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高校教学秘书科研队伍状况研究综述

2024-09-12郭聪

科技资讯 2024年15期

摘要:采用文献、综合指数、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并结合洛特卡定律、普赖斯定律,对CNKI收录的2013-2022年间高校教学秘书548篇学术期刊论文进行了作者及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0年间发文量呈现由平稳波动至下滑趋势;科研队伍已经形成,公办普通本科院校、30-40岁中青年是科研的主体,科研队伍女性远远多于男性,但活跃作者和核心作者相对薄弱;科研合作范围小且较集中;课题项目立项层级低。建议:培育活跃作者,提高核心作者论文的平均产出率;加强同行跨区域间的科研合作;努力提高科研水平。

关键词:高校教学秘书普赖斯定律洛特卡定律核心作者科研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4)03-0089-06

AReviewofResearchontheStatusofTeachingSecretaryResearchTeamsinChineseUniversities

GUOCong

JilinNormalUniversity,Siping,JilinProvince,136000China

Abstract:UsingmethodssuchasLiteratureReview,CompositeIndex,MathematicalStatisticsandLogicalAnalysis,andcombiningLotca'sLawandPriceLaw,thisstudyconductedanauthorandrelatedanalysison548academicjournalpapersofuniversityteachingsecretariesincludedinincludedinCNKIfrom2013to2022.Theresultsshow:Thenumberofpublicationsinthe10yearshadatrendfromstablefluctuationtodecline;Thescientificresearchteamhasbeenformed,themainbodyofscientificresearchispublicuniversitiesandmiddle-agedandyoungpeopleaged30-40,thenumberofwomeninthescientificresearchteamisfarmorethanthatofmen,buttheactiveauthorsandcoreauthorsarerelativelyweak;Thescopeofscientificresearchcooperationissmallandconcentrated;Theprojectproposallevelislow.Suggestions:Cultivateactiveauthors,toimprovetheaverageoutputrateofcoreauthors'papers;Strengthencross-regionalscientificresearchexchangesandcooperationamongpeers;Iimprovetheirscientificresearchlevel.

KeyWords:Universityteachingsecretary;PriceLaw;Lotka'slaw;Coreauthor;Scientificresearchcooperation

本文利用CNKI期刊数据库收集的2013—2022年间的学术期刊中的548篇高校教学秘书研究论文,就年论文发文量时序变化趋势、科研队伍状况[队伍是否形成、科研队伍作者特征(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核心作者、科研状况(科研单位及其科研合作与科研合作方式、基金资助课题论文)等进行剖析,旨为促进我国高校教学秘书科研队伍的建设和科研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笔者通过CNKI(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选用高级检索,主题输入“高校教学秘书”,时间段区间设置为2013至2022,收集2013—2022年间我国高校教学秘书研究学术期刊论文548篇,这些论文基本上代表了我国高校教学秘书学术研究的现有水平。

1.2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548篇论文按上述指标进行常规统计,并运用SPSS软件对相关的研究进行卡方()检验与分析研究。

1.3逻辑分析法

结合统计与统计学检验方法的结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检验结果所得的结论,进行了分析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2013—2022年间论文发文量变化趋势分析

从2013─2022年的10年间发文量变化曲线趋势可以看出,2019年成为分水岭,即2013─2019年虽然年发文数量有所波动,但每年皆在50篇以上,处于成熟期。其中,2014年、2016年、2019年处于波峰,2013年、2015年、2017年处于波谷(2018年有所回升),2014年发文量为82篇处于最高峰值(是发文数量最多的一年);然而,2020─2022年,发文量则呈现下滑趋势,处于下降期。其中,2020年发文量为40篇(远低于2013─2019年间年均发文量67篇的水平),相较于2019年度的71篇而言,发文量减少了31篇;2021年度发文量仅为20篇,相较于2020年度的40篇而言,又减少了20篇,10年间发文量呈现由平稳波动至下滑趋势(图1)。经检验,=84.555,显著性水平为0.000(P0.001),说明2013─2022年间的年发文量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发文量有所下滑的原因,一方面,可能在论文选题方面遇到了瓶颈;另一方面,由于教学秘书晋升高级职称太难(尤其是正高级职称),自认为到了中级或副高级也就到头了,因此科研队伍中继续写文章的人数相对减少,而刚参加工作的教学秘书认为评职还早,故导致发文量相应减少。

2.2我国高校教学秘书科研队伍状况分析

2.2.1高校教学秘书科研队伍人数

表1统计数据显示,2013─2022年间我国高校教学秘书科研队伍作者有491人共发表论文548篇,其中发表论文1篇的作者为442人,占总人数的90.02%,高于洛特卡定律中发表1篇的作者比例。可见,我国高校教学秘书科研工作者队伍已经形成。

2.2.2核心作者分析

核心作者不仅是推动学术创新与学科发展的骨干力量,也是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1]。以往核心作者的界定通常是从发文量角度寻找所谓“核心”作者,即依据文献计量学的普赖斯定律所提出的计算公式:=0.749,成为核心作者至少要发表的论文数量;为作者中发表论文最多作者的发文数量)。将求得的数值取其整数,将发表论文达到此整数及其以上篇数的作者,定义为核心作者。

然而,现实中,有些学者虽然发表论文数量较多,但论文总被引用次数却较少。梁小枫[2]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发文量与被引量之间几乎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0.1088);宋淑萍[3]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发文量和被引量的相关系数r=0.558,呈现低相关,即发文量大,被引量不一定大;而发文量小,被引量不一定小。因此,采用发文量和被引量2项指标来遴选核心作者是比较客观的。

笔者先采用普赖斯定律确定出活跃作者(并计算出活跃作者平均发文量)和成为核心作者候选人的最低被引量(计算出被引平均频次);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指数法测评出核心作者候选人[4],再依据核心作者候选人综合学术水平值,即将综合指数值100的作者定义为核心作者[5]。

普赖斯定律的核心作者界定。2013─2022年间我国高校教学秘书学术期刊发文量最多的学者是王晶晶,共发表此类论文5篇,根据普赖斯定律所提出的计算公式:==0.7491.6748,取其整数,本研究认为2013─2022年间我国高校教学秘书研究领域的活跃作者应是发表论文为2篇(含2篇)以上的学者。统计结果,发表2篇及其以上的活跃作者共有49人,共计发表论文106篇,仅占论文总数的19.34%,这同普赖斯的推论活跃作者的论文数应占论文总数的一半[6]的指标还有很大的差距,表明我国高校教学秘书科研高产活跃作者群的相对薄弱,其论文平均产出率有待提高。=106/49=2.1633(49位活跃作者平均发文量)。

核心作者候选人引文数量的界定。2013─2022年间我国高校教学秘书研究领域学术论文累计被引次数最多的作者分别为朱鸿源、叶厚庆,被引频次均为20次,依据计算公式:

=0.749

其中,核心作者候选人被引频次至少要达到的最低引用次数,是作者论文被引用次数累加最多作者的被引用次数。经计算=0.7493.3496,取其整数,本研究认为要成为核心作者候选人,其论文累计被引次数最低须达到4次及其以上。根据统计结果,被引4次及其以上的论文作者共有107位,共计被引743次,因此,被引平均频次,=743/1076.94。

核心作者及其影响力排序。综合指数公式:=()()×(发文量与被引量权重皆定为0.5),将求得活跃作者的发文平均数、被引平均数、为第i个活跃作者累计发文数量、为第i个活跃作者论文被引总次数。

如:王晶晶综合指数:=()()=()()=223.63

同理,依次求出其他核心作者候选人综合指数。依据综合指数值100者才能称为核心作者,因此将排列在前20名核心作者候选人中的前9名作者确定为核心作者(从核心作者人数、发文量和论文被引频次综合起来看,核心作者相对薄弱)。并依据综合指数值对其进行排序(表2)。核心作者中,其综合指数值越大,其排序越靠前,表明其学术影响力越大。

2.2.3作者性别、年龄分布

由于有些期刊中未署有作者简介、或简介中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填写的不够齐全,故对这几项指标的统计则按论文上注有的信息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与研究。

在2013─2022年间,我国高校教学秘书研究学术期刊的548篇论文中注有作者性别的共有376篇(342人),其中,男性为66人(发表论文70篇),占19.30%;女性为276人(发表论文306篇),占80.70%(表3)。由此看出,我国高校教学秘书研究论文作者女性人数比例远远高于男性(经检验,=128.947,显著性水平P为0.0000.001,说明作者在性别上有着非常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与女性更适合从事教学秘书这项工作有着很大的关系。

由表4可知,在署上年龄的331位作者中(独立和第一作者),年龄状况分布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态势。科研队伍老、中、青三结合,呈现“正态”分布,年龄结构总体趋于合理。作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0~40岁群体中(占比为61.63%)。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数大幅度地有所减少。究其原因:一是教学秘书岗位工作较繁杂、辛苦和劳累,年龄大了,则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易产生职业倦怠,故大多数人开始转岗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二是有部分教学秘书有其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考博(读博)后转入了教学(科研)岗位;有的调离本校,去了其他高校工作。

2.2.4作者学历、职称分布

作者职称和学历是反映其学术功底和学术业绩的重要方面[7]。由表5可知,在署上学历的328位作者中(独立和第一作者),具有研究生学历者为184人(其中注有博士学位者为10人),占56.10%,本科学历者为143人(绝大多数为年长者),占43.60%;而具有大专学历者仅为1人,仅占0.3%。由此可见,我国高校教学秘书学历是以研究生学历为主,教学秘书队伍学历有大幅的提升。究其原因:近些年来,我国高校为提高办学质量与竞争力,对招聘入校工作的教师(教辅人员)的学历门槛要求有所提高。

由表6可知,在署上职称的329位作者中(独立和第一作者),初级职称占54.71%,中级职称占38.91%,副高级职称占6.08%,正高级职称占0.30%。由此可见,我国高校教学秘书科研队伍职称较低(初级+中级职称者93.62%)。教学秘书晋升高职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既有评职政策因素,也与其自身主观努力不够有关。

2.3我国高校教学秘书科研状况分析

2.3.1作者所属单位类别及发表论文数量分布

由表7可知,2013-2022年间我国高校教学秘书研究期刊论文548篇来自328个高校单位。其中,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为205所(含2所本科职业大学),占62.50%;共发表论文为353篇,占论文总数的64.42%。民办本科院校为64所,占19.51%;共发表论文为120篇,占论文总数的21.90%。公办普通专科院校为50所,占15.24%;共发表论文为62篇,占论文总数的11.31%。民办专科院校为9所,占2.75%;共发表论文为13篇,占论文总数的2.37%。由此可见,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是我国高校教学秘书研究的主体。

2.3.2主要研究机构(发文多产单位)

分析主要研究机构主要是为了把握以机构为单位在特定领域的研究实力和贡献[8]。由表8可知,2013─2022年间我国高校教学秘书研究发文多产单位(以发表论文4篇及4篇以上排名前20所的高校)均为本科院校。其中,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发文量为11篇,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10篇,莆田学院为9篇,处于前20所多产单位的前三位。在20所多产单位中,公办普通本科院校为14所,其发表论文为84篇,占多产单位发文总数118篇的71.19%;民办本科院校为6所,其发表论文为34篇,占28.81%。由此可见,在论文多产单位中,公办普通本科院校仍然处于主体地位。

2.3.3科研合作

(1)论文合作率

2013─2022年间我国高校教学秘书研究期刊论文548篇共有732人次署名,平均1.3人/篇,其中,430篇论文为独立作者,占论文总数的78.47%。合撰论文为118篇,合撰率仅为21.53%,由此可见,论文合撰率较低。且随着篇作者人数的增加,论文所占篇数的比例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篇论文作者人数署名最多的为6人(如表9所示)。

(2)论文合撰类型

由表10可知,2013─2022年间我国高校教学秘书研究期刊论文的合撰类型是以同一学校同一单位为主,占合撰论文(118篇)总数的78.81%;其次是同一学校不同单位或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占合撰论文总数的14.41%。再者是同地区(自治区)和同省部门之间的合作,占合撰论文总数的5.08%。跨地区的合撰类型仅占合撰论文总数的1.70%。反映出我国高校教学秘书研究期刊论文的科研合作范围小、且较集中的状况。

(3)我国高校教学秘书研究期刊课题项目论文层级分布

基金课题由行业专家们进行严格评审而立项,对我国、省、市(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较重大意义。课题论文具有新颖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学者立项层次能够反映出该学者的学术研究水平[9]。由表11可知,2013—2022年间我国高校教学秘书研究学术期刊课题项目论文为105篇(来自课题项目论文作者为90人,占论文作者总人数491人的18.33%),占论文总数的19.16%。其中,教育部基金资助项目论文仅有1篇(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论文(9篇)和省教育厅基金项目论文数量(18篇)分别占课题项目论文总数的8.57%和17.14%;而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人文社科)课题项目论文数量为61篇,占课题项目论文总数的58.10%。由此可见,我国高校教学秘书研究课题项目论文数量相对较少,课题项目立项是以校级为主。

3.1结论

(1)我国高校教学秘书研究期刊论文年发文量呈现由平稳波动至下滑趋势。(2)科研队伍已经形成,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是科研的主体,但活跃作者和核心作者相对薄弱;作者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0~40岁中青年科研群体,以研究生学历、初级和中级职称为主,科研队伍女性远远多于男性。(3)合作方式以同学校同一单位为主。(4)课题项目论文数量相对较少,课题项目立项是以校级为主。

3.2建议

(1)建立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将课题立项、发表论文作为年度考核(进行科研表彰、奖励)、作为评定职称的条件,激励教学秘书(教学管理者)积极投身科研,多出成果,出大成果。此外,教学秘书岗位工作量大(贡献较大),故在评职政策上要适当地向教学秘书倾斜。(2)加强高校教学秘书科研队伍的建设,科研立项要积极探索设置教学管理专项课题;学校要加大科研奖励力度,培育活跃作者,提高核心作者论文的平均产出率。(3)加强同行跨区域间的科研合作。(4)教学秘书要多听专家学术报告(特别是教育部、国家社科项目申报辅导)、并系统地研读本学科核心期刊论文,努力提高其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郝若扬.如何测度学科核心作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9-20(1).

[2]梁小枫.科技期刊核心著者的测定:以《情报学报》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3):416-418.

[3]宗淑萍.基于普赖斯定律和综合指数法的核心著者测评: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2):1310-1314.

[4]申佩,周邵年.高校辅导员职业功能研究领域核心作者测评与分析:基于中国知网(2006—2021年)文献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2,14(4):59-66.

[5]钟文娟.基于普赖斯定律与综合指数法的核心作者测评:以《图书馆建设》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2):57-60.

[6]于晓繁,王富荣,张倩.我国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现状及趋势的文献计量分析[J].对外经贸,2023(5):124-129.

[7]李莹,周奕臻,马红春,等.《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2020年载文及作者群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22,56(3):511-522.

[8]王丽霞,陈雪儿.国内外民族教育研究20年(2000—2019):基于权威期刊文献的科学计量[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3,41(1):119-127.

[9]方必基,刘彩霞.我国红色文化素养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从2011年至2020年[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2(3):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