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体制,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可持续发展
2024-09-15郝军
在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创新管理体制是保障教育科研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教育科研层面呈现出较多不足,难以保障各学科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与教学实践经验相匹配。在创新管理体制层面上,九年一贯制学校需要立足主体性、可持续性、效益性、协调性等原则,将建设高水平的教育科研队伍作为管理体制创新的导向性目标。
一、建设师资队伍,激发教育科研内驱力
九年一贯制学校需要集中精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并从重塑教师文化、营造科研环境等层面入手,激发各学科教师的教育科研内驱力。在定量评估教育科研质量的过程中,九年一贯制学校会将各学科教师实际参与的科研课题和省市级项目,作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重点。在全面推进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各部门领导和主任均要重视各科教师所反馈的信息,避免让教师将科研课题作为一种任务来完成。在迎合新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的过程中,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数量相对较多,因此部分学科教师并不能将教育实践经验与教育科研工作有效融合,难以提高教育科研质量。在集中建设高素质九年一贯制师资队伍的过程中,学校领导需要从创新管理体制等层面,激发各学科教师的教育科研内驱力,并将教育科研与时代发展、教育改革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客观展现在教师团队面前。
二、完善管理体制,深入开展教育科研
九年一贯制学校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才能协助各学科教师深入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产出更多科研成果。学校领导需要将刚柔并济、凸显人文关怀的管理制度落实到教育科研和教学管理等工作层面上。学校还需要集中建立决策、职能、行动三位一体的组织机制,协助各学科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和项目。学校需要积极推行科研奖励机制,并将面向全体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名师讲学的示范课程有机整合在一起。完善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管理体制,是协助教师深入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学校领导和各年级主任,均要重视教育科研活动和项目成果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鼓励各学科教师探索未知领域,引导教师团队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
三、开展有效活动,为教育科研提供支撑
九年一贯制学校需要积极开展有效的培训活动,为全体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提供思想支撑、技术支撑与资源支撑。学校领导需要积极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思想,与本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将校本培训的核心理念与全体教师的职业发展关联在一起。学校要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培训活动,将升华人生价值、培养教育能力作为根本宗旨,将学习型学校作为教育科研的主要实施方向。学校要从教师成长、职业生涯发展等视角入手,吸引教师通过主动学习和从事教育实践工作,积极分享教育科研成果背后的故事。在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各项教育科研培训活动中,全体教师要将提炼会议精神、教育思想与自身实际教育实践经验进行关联分析,从教育教学活动中找到科研工作的创新点。
四、整合协作资源,推动教育科研发展
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整合教育科研协作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将本地区的教育科研课题项目作为培训活动的重点探讨内容。面向全体、各学科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与协作资源的配置需求息息相关。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整合各学科教师的需求信息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经费投入比例是否均衡、资源配置情况是否合理等问题。各学科教师所反馈的教育科研成果与关键信息,均能够客观反映学校在管理体制层面上存在的缺失。部分九年一贯制学校会将“主科”“副科”之间的协作科研资源作为培训活动的主要内容,以此来激励各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到协作资源的整合与配置工作中。加强协作、整合资源,是推动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学科教师在九年一贯制学校中的教育科研课题项目、教学实践成果,均能够客观反映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趋势。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校本科研成果离不开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因此在树立名师效应的基础之上,更需要重视教育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工作。
综上所述,创新管理体制是促进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科研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全体教师要将教育科研视为职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并在培训活动中积极主张教育科研的实际需求,分享经验心得。学校领导要全面落实创新的管理体制,并激励教师积极探索教育科研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