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

2024-09-12顾建一

军工文化 2024年6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乘势而上,把握新兴领域发展特点规律,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努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对于有效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关于对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的理解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新产业发展为主导,以产业升级为方向,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标志,以提升战略竞争力为目标,强调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新质战斗力,是掌握先进技术的战斗员和先进武器装备组合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能力,是集综合感知、实时指控、精确打击、全维防护、聚焦保障于一体的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统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运用。这对新域新质战斗力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所谓新域大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新的作战空间。主要包括外层空间、网络空间、临近空间、电磁频谱、认知空间、深海、深地等新的作战空间,将来打仗作战空间从传统的陆海空向多维空间转化。二是指新兴领域。主要指新质战斗力生成主要聚集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海洋、太空、网络、生物、新能源、人工智能、量子等。新域新质作战力量主要是指在太空、海洋、网络、人工智能、生物、新能源、量子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应用于新的作战空间和军事领域,形成具有前瞻性、先导性、颠覆性,网络化、无人化、智能化等新型武器装备,这些武器装备和战斗人员的组合形成新域新质作战力量。

从新质战斗力的领域和形态分析,主要包括指电子信息、网络作战、航空航天、测绘导航、气象海洋、电磁频谱、水下探测、海上搜救、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的作战力量。新质战斗力,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新的作战空间生成的作战能力;二是新技术装备和战斗人员组合生成新质战斗力。

新域新质作战力量与传统作战力量相比,具有作战空间广阔性、疆域属权未定性、力量辐射全域性、战争制胜机理新、支撑技术新、装备形态新、编组方式新、作用效果极具颠覆性、趋向智能化无人化等特点。世界主要军事强国都高度重视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建设,谋求未来打赢高端战争的主动权。

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的关系

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是相辅相成的,从一定意义讲,是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关系,新质生产力位于供给侧,是支撑生成新质战斗力的前提和基础,给新质战斗力赋能,离开了新质生产力,新质战斗力生成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质战斗力位于需求侧,将新质生产力提供的技术装备和产品用于战争和准备战争,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有需求牵引和拉动效应。

新质生产力是新质战斗力生成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新质战斗力生成的基本要素是以整个国家的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发展水平为基础的,特别是先进的武器装备研制是先进制造业体系的制造水平为基础的,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要充分利用民用科技和工业基础,将与民用工业使用相同的技术、工艺、材料、供应链的国防工业基础与民用工业基础融为一体。新质战斗力供给需求对新质生产力有拉动作用,这是因为未来高端战争趋向智能化无人化,将会出现新的作战样式、新的作战场景,这对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国家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对新质生产力发展起到拉动作用。从而真正实现生产力供给侧创新和战斗力需求侧牵引同时发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从内在运行机理上把握,是因为两者相辅相成,具备相互融合和双向拉动的基础。

从技术生成过程看,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都是以先进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为前提的,用于创造社会财富的技术装备和用于军队作战的技术装备都需要从设计到试验再到定型量产的过程,经历工程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过程,在科学原理、试验设备、场地设施、研发工艺等方面具有高度兼容性,技术创新的源头本身没有军民之分,支撑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的先进技术天然具有相互促进、同步提升的特征。

从技术成熟后的应用看,用于民口的先进技术和用于军口的先进技术具备双向转化应用的条件。发端于民口的一些新兴先进技术经受市场检验,经过工程化、产业化、市场化逐步发展壮大,在经济社会领域广泛运用后,通过技术迭代、赋能嫁接、场景拓展等能够向支撑新质战斗力转移转化,可以进入武器装备研制生产领域,成功应用于国防领域,促进新质战斗力生成。俄乌冲突中“星链”等尖端技术投入使用,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就是根据作战场景的需要将民口技术运用于军事领域的典型案例。发端于军口用于武器装备研制目的的一些新兴技术,在军事领域应用后也可以向经济社会领域转移转化,从而引领和带动民用领域相关产业发展,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从产业发展上讲,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主要聚集在太空、海洋、网络、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技术、量子等战略性新兴领域。新兴领域是新质生产力的主导产业,是新质战斗力生成的支撑产业,在新兴领域加大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力度,能够促进生成一体化的新兴战略能力。从总体上讲,战略性新兴领域的人才、资源、技术、信息、设施设备的兼容性可使军民两个领域的新兴技术双向交流、相互促进,有利于优势互补,为创新主体营造环境,激发创新活力,能够实现军民科技联合攻关,促进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成果产出,有效提升国家的战略竞争力。

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应当把握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是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重要组成部分,关系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系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主动,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要把握新兴领域交叉融合发展特征,加强集成创新和综合应用,推动形成多点突破、群体迸发的生动局面。

要研究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现状。要把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情况搞清楚,要弄清太空、网络、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的创新机构和企业数量,这些企业和创新机构掌握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以及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所处的位置,以及可用于国防军事领域的前景。军方应当及时了解和掌握代表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先进企业和创新机构,以及可以提供给军事领域应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要研究判断哪些新技术新产品可以向支撑生成新质战斗力转化,哪些产品可以用于武器装备研制生产领域,从而支撑强军兴军和服务备战打仗的需要。

要畅通新质生产力向支撑新质战斗力转移转化的通道。按照需求侧牵引和供给侧技术创新推动相结合的思路,健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对接机制,探索研究开辟将发端于民口的新技术快速应用于国防领域的新通道,推进武器装备高质量创新发展,在服务备战打仗、打赢未来高端战争中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要着力解决军方不了解新质生产力现状,不了解民口优势企业的先进技术和产品、民口不了解军事需求和军事应用场景等问题,真正从未来高端战争需要出发,军方能够提出新域新质的作战需求和装备发展技术需求,健全完善军事需求和民口的先进技术产品进行对接的机制。

搭建新域新质资源要素共享共用的智慧平台。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搭建军民一体化的智慧对接平台,在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之间,架起连接军事需求和政府、军工集团、高等院校、科研院校和民口企业的桥梁,着力解决未来高端战争新质战斗力生成的需求迷雾和支撑战争的新质生产力资源供给迷雾。通过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实现科研院所、军工企业、高等院校和优势民口企业等各创新主体之间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培育一批优势特色军民先进技术转移转化平台,打造军民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在新兴领域的创新主体预置国防功能。加强国防预置,就是在军队、军工体系之外的民口,将民口领域里有一些有能力有技术的机构和企业,我们在平时就赋予它一定军事功能,到战时通过机制转化就可以发挥作用。我国在人工智能、网络、太空、海洋、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出现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具有国内甚至是同际领先的先进技术,可考虑在平时就预置部分军事功能,战时如果军方提出需求,明确提出核心作战概念和典型作战场景,通过建立相应的动员转换机制就有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有时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要培育新域新质动员力量。应当着眼打赢高端战争需求,把培育新域新质动员队伍放到突出位置,如网络民兵队伍、无人机、无人艇、无人飞船操作队伍,以及核生化防护队伍等。只有通过动员把民口这些优势力量,特别是在网络化无人化方面的力量真正动员起来,到战时就可以发挥非常好的作用。一旦打起仗来,我们把民口生产无人机和反无人机企业组织起来,通过一定的场景训练就可发挥作用。平时,对于有这种能力的企业都要进行培育,并进行适当演练,贯彻国防要求,预置军事功能。未来战争如何运用社会力量,发挥我国在信息化、智能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优势,是一个时代课题,在这一块我们要认真研究,要下大功夫。

要统筹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的布局。统筹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眼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特点,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军事斗争制高点、谋取战略竞争新优势,把提高海洋、太空、网络、人工智能、新能源、量子等领域核心竞争力放到战略位置,加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设统筹、资源要素共享,形成军民一体、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兴领域军民双向发展格局,为应对未来高端战争提供强有力支撑。

(作者:远望智库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