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辩证法
2024-09-12雷明
作为事关全局的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有闻令而动的敏捷,也要有久久为功的韧劲,树牢系统观念,坚持科学谋划、统筹兼顾,辩证施策、稳中求进,厘清内在的逻辑,处理好几大关系。
既要“热”起来,也要“冷”下去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理论创新,也是实践创新,既需要政府蓄力,也需要市场发力,既要闯技术“无人区”,也要破政策的“旧范式”,既是激烈的“竞速跑”,也是持久的“马拉松”,无论是“从0到1”的原始突破,还是从“1 到无穷”的演进发展,无论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还是开辟生产力发展新路径,都有一个从无到有孕育、由小到大成长过程,难免会有波折起伏,必定是在曲折中前进、在发展中壮大,“有风有雨是常态”,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避免一哄而上、任性蛮干、没有边界,坚持以谋定而后动的冷静、积跬步以至千里的耐心、汇涓滴而成江海的韧性,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精准发力,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多点突破、由点及面,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确保新质生产力发展蹄疾步稳、行稳致远。
既要做出“增量”,也要盘活“存量”
如果说,新质生产力是“增量”的话,传统产业无疑就是“存量”,在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着力做大增量的同时,必须统筹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强化数据、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传统产业导入更注重绿色、循环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推动存量脱胎换骨、迸发活力,贡献高质量发展。
纵向看,产业发展是一个动态历史进程,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没有绝对边界、天然“鸿沟”,新质生产力与传统产业是相互促进、互融共生的,不是彼此隔离、互相对立的,更不能简单取代、粗暴淘汰。横向看,经济发展从来不靠一个产业“打天下”,而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各显其能、竞相发力,共同促进经济繁荣。透过纵横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到,新质生产力依赖传统产业提供“营养”、输送“血液”,传统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哺育者”;而新质生产力的崛起壮大过程中,通过产品和生产要素流动形成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能够改进传统产业的生产函数,带动传统产业进行流程再造,加速生产线和产品的更新迭代,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促进转型升级。
从我国目前产业结构实际看,必须坚持增量崛起与存量盘活并举,一要瞄准应用,通过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产业链条升级、产品升级、工艺升级、功能升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供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进一步挖掘传统产业的潜力、扩大优势。二要强化数字化赋能,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和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三要着力低碳发展,通过科技创新成果的广泛应用,加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既要增强“硬实力”,也要厚植“软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必须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具有巨大潜力的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重大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切实增强“硬实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推进科技创新,增强“硬实力”,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切实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和科技人才队伍壮大;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努力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
要做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切实提升科技创新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贡献度。推动更多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由创新成果变成新质生产力,实现“换道超车”。发挥金融“润滑剂”和“放大器”功能,畅通科技、金融、产业的循环,推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实现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跃升。
要增进互动,切实提升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的协同度。新质生产力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物质基础,新型工业化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应用领域,工业领域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又推动现有的生产要素、生产方式、组织形式与商业模式全面革新,促使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和创新。要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的双向驱动,以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建立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发展新质生产力,除了科技创新“硬实力”支撑,还要有管理、文化等“软功夫”涵养。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高水平管理提供保障,必须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加快管理数字化转型,以管理效率提升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持续提升公民文明素养,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新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提供肥田沃土。
既要改革发力,也要开放加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让“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协同发力,加快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步伐更加稳健有力,不断取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扎实成效。
我们现在所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是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和数智化时代发展要求的,具有更高科技发展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力,是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新生产工具,以数据等为新生产要素,以高素质人才、企业家、科学家为主要劳动者,以新材料、新能源为主要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新载体,以培育发展新动能为目标的新型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是对传统生产力的全面性超越与整体性跃升,是更高质量的、更高效率的、更现代化的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必须更加主动地调整生产关系,积极施策、精准发力,致力于在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和扩大开放等补齐短板、疏通瓶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环境、增添强劲动力。
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抓手,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驾护航。扣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加快推出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政策措施,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新质生产力需要。坚持发挥市场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发展壮大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加强研发设计、工程检测、中间实验等公共服务平台升级改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实施新质生产力发展政策,优化营商环境。
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载体,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厚植根基。密切关注前沿技术发展动态,以前瞻性技术创新应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用硬科技赋能现代产业体系,促进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发掘培育一批优势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加速推进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技术创新,谋划和布局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落地,打造原始创新和产业创新高地,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集群,以新兴产业发展引领新质生产力形成。
以全面深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为切入口,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拓展生产和制造边界,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行业创新水平和竞争能力。突出人工智能这个关键变量,以“智改数转”为重要抓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以大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数字化人才为着力点,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智力支撑。针对前沿技术领域的稀缺人才,探索建立差异化、长周期、多元化的专业人才评价体系。加快转变人才管理职能和办法,向用人主体放权,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各展其长;发挥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加快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利用技术对传统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升级。
以加快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新起点,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持续推进对外开放转型升级,加速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拓展,有效提升我国参与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增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国际话语权、影响力。持续推动科研资金、仪器设备、数据资源等创新要素跨境跨域交叉流动和开放共享,推动创新产业、创新人才、创新资本、创新机构、创新技术等跨境跨域开展联合创新,协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作者单位: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