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作单元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2024-09-20于美萍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4年10期

有的教师认为,习作单元的作业是培养学生关键习作能力的,所以应该设计写作实践类作业。实际上,这是对习作单元学习内容、目标的片面化理解,也会导致习作单元作业变得单调、枯燥,调动不了学生习作学习的积极性。笔者以五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的教学为例,谈谈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一、设计单元教学前的准备作业

在五年级下册习作单元中,人文主题是“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和“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安排学习的内容有:精读课文《人物描写一组》(《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和《刷子李》,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习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和《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还有习作“形形色色的人”。不难看出,这一单元聚焦的关键习作能力,简单地说是写好人物,说得具体、清楚一些就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写出有特点的人物。对此,教师需要梳理出本次写人习作训练在整个小学阶段写人习作中的位置,把握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开展写人的习作训练,对照本单元的习作目标要求,找到本单元教学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1.梳理写人习作的学习情况

在本单元教学之前,教师让学生回忆此前已经学习、训练过的那些写人的习作的具体要求,将已经学习过的教材和自己完成的写人习作,填写在表格中。

在完成填写表格的作业后,学生发现此前已经在六个单元中开展了写人的习作训练,基本上每学期都有一次训练。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一是找到写人习作的起点:小学阶段第一次习作“猜猜他是谁”就是写人的。二是注意习作中运用的写人物特点的方法: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习作主题是“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要求用合适的词语来形容一个人,写出人物的具体特点;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主题是“我的‘自画像’”,要求从多个方面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特点;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主题是“‘漫画’老师”,要求用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三是注意从哪些方面来写人物: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主题是“小小‘动物园’”,要求用最深的印象来写人物;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习作主题是“他________了”,要求从动作、语言、神态来写出人物的内心,把人物内心活动的前因后果写清楚。四是总结反思:在自己历次的写人习作中,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不足之处有没有得到有效改进,改进的方法有哪些。这些梳理、分析类的作业,能够引起学生对写人习作的关注,在重温写人习作中唤醒已经积累的表达经验。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写一写

这一作业教师不作具体指导,只提示学生写一个人物,可以运用以前学习的写人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暴露写人习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通过学生的习作了解本次写人习作的起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等,为写人习作单元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二、设计单元教学中的操作作业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围绕习作单元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

1.在阅读名著中关注人物描写

教材中安排学习的精读课文,目的是让学生从典范语段中,提炼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从中精选典范语段,提炼出具体描写人物的方法。比如,在《人物描写一组》中,《摔跤》运用的是动作描写,《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运用的是外貌描写,《两茎灯草》运用的是典型事例;《刷子李》突出运用侧面描写。这些描写人物的方法,学生不可能学习一次就能真正理解和把握,教师需要设计拓展阅读的作业,让学生以批注的方式呈现对文本中人物描写的感受。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人物描写一组》,拓展阅读《范进中举(节选)》《林黛玉初进荣国府(节选)》,就这些阅读材料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进行批注;针对《刷子李》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拓展阅读《泥人张》,通过批注体现对冯骥才描写人物多样化手法的感悟。教师设计这样的阅读积累作业,目的是让学生以批注的方式对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进行揣摩,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2.在身边人物中寻找写人素材

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形形色色的人”,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很难感觉到身边各种类型人物的特点,会出现不知道写谁好的问题。有鉴于此,教师需要在单元教学中,设计搜集素材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外留心观察周围有哪些人,看看这些人值得关注的地方是什么,谁曾经有过很典型的事例,谁的语言、动作、神态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把这些分类记录下来。

三、设计单元教学后的展示与评价作业

作业设计是通过学生的具体操作来完成的,只是完成作业不是终结,还需要有展示与评价跟进与反馈,这样才能形成一个闭环。

1.与表达对象交流

写人的习作,学生表达的对象肯定以自己熟悉的人物为主。学生完成习作以后,可以与表达的对象进行交流,让对方阅读自己的作品;如果对方不在身边,学生可以把习作读给对方听,让对方提出意见,根据对方的意见进行修改。

2.进行习作展示

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习作,在教室里的展板或墙报上进行集中展示,让学生阅读这些优秀习作从中受到启发,然后再完善自己的习作。

3.制作“人物谱”手册

教师可以将学生在习作中描写的人物进行分类,制作“人物谱”,看看在本次习作中都描写了哪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引导学生总结写人习作的经验。

总之,在习作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认真研读编者意图,梳理该单元重点训练的习作关键能力的前后联系,把握训练重点,从阅读与表达的密切关联中,针对不同教学环节设计多种类型的作业,既要体现习作关键能力的本质特点,又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让学生在系列作业的训练中,不断积淀习作素养与潜质,夯实学生的习作关键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