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农业硕士领域研究进展课的几点思考

2024-09-11严加坤张宁宁王建武柴乖强贺一鸣王梅罗艳

科技风 2024年25期

摘要:农艺与种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为了更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设立的满足高水平应用型农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之一。地方普通院校在为区域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层次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优势,“农艺与种业领域研究进展”课程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农艺与种业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本文基于笔者连续五年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梳理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领域前沿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艺与种业;领域前沿课程;学情分析;对策与建议;课堂改革

2019年,高等教育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与新文科建设全面启动[1]。其中,新农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抓手,更是深入贯彻“两山”理念,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升级涉农专业,助力打造生态宜居、食品安全、生活恬静的美丽中国,服务百姓的幸福生活,提升生态成长力的重要途径。提高农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实现乡村产业的全面振兴也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强中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实力,这也为中西部地方本科院校提升科教实力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本科院校开始开展农艺与种业研究生教育,也为当地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优秀人才。“农艺与种业领域研究进展”课程是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课程目的在于通过一定课时的理论学习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使学生基本了解农业方面的专业前沿动态。当前,国家重点大学如双一流建设高校农艺与种业前沿课程主要由聘请的知名专家教师以前沿讲座的形式开展,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年“农艺与种业领域研究进展”开课过程中邀请的授课教师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授课内容涵盖作物育种前沿、种业发展概况、农业推广关键技术等前沿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点,专家遍及作物育种、农技推广、作物栽培等理论前沿与推广一线相关领域,对行业发展动态、学术前沿的把控更加到位,课堂效果更好。地方本科院校还主要以本校教师授课为主,因此,不同层次的院校开展本课程存在一定的差异,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展本课程时面临比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更大的挑战。本文基于笔者在陕西省榆林学院开展“农艺与种业领域研究进展”课程教学五年的经历,浅析当前在类似院校本课程面临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1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对学生整体情况的分析,充分详细的学情分析是教师因材施教的重要基础[2]。榆林学院农艺与种业研究生作为榆林学院首批获准招生的专业硕士点,自2019年开始招生,截至目前已经拥有五届学生,“农艺与种业领域研究进展”课程已开课5学期。学生生源以地方农技部门的工作人员、政府有学历提升意愿的行政人员及经济管理、会计等考研压力较大的文科管理类等相关专业的应往届毕业生为主,真正农学、生命科学等大生命科学门类内的生源相对较少。这类学生典型的特点是:(1)工作人员等在职的生源家庭任务等较重,时常需要请假,影响课堂正常教学;(2)文史、工商类学员虽然大部分由应往届生组成且全脱产在校学习,但由于其缺少高中及大学阶段生命科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导致其生命科学基础较差、农学基础更差;(3)一部分本科园林专业的调剂生及工科专业的考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相关课程基础,但对作物学及作物生理学及植物营养学等相对陌生,好处在于理工科学生具备严格的数学逻辑思维,能较快转变学习方式方法,快速融入课程;(4)有一小部分学生属于农学大类如植物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具备“农学”“植物生理学”“作物育种学”“植物营养学”等农艺与种业专业的基本课程知识储备[3],是课堂上相对容易接受学科新知识的小众群体。这些学情的存在给课程教学尤其是“农艺与种业领域研究进展”课程教学带来不小的挑战,如果教学起点过低,必然会与部分专业课程教授的内容重复,使学习程度较好的同学受到影响;如果教学起点较高又会影响专业基础相对较差的同学,可能导致专业基础差的同学知识储备越来越差,这些都对“新农科”背景下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不利。

2当前课程主要授课模式及课程效果

榆林学院农艺与种业专业研究生的“农艺与种业领域研究进展”课程共设置32学时,共8次课,每次4学时。为让更多的不同领域的专家教师参与课程,我们共邀请7位来自草学、植物保护、植物重金属胁迫、作物育种、作物栽培及作物营养学领域的本校教师参与教学(下表)。针对每次课的内容各授课教师制定了详细的课堂思政切入点,已经开始有效地将思政带入课堂。我们设置的课程考核方式由过去的开卷考试转变为6次文献阅读笔记和结课论文的形式。文献阅读笔记具体要求为:基于每次课不同教师上课的内容,在中国知网或者外文期刊上筛选该类知识点的论文详细阅读并撰写阅读笔记;文献要求来源于行业顶级期刊。结课论文也是基于上课内容,选择任一知识点撰写不少于3000字结课论文,近五年中英文参考文献不低于20篇。

当前授课形式下课堂效果相对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教学以本校教师为主,本校教师由于在不同的课程中有授课,为课程增加了知识点重复讲授的潜在风险;同时本校教师大多是学校科研院所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师工作岗位,基本是从学校到学校,因此,缺乏一线生产经验,对于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不利。同时,由于教学经费投入相对较少,缺乏聘请的一线专家授课指导,多元化教学相对不足。鉴于学情分析所得出的学生特点,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差异较大也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跨专业学生尤其是文科考生对于本课程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具有一定难度,同时由于课程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吃力也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下降,影响课堂效果。

此外,农艺与种业专业属于农业专业硕士范畴,国家设置本专业的初衷在于为农业、农村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农艺与种业专业大部分课程由生命科学学院或农学院或草学院等农业专业的教师承担,缺少经济管理等专业的教师参与教学,因此培养的学生也以农学专业知识的掌握为主要的考核点,缺少对学生的农业经营管理方面知识的培养。“农艺与种业领域研究进展”课程的学习主要以生命科学类知识的课堂讲授为主,作为专业硕士培养应该更多的面向生产一线,缺少来自生产一线专家及经管知识的授课内容。

3课程改进的建议

3.1加强课堂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是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教育理念,逐步打造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4]。“农艺与种业领域研究进展”课程由于其特殊的课程性质,如需要把握学术前沿从学科的发展讲到当前的主流研究,耗时较大,导致思政元素融入较为困难,对于培养学生“学农、知农、爱农、兴农”的“大国‘三农’”情怀不利[5]。虽然,当前任课教师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将促进学科发展的典型人物事迹融入思政,但是如何在“润物细无声”的情境下,将思政元素悄无声息的融入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扎实掌握前沿理论知识的同时,领会课程所包含的思想价值、精神财富及学科发展的艰辛历程仍是教学过程中值得重点关注和时常反思的问题。

3.2加大教学投入,宽泛上课形式

“农艺与种业领域研究进展”课程属于农艺与种业的专业选修课程,课程并不能全覆盖本专业学生,这就给学校增加本课程的教学投入带来不利因素。因此,应该把本课程设置成为专业必修课程,全体农艺与种业研究生均需要上课。同时,应该更改当前课程上课形式,如当年课程属于提前安排上课,1~8周固定时间开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更改课程为学生一、二年级上课,四个学期修够8次课即可,不强求必须在一年级下学期完成所有相关课程。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学生可以选择在研究生一年级、二年级各学期结束前交回课程作业及结课论文即可,由课程负责教师给出成绩,学生获得相应学分。此外,学校尚没有给予课程配套经费,作为一门农艺与种业前沿的课程需要广泛吸收校外知名专家、一线从业人员参与教学。因此,学校提供适当的配套经费,支持和保障课程的顺利开展。

3.3建立校内教师和校外专家相结合的授课模式

学生在课程上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差异较大的原因在于学生生源情况本身差距较大,不同生源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不同,文科经管类生源更是没有基本的生命科学、农学知识基础。鉴于此,即使邀请校外知名专家授课,课程效果也未可知。因此,应该建立校内教师和校外专家相结合的授课模式,4学时的课程分成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校内教师主讲本次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回顾、了解相关内容,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第二部分由校外专家进行前沿知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掌握该学科领域的前沿热点。该种授课模式的建立将极大提高课堂效率,弥补学生基础知识储备的不足。此外,加强对跨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专业知识考核。在研究生一年级增加跨专业学生补修本科生课程的课时要求,补修科目至少应该包括“植物生理学”“作物栽培学”“植物育种学”及“分子生物学”等课程,学生可以在学院开设的本科课程中任选上课班级,跟随本科生随堂上课,可参加本科生或研究生院统一组织考核。

3.4加强学科建设,融入通识教育元素

高等教育农艺与种业专业培养的是能下基层、能上谈判桌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这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掌握扎实的农学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所需的基本常识类知识,而这些社会类知识正是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识教育旨在教授大学生和研究生基本且全面的社会常识,并且国家在前期规划纲要里面早就明确提出实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当前,在国家积极推动“新农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教育部门建议开设“文学艺术”“大数据”“农业发展文明”“海洋与农业科技”“道德法律”与“经济管理”及“外国语”等几大类型的通识教育课程。“农艺与种业前沿进展”课程能有效衔接引入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英语训练等相关通识课程知识。建议本课程在后期引入经济与管理学院、政法学院等相关专业教师讲授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相关法律讲解等课程内容,丰富学生课程修养。同时。邀请农业政策制定部门的高级管理者讲授农业政策制定的基本依据及理论,提高学生对农业政策的把控能力。

3.5简化审批程序,丰富教学手段

农艺与种业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当前学情背景下,学生农事操作及育种技术等相关实操技能缺乏,课程应该结合最新的栽培领域相关研究进展,在学校农牧教学实践基地开展部分课程的教学工作,如学校陕北旱地农业张雄教授团队开发的在榆林地区广泛推广的膜际栽培技术[6]可以作为本课程实践内容,由该团队负责在农牧基地开展实操课程,在实操的同时讲授膜际栽培在榆林地区能够很好地提高作物产量的机理,真正将作物栽培相关的气候理论、环境条件理论与实际生产相结合,转变以往课堂单纯讲解理论的弊端[7]。此外,学院陕北杂粮作物育种团队也可针对课程开出杂交育种实践教学内容。因此,学校应该出台研究生教学的专项教学管理方案,简化教师调整上课内容的相关程序,改为课前一周研究生院备案制。

结语

当前正处在高等教育“新农科”建设的热潮中,相信随着国家、社会给予农业产业持续的关注和投入,农学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发展也必将迎来快速发展。地方普通高校农艺与种业专业“农艺与种业领域研究进展”课程也必将在不远的将来打开新局面。本文所提及的相关改革的对策也将在我们将来的教学中逐渐实施开展。

参考文献:

[1]张晨,李澈.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教40条”决定实施“六卓越拔尖”计划2.0[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36):35.

[2]邵卓越.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学理念与学情分析的共变[J].教学研究,2023,46(06):3641.

[3]刘颖,薛迎斌,杨少瑕,等.植物营养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农艺与种业领域硕士研究生课程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22,28(02):164167.

[4]沈雪峰,郑殿峰,赵黎明,等.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广东海洋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06):101104.

[5]赵琦,张瑞,邱意弘,等.“知农、爱农、兴农”的新时代农业生态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23(05):106112.

[6]ChangL,LiuR,YanJ,ZhangS.Unperforatedfilmcoveredplantingcontributestoimprovedfilmrecoveryratesandfoxtailmilletgrainyieldsinsandysoils[J].AgriculturalWaterManagement,2024,294:108737.

[7]冯启高,岳庆玲,赵新亮.新农科背景下地方涉农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路径创新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24,30(02):125128.

基金项目:榆林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3YLJY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01315)

作者简介:严加坤(1988—),男,汉族,山东临沂人,理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育种相关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