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FPGA 的IFF 信号侦察系统的设计

2024-09-03陈昱均滕全进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19期

摘要:敌我识别(IFF) 系统是现代战争中电子信息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IFF信号的侦察,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敌我识别信号检测方法。该系统采用具有国产化替代方案的FPGA+ADC硬件架构,通过超外差无线接收方式和相关检测算法实现对信号的时域、频域测量。结合对IFF信号的特征分析,完成了对IFF信号的模式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不仅可以实时、准确地完成IFF信号的检测,还能根据工程需求实现更多的功能扩展。

关键词:敌我识别;FPGA;国产化;超外差

中图分类号:TN 9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4)19-0091-03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战在现代战争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现代信息化战场中,敌我识别系统不仅是军事对抗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电子侦察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雷达敌我识别系统由询问机和应答机组成,询问信号的工作频段为1030MHz,应答信号的工作频段为1090MHz。敌我识别系统的发展历经MARK X、MARK XII及最新一代的MARK XIIA系统[1]。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敌我识别信号侦察方法,该方法采用FPGA+ADC的硬件架构,实现了IFF信号的多通道接收,对接收数据进行检测、分选后完成IFF信号的模式识别。

1 基于FPGA 的IFF 信号侦察系统组成

二次雷达是IFF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信号采用脉冲编码方式进行调制。每种模式都包含询问和应答两种工作方式,如MARK X、MARK XII系统询问、应答信号格式所示[2]。系统主要包括ADC数据采样、超外差接收、信号模式分选等几个模块。系统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ADC数据采样模块实现对输入数据的正确接收,并恢复成数据流形式,用于后级的超外差数据处理。超外差接收模块完成对中频的窄带滤波、时域检测和参数提取、频率参数估计运算,将最终结果封包形成脉冲描述字(PDW) ,用于信号模式分选和存储。信号模式分选模块根据全脉冲数据对各种模式并行开展模式识别,得到的结果分成两路:一路直接送入数据帧编码模块,按照报文帧格式进行编码输出;另外一路输入到中频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模式采集。

在数字电路设计中,FPGA作为一种具有高度可编程性、高速数据传输和实时数据处理能力的芯片,在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选用Xilinx公司的XC7VX690T 系列芯片,该芯片具备高性能、低功耗、大容量等特点,其国产化替代方案可选择复旦微的JFM7VX690T80。ADC 采样芯片选择TI 公司的ADS4449,ADS4449 是一款高线性四通道14 位250MSPS模数转换器(ADC) ,具有低噪声性能以及在宽输入频率范围内出色的SFDR,其国产化替代方案为航天民芯AS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