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效果分析与提升

2024-09-11邓雄峰袁一鸣陆华才黄宜庆

科技风 2024年25期

摘要:工程专业理论课程作为本科高年级重点学习的课程之一,关系到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以及专业知识的运用,同时也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的综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基础。文章从工程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出发,从多方面分析了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的因素,并围绕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策略,通过这些策略的实践与应用,以此促进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策略;人才培养

1概述

据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7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820所。然而,通过查阅这些高校名单不难发现,以工科为主或以工科专业见长的普通高等学校占其中的主要部分。工科教育通常要以基础学科或基础课程为依托,通过系统化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能解决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以此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产业和经济[14]。

为满足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加强专业课程的学习,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这对工科专业本科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正如作者所在的普通高等学校,它是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地方高校,以自动化专业为例,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在本科高年级时需要同学们系统地学习本专业的多门专业核心课程,如“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智能控制技术”等。通过对这些专业核心课程系统化的学习,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得以提升和拓展,同时专业实践能力能够有效提升,从而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服务于地方经济的综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毫无疑问,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需要专业理论课程的辅助和积淀。作者所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的课程建设方案中,“现代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电力电子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要学好这些课程,学生需要先修“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基础课程,通过积累基础课程的相应知识,以此提高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效果。然而,通过对学生调研发现,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效果并不是很乐观,如何提升这些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效果,就成为摆在一线教师眼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于是,为了提升和改善课程教学效果,很多学者尝试做了不少研究,例如有学者就提出引入课程前沿知识[5]、加强课堂研讨[6]、增加实践/实验教学[79]、运用信息化技术[10]等教学模式,通过这些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然8106debba62f786d2a8feafb070a9bf8而,鉴于办学层次、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多方面的差异性,教学效果的提升还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

针对上述分析,作者以所在高校自动化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为出发点,深入剖析了理论课程教学效果不佳产生的多种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提升策略,以期通过这些策略的实践与应用,达到提升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2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效果不佳产生因素

2.1缺少课前预习准备,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若要深入掌握课程学习内容,课前预习相关内容必不可少,它是学习的先行过程,有利于学生提前把握学习重点和难点,进而有针对性地听讲,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过程一般需要同学们提前自觉完成。对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而言,提前预习课程内容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很多学生却忽视了这一过程,在面对教师的讲解时,内容讲到哪一部分,他们就看哪一部分内容,把课堂时间变成了预习时间,对于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却忽视。由于缺乏提前预习这一过程,学生在课堂上没有预设的学习目标,也没有亟待解决的困惑,进而对于授课教师抛出的问题缺乏深入思考,更不用说让学生认真听课了,这一情况这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

2.2缺乏相关基础知识,知识点掌握不牢固

工程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要以相关基础课程知识为基础,如果没有这些知识的铺垫和积累,理论课程的学习就会变得像空中楼阁,缺乏支撑。然而,作者所在高校很多先修的基础课程在大一、大二时就已经开设完成,当学生进入本科高年级后,由于时间间隔较长,很多学生对学过的知识难免出现遗忘的现象。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不扎实以及遗忘,从而导致学生对理论课程中一些定理的证明、结论的推导、公式的分析就会难以理解,并进一步影响理论课程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和吸收,这毋庸置疑会造成课程教学效果的下降。

2.3考研就业时间紧迫,学生听课状态不一

大三下学期至大四上学期,是学生找工作的黄金期,也是考研准备的关键期,而很多学校的专业课、专业核心课等重要课程却都开设在这两个学期。这一年时间里,特别是大四上学期,大部分学生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考研准备上,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课堂时间。对于这部分专注于考研的学生,他们只关注怎么去解决考研试题,花时间看考研参考书,进而慢慢偏离课程的学习;与此同时,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忙于找工作,没有认真听课。由于考研临近、招聘单位的校园招聘,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学习或没有认真听课,殊不知这些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需要学生静下心来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去理解、去消化,否则,当课程结束后,教学效果却很难达到预期。

2.4手机平板缺乏监管,讲授内容浑然不知

当前,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手机、平板电脑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必备随身物品,除了部分课程需要学生借助手机等工具开展辅助教学外,大部分学生利用手机、平板电脑做与学习无关的事。面对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大量出现在课堂上的现象,学校很难采取有效的强制措施加以监督和管理。显然,当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上时,对于教师讲授的课程内容必定是知之甚少甚至是浑然不知,更不用说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了。

2.5教师讲授水平有限,课堂氛围难以把控

随着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相继转岗、退休或者退居二线,工程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被青年教师逐步接替。然而,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毕竟是有限的,教学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对于课程的理解深度也无法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相比。由于教学经验的欠缺,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面对需要扩展的内容时缺乏相关方法,进而导致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很难做到精彩纷呈、幽默风趣,课程内容的讲授也就很难做到深入浅出、循环渐进,从而导致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不深甚至是无法理解。一旦学生觉察到教师的讲课内容不是很精彩,容易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失去耐心和信心,甚至放弃听课转而去做其他事情,如此下去,就很可能导致课堂氛围难以控制,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以上众多因素的出现,如果缺乏有效的改善措施,长时间下去必定会给工程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带来影响,进而影响到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就更谈不上培养符合市场需要、服务地方经济的综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了。为此,作者结合近几年一线教学经历,针对以上出现的影响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多种因素,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点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3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3.1加强课前预习,明确学习目标

课前预习是了解课程内容、提高听课效率的主要方式之一。学生对将要学习的课程内容有必要提前预习,对其中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知识点进行适当标注,然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对预习过程中不明白的地方加强听课,将问题逐步解决,如果仍有不明白的内容,可以课后与授课教师讨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工程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作为授课教师应做到提醒学生加强课前预习,在教学中开展和建立课前预习教学模式,如发放课前预习任务单,或开展有主题的小组讨论学习方式,使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同时,学生也应做到自觉地预习将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以此共同达到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3.2补充基础知识,增加知识储备

工程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和掌握,不仅需要授课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还需要学生具备课程学习的必要的基础知识。当发现基础知识不牢固或者有遗忘时,授课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将需要运用的基础知识形成文件材料,适时地为学生进行补充。而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应该学会在课前及时查找相关资料和教材,对需要的相关基础知识进行温故和学习,并将需要用的这些知识整理起来以备再次用到。通过及时补充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听课中对于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掌握才会更加游刃有余,以此下去,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太差。

3.3专注课堂时间,提高听课质量

考虑到学校课程教学任务的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往往是有限的,对于学生而言,应该把握好课堂时间,努力做到提高课堂听课质量和听课效率。对于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想要利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把需要学习的内容学习好、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掌握牢,这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首要任务是认真听课,利用好课堂时间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尽量解决掉,同时在课后也要及时回顾所学过的内容,对于没有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下次上课时与授课教师讨论,不留疑问和问题。当学生把握好了课堂时间,解决了学习中的困难,对于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自然水到渠成。

3.4加强自律行为,珍惜学习机会

受限了教学计划,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因而不可能把过多精力投入在强调纪律上,学生应该做到自我约束,加强自律能力的培养,珍惜课堂时间和学习机会。因此,在课堂上,学生尽量不去做与课程学习无关的事情,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听课上,如针对自己的疑惑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面对教师的提问或话题积极参与讨论等。如此,学生通过自身和自律行为的加强,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接受课程学习,势必能对教学效果起到推动作用。

3.5提高备课质量,提升课堂氛围

授课教师要想把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好,丰富的教学经验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备课质量。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接收能力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备课时尽量兼顾到大多数人,针对难以理解的内容,要做到举一反三、深入浅出,而对于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要做到分层讲解,逐步深入。同时,还应该兼顾理论与实践,通过引入一些实例,让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学生的状态变化,适时调整授课技巧,激活学生听课热情,以此提升课堂学习气氛。如此一来,当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时,自然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学效果顺势得到提升。

以上针对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部分提升策略,以期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和应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最大程度地接受专业知识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但是每个人的学习能力、接受程度不同,这些还需要同学们在课堂以外花时间去学习、去解决遇到的问题。

结语

文章从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效果出发,分析了课程教学效果不佳产生的因素,并围绕这些因素提出了部分相应的教学效果提升策略,以期通过策略的实施和应用,达到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目的。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体现出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还关系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也是评价本科教学成效的重要依据。把握好课程教学效果,对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服务地方产业的综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伟,王笑难.吉林省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服务地方产业能力提升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34(3):2527.

[2]陈川,洪璇,王娟,等.面向产业需求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厦门医学院为例[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37(3):6468.

[3]方海林.校地联合、产教融合、知行耦合:面向地方产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1):7780.

[4]许书源,王栋,白利忠,等.对新材料、化工领域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思考——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为例[J].广东化工,2023,50(16):241242+240.

[5]钱永青.增强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探讨[J].科技视界,2021,1:34.

[6]刘一诺.参与式教学方法在服装表演理论课程中的实践[J].艺术教育,2019,6:99100.

[7]刘琳,胡莉,李海波.提高工科专业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22:7677.

[8]赵烁,吕静彩,柴保明,等.新工科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从实践到理论[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3):125128.

[9]李静,龙海涛,杨敏,等.“互联网+”时代提升普通化学教学效果的调控策略与探索[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1,38(6):3236.

[10]谢菲菲,李雷.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效果提升路径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5):4042.

基金项目:1.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面向自动化专业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2jyxm139),“面向智能制造的自动化类专业改造提升及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22jyxm137)和“面向新工科的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重构”(项目编号:2022sx012);2.安徽工程大学校级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计划项目“应用型人才导向下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探析与实践”(项目编号:2022jyxm65)

作者简介:邓雄峰(1986—),男,安徽宿松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智能控制方法设计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