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交响乐的大小调特征探析
2024-09-22赵博文
在十八世纪的欧洲,交响乐是音乐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专门的音乐会之外,也广泛应用于宫廷仪式、教堂仪式、宴会、招待会等场合。当时,由于印刷技术的限制,乐谱的手抄稿仍是主要的传播方式,通常由修道院、宫廷和教育机构的音乐家负责制作和传播。因此,修道院和宫廷不仅是交响乐创作的重要场所,也是其传播的核心枢纽。
后来宫廷和贵族的权利逐渐强大甚至超过了教会,很多音乐家热衷于为王公贵族作曲或演奏。同时,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乐谱的复制和分发变得更加普遍,管弦乐队的规模也相应扩大。十八世纪中叶起,交响乐逐渐取代协奏曲成为器乐合奏曲的主要形式,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十八世纪晚期两位重要的作曲家海顿、莫扎特,对交响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后世交响乐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以自然大调、和声小调为主体的古典大小调体系的确立和发展,十八世纪的交响乐作曲家会根据创作构思或内容表现需要,选择大调或小调作为作品的主要调性,并在作品的各个乐章予以强化、发展。一般来说,大调音乐给听众带来的情绪通常是明朗、欢快、热情、乐观,适用于公共场所和庆典活动,成为十八世纪交响乐最为常见的调性。而小调音乐往往让听众感到忧郁、悲伤,但更加细腻、抒情,长于表现个性化的情感或内心世界,贴近普rrKUNUypNh1+1AoHbekH6Q==通人的生活,适合宫廷、贵族的私人音乐会以及日益普及的公共音乐会等场合,虽然相对较少见,却更能体现作曲家的创作特色。为了深入了解十八世纪交响乐运用大调或小调作为主要调性对作品的整体发展带来的影响,本文选择了两位作曲家的代表作品——海顿《第104 交响曲》、莫扎特《第40 交响曲》,通过其创作背景、主题性格、曲式结构、调性设计等方面的分析,探究十八世纪交响乐的调性特征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一、海顿《第104交响曲》
海顿一生创作了100 多部交响曲,这些作品奠定了交响乐的结构形式和发展风格,他本人也被誉为“交响乐之父”。他的交响曲通常包含四个乐章:快板或小快板、慢板、小步舞曲(带三声中部)和终曲(快速且充满活力),以其清晰的结构、创新的形式和丰富的情感表现而著称。他对乐器编制和声部对比的巧妙运用,为后来的莫扎特和贝多芬等作曲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第104 交响曲》是12 首“伦敦交响曲”中的第7首,创作于1795 年,是海顿晚期作曲风格的代表,也是他交响乐作品中最重要的结晶。在英国,海顿身处完全不同的工作环境,他面对的不是少数皇室或贵族,而是大量的音乐爱好者。他的创作没有了种种限制和束缚,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音乐创作理念,表达自己的情感,创作状态也达到了巅峰。
《第104 交响曲》共分为四个乐章,主调为D 大调。第一乐章为典型的奏鸣曲式,以作曲家成熟时期常用的慢板的引子开始,16 小节,调性为同主音小调d 小调,主—属音号角式分解与半音下行动机的交替,营造出庄严、沉重,具有强烈戏剧性的氛围。主部从快板的D 大调开始,副部、结束部除了调性A 大调的对比外,与连接部一样,都是在主部材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第二乐章,行板,复三部曲式。呈示部主要调性G 大调,主题材料统一,中段、再现段有向下属方面a小调、C 大调的偏离。中部以同主音小调g 小调开始,主要调性是其平行大调bB 大调,材料依然源自呈示部。再现部有了进一步的变奏发展,再现段时出现了下属小调c 小调及其拿坡里大调bD 大调,调性色彩的变化更为强烈。整个乐章宁静抒情的气质,与第一乐章的情绪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三乐章,快板,带三声中部的小步舞曲。整个乐章轻快愉悦,旋律以和弦的分解以及音阶式的级进进行为主,显示出海顿对古典舞曲形式的熟练把握。比较突出的是主要调性D 大调与三声中部降六级调性bB 大调的远关系对比,令人耳目一新。
第四乐章,终曲,充满活力的快板,奏鸣曲式,D大调。主部主题取材于克罗地亚民歌,副部主题依然先保持素材、只转换调性(A 大调),第二副部主题才增加主题材料的对比。展开部依次发展主副部主题,调性在b 小调、e 小调等近关系调上。再现部各部分全部回归主调D 大调,结束时增加了由主部主题素材构成的强有力的尾声。这个乐章情绪饱满、活力四射,在欢乐的氛围中结束,是全曲的高潮部分。整部交响曲以大调为基调,作为调性色彩的对比,小调只出现在第一乐章引子,第一、四乐章的展开部以及其他段落结构的局部,四个乐章D—G—D—D 大调的整体布局也明确这一点。海顿创作这部作品时欧洲正在经历启蒙运动,人们为了追求人人平等、自由和幸福,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我们可以在这部作品中感受到海顿向往的那种正义感和方向感,同时也感受到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生命力。海顿开创的音乐新路由莫扎特继承、融合、发展,使交响乐这一古典音乐体裁绽放出更加迷人的艺术魅力。
二、莫扎特《第40交响曲》
莫扎特自幼就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能,被誉为“音乐神童”。他八岁时已经开始写作交响乐,一生创作的交响曲也有41 部之多。他的交响曲沿用海顿四个乐章的结构形式,将主题陈述的清晰性、对比主题的鲜明性、和声发展的丰富性、乐章之间的动力性等做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他最后的三部交响曲仅用了短短的六周时间完成,却代表了其音乐创作的最高水平,在音乐艺术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第40交响曲》创作于1788 年,这一年无论是经济上还是身体健康上,都是莫扎特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这部交响曲的所有乐章都具有强烈的抒情性,是莫扎特创作的最忧郁、伤感,但也是他最自由、最狂野的作品之一。乐曲充满了内心忧郁的情绪,让人感到忧苦悲伤,是作曲家贫困潦倒生活经历的真实体验,也是他一生中所有悲剧经历和挫折的集中表现。从某种角度来看,这部作品已经出现了“浪漫主义”的萌芽。
《第40 交响曲》共包括四个乐章,主调为g 小调。第一乐章,很快的快板,奏鸣曲式。主部主题在主和弦分解音型的背景下由半音下行的短动机式的“叹息”音调开始,结合反向大跳的“发问”动机,奠定了忧伤、激奋的基调。这个主题非常著名,后来许多作曲家都是用这个主题来延伸创作的。连接部以此为基础展开,过渡到副部。副部从平行大调bB 大调开始,连续半音下行的音调是主部主题动机的进一步扩展,“叹息”之外具有沉思、悲伤的气息。结束部采用主部素材,调性在bB 大调。展开部主要发展主部主题,从#f 小调开始,e-d-C-F-bB-bb 调性频繁变化,飘忽不定。再现部除个别地方bE 大调、f 小调的偏离外,整体都在g 小调上。“叹息”音调的贯穿,使整个乐章弥漫着悲剧氛围。
第二乐章,行板,奏鸣曲式,bE 大调。主部主题虽然音乐开始的逐渐上行使情绪趋向明朗,但半音连续上行、下行与跳进的结合还是有一种惶恐不安的意味。连接部发展主部的材料,调性由bB 大调、bD 大调过渡到副部bB 大调。副部主题强调下行四度和音阶式的级进下行,旋律优美,因为很多装饰性半音或不协和音的加入,矛盾纠结又无可奈何。展开部通过低音的半音级进上行在bD大调、bE大调、f 小调、c小调等调性上发展主部主题,再现部则全部回归bE大调。这个乐章反映的是作曲家思绪万千的心理活动,丰富的和声变化,尤其是各种半音的运用效果非常突出。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快板,g 小调。呈示段主题以g 小调主和弦的上行分解开始,在悲情的氛围中有一股向上进取的力量,以d 小调结束。展开段转到平行大调bB 大调做进一步展开,再现段回到g 小调并加以巩固。三声中部的主题出现在同主音大调G 大调,格调十分明朗。再现部回归g 小调,为第四乐章做好情绪上的铺垫。这个乐章不是优雅的小步舞曲,也不是欢快的乡村曲调,更像是一首悲愤的叙事歌谣。
第四乐章,很快的快板,奏鸣曲式,g 小调。主部是再现的二段体结构,主部主题在上行分解的主和弦基础上结合“叹息”音调构成,展现作曲家面对人生苦难不屈前行的勇气。连接部发展主部的主题材料和兴奋情绪,经过几个过渡性的调性,到达平行大调bB大调的属和弦。副部主题由装饰性的同音反复与下行分解的和弦构成,虽然活泼、抒情,但更多的是忧虑和沉思。展开部以主部主题为引导,与第一乐章一样频繁转换调性,引入了赋格段的写法以充分发展主题。再现部全部回归g 小调,主部取消了段落的反复,副部主题在小调上陈述,更加细腻、丰富,展现出更多悲愤、忧郁的气质。全曲用主部主题的素材,在略显压抑、愤懑的情绪中结束。
整部交响曲以小调为基调,四个乐章安排g-bE-g-g 的总体布局,与作品忧郁、伤感的总基调相吻合。不同的是,由于第一、第二、第四乐章都采用了奏鸣曲式的结构形式,呈示部中主、副部最常见的“小调—平行大调”调性安排,就不可避免地引入更多大调色彩的对比。另外,这部作品中的副部主题再现时调性都回归小调,也丰富了同一主题素材在大小调2lutckDZ0S4hUcEroHUb+A==陈述时的对比。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莫扎特为了得到王室或者贵族的资助,创作受到太多的限制和束缚,无法按照自己的喜好写作音乐。这部作品却能遵从自己的创作初衷,把内心最真切的情绪融入到作品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了解莫扎特艰难的生活经历和当时他的心境,从情感角度来思考这部交响曲是很有意义的。许勇三《西方交响音乐发展纲要》(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年2 月)指出:“近代有作曲家认为莫扎特的《第40 交响曲》第一乐章是音乐史上形式与内容结合得最为完美的一个乐章。”
十八世纪的交响乐作品,其本质都是作曲家情感内容的表达载体。作曲家在音乐体裁或结构形式上都遵循相似的的规则,如交响曲、室内乐、独奏曲,或奏鸣曲、变奏曲、小步舞曲等;在创作上也会运用各种技巧与手法,以保障音乐中创作理念和美学效果的实现。古典大小调体系中的大调或小调,因其音阶结构的不同,各自都有着独特的表现魅力和音乐性格。一部交响曲选择大调或小调作为主要调性,对作品各方面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情感表现方面,以大调为主调的交响乐作品通常具有轻快、明亮、愉悦的氛围,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理性、秩序和乐观主义的追求。这些作品往往表现出对自然、人类理想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未来的乐观信念。海顿《第104 交响曲》交响曲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展现了他对城市生活的喜悦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相比之下,以小调为主调的交响乐作品更加深沉、沉郁、戏剧化,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情感、内省和浪漫主义的追求。这些作品常常表现出悲伤、哀怨、忧郁的情感,探讨着人生的苦难、挣扎和不确定性。莫扎特的《第40 交响曲》就是一部典型的代表作品,表现出他对生活的苦涩和对命运的抗争。
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十八世纪交响乐作品的特点,更加全面地认识大小调的共性与差异。同时,也有助于我们走进作曲家的内心世界,更好地倾听作品中的情感内容表达,更好地理解这些作品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文化意义。
参考文献:
[1]许钟荣:《古典音乐400 年》,《维也纳古典的乐圣/维也纳古典乐赏析》,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
赵博文 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 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