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 的我国智慧医院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2024-09-03李梅
摘要:目的:该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我国智慧医院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与趋势,为智慧医院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 数据库中截至2023年10月的中文文献为研究对象,使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智慧医院领域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我国智慧医院研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智慧医院的相关技术、实现路径及效果评价等热点领域。智慧医院的发展经历了从实践探索、技术应用到体系建设的演进过程。结论:未来研究可以从医疗大数据支持智慧决策和智慧化建设与人文建设协同发展两个方面进行突破与完善。
关键词:智慧医院;CiteSpace;研究热点;趋势
中图分类号:R197.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4)19-0063-04
“智慧医院”起源于2009年美国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战略,是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构建智慧服务体系、智慧医疗体系和智慧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优化医疗服务资源,拓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创新型医院[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政策与经济的推动以及人们对医疗卫生需求的改变,智慧医院应运而生[2]。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智慧医院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了解我国智慧医院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脉络、研究热点与趋势,本文通过收集国内智慧医院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文献分析软件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为我国智慧医院建设实践与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作为文献来源数据库,检索途径选择“高级检索”,检索字段选择“主题”,检索词为“智慧医院”,检索时间范围不限,检索时间为2023年10月31日。去除不相关和不符合标准文献最终检索出1 742篇智慧医院相关文献,将文献以Refworks 格式导出,再经CiteSpace 6.2.R4 中Data “import/export”功能对文献进行处理,最终纳入1 742 篇文献进行分析。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CiteSpace 6.2.R4(64-bit) 并结合Excel 对智慧医院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统计年度发文量、主要研究机构、主要发文期刊,绘制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知识图谱,对智慧医院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全面深入分析。
2 智慧医院领域文献统计分析
2.1 年度发文量分析
将1 742篇智慧医院文献按照年度发文量进行统计,得到图1所示智慧医院领域发文量年度分布图。图中可知,智慧医院领域发文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10—2012年为萌芽期,发文量在10篇以内;2013—2016年为缓慢增长期,发文量在50篇以内;2017—2023年为快速增长期,发文量连年不断增加,由2017 年的80 篇增加到2022 年的335篇;2023年因数据不全出现了下降趋势。
2.2 发文机构分析
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机构共现知识图谱。图谱显示各机构间较为分散,连线很少,表明各机构间的合作研究较少。利用Excel统计各机构发文数量,得到表1所示发文量排名前10的机构,共13个机构,共发文139篇,占总发文量的7.98 %。13个机构中有11家医院,其中发文最多的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2.3 来源期刊分析
智慧医院领域发文量较多的前10种期刊如表2 所示。10种期刊发文量合计501篇,占总发文量的28.76 %。其中发文最多的期刊为《中国医院院长》。1 742篇文献中有123篇为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文献,占总文献数的7.06 %,发文量排名前10 的期刊中,有两种期刊《中国医院管理》和《中国医院》为核心期刊。
3 智慧医院领域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3.1 关键词共现、聚类与研究热点分析
利用CiteSpace软件,以关键词为节点,绘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如图2所示。图中共有503个节点,1450条连线,其中最核心的关键词为智慧医院,共出现677次,中心性为1.02,其次为智慧医疗,出现频次为212次,中心性为0.28,以及公立医院、智慧财务、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电子病历、互联网、“互联网+”、智慧门诊、医联体等高频关键词。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智慧医院文献进行聚类分析,绘制了国内智慧医院研究文献聚类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聚类模块值Q值为0.4807 > 0.3,聚类平均轮廓值S 值为0.7818 > 0.7,因此聚类是显著且高效的。图谱中主要聚类有#0智慧医院、#1智慧财务、#2 智慧医疗、#3卫生健康、#4物联网、#5智慧门诊、#6智慧化、#7智慧后勤、#8智慧服务。
从关键词共现与聚类知识图谱可以看出,智慧医院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三个:第一,智慧医院相关的各智慧领域,包括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电子病历、智慧财务、智慧门诊、智慧后勤、智慧病房、智慧运维;第二,建设智慧医院的相关技术,包括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互联网+”;第三,智慧医院的实现路径与效果评价,包括医联体、移动医疗、分级诊疗、互联互通、就医体验。
3.2 关键词突现及研究脉络分析
对关键词进行突发性探测,能够把握一定时期内关注度陡然增强的关键词,对揭示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及研究热点有重要作用。图4为智慧医院领域突现强度排名前24的关键词,图中Keywords为突现的关键词,Year为文献发表年份,Strength为突现强度,Begin和End为突现词开始和结束时间,深色加粗线条为突现词出现的时间段。图4可以发现智慧医院研究领域呈现三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是实践探索与理念提出阶段。我国“智慧医院”的概念起源于“智慧城市”,2014年,《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首次在政策上提出了“智慧医院”的概念[3]。在此之前,智慧医院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已经开始。2012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在国内首创“智慧医院掌上浙一”服务新模式,实现了手机移动端实时挂号、查询报告等[4]。解放军总医院逐步调整信息化发展战略,向智慧医院迈进[5]。业界学者也在智慧医院领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如智慧医院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6],智慧医疗应用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7]。2015年,智慧医院建设试点单位公布,标志着我国智慧医院建设正式拉开帷幕。
第二阶段是技术应用与路径探索阶段。随着理念的提出与政策的支持,相关技术与平台成为智慧医院建设的关键,包括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支付宝等。与此同时,智慧医院建设路径与抓手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2015年9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8],而构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正是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的有效载体,《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9],医联体成为我国“智慧医院”的建设模式之一[10],促进了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推动了智慧医院的建设发展。自2015年起,在全国医疗系统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联合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5-2017 年)》[11]《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12],以有效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体验为目标,计划中明确提出了“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行动计划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智慧医院的建设发展。
第三阶段是体系建设与评价阶段。随着智慧医院建设的深入推进,相关标准与评估体系落地应用,如《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试行)》[13]《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14]《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15]。2020年《关于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通知》中提出建立医疗、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系统[16]。2021年《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17]。智慧医院的建设从智慧医疗扩展到智慧服务与智慧管理。
4 讨论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智慧医院建设从智慧医疗延伸到了智慧建设的各个领域,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医学影像中心联合超算中心搭载新一代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影像学诊断技术[18]。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实现了“全流程无感就医”,患者对终端进行“刷脸”就能快捷地进入就医流程[19]。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设了线上线下就诊全流程覆盖的“无卡”医院,全面推行“一码”畅通就诊[2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建设了特色显著的互联网医院,在国家大型公立医院中首家推出4大特色咨询服务:药师咨询、护理咨询、康复治疗师咨询、遗传咨询[21]。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实现了“业财管税档”一体化下物资进销存业务智慧化管理[22]。上海同济医院建成了集健康宣教、床旁预约检查、点餐、预约护工、费用查询结算、娱乐、满意度评价的智慧病房系统[23]。截至2024年2月28日全国批复设置了2700余家互联网医院[24]。
未来,我国智慧医院建设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突破与完善。
第一,医疗大数据推动智慧决策支持。智慧医院建设实现了医疗信息电子化、数据化,驱动了医疗大数据的形成。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挖掘电子病历中患者的诊疗信息实现临床决策支持、挖掘医院管理数据实现医院管理决策支撑、挖掘患者行为数据实现患者服务决策支持,对于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将形成良性闭环循环发展。以当前应用较多的临床决策支持为例,临床决策支持的主要数据来源为电子病历,当前国内对电子病历支持临床决策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三个内容,命名实体识别方法研究、疾病预测模型研究、中药用药规律研究,研究对象多为某一医院的电子病历数据,未实现对大规模电子病历数据的深度挖掘。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首先是电子病历存在大量文本、图像等非结构化数据,其次是不同医疗机构由于系统差异导致数据无法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孤岛”广泛存在。要打破当前现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电子病历的结构化建设。如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编写标准化的医疗术语字典库,同时搭建开发在书写时就完全结构化的智慧病历系统,实现了全结构化的数据录入方式[25]。其次,运用新兴技术实现不同数据系统的互联互通。如区块链技术,由于其去中心化的特征,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建立起不同医疗机构电子病历数据流通的桥梁。
第二,智慧化建设与人文建设协同发展。“有时能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在安慰”,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背景下,人文关怀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后发挥重要作用。2023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发布《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方案提出“加强医疗机构人文建设,打造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26]。在医院智慧化建设过程中,各种先进医疗设备的应用,拉大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医护人员更多地依赖医疗设备容易忽略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当前,我国各大公立医院为了加强医疗服务的人文关怀,不断推进志愿者服务,志愿者服务主要是为患者提供位置引导、就医流程、自助设备使用等的咨询服务,可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但对患者的疾病状态影响甚微。而主导患者疾病诊疗与护理的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医患沟通、人文关怀会对患者的疾病状态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要重点提升医护人员的人文素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首先,要营造人文文化氛围,如挖掘医院文化精神、树立标杆人物,从精神上引领医护人员弘扬崇高的职业精神;其次,开展医学人文教育培训,通过教育的力量唤醒医护人员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最后,建立医德医风评价考核机制,通过评价考核约束或激励医护人员的行为。
5 结论
本研究以我国智慧医院领域1 742篇文献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对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得到以下发现。2010年开始我国学者开始发表“智慧医院”相关文献,近年来发文量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从发文机构来看,各机构发文量均较少,且机构间的合作少,未形成核心研究机构。从发文期刊来看,核心期刊发文量较少,智慧医院领域文献质量有待提升。研究热点包括:智慧医院相关的各智慧领域,建设智慧医院的相关技术,智慧医院的实现路径与效果评价。智慧医院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实践探索与理念提出阶段,技术应用与路径探索阶段,体系建设与评价阶段。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智慧医院建设指南[EB/OL].(2021-09-03) [2023-11-09]. https://dbba. sacinfo. org. cn/stdDetail/6dc5d2e8f8977d46b1d77bb854b49408004ddf7d929928b08c2c82f8349b96f3.
[2] 胥婷,崔文彬,于广军.我国智慧医院建设现状及发展路径[J]. 中国医院,2020,24(3):1-3,10.
[3] 张强.我国智慧医院发展情况与趋势分析[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22,23(8):50-54.
[4] 佚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在国内首创“智慧医院掌上浙一” 服务新模式[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1(5):534.
[5] 史洪飞.解放军总医院智慧医院建设初探[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34(5):522-523.
[6] 陈秋晓,张莹,姚志刚,等.智慧医院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医院管理论坛,2013,30(3):52-54.
[7] 李建功,唐雄燕.智慧医疗应用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34(6):2-7,17.
[8]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 (2015-09-08) [2023-12-01]. https://www. gov. cn/zhengce/content/2015-09/11/content_10158.htm.
[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全文)[EB/OL].(2017-03-16) [2023-11-09]. https://www. gov. cn/guowuyuan/2017-03/16/content_5177940.htm.
[10] 国家卫健委发布会. 国家卫健委发布会介绍智慧医院建设进展 今年将力推医院智慧服务分级[EB/OL].(2019-03-22)[2023-12-01]. http://www.cac.gov.cn/2019-03/22/c_1124268345.htm.
[11] 国家卫生计生委 国家中医药局. 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5-01-28)[2023-11-09].http://www.nhc.gov.cn/yzygj/s3593g/201501/5584853cfa254d1aa4e38de0700891fa.shtml.
[12] 卫生计生委 中医药局. 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64gu+1HCt5V+bZ6x8aqLLpVneVY9svTXDtGMs1sUR+A=2020年)的通知[EB/OL].(2017-12-29)[2023-11-09].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8/content_5299607.htm.
[13]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关于印发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及评价标准(试行)的通知[EB/OL].(2018-12-07)[2023-11-09].http://www.nhc.gov.cn/yzygj/s 7659/201812/3cae6834a65d48e9bfd783f3c7d54745.shtml.
[14]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关于印发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EB/OL].(2019-03-18)[2024-01-15]. http://www. nhc. gov. cn/yzygj/s3593g/201903/9fd8590dc00f4feeb66d70e3972ede84.shtml.
[15]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关于印发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EB/OL].(2021-03-15)[2023-11-09].http://www. nhc. gov. cn/yzygj/s3594q/202103/10ec6aca99ec47428d2841a110448de3.shtml.
[16]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通知[EB/OL].(2021-06-04)[2023-11-09]. https://www. gov. cn/zhengce/zhengceku/2020-05/22/con⁃tent 5513897.htm.
[17]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EB/OL].(2021-06-04)[2023-11-09].http://www.nhc.gov.cn/bgt/gwywj2/202106/034d0ba894fa4acfb9ed19692514c1b5.shtml.
[18] 本刊编辑部.以智慧医院建设为抓手 提升医院科学管理水平——访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院长陈芸[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3,30(10):101-103.
[19] 黄勇.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全流程无感就医 刷脸就医更便捷[J].中国卫生,2023(8):42-43.
[20] 谭友文.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智慧赋能 让百姓更有“医” 靠[J].中国卫生,2023(8):80-81.
[21] 孙思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让医疗服务更舒适更智慧[J].中国卫生,2023(8):48-49.
[22] 文丹妮,朱忠君,梁亚钦,等.同济医院“ 业财管税档” 一体化下物资进销存业务智慧化管理实践[J].财务与会计,2023(13):26-28.
[23] 赵海鹏,沈宇杨,宋雪.基于新型信息技术集成的智慧病房建设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22,42(9):55-57,90.
[24]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年2月28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EB/OL].(2021-06-04) [2023-11-09].http://www.nhc.gov.cn/xcs/s3574/202402/3d2d2cd7720541c0b7ce712f1a06db27.shtml.
[25] 佚名.走在智慧医院建设前列的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J]. 中国医院管理,2022,42(8):2-3.
[26]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中医药局. 关于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的通知[EB/OL].(2023-05-26)[2023-11-09]. http://www. nhc. gov. cn/yzygj/s3594q/202305/723c7a3456e94 dcf8f7ea1ada30ba472.shtml.
【通联编辑:李雅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