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全媒体网站群建设研究
2024-09-03肖高琼马瑶许文明
摘要:高校网站群管理系统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现有的网站群管理系统在面对信息类别多元化、信息来源多渠道时,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为适应媒体融合和网络安全的特点,建设统一部署、统一管理、统一安全体系的全媒体网站群管理平台十分必要。文章从技术的多个维度对网站群平台进行分析,旨在为现代网站群平台建设提供参考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校;全媒体;网站群;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4)19-0081-03
0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和“互联网+教育”的迅猛发展,国家相继出台网络安全相关政策文件,以标准规范促进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加强新时代高校信息化建设,指导如何保障教育信息系统的持续安全稳定运行。2019年5月13日,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2.0国家标准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步入新时代[1]。高校门户网站是高校对外宣传自身形象、发布信息的重要窗口,信息安全尤为重要,信息化建设中网站安全的防控和部署是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2]。
1 网站群管理系统现状
以某高校为例,2013年开始使用网站群管理平台,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与积淀,基本已覆盖学校主站、新闻网、院系职能部门、院系子站及各类专题网等,满足学校、部门、院系信息发布,师生学习、科研及学术工作的需求。但随着微信、微博、抖音、B站等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流量媒体全面爆发,传播渠道多样化,学校网站、微信、微博等信息相对独立,各自运行和管理在其独立的后台中,多平台间难以实现数据、内容的互通共享等问题。
高校网站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站点数量不断增加,各类资源日益丰富。因此,对站点的管理要求也日益提高。然而,由于站点数量众多且类型各异,安全问题难以明确责任归属,导致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抓手,难以做到权责利分明。同时,新形式和新类型的站点缺乏建设和管理的人员支持。此外,目前站点资产统计方面存在维度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
在重大活动、重要节假日和国家会议等重要时间段,网站群平台往往成为网络攻击的重点目标,因此网络安全防护变得尤为关键。新时期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在等保1.0的基础上覆盖范围更广,内容更加精简但内涵更加丰富,要求更高,更加注重全方位主动防御、动态防御、整体防控和精准防护。当前信息技术始终处于快速发展中,新技术层出不穷,网站安全问题变化多样,使得高校网站群管理平台面临的安全威胁越来越严峻。
2 全媒体网站群建设
高校未来网站群的建设不应再局限于校园网站的管理,而应通过网站集群建设机制构建网站群管理平台,实现内容的多渠道高效发布、统一聚合、统一管理、统一安全,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实现面向公开信息的全媒体管理[3],解决学校不同平台之间的内容数据孤岛等问题。采用一套站群系统即可兼容手机/Pad/PC等不同终端的网站建设,支持移动版网站访问和管理,满足高校一体化服务与管理需求[4]。同时,明确系统安全、内容安全、管理安全的主体责任和管理细则,落实平台规范化管理。
2.1 系统架构
全媒体网站群平台围绕高校数字内容服务建设的实际需求,通过引入新技术、新理念,在网站及服务的建设管理、系统安全、内容生产、管控等方面进行进一步升级,构建一个更安全、更统一、更智能的全媒体集群化管理平台,助力大型组织机构数字化转型,如图1所示。
运行环境:系统具有良好的跨平台性和扩展性,支持各种虚拟化环境,可灵活部署,满足对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技术支撑:支持全媒体发布渠道的建设、内容的安全管理技术、动态交互性应用建设以及数据统计分析。
安全保障:提升安全基线,通过应用安全、常态化安全运维以及传统防火墙,打造平台表层防护、业务防护、内核防护的三层防护能力。
运维管理:对传统的站群管理模式进行智能化赋能,引入前沿主流技术,无缝接入平台,让日常管理更便捷。实现动态应用的安全统一管理、全媒体日常建设维护和资源共享,针对运维数据,实现大屏展现,降低管理难度。
业务管理:面向前端提供功能应用支撑,在信息对外发布时做好资源协调内容,高效管理,牢牢把控系统数据,为平台整体运行状况展现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外部展现:除PC、手机、Pad端的网站以外,将微信、微博、电子大屏等纳入统一信息发布渠道中,并且可以不断地进行媒体渠道的扩展。按照部门进行分层、分级、分权限管理,最终形成一个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的全媒体发布渠道,提升新闻信息的覆盖面。
2.2 平台安全架构
网站群安全应从网络、应用两个方面进行安全管理。通过设置备份、冗余链路确保网络连续性;通过设置后台登录网址自动化确保系统避免黑客攻击;通过设置安全访问体系、日志追踪等确保系统安全[5]。
网站群平台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安全问题,涵盖部署、上线、运行、管理、运维、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体系。它要满足等保2.0要求,更好地支撑重保工作,能够全方位保障学校网站建设的日常安全管理、攻防演练及重保场景下的诸多安全问题。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是实现系统安全防护的重要手段。平台安全应注意以下几点:1) 平台引用库及时更新,以消除安全隐患;2) 中间件及时升级至最新版;3) 清理针对js、css 实现代码中的潜在隐患;4) 对可能存在漏洞的第三方库和中间件版本进行升级,降低安全风险;5) 加强动态内容安全防护,支持对整个站群的所有动态页面进行限流(针对IP、URL 等)和拦截处理,保证平台的稳定运行。
在新的安全形势下,需要迭代安全中心以满足学校不同业务场景的高效运转及扩展需求,全方位保障学校网站建设的日常安全管理、攻防演练及重保场景下的诸多安全问题,如图2所示。
2.3 管理安全体系
全媒体站群系统应推出管理安全理念,通过三个部门端、三个业务入口,实现“权、责、利”分明。明确主体责任的安全,使平台间责任范围明晰。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管辖的站点、新媒体账号、电子屏、动态应用等,实现部门资产网格化管理。通过这一新的管理模式,信息化部门可以更高效地进行站群管理和部门资产盘点,各部门可以提升网站的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及工作流程的规范化,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生产质量,同时权责划分也更加明晰。
管理部门系统端:主要包括运维工作台、安全中心、权限细分的系统级管理员,同时内置等保要求的安全管理员、审计管理员、用户管理员三个互相制约的系统管理员,保障整个平台的整体安全。
宣传部门内容运营端:主要包括敏感词、错别字、重大表述错误等内容的检测处理及过程跟进等,同时包括系统内容的整体运营统计情况,保障系统内容安全及内容运营相关工作。
二级院部部门端:包括各部门的管理员工作、站点建设,内容发布审核管理等具体的相关功能。
通过规范的管理安全体系,构建多维度、层级化的网站管理模式,做好资产盘点,关键时刻站点关停等安全运维操作,多维度的成果展示,解决难查找、难统计、难管理等问题。
2.4 新媒体发布中心
实现网站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统一建设,浏览器全面兼容。将网站、微信、微博所有的媒体发布资源集中在资源库,对媒体的素材进行集中管理和分类,结合不同宣传主题,构建起涵盖多维度的媒体宣传发布平台。同时,各媒体发布渠道的优秀素材资源可以进行分享转发,让数据多跑路,实现内容互联互通,实现资源的再利用,提高资源整体利用率、调动作者积极性,丰富各媒体发布的内容,如图3所示。
2.5 内容安全管理
实现网站信息安全、内容安全两手抓,对原有网站进行科学的安全策略管理,落实教育部《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中关于研究制定网站管理的安全标准,实现从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防御、动态防御。
对文章在发布前、审核中、发布后全生命周期进行内容安全管控,构建“能预防、扫得出、检得到、快处置”的内容安全治理体系,有效提升学校内容发布与管理水平,保障网站及新媒体内容安全。同时将网站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内容一键发布到各个平台,支持同平台同源发布,统发统审统撤,实现全媒体资源互通和内容安全保障。
2.6 系统运维管理
通过统一技术和规范、标准化接口等方式打造基础平台。前端与网站群无缝集成,保障平台的安全和稳定。对网站进行独立部署、统一管理、一键关停、动静分离等支撑,打造高校统一的网站动态轻应用资源池,解决对内对外的轻应用需求。
实时掌握网站运行情况,从全局视角提升对网站异常行为的发现识别、理解分析以及响应处理能力,并以可视化图形和动态视图的方式将网站数据进行全方位展示。
3 结束语
通过多年的网站群管理平台建设,有效地解决了高校网站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升了高校网站的整体安全保障,推动了高校智慧校园的发展,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应加快健全集媒体融合、安全等级管控、智能化服务一体的全媒体网站群平台。
参考文献:
[1] 徐震.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从1.0到2.0[J].保密工作,2019(7):63-64.
[2] 王嘉冰,张国俊,张天卓.等保2.0背景下高校网站群系统应用研究[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21,11(4):182-183,187.
[3] 王瑶.高校全媒体网站群平台建设研究[J].计算机应用文摘,2022,38(2):44-46.
[4] 单伟萍.全媒体时代高校新型网站群管理平台建设研究[J]. 计算机时代,2020(5):20-22.
[5] 吴鹏.基于网站群模式构建门户网站的实践探究[J].移动信息.2019(5):35-37.
【通联编辑:谢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