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职业技能证书制度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2024-09-12聂琳娟
摘要:以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为例,探讨了“1+X”证书制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及其对实践教学的影响。研究分析了“1+X”证书制度的背景和理论基础,明确了其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设计了一套结合“1+X”证书要求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进行了创新性改革。对推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1+X证书技能水平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ResearchonTeachingReformandPracticeofEngineeringSurveyTechnologyMajorBasedon“1+X”VocationalSkillsCertificateSystem
NIELinjuan
HubeiWaterResourcesTechnicalCollege,Wuhan,HubeiProvince,430202China
Abstract:TakingEngineeringSurveyTechnologyasanexample,thispaperdiscussestheapplicationof"1+X"certificatesysteminteachingreformanditsimpactonpracticalteaching.Firstly,thebackgroundandtheoreticalbasisof"1+X"certificatesystemareanalyzed,anditsimportanceintheteachingofEngineeringSurveyTechnologyisclarified.Inthispaper,acurriculumsystemofEngineeringSurveyTechnologybasedon"1+X"certificateisdesigned,anditscontent,teachingmethodandevaluationsystemareinnovativelyreformed.ThisresearchisofgreattheoreticalandpracticalsignificanceforpromotingtheteachingreformofEngineeringSurveyTechnologyandimprovingthequalityofvocationaleducation.
KeyWords:“1+X”certificate;Skilllevels;EngineeringSurveyTechnology;Educationandteachingreform
1“1+X”证书制度实施背景与现状
“1+X”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2019年1月出台的一项“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该制度鼓励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外,还应积极参加各种不同的职业技能考试扩大就业创业的能力,减轻结构性的就业矛盾[1]。
“1+X”证书制度是在我国现阶段发展高职教育这一特殊时期所使用的术语,在国外还没有这个概念,但国外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高职教育系统,如澳大利亚、英国、德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国外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从证书的主体来看,有政府、行业和其他多个部门的参与;在证书水平上,已建立起等级体系,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的能力要求也不断提升;从证书内容来看,认证应以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的全面素质为中心;在证书评估方面,证书是通过第三方评估,确保了证书的公正性和高含金量;从课证融通的角度来看,证书和学历教育的成果是相互融合的,学习者能够按照需求自由地选择想要的证书,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方式[2]。
自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来,我国许多学者都在进行“1+X”证书制度的研究。一些学者从课程体系建设的视角,对“1+X”证书制度所带来的新的发展方向、建设理念和价值取向进行了论述,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当前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并优化重建了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应用途径。有的以“1+X”证书“课证融合”教材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课证融通”教材研制的技术难点及关键问题;有的分析“1+X”下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从“同一型”转变为“多元型”,从“单进程”转变为“多进程”,从“单向度”转变为“多向度”,从“基于教”转变为“基于学”,从“刚性化”转变为“弹性化”;有的通过对“1+X”证书制度下专业教师的职业素质的新需求进行分析,对试点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调研,并就“1+X”证书的需求进行了研究。
综上所述,不同学者从不同层面分析了“1+X”证书制度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改革要求,但缺乏全面系统的梳理,尤其是针对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还须结合专业特色,研究提出“1+X”证书制度下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实施策略与路径。本文重点研究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中推行“1+X”证书制度的关键问题,积极推动“1”与“X”两种模式的有机结合,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计划相结合,完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并建立专门的教师队伍。研究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相关的“1+X”证书制度与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建设的关系及其对“三教”改革的促进作用,并给出基于“1+X”证书制度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一整套操作性较强的技术路线和实践策略。
2“1+X”证书制度下的教学改革策略
以“1+X”证书体系为中心,探寻“1+X”证证协同的新路径,着力解决教学方式与证书考核相冲突等问题,推进师资、教材、教法“三教”的改革,提高学生的技能素质与就业能力,真正为地理信息行业的高职教育提供支撑[3]。
若实现上述目标,关键的教学改革策略要点包括以下几点。
(1)对“1+X”证书实施后我国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还lQb0n0KW5p4p2zaH7kPIHfyEx2iK/6QpdZ0q4OP4TLM=面临着学历与教学内容和证书考核内容之间的衔接不紧密、教学组织和证书考核工作难以结合、专业与证书的课程资源、师资队伍和实训条件等方面的问题,造成了办学成本的增加,教师工作的压力增大,学生的学业负担加重。
(2)重新构建课程结构,提升课程标准,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国家职业技术标准和最新测量行业规范为导向,并与工作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将“1+X”职业等级证书和全国技能大赛的相关内容纳入教学,并与“岗课赛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1+X”认证制度为指导,实现了教育和就业的深度结合,实现了“无缝衔接”。
(3)着重研究“1+X”证书制度对“三教”改革的推动作用,鼓励师资队伍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推进校企联合研发特色教材,推进项目式、案例式教学方式的改革。
(4)探索学分转化规律,对学习效果进行转化,以书证结合的评价标准对课程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的结果确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成绩既是证书导向的成果,又是课程教学的结果,从而达到“1”与“X”的结合[4]。
3证书制度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从价值向度出发,“1+X”证书制度的出台对于高职院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实训条件、评价考核等方面带来了巨大影响,同时“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也可能存在一系列新问题,为此,必须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实践优化路径,对照认证单位的具体要求,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的界定,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对课程标准进行补充、强化和扩充,使其与教学水平提升的全过程相融合。根据修改后的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同时还应将企业的优质实习资源融入了实践教学之中,把认证单位的各种要求都融入教学之中,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要求和教学目标的统一。
在建设初期,应该系统地搜集、整理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相关领域的文献、书籍、期刊论文,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掌握其目前的教学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对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需求,以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1+X”的专业资格认证和行业规范为核心,开展相关专业教育工作,使教学要求与专业资格标准保持一致,并使课程标准与专业资格标准相匹配[5]。
为了更好地落实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取得和处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评估,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规范应与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处理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结合,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6]。为了更好地进行处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认证工作,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应按照认证规范和要求,对本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以达到“课证融通”的目的。
4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实现路径
4.1课证融合重构课程体系
“岗课赛证”是指通过融合和重构课程体系,将岗位需求、课程内容和竞赛认证相结合,打造出一种新的证书认证体系[7]。这种体系旨在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融合重构课程体系的目的是将学习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相匹配,使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同时获得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与此同时,结合竞赛认证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具体和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竞赛,检验和展示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8]。与地图地理信息采集和加工产业链上的一家代表性公司进行了对接,并对其工作范围进行了界定,对其工作任务所必须具有的专业能力进行了分解,重新构建了其工作中的技术需求和知识需求[9]。将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中的水准测量、全站仪测量、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NSS)测量、地形地籍成图软件绘图、无人机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测量6个工作任务,分解为39项职业技能,140个技能要求和140个知识要求,分别融入相应课程:水准测量工作任务与控制测量及控制测量综合实训融合,全站仪测量工作任务与数字测图及数字测图综合实训融合,GNSS测量工作任务与GNSS测量及其综合实训融合,地形地籍成图软件绘图工作任务与地籍测量及地籍测量综合实训融合[10],无人机摄影测量工作任务与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及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综合实训融合,三维激光测量工作任务与工程测量技术及工程测量技术综合实训融合。优化后的“课证融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4.2“三教”改革促进教师发展
教育改革一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而教师发展则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大力推进“三教”改革,即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评价制度改革和教师培训体系改革,促进教师发展[11]。这些改革举措在提升教师素质、激发教师创新精神、改善教师工作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4.3学分银行实现与1+X的有机统一
根据学分银行中的学分记录,学生可以将自己所拥有的学分转换成“1+X”认证所需的学分,并申请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这样就实现了学分银行与“1+X”的有机统一[12]。
通过学分银行与“1+X”的有机统一,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学习和职业发展。他们可以在取得学历的同时,通过继续学习和实践,获得不同水平的职业技能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学分银行也可以为学校、企业和社会提供一个更加公平和有效的学分认证和转移机制。
5结语
本文旨在对“1+X”证书制度下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如何实施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探索其实践困境和实现路径,为高职院校“三教改革”提供路径参考。重构“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岗课对接”的课程体系,“赛证促学”的实践教学形式,“以评促改”的评估机制,三方联合克服工程测量技术的教学导向与路径难题。本文以“1+X”证书体系为背景,研究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在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开发、师资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变革,为建立“1+X”认证体系下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与技能人才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探索,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协同教学模式探索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 孟晴.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证融合问题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23.
- 邹瑞睿,沈言锦,刘骞,等.1+X证书制度下专业师资队伍提升策略研究:以智能新能源汽车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9):43-49.
- 吴仕堃.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中职会计专业“书证融通”模式研究:以业财一体信息化证书为例[J].成才之路,2024(3):85-88.
- 冷静,卢俊.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学分银行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师,2024(2):120-122.
- 王晨.“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师资提升策略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24.
- 李猷.基于1+X证书的测绘地理信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3(23):156-158.
- 谈卓林.“1+X”证书制度试点职业院校课程实施的测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3.
- 郭苗苗.“1+X”证书制度下产教融合生态系统建设路径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4(4):184-186.
- 欧阳志迁.1+X证书制度下高职教育校企协同育人的优化路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3.
- 聂庆芝,吴木洋.基于“1+X”证书制度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研究[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24,39(1):37-43,72.
- 成焱霞.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的课证融通策略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4(1):76-78.
- 曾欣.基于1+X证书制度的单片机类课程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4(3):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