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探索与研究

2024-09-14党佳奇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23期

摘要:Java程序设计是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对实现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取、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评价的完善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以期实现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计算机类;Java程序设计;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4)23-0139-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0 引言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1]。计算机类专业是工科专业群中的重要学科,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专业课程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教师应融入德育教育,实现教书育人有机结合。结合教学实践,本文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提出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

1 Java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的确定

Java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教学,掌握Java程序设计相关知识要点,为软件技术专业后继专业课的展开打下坚实基础,使学生养成良好的Java编程风格,为将来从事Java开发打下基础。一个较完善的Java程序设计教学目标应包含以下3个内容:

知识目标:熟悉Java语言的特点及开发过程;掌握Java面向对象编程基础知识(类与对象);掌握Java面向对象编程高级知识(继承、多态、抽象、接口);掌握Java数组、包、常用API、Java异常处理、Java输入输出流;掌握GUI编程;掌握JDBC 数据库编程。

能力目标:能够搭建Java开发环境并编写、编译、运行Java程序;能够使用面向对象编程基础技术(类与对象)编写程序;能够使用面向对象编程高级技术(继承、多态、抽象、接口)编写程序;能够使用Java平台技术(数组、包、常用API、异常、IO流)编写程序;能够使用Java平台高级技术(GUI技术、JDBC技术)编写程序。

素质目标:提升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自觉守法并遵守道德规范;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养成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培养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知行合一、举一反三的职业素养;强化团队协作能力,互助共进;增强环保意识、构建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1.2 教学方法的选取

随着学生学情的变化和教学目标的达成需求,教学方法也要进行有效的创新。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我们秉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充分利用多媒体、在线学习平台、计算机辅助工具等信息化手段,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联动等多种方式,旨在使教学过程更具趣味性,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有效融入思政元素,提升教学效率。具体措施涵盖以下几方面:

1) 利用信息化技术攻克教学重难点。借助信息化技术提升课堂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针对教学重难点,如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发布微课、习题、讨论等活动,以提高学生参与度;采用视频动画、PPT课件、道具等信息化教学资源,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具体,便于学生直观理解教学内容及其中的思政元素;在操作演示环节,依托校企合作项目,利用极域电子教室实现实时投屏演示,学生则通过代码编辑器进行实践操作,以增强其体验感,同时强化职业素养。

2) 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师生交流。课前,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发布讨论话题,了解学生学情,据此调整教学策略,强化教学中的思政元素;课中,结合线上线下,线上发布习题检测知识掌握情况,并通过平台讨论收集学生问题,线下则通过提问、展示汇报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课后,利用线上学习平台布置分层拓展任务,巩固课堂所学,并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3) 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讨论法、分组教学、游戏教学等方法。通过设定情境、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深入讨论等环节,组织学生参与集体讨论或话题辩论,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传授之中,实现价值引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2];同时,将学生分成小组,轮流担任组长,围绕案例完成展开合作讨论与汇报,以此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竞争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表现欲;此外,还可引入小组PK、打擂台等游戏教学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体荣誉感。

1.3 教学内容的设计

Java程序设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案例及教学方法等多种途径融入课程思政。在教学内容方面,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并巧妙结合时事热点、人文社科等案例,以丰富思政内涵。具体设计如下:

1) Java开发基础部分。此部分旨在使学生了解Java语言的起源并掌握其运行环境的配置。通过介绍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历程及杰出代表,以及国内软件技术的飞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同时,通过Java运行环境的配置实践,增强学生的职业体验感。

2) Java面向对象基础编程部分。该部分主要教授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类的定义。通过强调Java语法规范,引导学生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强化其责任担当和职业道德观念。在讲解类定义时,通过数据封装的概念,类比国家安全教育的意义,增强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3]。此外,引入垃圾分类、西游记角色等贴近生活的案例,既讲解类的定义,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文化自信。

3) Java面向对象高级编程部分。面向对象思想是Java程序设计的精髓。此部分深入学习面向对象的主要特征: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并要求学生能运用面向对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国家、家庭、个人之间的层级关系案例,阐释个人应如何遵守国家法律和道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4]。

4) Java异常处理部分。此部分教授Java异常的处理机制,使学生认识到小错误可能引发大问题的严重性,培养其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职业素养。通过“512”地震等案例,让学生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其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5) Java GUI编程部分。GUI编程部分强调布局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学生将理解在软件开发中,注重用户体验和页面布局合理性是职业素养的体现。通过用户登录案例,强调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保密意识。

6) 综合案例部分。在讲解综合应用程序开发时,强调软件开发、测试、维护等工作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于保证软件稳定性、可靠性、高效性的关键作用。引导学生夯实基础,培养科学严谨的工作精神[3]。

在学生实践操作中,采用独立完成与分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布置拓展任务,促进学生知行合一、举一反三的能力发展;通过系统完成综合案例,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设计,Java程序设计课程思政图谱如图1所示。

1.4 教学评价的完善

根据Java程序设计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特点,为突出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多元性和公平性,设置了由60%过程性评价、30%结果性评价和10%增值性评价构成的“多元多维”评价体系,评价主体由学生、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组成。

过程性评价主要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课前平台自动对线上微课观看情况、测试情况、平台讨论参与情况进行评价;课中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分析问题思路是否清晰、解决问题方法是否合理、编码规范是否正确、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度情况、团队协作能力、5S管理情况等指标进行评价;课后通过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对差异化实践任务完成情况、知识应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性评价主要通过综合案例的完成情况考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的达成度。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对Java中面向对象编程基础知识、高级知识、异常处理、输入输出流、GUI编程、数据库编程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教师和企业导师对编码的规范性和综合案例的完整度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精益求精、科学严谨的职业素养进行评价。增值性评价主要以学生学业成就为依据,追踪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业成就的变化,该课程主要追踪学生成绩提升率、知识应用能力提升情况、职业素质提升情况和学生参与度提升情况。

由于思政素养的提升难以量化,本课程素质目标的达成应重点关注学生在思想觉悟上的自我进步与自我发展[5],主要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堂纪律、合作与交流、职业素养等方面体现。除此之外,还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进步程度,对有所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2 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

2.1 学生层面

通过课程思政的实施,课前,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独立完成预习任务,并在线上积极与老师同学互动,自主探究能力显著提高,还有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课中,学生上课积极性明显提高,并且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中,主动提问、互动、讨论,通过分组,合理分配任务,与小组同学一起协作完成各项任务,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显著提高;课后,能够规范完成机房的5S管理,并独立完成拓展任务,做到知行合一,举一反三。部分同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动报名参加高职院校技能大赛“软件测试”“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等赛项,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积极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Java语言程序设计”,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择业就业打好良好的基础。

通过课堂测试、课后测试结果显示,与上届学生同章节成绩纵向对比,任务实施前后横向对比,学生成绩都显著提高,知识目标有效达成;学生在课后能够独立自主完成拓展任务,使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目标有效达成;通过调查问卷,学生普遍认为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在实践中团结协作、互帮互助,能够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素质目标有效达成。

2.2 教师层面

第一,教师通过课程分析、课标制定、教材选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环节后,教学理念发生转变,能够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4];第二,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更加精细化,主动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中挖掘思政元素,巧妙地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进行结合,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专业能力,还对政治、历史、价值等多方面进行知识拓展,拓展了专业教师的知识储备;第三,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增强了教师的信息化手段应用能力,强化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做到差异化教学;第四,在评价考核中,教师将思政目标是否达成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促使学生真正将专业技能与个人素质有机融合;最后,教师更加注重在课后做好总结和反思,定期开展专题研讨、提炼精华思政元素、分享典型教育案例[4],并将该课程经验推广至其他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中,提升同类课程的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计算机类课程的快速发展要求教师紧跟专业前沿,选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在教学的各个阶段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同时,教学思政建设需要全校范围内形成合力,在师资培养、软硬件资源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助力课程思政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20-05-28)[2024-03-04].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 7606.htm.

[2] 徐志英.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J].船舶职业教育,2024,12(1):44-46.

[3] 周林,季松华,符欲梅.Java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探究与实践[J].黑龙江科学,2022,13(19):149-151.

[4] 冯毅.Java程序设计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2,24(1):92-95.

[5] 王赛娇.OBE理念下计算机专业课程“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研究——以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为例[J].电脑与信息技术,2023,31(6):117-120,124.

【通联编辑:代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