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地基技术实践

2024-09-12余勇

科技资讯 2024年15期

摘要:现代房屋建筑具有施工面积大、楼层高等特征,而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技术作为目前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其和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相互结合,能促进基础施工技术向标准化方向推进。基于此,本文全面分析BIM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建设方面的应用价值,以全面提高地基建设效率。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地基技术BIM技术地质模型

PracticeofBIMTechnologyinFoundationTechnologyinHousingConstructionEngineering

YUYong

ChangjiangInstituteofTechnology,Wuhan,HubeiProvince,430000China

Abstract:Modernhousingconstructionhasthecharacteristicsoflargeconstructionareaandhighfloors.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technology,asthemostadvancedinformationtechnologycurrentlyavailable,canpromotethestandardizationofbasicconstructiontechnologybycombiningitwithhousingconstructionprojects.Basedonthis,basedontheoverviewofBIMtechnology,thispapercomprehensivelyanalyzestheapplicationvalueofBIMtechnologyinfoundationconstructionofhousingconstructionprojects,inordertocomprehensivelyimprovestheefficiencyoffoundationconstruction.

KeyWords:Housingconstructionproject;Foundationtechnology;BIMtechnology;Geologicalmodel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政府部门愈发提高对房屋建筑工程的重视程度,针对其实际情况,提出各种相关政策,以促进房屋建设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技术作为目前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其和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相互结合,能促进基础施工技术向标准化方向推进。同时,在房建基础施工中,BIM技术涉及到整个施工过程,主要包括规划、设计、施工等环节,其能利用可视化模型完全呈现出设计创意,真实模拟空间布置,避免出现地基施工交叉问题。通过3D建模、施工模拟等功能,借助BIM技术优化基础施工方案,对建筑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摸底,提前解决复杂的基础建设问题,从而更好地保证房屋整体建筑施工质量的基础方案设计和实施效果,推动建筑业实现高速发展[1]。

1模型建立

1.1地质模型

在BIM模型中,能同步计算土石方和淤泥工程量,这些工程量涉及各岩层实际情况,能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同时,BIM模型可以对土方和石方按照不同单价进行工程造价预算,从而使管理人员能够针对性地采取管控措施,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性。在BIM三维模型中,工作人员能够进行可视化分析,以了解岩层的走向,这对科学制定施工计划和合理控制开挖深度非常有帮助。例如:在进行土方开挖时,工作人员可以利用BIM模型来了解泥层的走向,并制定适当的土方开挖顺序方案,以合理控制整体开挖深度。使用BIM模型对首次开挖的深度进行全面分析,可以确保开挖深度的合理性[2]。在房屋地基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是一个重要的施工环节,需要大型机械设备的参与。另外,在分析斜岩时,BIM技术可以通过对入岩实际情况的判断合理控制锤击桩的数量和速度,规范静压桩施工工艺,并合理选择入岩方式[3]。

1.2基坑地质模型

对于常规类型的地质报告情况,多层次的地质情况在充分表达中一般采用高图的形式。在研究地质过程中,由于传统地质报告内容过于简单,在对各个环节的地质情况进行全方位解读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工作人员想象能力,才能确保设计效果能达到行业要求。在应用三点成面技术时,工作人员能利用BIM优化地质报告内容,改革三维地质模型,在图形上直观看到任意一个剖面,全面掌握地质情况,给工作人员分析岩土分布情况提供技术支持,保证岩土在分析方向上的明确性[4]。

2BIM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地基施工中的应用

2.1三维模型应用

在传统CAD施工图设计中,常使用平面二维图来呈现,这使得从多个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变得困难,限制了相关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对于后续的基础施工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经常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要确保图纸设计达到预期要求,对相关技术人员的3D构图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突破二维设计图的局限性,利用数字化优势,将二维图纸变成三维视觉化,可以在相关仿真软件中导入模型文件,对施工过程进行动画模拟演示,为基础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工程施工人员在充分展示工程施工要点的同时,还能借助BIM三维立体视图形式分析各部分结构间的必然联系,如图1所示。

在进行空间位置关系研究时,应对基础整体性进行全面研究,对工程建设的关键数据信息要有一定的把握,并结合现场实际,及时查找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施工阶段的不足,对照三维模型,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从而有效地提高房屋基础施工作业的实施效率[5]。

2.2材料工程量自动统计

项目材料供应与施工进度整体衔接紧密,不仅能保障建设进度,还能提高资源配置水平、增强建设资金使用效率、保证材料供给的合理性。利用BIM技术采集多样化资源数据,结合Revit软件,把数据传输到Excel表格中,计算出实际工程量,在全面提高现场施工作业材料用量控制效率后,进一步完善工程结构模型,自动生成材料明细表。同时,应采用BIM技术对工程施工材料进行对比,根据不同的等级和部位,计算出基础施工混凝土的用量并生成明细,进而导入Excel表格,对不同等级混凝土的需求量进行整理统计。此外,在预制构件采购时,采购人员为了完成采购任务,只要向厂家发送与工程有关的三维立体模型即可,这种方式有利于生产厂家了解相关构件的信息及需求情况,并通过在线形式进行针对性的产品设计[6]。

2.3实现物料跟踪自动化管路目标

在传统物料管理时,要提前备案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提高备案结果的完整性,以保证房屋基础建设质量的可控性,加强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而通过三维参数模型管理建筑材料,能够自动记录材料应用情况,并根据房屋基础工程的实际情况形成材料管理工作体系,以确保在三维模型中完整记录建筑阶段所需的所有材料。当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遇到突发的安全质量事故时,能够及时从数据库中检索相关记录,从而对出现故障问题的区域进行物理跟踪和定位,同时发现导致故障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对出现的不良纠纷问题,要及时解决,做到合理规避。

3提高房屋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效果的优化措施

3.1施工安全优化

在开展房屋基础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从质量、进度、成本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管控措施,充分发挥基础工程安全管理制度的优势,切实抓好施工过程的动态管理,推动安全管理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同时,利用BIM模型模拟工程进度计划,让工作人员全面分析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质量隐患,掌握其设计和施工实际情况。在整体考虑基础上,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工作措施,有效控制基础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有针对性地做好管理指导,确保科学编制管理措施[7]。在进行房屋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时,要注重质量管理工作作用,从整体和局部角度进行分析,加强施工作业环节的控制力度,采用动态方式突显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作用。通过应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加强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之间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实现在Revit建模方法应用过程中的施工阶段各参建主体之间的交流,这样能有效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进展,并更好地实现相互协作[8]。

3.2地基设计优化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如何提高房屋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效果成为重要的问题,BIM技术应用逐渐得到广泛认可,并在地基设计优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BIM技术,进行地质信息分析是地基设计优化的重要环节。传统地质勘察方法通常存在信息不全、不准确等问题,而BIM技术会将地质数据以三维模型形式进行展示,减少信息获取难度。通过BIM技术,集成地质勘察数据与建筑模型,使设计人员直观了解地基的地质情况,从而准确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同时,通过BIM技术,融合地质数据与建筑模型进行,建立包含地基信息的三维模型。在建立地基模型时,要综合考虑地基的土层结构、地下水位等因素,并进行全面分析,有利于设计人员进一步掌握地基的情况,为后续施工和监控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3.3施工过程优化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建筑行业逐渐引入BIM技术,通过建立数字模型,实现对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集成管理,为建筑施工提供高效的工作方式。在房屋建fb3b3ee9f0edb6638c907056c2485e57筑工程中,地基施工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传统施工路径规划往往基于经验进行施工,容易出现错误和冲突。合理利用BIM技术能提高地基施工效果,将所有相关方面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包括设计图纸、施工计划、材料清单等,从而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全面掌控。通过对施工路径进行优化,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提高施工效率。传统施工过程监测主要依靠人工观察,存在主观性、不准确性等问题。而利用BIM技术,可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并进行自动化控制。例如:通过传感器监测地基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同时,采用BIM模型对施工过程进行仿真,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

4结语

综上所述,借助BIM技术在房屋地基建设中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可对地质状况进行充分还原,并对相关方案内容进行进一步优化,保证地基治理方案的科学性。BIM技术通过模型演示、碰撞检测等功能及时发现地基处理阶段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实现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为基础施工作业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以守拙园项目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科技大学,2022.

[2]吕腾.基于BIM技术的乡村民居适宜性优化改造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23.

[3]戴成元,任俊霖,蒋文安.基于BIM正向设计的建筑基础结构方案比选应用研究[J].土工基础,2022,36(1):37-41.

[4]陈墨,陈丽君.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软土地基加固流程优化中的应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1(1):79-83.

[5]钟伟建.BIM技术在深基坑及桩基础工程预算中的应用[J].工程造价管理,2021(5):69-74.

[6]欧阳芳,吕文强,常光磊.包裹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排水性能模型试验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1,6(18):1-4.

[7]彭媛,陈国奇,韦谋.基于BIM的岩溶复杂地质条件下桩基工程施工关键技术[J].施工技术,2021,50(17):141-143,147.

[8]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基于FEA与BIM的建筑施工监测方法及监测预警系统:CN202211633063.1[P].202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