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推广联动视角下的文化走读创新实践研究

2024-09-16顾晓宁权诗瑶田梓

新世纪图书馆 2024年8期

摘 要 论文从文化走读视角论述了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实践现状和问题,省级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实践的难点,以南京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沿着运河读中国”工作创新实践为案例,对今后阅读推广展开思考,认为融合是趋势,营销是关键,专业是根本。

关键词 文化走读;阅读推广;文旅融合;媒体融合;公共图书馆;馆际合作

分类号 G25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4.08.006

Innovative Practice Research on Reading Promotion Link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ading Promotion Linkage: Taking Nanjing Library’s “Reading China Along the Canal” as an Example

Gu Xiaoning, Quan Shiyao, Tian Zi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reading promotion in public libra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vilization inheritance, and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in carrying out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in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ies. Taking the innovative practice of Nanjing Library’s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y “Reading China along the Canal” as a case study, this report reflects on future reading promotion:integration is the trend, marketing is the key, and professionalism is the foundation.

Keywords Cultural city walk. Reading promotion.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Media integration. Public libraries. Inter-library cooperation.

0 引言

2024年3月5日,“全民阅读”在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一次被提及,其作为一项国家文化战略,已经连续多年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回溯过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阅读。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14—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大力推动全民阅读”,2022年和2023年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2024年这个表述则转变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可见,全民阅读活动通过十余年落实落细的扎实发展,已经走向成熟。目前,全民阅读活动整体呈现出常态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趋势,从文化发展角度来说,该活动作为地方文化的标志,体现了一地的厚重历史和文脉;从社会教育角度来说,该活动在“大阅读”层面,融合了政治、历史、文化、科学等内容,对于社会公众,尤其是学生群体影响很大;从文化服务角度来说,该类活动是图书馆履行阅读推广职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构建书香社会的重要阵地和宣传途径。因此,探索阅读推广组织模式、宣传模式等方面的创新路径,加强公共图书馆在文明传承中的积极作用,是当前公共图书馆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本文以南京图书馆“沿着运河读中国”阅读推广活动为例,从文化走读视角分析馆际合作举办活动的难点和创新,以期为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提供新的参考和借鉴。

1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各地公共图书馆都在努力探索新的阅读推广活动模式。从省级图书馆层面来看,活动模式上多以经典阅读、诵读、讲座等形式为主,围绕传承发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优化活动设计、丰富传播手段、强化活动赋能。如山东省图书馆通过健全全民阅读推广体系,建成“省馆引领、市馆推广、区县馆参与”的“省市县三级联动、城乡全面铺开”的阅读推广运行机制,通过奎虚图书奖、国学公开课、齐鲁文明之光等品牌覆盖全省阅读推广活动,并在弘扬传统文化、提升社会文明风气中发挥出重要作用[1]。四川省图书馆围绕“名人大讲堂”“巴蜀讲坛”“川图·微图书馆”等文化品牌,将阅读推广与地方文化紧密结合,从地方文献、地方名人、地方饮食、地方语言艺术等角度进行本土化阅读推广的实践与探索[2]。天津图书馆以文旅融合为重点,打造“津彩游学季”品牌活动,聚焦经典阅读,通过“参观文化场馆+主题阅读分享会+馆员导读荐书”的形式,增强经典阅读的互动性、吸引力和深入性,带领少儿读者多层次、多角度了解中国历史文化[3]。河北省图书馆在2023年春节前后,依托改造升级的“守正书房”,增加专题图书、投影设备和展示交流活动空间,通过现场非遗展示、读者互动体验,与特约阅读推广人共同搭建感知河北文化、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平台[4]。

这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极大推动了阅读推广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但笔者认为也要警惕一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首先,活动宣传手段和组织形式是否能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此类活动面向对象主要是本地民众和游客,其中本地民众作为主要受众,对此类长期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司空见惯,继而会产生“刻板印象”,“审美疲劳”问题开始凸显,使推广活动逐渐流于形式,影响变弱,参与度变低,活动品牌最后变成“花架子”。其次,省馆的龙头作用亟待进一步强化。省馆之所以是省馆,其定位不仅是提升自身建设与服务,更要牵头、带动、指导好基层业务工作的开展,通过上下合力,联动提效,确保阅读推广在一定时间内有一根主线和一个目标,同时又有若干符合基层文化差异的需求,配合好主线发展的分支活动,实现“开花结果”。最后,要深化“跨媒体+跨地域”推广节奏和规律的认识。目前江苏省的阅读推广活动机制已经成形,地市图书馆都能较好地单独开展一场高品质阅读推广活动。但是当前推广活动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地一区,馆际联动成为主流。这就让阅读推广工作从单一品牌的分时段缓慢塑造,转变为品牌集群化、连续性、时效性建设,对于省馆牵头、省市联动办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沿着运河读中国”——南京图书馆阅读文化走读活动实践

南京图书馆(以下简称“南图”)作为江苏省级图书馆,是推动省内全民阅读的主力军和主阵地。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体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南京图书馆着重加强省外联动、省内互动,充分发挥省馆的引领作用,结合馆藏资源和阵地优势,多元化促进全民阅读向纵深发展,通过多元融合发展的阅读推广活动创新模式,打造“陶风依旧·品读水韵江苏”阅读推广服务体系,以此为抓手,积极推进公共图书馆跨领域合作,通过文旅融合、文教联动、馆校合作,积极扩大优势阅读资源供给,立足地域特色、围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经过多年实践,南图逐步打造出以活泼、新颖、有趣为外在特征,以文化引领涵育阅读风尚为核心,以“文化走读”活动为载体的阅读推广品牌,不断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活力,加强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开展,为建设书香江苏、推进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应有力量。

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千百年来,大运河不仅滋养着两岸人民,更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化”之河,见证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走进大运河,对于传承、发扬运河沿线地区的文明有着重要意义。在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南京图书馆立足“文化走读”五年来的工作实践,邀请大运河沿线公共图书馆,共同挖掘当地特色资源,推荐运河书籍,邀约专家学者,从江苏出发,以大运河为纽带,以公共图书馆为桥梁,从江苏出发,沿着运河品读中国,通过深度沉浸式“阅读”,“重走”历史遗产点,解读运河水脉和文脉,创新性推动阅读推广活动向纵深开展。

2.1 立足运河历史文脉,开展多样化解读和宣传活动

“文化走读”作为南图精心打造的省馆引领、可复制、易推广的阅读推广品牌,是“沿着运河读中国”大型阅读推广的承载形式。为更好地将该品牌推广至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在2024年“南图阅读节”期间,南图联合现代快报(江苏省主流媒体)主办,邀请沿线八省(市)公共图书馆及省内地市公共图书馆来到南京,率先以多样形式解读运河文脉。

此次阅读节活动,南图早谋划早启动,于正式活动前一周即开始“预热”模式,通过“南图讲座”携手“大运河文化讲堂”,邀请大运河文化研究资深学者李建臣先生,以“运河历史文化拾贝”为主题,讲述大运河的发展历史,讲座当天在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新华日报视频号、南京图书馆官微视频号上直播,观看人次达46万。

“沿着运河读中国”大型阅读推广活动正式启动后,南图又邀请了南京大学贺云翱教授,举办了“解读世界遗产‘大运河’”专题讲座,并在秦淮河的画舫之上开展“沿着运河读中国”主题沙龙活动,邀请南京出版集团卢海鸣先生和南京大学苗怀明教授,以及读书博主赵健先生,泛舟秦淮河,畅谈南京水脉,品读江苏文脉,共话大运河悠久历史,共同感受大运河赋予江苏的独特气质,了解中国的非凡魅力,主题讲座于沙龙同步线上直播,观看人次共计149万。

本次阅读节暨宣传周,南图与《扬子晚报》《南京日报》《新华日报》《现代快报》《江南时报》《中国文化报》《图书馆报》、央视江苏总站、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苏频道、江苏卫视(正午江苏栏目)等传统媒体开展良好合作,通过他们的矩阵宣传,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2 兄弟馆积极响应,共同探索运河文化新风貌

江苏是2500岁大运河的生长原点,水脉与文脉自古交融为江苏带来了昌盛的文化。根据《江苏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江苏已成为全国首个大运河文化带全域覆盖的省份。传承运河文明,江苏有着天然的优势与责任。自南京图书馆向全省发布“沿着运河读中国”活动号召以来,省内各市积极响应,因地制宜制定出各具特色的活动方案、走读路线,各市深挖馆藏资源,每市挑选一本能够彰显运河文脉、代表地域特色的图书,邀请当地专家以书为起点,设计走读路线,通过对书本的解读及对景点内涵的深度挖掘,围绕选出的馆藏书籍,以丰富的活动形式,带领读者感受阅读魅力,读懂江苏文脉,传承运河文明。各市活动期间,南京图书馆全力配合保障,对各馆的活动方案与宣传文案进行把关指导,及时对接《现代快报》,对活动进行直播、推流、跟踪报道等宣传,形成线上专题,扩大活动的辐射面、宣传力和推广度。“沿着运河读中国”活动发起一个月有余,省内各级公共图书馆已开展“沿着运河读中国”品牌活动三十余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活动开展以来,大运河沿线八省(市)公共图书馆亦广泛发动本省(市)各级公共图书馆,以各馆馆藏图书为抓手,邀请当地专家学者,以“文化走读”活动形式为核心,选出关于运河的相关书籍,用“阅读+行走”的方式,配合多样化的阅读推广活动解读地方运河水脉,挖掘地方特色文脉,由点连线,串联起运河沿线八省(市)的运河文化,传承运河文明。并在《现代快报》等主流媒体矩阵式宣传的加持之下,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为出发点,统筹社会力量,创新活动形式,进行跨区域协作、跨领域共办,大力宣传公共图书馆在新时代背景下保护、传承和利用大运河文化上发挥的独特作用,共同探索让古老的运河焕发时代文化新风貌。

3 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文化走读活动思考

南京图书馆所策划的“沿着运河读中国”大型阅读推广活动,虽然创意很好,但在具体联动合作层面实施起来难度较大,这些难点不仅是本次活动需要克服的障碍,也是当前阅读推广新模式需要探索创新的地方。笔者认为在该阅读推广活动中应对以下几个实施难点进行深入思考。

3.1 从活动时间来看,如何提升文化解读的影响力

文化走读活动以读书节为平台,活动会持续延伸几周,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如何有效整合协调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跟踪各地持续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并在媒介平台连续发力的同时,准确把握宣传节奏,瞬时放大活动影响力,实现活动在连续中有影响,在影响中有生长,是第一个难点。具体到本次阅读节活动,体现在宣传上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广度上需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同时发力,传统媒体重在扩大年龄受众群体,增加活动文化权威性和影响力;新媒体侧重下沉年轻群体、话题引导、互动营销,让“沿着运河读中国”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热烈探讨。深度上需要传统媒体的“官方解读”,确保公众对公共图书馆举办活动的专业性和公益性的认可,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新媒体以更新颖、更活泼、更通俗地方式加以“大众解读”,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沿着运河读中国”活动中,使活动真正实现“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

3.2 从活动主题来看,如何打造文化走读“共鸣”点

文化走读活动的主题要想变得更具跨域共通性,且非追求短期热度,这对主题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把活动办成广泛的、引起共鸣的重要“招牌”,彰显新时代各地公共图书馆的文化职能与合作价值,成为第二个难点。江苏南北在发展速度上相对不平衡,大众文化习惯也不尽相同,更不用谈省内省外的差异了。地域差异性导致各地公共图书馆在举办活动上也存在经费支持力度不一和文化习俗上的困难,这就对本次阅读节活动主题提出了很高要求。既然要联动合作,那么主题必须具有共性,让合作的公共图书馆“有话说”“有事干”,并通过以上带下的方式,促进基层文化发展,打造体系化活动。对此,大运河正好是贯穿南北,辐射东西两岸,让每一个参与进来的公共图书馆都能从馆藏中找到符合当地的“弦歌”,达到既重形式又重书籍的目的,既能在活动中突出自身主体地位,又能持续性地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阅读推广工作,避免落入“曲终人散”境地。

3.3 从业务水平来看,如何提升团队的综合素质

文化走读活动的要求越来越完善,不仅形式要求新颖,还要内容不落俗套,这也是对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呼应,这意味着活动策划上不再是简单的固有模板套用,也不是“苦练内功”,执着于“酒香不怕巷子深”,而是要把营销与业务统一起来,“面子”与“里子”合二为一,探索一条引流为主、全龄覆盖、横纵联动的阅读推广新路子。另外,这对我们阅读推广工作者不断精进自身业务素养来讲也是一大挑战。在活动设计时,我们除了创新探索,还有诸多实际情况需要考量。首先,必须弘扬主旋律。全民阅读是国家文化基础工程,既与国家、民族和地域相关,又与群体和个人有联系,因此设计上要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宽度,在履行好传承文明职责的同时,还要丰富好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其次,确保活动设计要匹配各联动成员馆的馆情。活动涉及联动,在设计上就不能仅仅考虑南图自身条件,还要考虑到省级兄弟馆、地市馆举办活动的相关条件,要在前期设计中方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联动活动,使活动既能体现南图的业务指导性,又能让兄弟馆发挥主体特色,在共赢中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宣传效果。最后,活动要紧紧围绕大众文化需求展开设计。考虑到此次读书节活动范围较广,而各地民情不同,故在设计时需要以书为媒介,设计很多可拓展的共性文化节点,而这些节点的设计前期需要大量调研和后期的分析,涉及调研、创意、专业理解等各方面,这对策划人员的综合业务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联动活动设计不再只需要策划团队成员掌握某一方面能力,而是需要成员在独挡一面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平台思维能力,由“螺丝钉”转化为“动车组”。

4 联动视角下的“沿着运河读中国”活动启示

“文化走读”作为文旅融合原创沉浸式户外阅读推广品牌,五年来,该品牌秉承让馆藏资源活起来的理念,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工作思路的指导下,带领读者打开一本书,温暖一处景,因为这处景,爱上一座城。公共图书馆作为桥梁,在“诗和远方”的户外沉浸式阅读活动中,串联起一本书、一座城、一群人;在行走的过程中,让书籍赋能景点,让景点展现文化内涵。公共图书馆通过走读形式活化馆藏书籍,让读者把抽象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转化为具体的、身体力行的文化感受,通过个性化的文化服务满足他们多样的文化需求,为公共图书馆构建书香社会、推进全民阅读,文化高质量发展探索新途径。“沿着运河读中国”活动作为在馆际合作上的一次文化走读活动的创新探索,让笔者对新时代阅读推广工作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4.1 融合是阅读推广的趋势

文旅深度融合带动了阅读推广活动焕发新机,今后阅读推广工作不再是一味追求形式或只注重内涵,点面结合、形实兼备是趋势。

在点上要精准发力。无锡市图书馆联动开展的“‘舟’游江南水弄堂”,线上人数达21万人次,体现出了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上的积极探索,有针对性地收集受众群体对于阅读活动的服务诉求,将阅读推广相关活动与文化和阅读的需求结合起来,把活动下沉到底,增大活动的定点影响力。“沿着运河读中国”的宗旨也正是通过一本书、一座城、一群人,从“点”入手,让读者感受运河之美、文学之美、阅读之美,推进全民阅读多元化开展。

在面上持续拓展,公共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主阵地,不仅要发挥固有的阵地辐射作用,还要做大做强移动阵地,扩大服务覆盖面。南通市图书馆联动开展了“沿着运河读中国:探秘地铁‘心脏’,阅见江海人文”“沿着运河读中国——运河长江文化主题图书展”“贺云翱《新时代‘大运河之歌’》新书分享会”“海门专场:‘烁古耀今,品读张謇’文化走读活动”“启东专场:‘读《张謇全集》,品张謇文化 ’文化走读活动”“濠波潋滟十里,婉约运河千年”“读《张謇全集》 品张謇文化”等项目,不仅有馆内现场讲座,还有线上直播,不仅有单馆活动,还有市县域联合活动,更有馆外活动。活动紧扣书籍,以运河为脉络,公共图书馆为桥梁,邀请专家学者规划走读路线,梳理馆藏,发布运河书单,以走读、讲座、非遗体验等多种阅读推广形式,发挥了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优势,增加了运河景点的文化属性,实现了用阅读滋养文化内涵的目的。

4.2 营销是阅读推广的关键

“阅读推广”这四个字,以前我们更关注“阅读”二字,办活动的着眼点总是围绕“怎样阅读”展开,但是新的形势下,阅读群体需求的改变倒逼我们要学会“推广”,即活动理念不能局限于为阅读而开展活动,而是要转变成用多元活动来促阅读。这对我们阅读推广工作者提出了本质上的转型要求,“不对胃口”策划得再好也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要让读者买账,就要学会“营销”。这里的“营销”并非商业意义上的获利手段,而是公益性的“吸粉”“引流”的本领。这次“沿着运河读中国”我们作了三个探索性尝试。

(1)以文化走读为载体,拓宽馆际交流渠道。大运河流经八省,江苏段拥有大运河全线最长的通航里程、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最广阔的覆盖地域。南京图书馆作为江苏省公共图书馆龙头馆,发起并邀约运河沿线八省(市)公共图书馆联合举办主题活动,广泛发动省内各级公共图书馆,依托本馆馆藏,挖掘当地特色资源,从而形成大运河沿线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网络。在南京,金陵图书馆联动开展了“走读进香水韵 感受运河文化”“走读进香水韵 感受运河文化——金陵图书馆主题阅读特别策划:世界文学客厅非遗设计与体验活动”;在扬州,扬州市图书馆联动开展了“探寻隋炀帝陵的辉煌与沧桑”;在苏州,苏州图书馆联动开展了“走读‘四河汇集’里的水韵苏味”,线上同步直播观看人次达60万,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

(2)以媒介为抓手,加大文化走读“引流”力度。本次活动引入了媒体共办,由南京图书馆、《现代快报》(江苏省主流媒体)主办,邀请大运河沿线八省(市)公共图书馆联合主办。活动过程中,南图积极与《现代快报》、江苏省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发展中心密切合作,活动全程获得矩阵化媒体宣传支持,在《现代快报》新媒体平台、中国大运河微信公众号平台及水韵江苏全媒体平台对活动内容进行宣传推广,在微博开通“沿着运河读中国”微博话题。通过省主流媒体全程报道、地方媒体持续推送活动亮点、引入自媒体增加活动曝光度,将优质文化服务送到读者身边。

(3)以内容为支撑,增加文化走读品牌内涵。此次联动活动,连云港市图书馆响应号召,发动本市11家图书馆、文化场所开展活动,最大程度地调动专家学者资源、媒体资源等,发挥了沿大运河流域公共图书馆在大运河文献收藏、资源开发、共建共享、文旅融合、学术研究、业务创新、交流互鉴、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开展了“走读山海间 品鉴西游情”“《西游记》、花果山与大运河主题讲座及分享会”“《海州盐河》新书发布暨阅读分享会”等活动,其下辖的赣榆区图书馆开展了“水韵江苏,文化走读——沿着运河读江苏之‘徐福故里话西游’主题活动”,灌南县图书馆开展了“沿着运河读中国——‘漫游五龙口 走读二郎神’主题活动”,一条主线延伸到底,探寻着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功能价值和时代内涵。这对创建具有适用性的阅读推广工作创新机制,提高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着较强的实践探索意义。

4.3 专业是阅读推广的根本

当我们紧张而稳步地疾驰在阅读推广的道路上时,偶尔也应该停下来思考一下,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本质是什么?可能有人说是为了大众阅读,为了文化发展。王世伟在其所撰写的《对公共图书馆“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再认识》中认为,公共图书馆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平台。公共图书馆需要满足人民精神文化不断增长的新需求,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既立足中国又借鉴国外,既挖掘历史又把握当代,既关怀人类又面向未来,让图书馆的丰富典藏文献活化,从而让一切文化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5]。因此笔者认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本质是“传承文明、服务社会”。而作为一名图书馆馆员,首要的是需要在阅读推广中体现图书馆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认识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如果脱离专业性谈活动,无异于“空中楼阁”,试问哪位读者能放心参与一个毫无权威性的“专业活动”?“沿着运河读中国”这个活动是南图在多年阅读推广工作实践中,从“协同参与”到“组织发起”,尝试发现图书馆本位力量的新探索。通过各级公共图书馆普惠、长效、新颖的活动实践,如淮安市图书馆的“打卡运河之都淮安世界遗产点走读”、淮安市少儿图书馆的“忆清江浦醉美里运河”和听“运河少年”的成长故事,以及泰州市图书馆的“千年盐运河畔,带您寻遗拾珍”、宿迁市图书馆的“千里运河,韵在中国”等联动活动,不断探索着公共图书馆更广泛的专业内涵与时代价值,致力于聚焦公共图书馆的本位力量。通过突破自身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程中的传统角色定位,力求证明公共图书馆不仅具有文献留存和借阅功能,更有能力活化文献、传递文明的力量。

参考文献:

刘显世.公共图书馆在文化传承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省图书馆为例[J].山东图书馆学刊,2023(6):1-5.

沈亚萍.本土化阅读推广助力地方文化传承的实践与探索:以四川省图书馆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23(4):53-57.

耿蓓.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亲子游学阅读推广探究:以天津图书馆“津彩游学季”活动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23(增刊1):120-125.

田磊.公共图书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实践探索:以河北省图书馆“守正书房”2023新春公共阅读推广活动为例[J].采写编,2024(5):172-174.

王世伟.对公共图书馆“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再认识[J].图书馆杂志, 2019,38(10):24-28.

顾晓宁 南京图书馆阅读推广部主任,副研究馆员。江苏南京,210018。

权诗瑶 南京图书馆助理馆员。 江苏南京,210018。

田 梓 南京图书馆馆员。 江苏南京,2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