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践初心 培根铸魂育新人
2024-09-15董军刘曼
西安市高新一中初级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开展“立体式”思政教育,努力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高尚品德。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学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积极引导教师牢固树立“大思政”课程理念,合力开展“立体式”思政教育,努力打造“1123”大思政课程育人体系。其中,第一个“1”指“一核心”,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第二个“1”指“一课”,即大思政课。挖掘学科思政内容,注重学科融合,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深刻领悟哲理、学理和道理。“2”指“两育”,即以培养学生行为规范为目标的习惯养成教育和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的思想道德教育。“3”指“三会”,即大型集会、班会和家长会,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生活、家庭教育、社会实践有机融合,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
学校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先进性、实践性优势,每周安排共青团、少先队活动课,与其他德育课程相结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认真开展“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党史记心间 奋进新时代”等系列主题教育,筑牢红色根基;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我们的中国梦”“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华经典诵读”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意识,引导全体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激发其爱党、爱国的情怀。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学校致力于将红色文化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以革命传统、红色精神为基石,培根铸魂。围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组织开展“从小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家庭梦 中国梦”“我和我的祖国”“清明祭扫英烈”“我向党旗敬礼”“铭党史 守初心 担使命”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党的光辉历程,激发其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学校还大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并将其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中,通过“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传承“忠、孝、礼、信、谦、和、勤、朴”等传统文化精髓。同时,学校还开展了京剧、剪纸、皮影、年画、泥塑、书法等“非遗文化润校园”活动,让学生深入体验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拓展道德建设活动,丰盈思想教育内涵
西安高新一中初级中学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每学年开学初,学校会组织全体新生进行“国防教育夏令营”,努力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态度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如3月举办“校园读书节”,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志趣,启智润心,提升素质,为奋进新征程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4月开展“祭英烈 诵经典 传家风”清明亲子诗会,缅怀革命先辈,激发同学们顽强拼搏的昂扬斗志;5月举办“校园艺术节”,开展“童心筑梦新时代 青春放歌颂祖国”红歌展演活动,表达对祖国母亲的无限热爱;6月举行“十四而志 铸梦青春”青春礼活动,激励同学们笃定前行,做有理想、有担当的社会栋梁;9月开展“学长进班”活动,让高年级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体会和经验;10月开展的“青春有为 强国有我”系列活动,勉励全体学生从小听党话,永远跟党走;12月,“校园好声音”如期而至,同学们用歌声传播真善美,展示当代中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时代风采。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会在每年11月的科技节盛会,精心准备各种活动。最近几年,邀请了杨利伟、陈全(中国首批航天员)、郭烈锦、张厚英、潘厚任、徐邦年、李象益、王泳等航天专家和科学家为全校师生作不同主题的报告,并组织师生观看“天宫课堂”,参与“天宫互动”。一系列来自科学前沿的讲座、一系列精心准备的科技活动,拓宽了学生们的科学视野,激发了学生们科技强国的意识和科技报国的决心。
学校还定期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砥砺强国之志”的红色研学活动,照金革命根据地、西安事变纪念馆和延安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都留下了学生们的足迹,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在研学中解读爱国情怀,在研学中坚定自己的使命担当。
创设“校园百家讲坛”,滋养思想道德底蕴
学校创新性地举办了“校园百家讲坛”活动,教师们巧妙地将爱国主义、理想信念、传统文化与学科知识相结合,近三年来,已成功举办30多场。地理学科通过“揭秘太阳系”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历史学科开展的“小国卡塔尔,以足球撬动大世界”活动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世界形势;语文学科开展的“韵乐同存 雅言吟诵”活动展现了汉语言文化的魅力。此外,讲坛还增设了“我把党的故事讲给你听”系列活动,如“我和我的家乡”“赓续精神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等,感人的历史讲述着民族奋进的征程,生动的故事传递着向上的力量。每一次讲座都是启智增慧的鲜活课堂,都是培根铸魂的精神盛宴。
践行“爱心教育”理念,培育学生的大爱情怀
学校充分挖掘“爱心教育”在育人过程中的熏陶、导向、鼓舞和激励作用,并将“爱心教育”融入思想道德建设的各个方面。如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举办“用我们的才华奉献爱心”义卖活动和“青春之韵”艺术团爱心义演活动等,将所筹集的善款捐献给贫困山区学校、儿童福利院、小动物保护中心等,通过活动让学生树立关爱他人、回报社会的意识。从2015年起,学校建立并依托“NIC青年公益平台”,致力于挖掘青年学生的价值与能力,设计组织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爱心帮扶活动,为同学们用心回馈社会搭建了重要的平台。
学校努力在思政课程中凸显红色文化主线;在日常课堂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校活动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团队建设中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未来,学校将继续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积极引导学生将青春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事业之中,努力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