,包括家族、师徒、行会组织及学校教育等,同时强化艺人文化素养与创新力培养。新媒体平台教学跨越地域限制、拓宽传承渠道,大大降低苏州评弹业余爱好者的入门门槛;网络平台丰富的学习资源,满足爱好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评弹艺术;新媒体平台的社交属性提供了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机会,这种互动性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学习和知识共享,一定程度上加深其基于趣缘连接的群体身份认同。
在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浪潮下,评弹艺术迎来了复苏的季节。苏州评弹的魅力,在其唱腔的隽永,在其配乐的曼妙,在其吴音的婉转,更在其所蕴含的中华文化之美。如今,在新媒体环境下,多元技术赋能其意义与价值的传播,针对苏州评弹发展的问题,考量个性与共性、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的关系,实施好具体的制度与策略,有效融合规则性、制度化的理性框架与日常社会生活所蕴含的感性魅力。唯如此,苏州评弹文化生生不息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1]蒋以能:《论苏州评弹的现状与发展之道》,《黄河之声》2023 年第22 期。
[2]潘讯:《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更多“摆渡人”“苏州评弹”〈声声慢〉争论引发的思考》,《中国艺术报》2024 年3 月15 日。
[3]刘高扬:《对电视剧配乐的几点思考》,《中国电视》2019 年第2 期。
沈柯言 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研究生
华维慧 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