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校修读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4-09-22贾妍竹
跨校修读课程是高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除了课堂外,还利用网络、第三方平台等资源媒介,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探索。2014 年,辽宁省教育厅就已经以项目规划形式,在省内高校间遴选建设了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生在线学习跨校修读课程试点,并且在课程建设及应用等各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和指导,助力搭建“酷学辽宁”等线上课程建设平台。2020 年,辽宁省教育厅又推进建设普通高等学校完全学分制改革试点工作,为省内高校间的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夯实了基础。经历了十年的实践,辽宁省内高校间的跨校修读课程已有一套相对成熟的管理机制,这里以该区域内高校间的跨校修读课程建设情况为基础,以音乐学(五年制)专业相关课程为例,从建课方的角度来探讨突出优势、突出特色、突破地域、突破“隔阂”目标下的跨校修读课程教学模式与实践。
一、基于专业特点的课程建设属性
艺术类人才培养有诸多特殊规律与需求,艺术学下各专业的课程也各有其特点。音乐学(五年制)专业的相关课程绝大多数为人文类课程,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价值观、情感互动、个人感知与交流等方面,更注重在“共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并发挥“个性”,更注重在理性认知的同时强调感性认知。这是课程基于学科专业特点而决定的,作为建课方,要牢牢把握住课程建设的属性,突出人文学科在课程上的“温度”和“广度”。
从“温度”上来说,建课方本身应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情感积累,在建设和共享课程资源的同时,能够散发超越课程内容的特殊魅力,润物无声地感染学生。以辽宁省内高校为例,目前仅有沈阳音乐学院设有音乐学(五年制)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多位省级教学名师与数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高等艺术学院“鲁迅艺术学院”(鲁艺)的今身,它有着革命血脉,有着鲁艺传统,它有责任将历史赋予它的红色基因传承弘扬,有必要在课程资源建设的各个环节,如中国音乐史、红色经典音乐概论等课程中,通过对相关音乐事件、音乐家、音乐作品的讲解,如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和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将该类课程作为课程思政整体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贯穿本校与跨校的人才培养全过程。
从“广度”上来说,建课方要以新文科的核心内涵为指导,突出课程内容的交叉融合,以专业课程与通识类课程共同构建卓越的课程体系,横向打通学科专业与课程模块的壁垒。音乐学(五年制)专业的很多课程都“顺应”了新文科建设的趋势与需求,它与哲学、史学、文学、社会学、声学甚至医学等专业的多元融合,彰显出音乐学(五年制)专业相关课程跨领域、跨文化的包容性。[1]而且,建课方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尽量延伸课程能够达到的领域范畴,确保课程受众面、受益者的“广泛”。一是面向非艺术学专业学生,中西音乐史(含作品赏析)、传统音乐概论(包括理论讲授和民歌、戏曲、曲艺作品演唱和民族器乐作品赏析等)、音乐美学等课程可以作为五育并举中的美育课程,提升学生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的做人做事准则。二是面向艺术学专业非音乐类专业学生,与中外音乐有关的教学内容可以纳入其专业基础课或专业选修课的范畴,作为主课教学的基础或外延,扩展专业视野。尤其如音乐论文写作(含各种文体)类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毕业论文的高质量完成,更直接指向其就业、创业的需求,如音乐编辑、音乐评论等需要一定写作能力的工作内容。三是面向同专业学生,建课方要充分挖掘相近课程中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引导学生从理论知识、作品储备、传承创新等多方面综合提升专业水平、学识素养和文化自信,避免课程同质化。如以沈阳音乐学院的音乐学(五年制)专业为例,可在中国音乐史的课程基础上,建设东北专题、鲁艺专题的音乐史;可在传统音乐概论、民族音乐学相关课程中着重加强东北民歌、清宫乐舞、东北大鼓等相关内容的讲授,或开设东北传统音乐专门课程。
建课方在深入研究专业特点基础上建设的课程资源,不仅可以与跨校修读课程协议内的高校优势互补,提高课程适配度,更可以此反哺自身专业建设,从内涵到质量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二、基于修读特点的课程教学模式
跨校修读课程是教育信息化、教学管理革新发展中的一种必然趋势和必要措施,近年来各高校也在不断尝试实践,希望依靠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管理模式来适应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当下大学生对于课程修读方式的认知与适应,早已超越了传统的“一校式”与“一地式”,各种各样的课程平台随着理念与技术的成熟,也确保了教师与学生在“操作”层面的便捷。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音乐学(五年制)专业相关课程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完全适应线上线下以及混合教学共同发力的新常态。
(一)线上教学
音乐学(五年制)专业的一些课程,如音乐史、传统音乐概论、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等,理论讲授比重更大,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完全可以实现教学目标,达成教学设计,保障教学效果。对于跨校修读课程来说,当消除地域和校际时间、空间的限制后,能够更加充分挖掘、利用相对区域内具有“唯一性”或有较高层次课程水准的资源,并突出该地区的文化特色、民俗特色、艺术特色、音乐特色、舞蹈特色等,渲染浓厚的人文色彩,增添课程本身对先进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性,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情感。
(二)线下教学
跨校修读课程的线下教学,需要满足一定的限制条件,校与校之间的距离远近、学生的安全问题、各校教学资源(如教师、教室等)及其差异的匹配、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备程度等,都会影响线下教学的开展。对于音乐学(五年制)专业来说,围绕着理论专题展开的讨论课、文献研读课、学生演讲、学生演唱/演奏等个别指导,可以通过线下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尤其是一些课程中会邀请民间艺人或非遗中心、博物馆、文化研究院所等文化馆站的研究员等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生动讲授、表演教材之外的内容,线下教学更能增添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三)混合教学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是“时代与环境的必然产物”,它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线上教学,都有其必要性,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是符合当下教学要求的新模式,是能规避传统教学和线上教学不足的全新尝试”。[2]跨校修读课程本身就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深度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有效举措,在此前提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虽然在操作层面有难度、有条件,但一旦能够实现,便可以促进学生从更多渠道、更多角度、更多层面来吸收课程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并针对专业特点、课程特点、个人学习兴趣与能力等合理安排、设计修读方式与路径,优化教学、提升教学,达成跨校修读课程的目标。音乐学(五年制)专业的相关课程,均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方式来设计与实践,一些固定的知识点与相关内容,教师可以不用再重复讲授,而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创新、答疑与互动上,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而且也更能触动教师对于课程的创新设计,以及对现代教学手段的不断学习、探索和应用。建课方要根据专业特点做好混合教学课程的设计,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协同用课方完善选课、上课、监控、反馈、整改、更新的全过程,同时确保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能够实施保障到位。
跨校修读课程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一是从可行性的角度探索更广阔的教学空间、更畅通的教学途径,二是从教与学的实施过程与效果上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三是节约各个方面的教学成本,将教学投入效益最大化。对于音乐学(五年制)专业来说,跨校修读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工作,还可以使这个相对“小众”的专业走出艺术院校,走下“象牙塔”,让更多的学生通过接触、学习、了解部分课程,认识这个“专业”的“深度”与“美感”,为大学生的美育教育贡献力量;也有益于这个较“纯粹”的理论专业,能够更深程度地与文化产业行业产生联系,相互映射、相互支撑,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能力艺术人才。
三、基于质量导向的课程改革措施
近年我国更多高校迈入了实施跨校修读课程的改革阶段,一些共性问题也随之浮现——尤其是关于课程建设质量方面的问题。面对现实,抓住问题导向,不回避,不畏难,不“凑合”,是将跨校修读课程推向更成熟运转,将高等教育推向更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是目前各省份、各地区及各大平台上的课程,还存在体系不完整、资源同质化、更新速度慢、知识点“固化”“碎片化”的问题。对于用课方来说,尤其对于选课学生来说,由于知识体系的差异与专业的差别,仅仅依据选课目录或简单课程介绍,并不能全面了解同类课程各自的优势与特点,从而造成选课上的困扰、低效与“敷衍”。建课方应更积极联动用课方,组成专项工作小组,形成协议内高校合力,深入交流、探讨高校的需求、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行业产业的需求等,协同育人,用心构建更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精品课程,并在上传平台后,在醒目的位置设置简要但特点鲜明的课程标签,便于学生进行区分和选择。如音乐学(五年制)专业的一些课程,对于非艺术类、非音乐类乃至非音乐理论类学生而言,仅从课名上时常无法分辨课程异同——如传统音乐概论、民族音乐学、传统乐学、世界民族音乐等,从而无法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有需求的课程修读。在概念上、内容上、特点上和知识应用上的课程简介与推广,有助于学生选择真正需要或感兴趣的课程。
二是部分教师对于跨校修读课程的设计和实践,还停留在分列知识点、线上讲授与线下答疑互动的“简单组合”。如音乐学(五年制)专业的音乐史类课程,绝不是音乐家生平介绍与音乐作品赏析(结合音频、视频)的“固化模式”,更是对风格史与断代史的认知,对音乐发展源流与音乐形态变化的了解,对音乐技术技法与音乐风格流派的熟悉;涉及民族音乐学的相关课程,也绝不是分类、分区、分色彩总结特点与习唱、习奏如此简单,而是从历史分期、地区分域、语言体系、生活风俗等方面综合把握、全面感受。相关部门与高校联盟,应有的放矢地组织开展教师培训与教学能力竞赛,组织开展各学科专业、各级各类精品课程的评选,从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全面提升教师能力水平,鼓励其在建设课程中不做简单的“切割”,而是有机联动,确保所应用模式能够取得良好学习效果,保证跨校修读课程的“初衷”与“目的”不变形、不打折扣、不流于形式。
三是平台课程的建设周期较长,运行周期也相对较长,经常几届学生所选为同一课程资源,难免出现知识内容与专业领域、产业行业变化相比明显滞后或陈旧的问题,建课方应加快课程更新的速度,要确保将最新的学术动态与社会业态,贯穿、渗透在教学内容中,让平台课程“活起来”,让以线上教学为主的跨校修读课程切实有效。如音乐学(五年制)专业的相关课程,无论是史类课程因音乐考古学的新发现而更新知识点,还是音乐艺术界出现了新的风格形态与评论热潮,都应在课程资源中有所体现、有所对应,而不是一门课程一本教材一套课件“万年不变”。
四是跨校修读课程需要科学严谨、运行顺畅、成本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监控体系),学生选课、上课、考核、试卷分析、学分互认等环节均需要建课方和用课方共同协作,从制度上、措施上确保学生不“挂机”、不替课、不替考,确保考核方式多元全面,确保高校之间学分转换与互认无障碍、易操作;需要建课方和用课方均在教育信息化上大力投入,建设能够满足教与学需求的智慧教室,确保从教学硬件上为大学生跨校修读课程打通路径。
跨校修读课程具有“其灵活性、互补性与自主性”,[3]在形式上,可以打破一般课堂在时空上的限制;在内容上,可以更大限度地吸收、融合、充实;在成果上,可以打造适用面更广、影响力更大的精品课程;在程序上,可以通过高校间协议的过程,加强校际间的联系,合力推进协同育人。这些特点正符合当前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重点任务的教育使命对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的要求。如今,辽宁省的部分高校已经将跨校修读课程的合作对象扩大到了东北三省一区,未来将会进一步扩大辐射面、加深参与度,“教育的流动、开放和共享”,“构建高校教学共同体”协同育人的新格局,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助力。[4]本文系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注释:
[1]如体系音乐学范畴中的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音乐人类学、音乐声学、音乐治疗等等。
[2]何淼《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跨校修读教学模式研究》,《新文研究导刊》2022 年9 月第13 卷第18 期,第73—74 页。
[3]邓晓文、孙元哲《创新人才培养视域下的跨校修读学分课程建设研究——以辽宁大学“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课程为例》,《西部学刊》2023 年6 月下半月刊,第152 页。
[4]路越、殷婷婷《高校跨校修读的现状、热点主题与前景趋势》,《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 年第12期,第103 页。
参考文献:
[1]何淼:《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跨校修读教学模式研究》,《新文研究导刊》2022 年月第18 期。
[2]邓晓文、孙元哲:《创新人才培养视域下的跨校修读学分课程建设研究——以辽宁大学“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课程为例》,《西部学刊》2023 年6 月刊。
[3]路越、殷婷婷:《高校跨校修读的现状、热点主题与前景趋势》,《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 年第12 期。
贾妍竹 沈阳音乐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 李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