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红色经典音乐的艺术流变与当代价值

2024-09-22刘晓慧

音乐生活 2024年8期

中国红色经典音乐长期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依托独特的中华美学精神,富含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中国红色经典音乐在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其审美感受在当代大众群体引起了广泛的共鸣,而且对个人精神生活的养成和心灵世界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当代大众群体的情感、趣味及人格的塑造都产生重要的美育浸润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美育价值。

艺术经典是超越时空、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典范之作,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传世之作。康德认为:“形成真正的美和艺术中心与内容的是有关人类的东西。”[1]中国红色经典音乐文化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传达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召唤个体记忆的象征物……能唤起群众对不同历史年代的集体回忆,从而更加深刻体会到中国革命、中国建设和中国道路的艰辛和不易,切实提升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2]其中有对美好生活由衷的向往和赞美;也有对个人英雄、崇高力量的礼拜与敬仰;红色经典音乐以崇高的革命理想、深刻的思想内涵与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当代群体中唤起了更为积极与正面社会情绪,增强了与他人的交流与共情,有利于人民的情感激发、愿望表达以及信心培养,体现了音乐的社会意识形态属性,在对国家、民族认同的建构方面发挥了音乐的社会治理性功能,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整体发展。

一、中国红色经典音乐的特征

中国红色经典音乐具有传承中华民族精神血脉,滋养中华民族心灵,提升中华民族精神品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功能,所蕴含的真善美价值对社会大众、青年一代具有美育意义。中国红色经典音乐具有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时代性、大众性等基本特征。

1.思想性:中国红色经典音乐文化继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以美化人,以美育人,真正起到凝神聚气、培根铸魂,提高全民族文化自信的美育功用。如《大刀进行曲》又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是作曲家麦新在1937 年为在“七七事变”中英勇抗日的“二十九军大刀队”而创作的一首爱国主义歌曲,在抗日战争期间发挥过巨大的战斗作用。作品通过附点、切分节奏,斩钉截铁、威武自信的乐句,营造了强烈的艺术美感,发挥了重要的精神力量和思想价值。

2.艺术性:中国红色经典音乐的形式丰富多样,有声乐、器乐、音乐剧等体裁形式,旋律流畅优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声乐类的作品有独唱、齐唱、重唱、合唱等,如长征组曲《红军不怕远征难》第三段《遵义会议放光辉》就是典型的重唱作品;颂歌、民歌等叙事歌曲、抒情歌曲以及表演也都是重要的红色经典音乐的表现载体。如乔羽词、刘炽曲的《祖国颂》,就是一首四段、混声四部合唱,通过悠长的旋律、宽广豪迈的气概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颂和热爱之情。

3.民族性:中国红色经典音乐文化根植于中国民间艺术,孕育于民族肥沃土壤之中,展现独特的中华美学精神。诸多红色经典音乐的素材来自于民间歌曲、采茶戏、赣剧、山歌小调等。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由陕北民歌《信天游》和陇东民歌《揽工歌》改编而成,以简洁有力的节奏、流畅优美的旋律、朴实真挚的歌词,托物言志、寓理于情,传达了崇高之美、质朴之美的美学意境。如《妇女自由歌》由山西中部榆次、太谷一带的四个秧歌调组成,表现手法洗炼质朴,艺术形象鲜明生动,表现了广大妇女在党领导下获得自由而欢欣鼓舞的愉悦之情与建设新中国的巨大决心。

4.时代性:中国红色经典音乐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得以产生与发展,它能使我们跨越时空地域感知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一方面,红色经典音乐与时俱进,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艺术形象,推动民族和国家的文明进入新境界;另一方面,艺术形象要贴近人们群众实际生活、贴近人们群众的实际情感,在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需求上,不断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和道德情操。

5.大众性:中国红色经典音乐文化承载着真善美、传递着向上向善的价值观,无论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党、英雄、革命的赞颂之情,还是对普通人民的关注,音乐都以情动人。《八月十五月儿明》是歌剧《雷锋》中的一首说唱风格的叙事歌曲,由音乐家吕远作词作曲,这首歌曲概述了雷锋的成长经历,以赞扬雷锋的善良之心、高尚的品德、歌颂党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对雷锋的无限敬仰。这首说唱歌曲全曲以说唱的形式讲述发生在雷锋身上的真事,突出了雷锋善良的品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二、中国红色经典音乐的艺术流变

从时间发展来看,红色经典音乐萌生于中国近代,发展于“五·四”运动以后,成熟于现代,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919 年,“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21 年“五一”前夕,李大钊指导北京大学学生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五一纪念歌》,长辛店机车车辆厂的工人们在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邓中夏的教授下传唱开来,这在当时是一首影响较大的革命歌曲,曲调鲜明、旋律激昂,鼓舞着工人的革命斗志,洋溢着工人争取自由解放的强烈愿望。1925 年,《工农兵联合起来》借鉴学堂乐歌《中国男儿》曲调填词而成,歌词展示了“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万众一心,杀向那帝国主义反动派大本营,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工农兵”的坚定信念。曲调高亢豪迈、铿锵有力,表现了工农兵团结一致勇敢向前进的坚强决心。

1927 年,《八一起义》这首江西民谣最初是由南昌百姓用南昌方言演唱。1935 年,《义勇军进行曲》发表,以其激昂、豪迈的进行曲风格,极具号召力的歌词内容,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对激励中国人民团结一心、鼓舞革命士气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935 年,《长征组歌》的词作者萧华回忆18 岁参加长征时的艰苦岁月和那些在长征路上倒下去的战友,夜不能寐,历时半年,满怀激情创作了《长征组歌》的歌词。红色经典史诗《长征组歌》是一部大型声乐套曲,由《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跃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等组成,歌词以诗词的形式展现了长征那段艰难的岁月,旋律充满了浓郁的地方民族风格,歌曲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历尽艰险、英勇作战、不怕牺牲、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

1943 年,曹火星创作了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随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而唱响全中国,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之后,歌词简单节奏凝练、旋律流畅,朗朗上口,结构严密统一,首尾呼应,表达出亿万中国人民衷心拥护跟党走的坚定信念,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奋勇前进。

1984 年,一首《党啊,亲爱的妈妈》将党比作妈妈,“用那甘甜的乳汁把我喂养大”,赞颂了党的崇高与伟大,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富有亲和力的旋律,广为传颂,深受老百姓的喜爱。1991 年,第四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广西举行,作为体育运动会会歌《爱我中华》,融入了广西当地的民族元素以及广泛吸取了少数民族的音乐素材,歌曲旋律欢快活泼、积极热情,表达了56 个民族相亲相爱一家亲的爱国情怀。2014 年,歌曲《共筑中国梦》全曲恢弘大气、壮阔激昂同时不失亲切柔美的细腻情感。2016 年,歌曲《不忘初心》在“永远的长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 周年文艺晚会”上首唱,深情款款的旋律、悠扬的曲调,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浓浓深情。

三、中国红色经典音乐的当代美育价值

红色经典音乐“深深根植于民族的文化土壤,格调高雅、内容健康、旋律优美,在人民群众中久唱不衰,能勾起人们对历史的缅怀和对未来美好生活向往”[3];另一方面,强调音乐发展要遵循自身的规律,遵循音乐艺术形式美发展的需求,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在音乐价值的多样性中体现当代的美育价值。

中国红色经典音乐的素材来自民间歌曲、采茶戏、赣剧、山歌小调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这些曲调大多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反映他们的真情实感,群众更易于理解与接受,容易与音乐产生共鸣。因此,红色音乐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自然形成对听众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产生榜样和示范作用

中国红色经典音乐蕴含着鼓舞人心、引人向善的人生态度与道德理想,表达了对党、对英雄的讴歌,对勤劳人民的赞颂,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对人类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团结就是力量》《红旗颂》《游击队歌》《义勇军进行曲》等作品是对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赞颂,对人性善良的宣扬、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如《红梅赞》《我们走在大路上》等唱出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表现出坚定自信、无所畏惧的气概。红色经典音乐彰显的是“善”,是在“真”的土壤上播下了“善”的种子,绽放出“美”的果实。

中国红色经典音乐通过音乐的美展现美育功能。中国红色经典音乐旋律优美、动听,语言简明、凝练,形象鲜明、生动,情感真挚、动人,感染力强,其鲜明的时代性让人产生直接的审美感受。中国红色经典音乐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容与感人的艺术形象,具有给人带来愉悦心情、精神自由和情感宣泄的功能,其美育功能的实现渗透在审美与娱乐中,通过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动人的形象使人获得知识,受到启发。

中国红色经典音乐通过富有想象力的创造寄寓或投射着人们的社会理想、人生理想和审美理想,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中国红色经典音乐文化根植于民间艺术,展现了独特的中华美学精神,通过赞颂英雄、讴歌共产党、热爱劳动、建设美好新生活等主题,以简洁有力的节奏、流畅优美的旋律、朴实真挚的歌词,托物言志、寓理于情,传达了崇高之美、质朴之美的美学意境。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3 年度学科共建项目《经典红色音乐的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美育功能研究》(GD23XYS07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第68 页。

[2]任彦洁:《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红色音乐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 年第12 期。

[3]李云洁:《“红歌”的美育功能美学特质及其时代意义》,《老区建设》2007 年第12 期。

刘晓慧 文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