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戏”现代演绎的亮眼之作

2024-09-22景作人

音乐生活 2024年8期

2024 年4 月初,我在上海看了一部原创音乐剧,它很有看点,很有特色,被我称之为“文戏”现代演绎的亮眼之作,这部剧是由衢州市委、浙江演艺集团、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浙江歌舞剧院演出的音乐剧《南孔》。

《南孔》很不一般,它并非现代题材,但却是衢州当地文化乃至江南儒学历史发展的真实写照。它很深刻、很包容、很直白,从头至尾体现着一种为礼至上、刚直不阿的精神。这部音乐剧表现的是严肃的历史内容,其情节亦是经得起历史考证的真实事件,它是一部“文戏”,然却以现代的形式和风格进行演释,其效果耐人寻味。

笔者观《南孔》,内心所获得的感受是庄重大气,凛然不息,觉得它有着沉重的理念和深邃的思想性,是正统儒家文化的精神传播。《南孔》的形式更像是一部歌剧,且所述情节、所表内涵亦有着歌剧的深度,然其在表现风格上又尽显了音乐剧的特征,所以说,它应该是一部在表演形式上颇具现代感的“音乐历史剧”。

《南孔》不似一般的音乐剧,由于题材厚重,且具有浓郁的文化色彩,故在表演上有着一些正统、严谨的感觉,而在人物塑造、情节发展等方面,亦有着相似于歌剧的处理手法,再有就是其戏剧结构和音乐语言具有某些歌剧化的特点。

《南孔》的编剧是刘春、李竟榕,作曲是吕亮,总导演是钟浩,导演是孙琪,其余主创人员包括:视觉总监任冬生,舞蹈总监田湉,服装造型设计总监阿宽,舞蹈设计王立峰、张朔,灯光设计王晶晶,多媒体设计孔江,表演导演宋迎秋,声乐指导章小敏,服装设计杨易,造型设计屠蓓蓓,编剧助力王战,舞蹈编导李润,音响设计邱少山,平面设计刘仙临,道具设计连成。

剧中的主要人物有:孔洙(夏振凯饰),真金(陈臻饰),孔柳(明家歆、谢雨饰),孔夫人(黄爽饰),孔端友(刘殿宇饰),元帝(刘万林饰),达鲁花赤(郑曹坤饰),太傅/老者(王东博饰),饼伯(谢鑫饰)。

《南孔》讲的是公元1282 年,元世祖忽必烈查明“孔氏子孙寓衢州者乃其宗子”,诏令五十三世孙衍圣公孔洙赴大都入觐。孔洙以先祖庙墓在衢,不忍离去为由,将“衍圣公”的爵位让与曲阜族弟,自己则义无反顾,回到衢州办学抚民,延衍儒道,自此开创了“南孔”圣地。而孔洙之举,则被元世祖赞为:“宁违荣而不违道,真圣人后也。”

这部音乐剧的剧情具有多重性和时代穿越感,还有着写实与写意的交叉呈现,可谓多线条、多渠道、多层面的展现。音乐剧的情节设计富有曲折性,元太子真金自幼学习汉族儒学,敬仰孔孟之道,他不惜化装成汉人潜入中原,不仅结识了衍圣公孔洙并拜其为师,同时也巧遇了善良美丽的孔柳姑娘(孔洙的女儿)。日后,孔洙和孔柳奉皇命赴大都入觐再见真金,才得知他乃元朝太子。最后,孔洙秉大义拒绝了元世祖的挽留,毅然让爵位于族弟,自己则返回衢州,而孔柳也随父义无反顾而去,她婉拒了真金的爱情,回到衢州开办女子学堂,而孔洙则在衢州发展儒学,自此南孔盛行,世代繁衍。

根据这个情节,编剧除主要角色外,还在此设计了许多枝节人物,借以突出主题、塑造形象、发展剧情、强化细节。为此就有了隔空相见的孔端友、平和虚拟的太傅/老者、威严凛凛的元帝、凶悍专横的达鲁花赤、善良贫困的饼伯等人,这些辅助角色为支撑戏剧结构、丰满戏剧内容、调节情绪对比,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南孔》的脚本设计有着戏剧上的层次感,其人物、事件、情节、情感的塑造与表现,都显得相对合理、深刻和丰富。剧中主要人物孔洙、孔柳、真金等,其音乐形象和舞台形象都十分真切栩实,而最重要的是,该剧通过现代音乐戏剧的形式,将中国古代思想精神和儒家精髓进行了富有“动感”的诠释,达到了音乐剧所需要的戏剧效果和内涵要求。

《南孔》的编剧在构思剧本时,注重了历史文化与时代脉络的衔接,全剧通过孔洙等一系列人物的具体史实,将上下数百年孔家儒教的历史变迁和时代作用,以戏剧的线索进行了纵向的串联和横向的展现,使大宗南渡、孔洙让爵、东南阙里等事件的文化源头,在现代音乐剧形式的诠释下得到了细腻的形象化梳理。

《南孔》作为一部音乐戏剧,整体上有着一种儒雅气质,且在各种表现手段上集中了“文戏”的特征(剧情、人物、音乐、服装、造型等),例如在角色塑造上,主要人物孔洙、孔柳、真金、孔端友等,皆有着世代文人的举止做派,其造型、演唱和表演,均体现着一定的戏曲感觉,而其他辅助人物,亦在音乐剧的现代表现手法上(如舞蹈),融汇了些许戏曲的身段和造型,从而为整部音乐剧的中心内涵加入了一定的历史氛围。

作为一部音乐剧,《南孔》的音乐写得有风格、有气魄、有特色,整部剧的音乐呈现出现代的“动感”特征(以音乐剧唱法表达),唱段之间的对白、道白衔接亦有着诗化的味道。然而,作为一部历史正剧题材的音乐剧,其音乐中的民族元素和地域风格是不容缺失的。为此,作曲家吕亮下了很大功夫,他在剧中音乐部分(如舞蹈音乐、幕间曲、背景烘托音乐等)都添加了江南音乐素材(民歌、戏曲),还在一些特定场次中运用了蒙古族音乐(蒙古族舞蹈)的因素,使剧中的人物环境和事物环境都有了一定的传统性(地域特征)和依托感。

《南孔》的音乐形式是综合性的,它既有音乐剧音乐的“新潮性”,又有歌剧音乐的传统“积淀”,既有通俗音乐的歌舞性“动感”,又有古典音乐的咏叹形式,而在合唱、重唱等方面,该剧亦有着夹带时代光彩的亮点。

《南孔》的音乐富有抒情性、叙述性和戏剧性,其中抒情性的典型场面,集中在真金与孔柳之间的戏份中,二人从初次见面时的彼此倾慕,到最终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中间都饱含着深切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则是以音乐表达而出的委婉“爱慕”之声。

《南孔》音乐的叙述性表现在众多宣叙性的唱段上,包括元帝、达鲁花赤、饼伯等人和众百姓的唱段,当然,孔洙、真金等角色人物在剧中的衔接性唱段中,亦同样有着叙述性的展现(连接剧情的需要)。

《南孔》音乐的戏剧性并不多,但在某些环节中,它的表现还是很有震撼力的,例如在“孔洙让爵”的场景中,这位五十三代衍圣公在他慷慨激昂的一段演唱中,以忠贞的决心和坚定的意志,表达出了一种极具“冲击力”的戏剧性。此外,剧中一些烘托性场面的音乐,亦有着同样的戏剧性综合效果。

《南孔》与一般的音乐剧相比,其情节的复杂性和婉转性较强,而人物的隔代化、性格的差异化、民族的异样化也都很明显,很多戏份交织在一起,其实际的内涵很难展示清楚。然该剧的总导演钟浩却颇有策略,他带领导演孙琪一起,共同挖掘整部剧的戏剧深度,借助各种戏剧表现手段(吸收姊妹艺术表现特点),如歌剧的“一对一”对手戏、话剧的“直白与隐喻”、电影的“蒙太奇”等,钟浩使这些技巧性的手法轮番出现,为整部剧带来了跌宕的情节以及深刻的想象力。

《南孔》的人物塑造较为务实丰满,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孔洙、孔柳、真金、元帝等人,然除以上几位外,我个人比较偏爱孔夫人和饼伯的形象,也许是两位演员的表演富有个性且深入到位(黄爽饰孔夫人,谢鑫饰饼伯),从而使我尤为记忆深刻。

青年演员夏振凯是当今国内知名的音乐剧演员,身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教师的他,曾是亚洲音乐剧演唱大赛的金奖获得者,亦是三十余部中外音乐剧的主演者。此次他与浙江歌舞剧院的一众青年演员(还有“中戏”的在读研究生明家歆)合作,共同为观众呈现了一台用现代音乐表现形式演释的历史剧。

夏振凯在剧中饰演一号人物孔洙,舞台上,他的造型、表演和演唱,都给人们带来了成熟可信,表里如一的感觉。观众看到,孔洙这个角色在夏振凯的塑造下,从内到外气质满满,既有儒雅之风,又有豪迈之气,实为一代风雅翩翩之“衍圣公”。剧中饰演真金的男高音歌手陈臻,亦是一位富有表演经验的歌剧、音乐剧演员,身为浙江歌舞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他饰演的真金形象帅气,气质洒脱,而在声音上亦有着嘹亮感和穿透力,剧中与孔柳之间的情感戏,他演得既投入又细腻,很有当代帅哥与古典王子之间的相融气质。两位饰演孔柳的年轻女演员(明家歆、谢雨)各有千秋,她们在唱演方面具有各自的风格与优势,总体的表现都很出色,然仍需在舞台经验方面继续增加积累和提高。

饰演孔夫人的黄爽和饰演饼伯的谢鑫我非常看好,二人演唱沉稳,表演精细,特别是对角色气质的把握分寸到位,是两位非常有前途的演员。其余演员如饰演元帝的刘万林、饰演孔端友的张殿宇、饰演达鲁花赤的郑曹坤、饰演太傅/老者的王东博都是表现不错的年轻人,他们有的是通俗唱法和音乐剧唱法的演员,也有的是美声唱法的歌剧演员(声乐指导章小敏的临场指教很有效果),尽管演唱方法不一,但在饰演角色方面却都相当认真,故而使整部音乐剧在情节展示、人物塑造、音乐呈现方面,都给观众带来了逼真与到位的感觉。

《南孔》中的舞蹈部分所占比例不大,角色演员除身段展示外,也并未参与舞蹈之中。尽管如此,剧中还是有几个舞蹈场面很有个性,其身姿、舞姿、形姿都相当动人,具有着鲜活而灵动的效果,其中尤以下半场元大都圣殿中的蒙古舞场面最具感染力,这段舞蹈的编排设计相当有气魄,演员们在充满豪情的音乐衬托下,舞出了蒙古族舞蹈的舒展个性和豪爽风格,同时亦将元大都皇家圣殿的威严与气氛展示殆尽。

《南孔》的舞美设计是简洁式的,整部戏(除下半场元大都圣殿场面外)依据舞台的宽度及纵深,以简单的道具、投影及多媒体效果,制造出了富有写实效果的区域空间,同时加之以象征式的写意效果,为人物全方位的立体塑造,以及景物、情物的辅助展现vfK/roI2sc3Qgdquf7OQtaxVJcBKCZBgK5L3WmcIcEk=,提供了赋予想象的多维空间,亦为戏剧上的“雅静”效果和神秘色彩增添了一种虚幻意境。

此次观赏《南孔》,笔者所获得的感觉与以往观看音乐剧时的感觉并不完全相同,总觉得它少有一些音乐剧所应有的轻松愉悦感,反倒是更有一种观看歌剧时的深思味道。然而,实际的《南孔》并不是一部歌剧,它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完全是音乐剧式的,因此我认为,这种观剧感是作品题材所造成的,像《南孔》这样富有文化特质和思想深度的题材,本身就应该由歌剧来承载、表达和展现,而用音乐剧来完成本该由歌剧来完成的题材,就势必会在作品的深度、戏剧性的强度、影响力的广度方面略逊一筹。

笔者观《南孔》,除了满足之外还有遗憾,感觉它仍存在着一些艺术上的缺陷。首先我认为,编剧将戏写得过于复杂化了,演出中,剧中的情节逻辑和脉络关系产生了一些混淆式的“碰撞”,从而使得观众很难看懂剧情,而对人物之间的关系亦不能有着清晰的梳理。

从情节的表现上讲,笔者认为剧中“穿越式”的隔空对话有些过多,孔端友的数次出现很容易令观众感到模糊和误解,对于这个先于本剧主人公一个半世纪的著名族人,他与孔洙同时站在舞台上歌唱表演,实在是令人难有区分的眼力。其实我明白创编者的用意,他们是希望通过孔家先代族人的典型事迹,来反衬、启迪和影响人们,致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孔洙让爵这件事的思想道德高度。于是乎,导演便在此采用了类似电影艺术的镜头切换技术,在同一舞台上展开了时空追忆的对比。可是这样一来,现场的观众便不幸被搅乱了头脑,他们不但不能从音乐剧的轻松中获得享受,反而还要为剧情的冗繁错位而伤脑筋。

再有,《南孔》的音乐写得过于雷同,无论是什么角色,基本上都是通俗式的音调和现代式的切分节奏,如此便给人们带来了角色之间欠缺音乐对比,曲调之中欠缺人物个性的感觉。

还有一条,就是整部音乐剧的表现手法略显单一,除音乐外,舞蹈语言、话剧对白、哑剧造型等烘托手法略显贫乏,致使整部音乐剧显得过于严肃、过于呆板(尤其是后半部,几乎全是以唱为主)、过于拘谨。其实,音乐剧有很大一点是与歌剧不同的,它最大的目标效益就是以好看好听为准,而并不需要像歌剧那样深邃、沉重、庄严。因此笔者真心希望,《南孔》作为一部以“文”擅长的音乐剧,在修改完善后不仅要有深度、有内涵,还要有欢愉、有色彩、有亮丽,从而真正成为凝聚着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的历史音乐戏剧。

最后,笔者衷心地感谢衢州市委宣传部,感谢浙江演艺集团,感谢北京保利集团有限公司,感谢浙江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是你们的出品创意宣传了“南孔”、传承了文化、弘扬了精神。

在此更要感谢音乐剧《南孔》的所有创作者和表演者,是你们以杰出的才华和艰辛的付出,最终促成了《南孔》这样一部以现代演绎手法所展现的亮眼之作,从而为我国方兴未艾的音乐剧事业增添了光彩、赢得了荣誉、开创了未来。

景作人 著名音乐评论家,音乐学家,中央歌剧院国家一级演奏员

(责任编辑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