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拉因素对北京市流动青年居住证申领意愿的影响

2024-09-18柴佳邢振江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年5期

摘 要:居住证是城市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抓手,然而,北京市居住证的申领率并不理想,严重制约其功能发挥。基于推拉理论,以城市归属感为中介变量研究北京市流动青年居住证申领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收入水平、公共服务满意度、居住方式、北京户口对后代的重要性以及流动青年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均显著正向影响流动青年居住证申领意愿;申领条件、程序和思乡情感会显著降低申领意愿;城市归属感在流入地拉力、流出地推力、流出地拉力三方面起部分中介作用。相应的解决对策有:促进流动人口就业与提升其收入;解决流动人口住房问题;降低居住证申领门槛,简化申领程序;拓展居住证功能,构建阶梯式赋权体系;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促进家庭化迁移;缩短社会距离。

关键词:流动青年;居住证;居留意愿;城市归属感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640(2024)05-0083-11

一、引 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纷纷涌入城市。以北京为代表的超级大城市是我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其拥有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北京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北京常住人口为2 184.3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规模达825.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7.8%[1],其中青年是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城市的教育、住房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常与户籍属性挂钩,流动人口大多只是完成了地理意义上的迁移,其应享受的公共服务和福利待遇并未随地理迁移而同步转移,并未完全实现市民化。居住证旨在逐步解决流动人口人户分离的矛盾,赋予流动人口居民待遇,保障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基本权利、服务和便利,以服务促管理,加强流动人口属地服务管理,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但其功能的发挥存在瓶颈性制约因素——居住证申领率。若申领率过低,则再积极的功能也难以充分发挥。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市居住证积分落户政策”研究课题组就北京市流动人口居住证积分落户问题展开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离开户口所在地,在京居住半年及以上的18—45岁流动人口。结果显示仅有65.7%的流动青年有意向申领居住证,表明作为流动人口属地服务管理的基本抓手——居住证申领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需要从助力和阻力双重角度考察影响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的关键因素。因此以推拉理论为指导,考察影响北京市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的推拉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术界关于居住证的讨论大多围绕三个主题。一是对居住证制度及其作用的研究。郭秀云指出,我国的户籍制度不仅是一种人口管理制度,更是一种利益分配制度,居住证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博弈关系,是由于城市福利和承载力供需矛盾而产生的审批和筛选机制。[2]二是关于居住证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的研究。陆杰华等指出,居住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仍存在诸多瓶颈问题,比如,部分地区申领条件较高,居住证承载的福利与国家相关规定存在衔接问题,积分落户门槛较高,与居住证制度相配套的财政分配体制缺位,地方壁垒和部门利益制约政策落实等。[3]王阳通过对上海、成都和郑州三个城市的居住证制度实施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各地在实施居住证制度时暴露出一些问题,包括居住证申领条件高、管理的技术和手段落后、配套制度和措施的改革迟缓等。[4]三是关于流动人口申领居住证意愿影响因素研究。现有关于居住证申领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集中于个体特征因素、经济因素、流动方式因素、服务与需求等方面。刘涛、陈思创认为,年龄会影响居留意愿,二者呈现倒“U”型关系。[5]刘乃全等人认为,经济因素中流动者的职业、就业身份、收入水平、住房和生活成本等因素对居留意愿有显著影响。[6]

总体而言,学术界对居住证进行了一定研究,为本文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然而,已有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一是专门针对北京市居住证的研究较少;二是对于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意愿方面的研究不够充分,还存在一定研究空间;三是以推拉理论视角为切入点,全面、系统地讨论居住证申领意愿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还比较欠缺。鉴于此,本文拟以推拉理论为视角,以城市归属感作为中介变量,以北京市青年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分析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意愿的影响因素和机制,旨在推动青年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属地,并为居住证制度改进提供可行性建议。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 理论基础

推拉理论是研究人口迁移的经典社会学理论。19世纪末,拉文斯坦对人口迁移进行了开创性研究,认为人口迁移是“推—拉”的过程,推力包含一些不利因素,而拉力则包含一些吸引因素。[7]其观点被认为是人口迁移推拉理论的渊源。20世纪中期,唐纳德·博格系统提出了劳动力迁移的推拉理论,该理论从运动学角度将人口迁移看作两种不同方向的力相互作用的结果。[8]20世纪60年代,英国学者埃佛雷特·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完善并延伸了推拉理论的内涵。其认为,在人口流入地和流出地均存在推力和拉力,即每个地方既有吸引因素,又有阻碍因素;在人口流入地,拉力起主导作用;而在流出地,推力起主导作用;人口迁移决策就是这两种不同方向的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形成了双向推拉理论分析框架。[9]

(二) 研究假设

1. 推拉因素假设

H1:流入地拉力因素对流动青年在京申办居住证的意愿有正向影响,即流入地拉力越大,青年申办居住证的意愿越高。

(1)流入地经济拉力因素对流动青年在京申领居住证意愿有正向影响,即流入地经济拉力越大,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的意愿越高。

居住证申领意愿本质上属于居留意愿的一部分,因此可以通过研究流动人口居留意愿进一步丰富居住证申领意愿的研究内容。在经济方面,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指出,城乡预期收入差距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首要动机,收入差距越大,迁移人口越多。[10]杨舸等认为收入差距是流动人口向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集中的首要原因。[11]冯承才基于对上海流动青年的考察发现,与其他因素相比,上海较高的收入水平、较多的就业机会等经济因素是影响流动青年居留意愿的最直接因素。[12]基于上述理论和分析,本文拟对H1中流入地经济拉力因素进一步提出如下假设。

H1-1:流入地收入越高,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的意愿越高。

(2)流入地社会拉力因素对流动青年在京申领居住证意愿有正向影响,即流入地社会拉力越大,青年申领居住证的意愿越高。

人是社会人,流动人口是否居留属地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当地教育发展情况、医疗保障、居住服务等社会因素。有研究认为,在经济因素之外,是否与家人同住、是否举家搬迁对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13]也有研究显示,属地公共物品的供给显著正向影响人口迁移。[14]夏怡然等人研究发现,除更高的工资水平之外,流动人口还为了属地基础教育和医疗服务等因素而选择流向某个城市。[15]城镇医疗保险等社会福利、心理融合度和认同感是影响外来人口居留的重要因素。[ 1 6 ]基于上述理论和分析,本文拟对假设1中流入地社会拉力因素进一步提出如下假设。

H1-2:流入地公共服务越好,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的意愿越高。

H1-3:流入地生活质量越高,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的意愿越高。

H1-4: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参与社会管理或服务工作,青年申领居住证的意愿更高。

H1-5:在流入地与家人或对象同住的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的意愿更强。

H1-6:认为流入地户口对后代很重要的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的意愿更强。

(3)流入地政策因素对流动青年在京申领居住证意愿有正向影响,即流入地政策拉力越大,青年申领居住证的意愿越高。

有效的政策宣传可以使公众准确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同时也能够增强公众对政策的理解和支持程度,从而为政策执行创造良好的环境。樊钉指出,政策宣传是政策执行的重要环节,可以使政策内容到达政策对象,从而创造出有利于政策执行的环境,确保政策目标实现。[17]基于上述理论和分析,本文拟对假设1中流入地政策拉力因素进一步提出如下假设。

H1-7:接受过居住证政策宣传的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的意愿更高。

H1-8:了解过北京市居住证政策的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的意愿更高。

H2:流出地推力因素对流动青年在京申领居住证的意愿有正向影响,即流出地推力越大,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的意愿越强。

流出地经济推力因素对流动青年在京申领居住证意愿有正向影响,即流出地经济推力越大,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的意愿越强。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呈现出从农村向城市、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的特征。牛星等人研究发现,受访人口一般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乡镇流向城市。[18]王桂新等人研究表明,我国人口迁移的总趋势是中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等都市圈。[19]基于上述理论和分析,本文拟对H2中流出地经济推力因素进一步提出如下假设。

H2-1:流出地经济发展情况欠好,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的意愿更强。

H3:流入地推力因素对流动青年在京申领居住证的意愿有反向影响,即流入地推力越大,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的意愿越弱。

(1)流入地经济推力因素对流动青年在京申领居住证的意愿有反向影响,即流入地经济推力越大,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意愿越弱。

在大城市能享受更高的报酬、更好的就业机会,同时伴随更高的消费水平,这些经济压力会构成人口迁移的阻力。刘勤等人指出高房价会抑制高学历流动人口在属地的居留意愿。[20]付扬军等人研究表明,城市房价上涨会显著降低流动人口居留意愿。[21]叶玲等人研究发现,房价/房租的增长会加重流动人口的经济负担,迫使流动人口改变其居留意愿。[22]基于上述理论和分析,本文拟对H3中流入地经济推力因素进一步提出如下假设。

H3-1:流入地房价高、房租高、消费高,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的意愿更弱。

(2)流入地环境推力因素对流动青年在京申领居住证的意愿有反向影响,即流入地环境推力越大,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的意愿越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属地环境质量逐渐成为吸引流动人口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任亚运等人研究发现,城市环境质量与流动人口居留意愿显著正相关,城市环境治理能有效提高流动人口居留意愿。[23]孙伟增等人研究表明,空气污染显著负向影响流动人口的就业选址和空间流动,空气污染与流动人口在城市长期居留的意愿显著负相关。[24]北京作为一线特大城市,受困于城市污染、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形成流动人口居留北京的阻力。基于上述理论和分析,本文拟对H3中流入地环境推力因素进一步提出如下假设。

H3-2:流入地交通拥堵和空气质量差,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的意愿更弱。

(3)流入地政策推力因素对流动青年在京申领居住证的意愿有反向影响,即流入地政策推力越大,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的意愿越弱。

流动人口只有满足条件之后才可以申领居住证。居住证政策本身设有门槛,并非每个流动人口都能达标,且居住证申领程序较繁琐,因此会影响流动人口申领居住证的意愿。谢宝富等人指出,居住证承担信息登记功能,门槛过高、程序复杂会将流动人口排除于人口信息登记之外。[25]据此,进一步提出以下假设。

H3-3:流入地居住证政策过程较繁琐、门槛较高,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的意愿更弱。

H4:流出地拉力因素对流动青年在京申领居住证的意愿有反向影响,即流出地拉力越大,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的意愿越弱。

流出地拉力因素包含经济和心理两方面。在经济方面,老家是否拥有土地和房产显著影响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付扬军等人指出,相较于没有宅基地者,拥有宅基地者在流入地居留意愿更低。[21]黄乾对天津等五个城市调查分析发现,农村土地人均占有量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有消极影响,即流动人口在农村拥有的土地、房产越多,越不愿意在城市定居。[26]在心理方面,流动人口的思乡情绪可能会削弱其居留属地的意愿。郭晓欣等人指出,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网络会引发流动人口对故乡的眷恋,进而弱化其居留意愿。[27]基于上述理论和分析,本文拟对H4中流出地经济和心理拉力因素进一步提出如下假设。

H4-1:舍不得家乡土地或房产的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的意愿更弱。

H4-2:对故乡思念的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的意愿更弱。

2. 中介效应假设

在假设中介变量的过程中,本文受到社会认同理论的启示,即个体会建构自己的社会身份,从而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使其具有更积极的社会认同,获得更高的归属感。[28]归属感会影响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王玉君通过研究12个城市的流动人口发现,城市归属感在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中发挥重要作用,各因素直接或通过城市归属感间接影响其定居意愿。[29]李东平等人研究发现,城市归属感是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重要机制,并发挥完全中介作用。[30]基于上述理论与研究,本研究引入城市归属感为中介变量,进一步提出如下假设。

H5:流动青年对京归属感在流入地拉力因素对申领居住证的意愿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H6:流动青年对京归属感在流出地推力因素对申领居住证的意愿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H7:流动青年对京归属感在流入地推力因素对申领居住证的意愿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H8:流动青年对京归属感在流出地拉力因素对申领居住证的意愿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三、数据来源及特征、变量选取与方法

(一) 数据来源及特征

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市居住证积分落户政策”研究课题组。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课题组就北京市流动人口居住证积分落户问题展开了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对象为在京居住半年及以上的流动人口,共回收问卷2 124份,删除缺失值后为2 039份,符合本文研究对象的流动青年,即18—45岁流动人口的问卷数量为1 949份。样本情况见表1。

(二) 变量选取

1. 因变量

本文以流动青年居住证申领意愿作为因变量,问卷中相应的问题是“您的居住证申领情况”,设计有“已申领、正在申领或准备申领”“不准备申领”选项,其中“已申领、正在申领或准备申领”赋值为1,代表被访者具有申领意愿;“不准备申领”赋值为0,代表被访者不具有申领意愿。由表2可知,65.7%的流动青年有意向申领居住证,申领率相对较低。

2. 中介变量

本文以“城市归属感”作为中介变量。问卷中以“您在北京常有‘家’的感觉吗”设问,设置“经常”“偶尔”“没有”三个选项。将“经常”“偶尔”重新合并定义为“有”,赋值为1,代表流动青年对北京有归属感;将“没有”赋值为0,代表流动青年对北京没有归属感。

3. 控制变量

结合研究问题和相关文献,本文选取的控制变量为个人特征和人力资本相关变量,具体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户口类型。其中,将控制变量“婚姻状况”中选项“未婚”和“离婚或丧偶”合并定义为“不在婚”,赋值为0;“在婚”赋值为1。

4. 自变量

本文考察四组自变量与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意愿的关系。四组自变量分别为流入地拉力、流出地推力、流入地推力、流出地拉力。本文所有变量的说明见表3。

(三) 方法模型

1. 二元logistic回归

本文中因变量为“申领居住证意愿”,设置选项“已办、正在办或准备办”和“不准备办”,因此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能够更有效地分析自变量与二分类变量之间的关系。回归模型为:

其中,P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即申领居住证的概率;Xi为影响居住证办理意愿的因素,包含收入水平、属地服务、社会参与和融入等;β0为常数项;βi是自变量的待估计系数,即第i个因素对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意愿的影响程度。同时,本文采用交叉列联表对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的差异进行分析。

2. 中介效应检验

为检验各个自变量对北京市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意愿的作用机制,本文参考相关文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采用温忠麟逐步回归方式进行验证。[31]

Mi = 0 + 2Xi +′ Control i +"i (2)

Yi = 0 + 3Xi + 4Mi +′′ Control i +"i (3)

其中,式(2)分析了核心自变量对中介变量的效应;式(3)分析了核心自变量与中介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Yi为因变量居住证申领意愿,Xi为自变量,Mi为中介变量归属感,Controli为一系列影响因变量的控制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婚姻、文化程度等,β2、β3和β4为待估参数。

四、实证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分析

这一部分分别从流入地拉力、流入地推力、流出地推力和流出地拉力四个角度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下流动青年居住证申领意愿的差异(见表4)。

1. 流入地拉力因素分析

(1)流入地经济拉力因素方面,居住证申领意愿受到经济因素驱使的动力较大,随着流动青年收入的增加,其在京申领居住证的意愿也随之增加。(2)流入地社会拉力因素方面,流动青年对属地公共服务满意度较低,流动人口对属地公共服务满意度与其申领居住证意愿大体上呈正相关关系。大部分流动青年认为在京生活质量相对较差,其申领意愿略低于认为生活质量较好者。由此可见,生活质量对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的影响不是绝对的,这种不满在可接受范围内。参与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对居住证申领意愿影响不显著。在流动方式方面,与家人同住者申领居住证的意愿强于独居者和其他居住方式者。就户口价值而言,高达72.1%的流动青年认为户口对后代很重要,看重北京户口对后代重要者申办居住证的意愿强于不看重者。(3)在流入地政策拉力因素方面,仅有12.8%的流动青年接受过社区政策宣传,申领居住证意愿略高于未接受者;流动青年对于政策的了解程度越高,申领居住证的意愿越强,对政策了解者和部分了解者申领居住证意愿显著高于不了解者。

2. 流出地推力因素分析

从流出地推力来看,来自相对发达或相对落后地区的流动人口基本持平,其申领居住证的意愿相差不大,即无论家乡经济发达或落后,部分流动青年都会选择申领居住证。

3. 流入地推力因素分析

在经济方面,大部分流动青年认为北京的高房价、高房租、高消费使其难有立足之地,在北京生活压力较大。即便如此,其居住证申领意愿仍居高不下,说明北京生活高压并未阻断流动青年留在北京的期望。从环境来看,属地环境对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的意愿没有显著影响。绝大部分流动青年认为北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对其生活造成较严重的负面影响,但环境好坏对其居留北京的意愿影响不大。35.8%的流动青年认为申领居住证的流程较为繁琐,这说明北京市公共服务有待提高。申领条件和程序显著影响流动青年居住证申领的意愿,认为“意义不大”者申领意愿较低。居住证制度负载权益难以吸引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

4. 流出地拉力因素分析

近一半流动青年难舍家乡的土地和房产,相比不舍家乡土地房产者,舍得者更倾向于居留北京,家乡土地房产与居住证申领意愿显著相关。在思乡情感方面,大部分青年十分怀念家乡,但仍有超过一半的青年选择居留北京,申领居住证。

(二) 回归分析

本文建立了5个模型。模型Ⅰ为控制变量对居住证申领意愿的影响。以模型Ⅰ为基础,后续逐步纳入流入地拉力模型Ⅱ、流出地推力模型Ⅲ、流入地推力模型Ⅳ、流出地拉力模型Ⅴ,依次考察各组因素对流动青年居住证申领意愿的影响(见表5)。

1. 流入地拉力因素分析。

(1)在经济因素方面,收入水平显著影响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意愿。从回归系数来看,不同等级收入与申领居住证的意愿正相关,表明经济收入是影响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意愿的重要因素,假设H1-1成立。(2)在社会属地服务因素方面,公共服务满意度对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意愿有显著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对公共服务持“不满意”“一般”者申领居住证的意愿仍然很强烈。这可能是因为相比不太满意的公共服务,有更重要的因素吸引流动人口居留北京,假设H1-2成立。生活质量对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意愿并无显著影响,与前文假设H1-3相悖。社会参与因素对流动人口申领居住证意愿影响较弱,这可能与流动人口社会参与度不高有一定关系,这一结果与已有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相关研究相吻合。流动青年居住方式对申领居住证意愿影响显著,与家人或对象同住的流动人口申领居住证意愿更强,印证了家庭式迁移对居留意愿的影响,假设H1-5成立。认为北京户口对后代发展重要与申领居住证意愿显著正相关,北京户口附着的教育吸引力可见一斑,假设H1-6成立。(3)在政策因素方面,是否接受过社区政策宣传与申领居住证意愿之间无显著相关,原因可能在于社区政策宣传的缺位屏蔽了相关性。流动青年对居住证政策的了解程度显著影响其申领居住证意愿,对政策部分了解和了解者的申领居住证意愿为不了解者的2.904倍和7.513倍,可见政策认知对居住证申领意愿的重要性,故假设H1-8成立。

2. 流出地推力因素分析

家乡处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的意愿较高, 为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1.207倍,然而,家乡经济是否发达与流动青年居住证申领意愿并无显著相关,故H2-1不成立。

3. 流入地推力因素分析

经济压力、属地交通和空气质量对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的意愿影响不显著。可见对于流动青年来说,相较于更有吸引力的高收入和完善的公共服务,经济压力和环境问题不能阻挡其居留热情,与前文假设H3-1和H3-2相悖。申领居住证的条件和程序显著影响流动青年的申领居住证意愿,繁琐的程序对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此外,认为意义不大者申领居住证意愿较低,原因可能是居住证制度本身所附着的福利对流动青年吸引力较弱,假设H3-3成立。

4. 流出地拉力因素分析

相较于舍得家乡土地房产者,难舍者申领居住证的意愿稍低,可见对家乡资产的感情会阻碍流动青年在京居留意愿,家乡土地房产与申领居住证意愿之间显著相关,故假设H4-1成立。在思乡情感方面,怀念家乡者申领居住证的意愿弱于不怀念者,但二者无显著相关。

综上所述,流入地拉力假设中H1-1、H1-2、H1-5、H1-6、H1-8成立,流入地推力假设中H3-3成立,流出地拉力假设中H4-1成立。

(三) 中介效应检验

如表6所示,从回归结果来看,由模型(1)可知,各自变量与因变量居住证申领意愿显著相关,满足中介效应成立的首要条件。其中,自变量收入水平、公共服务满意度、居住方式、户口对后代的重要性、政策认知和家乡房产等因素,在引入中介变量归属感后,各自变量仍显著影响因变量,且β2、β4与β3同号,说明中介变量归属感在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均发挥显著部分中介作用。自变量申领条件和程序β2不显著,因此进行Bootstrap法检验(抽样次数为5 000次,置信区间为95%)(见表7),95%的置信区间内包含0,说明中介效应不显著。综上所述,假设H5、H6和H8成立。

五、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本文基于社会调查样本实证分析,探究了影响北京市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意愿的因素,从“归属感”视角对各因素与因变量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阐释,得出三个结论。第一,北京作为超大城市,辐射能力较强,65.72%的流动青年有意向申领居住证,但是,申领居住证情况还不太理想。第二,属地收入水平、公共服务满意度、居住方式、北京户口对后代的重要性和青年人对政策的了解程度等因素对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意愿具有显著拉力;申领条件、程序和思乡情感显著阻碍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意愿。值得注意的是,经济是影响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意愿的首要因素;家庭式迁移对流动青年申领居住证意愿的重要作用需要得到更多关注;北京户口在后代教育和发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对政策了解程度的提高能显著提升流动青年居住证申领意愿;居住证申领程序和条件显著影响流动青年居住证申领意愿。第三,归属感在流入地拉力、流出地推力和流出地拉力三方面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各影响因素会影响流动青年对北京的归属感,继而通过归属感影响其居住证申领意愿。

(二) 建议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六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促进流动人口就业并提升其收入。应采取相关举措促进流动青年就业,提升其收入,使流动青年看到在属地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从经济角度“拉”升其申领居住证的意愿。其一,政府应出台促进流动青年就业的相关支持政策,加快经济发展,尤其是实体经济发展,吸纳更多劳动力。其二,应优化制度设计,加强对《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检查力度,严格落实劳动时间和劳动报酬等监督工作,实现对流动人口群体的劳动保护。其三,提高城市就业服务水平,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平台建设,为流动人口提供更便利、更多元的就业信息和服务,引导其科学合理地选择行业,促进劳动力合理配置。[32]

第二,降低申领门槛,简化申领程序。首先,可以实行弹性化申领居住证标准,对不同类别的申领居住证对象灵活对待,其核心为“高贡献,高待遇”“低贡献,低待遇”。其次,遵循便民为民原则,简化申领居住证程序,以削弱流动人口申领居住证阻力。

第三,拓展居住证功能,构建阶梯式赋权体系。在居住证功能拓展方面,变“一证一能”为“一证多能”,在原先6项服务、7项便利的基础上,持续扩大居住证权益的辐射范围,构建“6+7+n”居住证功能体系。对于阶梯式赋权问题,把以往“高门槛—一次性”的权益获取方式调整为“低门槛—阶梯式”方式。[33]按照权利义务对等原则,赋予居住证基本权益,以方便流动人口的信息登记和管理服务。

第四,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其一,主动革新宣传策略与方式,广拓渠道,提升实效。既要借助电视、微博、抖音等大众传媒传播范围广、及时性强、成本低的特点,也要重视横幅、活动等宣传方式。其二,多元主体协同治理,除直接参与宣传工作之外,政府还应成为居住证政策宣传工作的推动者,为学者、研究机构、社区、各社会组织的宣传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依托流动人口协管员、社区网格员等基层力量,发挥其与流动人口之间的近距离优势,靶向性宣传,以提高宣传功效;赋予社区更多权利和便利,将宣传工作延伸到社区,以基层社区公共平台为契机,在社区层面对流动人口进行服务和管理。

第五,促进家庭化迁移。其一,在居住证赋权体系中充分考虑家庭化流动人口的需求,解决该类流动人口群体的属地服务问题。其二,城市公共服务要充分考虑流动人群家庭化需求,避免孤立地关注个体。其三,营造有利于家庭化流动人口在属地安居乐业的包容性环境,大力推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鼓励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提高其对属地的归属感,促进迁移人群市民化。

第六,缩短社会距离。消弭社会距离,在心理层面改善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可有效提高流动群体属地归属感和融入感,进而提升其申领居住证意愿。其一,提高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为流动人口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准市民与属地市民共享发展成果,推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其二,营造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增强城市的包容性,引导大家对流动人口贡献的社会认可,缩短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间的社会距离,创造平等、融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 1 ]北京市统计局. 北京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23-03-20). http://tjj.beijing.gov.cn/tjsj_31433/sjjd_31444/202303/t20230320_2940009.html.

[ 2 ]郭秀云. “居住证”离户籍有多远?——基于广东地区的分析兼与上海比较[J]. 南方人口, 2010(3): 28-34.

[ 3]陆杰华, 李月. 居住证制度改革新政: 演进、挑战与改革路径[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5(5): 50-56.

[ 4 ]王阳. 居住证制度地方实施现状研究——对上海、成都、郑州三市的考察与思考[J]. 人口研究, 2014(3): 55-66.

[ 5 ]刘涛, 陈思创, 曹广忠. 流动人口的居留和落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人口科学, 2019(3): 80-91, 127-128.

[ 6 ]刘乃全, 宇畅, 赵海涛. 流动人口城市公共服务获取与居留意愿——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J].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7(6):112-121.

[ 7 ]RAVENSTEIN E G. The laws of migration[J]. Journal of the statisticalsociety of London, 1885, 48(2): 167-235.

[ 8 ]BOGUE D J. Internal migration, in hauser, duncan(ed. ), thestudy of population: an inventory and appraisal [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9: 488-509.

[ 9 ]LEE E S. A theory of migration[J]. Demography, 1966, 3(1): 47-57.

[10]TODARO M P.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 59(1): 138-148.

[11]段成荣, 杨舸. 我国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变动趋势研究[J].人口研究, 2009(6): 1-12.

[12]冯承才. 新生代流动青年城市居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对上海市新生代流动青年的考察[J]. 青年研究, 2022(5): 81-93,96.

[13]张龙.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 调研世界,2014(9): 40-43.

[14]杨义武, 林万龙, 张莉琴. 地方公共品供给与人口迁移——来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J]. 中国人口科学, 2017(2): 93-103, 128.

[15]夏怡然, 陆铭. 城市间的“孟母三迁”——公共服务影响劳动力流向的经验研究[J]. 管理世界, 2015(10): 78-90.

[16]张新, 周绍杰, 姚金伟. 居留决策、落户意愿与社会融合度——基于城乡流动人口的实证研究[J]. 人文杂志, 2018(4): 39-48.

[17]樊钉. 完善政策宣传机制的思考[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2): 13-17.

[18]牛星, 于莹, 李海钰, 等. 住房可支付能力前景对新就业大学生留沪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上海1 104份样本的实证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22(1): 11-20.

[19]王桂新, 潘泽瀚, 陆燕秋.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 2012(5): 2-13, 111.

[20]刘勤, 王光辉. 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对高学历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J]. 企业经济, 2024(3): 29-38.

[21]付扬军, 曲卫东. 进退之间: 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决策研究——兼析城市房价与公共服务水平等多重因素影响效应[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23(7): 131-135.

[22]叶玲, 王捷凯, 宋伟轩. 城市住房负担对上海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J]. 地理科学进展, 2022(11): 2073-2085.

[23]任亚运, 张锟澎, 张广来. 政府环境治理与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基于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的经验证据[J]. 山东社会科学,2023(11): 154-162.

[24]孙伟增, 张晓楠, 郑思齐. 空气污染与劳动力的空间流动——基于流动人口就业选址行为的研究[J]. 经济研究, 2019(11): 102-117.

[25]谢宝富, 袁倩. 京、穗、深流动人口居住证办理意愿研究[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3): 107-115.

[26]黄乾. 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的影响因素: 基于五城市调查的实证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4): 21-27.

[27]郭晓欣, 钟世虎, 李子健. 农村流动人口城市化的影响机制——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发现[J]. 中国人口科学, 2023(4): 51-66.

[28]TAJFEL H, TURNER J C, AUSTIN W G, et al. An integrative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J].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a reader,1979, 33: 94-109.

[29]王玉君. 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基于十二个城市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 人口研究, 2013(4): 19-32.

[30]李东平, 卢海阳. 公共服务满意度、城市归属感与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基于福建省厦门、泉州两地的调查分析[J]. 农村经济, 2020(3): 136-143.

[31]温忠麟, 叶宝娟. 中介效应分析: 方法和模型发展[J]. 心理科学进展, 2014(5): 731-745.

[32]刘玉, 张雪. 基于行业特征的流动人口就业选择偏好分析——以北京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21(3): 115-122.

[33]唐亚林, 郭林. 公[33] 共服务视角下超大城市外来人口公民权利的建构之道[J]. 理论探讨, 2019(4): 25-32.

(文字编辑:王香丽 责任校对:徐朝科)

基金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行政问责研究”(20BZZ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