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不断凝聚陕西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2024-09-03陆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重要的市场化、专业化融资工具,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对于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及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的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重大战略贯彻落实
产业投资基金以其专业化水准,能够有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重大改革、重大政策,有助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融资”和“融策”的有机结合。陕西围绕“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先进制造等领域谋篇布局、深耕细作,设立谋划了一批投资基金,有助于壮大重点领域产业集群、精准服务实体经济,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指导性和方向性,助力重大战略顺利落地。
(二)有利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产业投资基金致力于创新创业,对创新产业具有敏锐的捕捉能力,展现出典型的“投行思维”特点,为创新产业和早期项目提供宝贵原始资金,促进创新型企业有效经营与快速发展,在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快速发展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强劲动能。
(三)有利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产业投资基金具有独特的风险估值与交易机制,能够有效削弱信息不对称问题,汇集各类创新要素并使其高效流动。随着科技进步和数字经济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产业投资基金通过提供适应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的金融服务,引导各类资源投向战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
(四)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
产业投资基金以其专业眼光和积极介入,为二级市场的发展挑选和培育了许多优质企业,有力推动了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发展,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新鲜血液”,其快速发展加快推动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有助于优化和改善金融资源配置,不断提升直接融资比重。与此同时,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也为产业投资基金提供更加多元的退出渠道。
(五)有利于加快企业发展壮大
产业投资基金兼具专业性和前瞻性,十分关注企业未来的成长性,为很多暂时不具备银行放贷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增加企业资本金,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资产负债率,促进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同时,一般还参与企业内部管理,并提供财务、法律、后续融资等支持,在促进企业完善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陕西产业投资基金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陕西高度重视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将其作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开展资本招商的重要手段以及推动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着力完善政策体系、加快培育市场主体、持续优化行业生态,行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一)基金规模稳步增长
截至2023年底,辖内登记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91家,基金数量675支,基金规模1085亿元,分别居全国第13位、15位、20位,是2018年底的1.2倍、2.6倍、1.2倍。西安市建立重组了100亿元创新基金、200亿元工业倍增基金,加快了建立1000亿元重点产业链基金集群的步伐。清科数据显示,2023年陕西基金投资案例188起、金额108亿元,居全国第9位和第11位,增速高于全国41.5个和5个百分点。
(二)政策保障不断夯实
各级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创业投资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私募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陕西自贸试验区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暂行办法》《西安市打造创投生态十项举措》等政策文件,从准入登记、资金募集、项目投资、财政奖补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省内首支自贸试验区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基金和S基金成功落地。
(三)基金效能有效释放
截至2023年底,各类基金在陕投资项目2702个,在投本金1603亿元,超八成投资项目为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初创科技型企业,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备受省内外投资机构青睐。科创板开板以来,陕西有14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居全国第十、西部第二,基金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动能不断积蓄,“投早投小投科技”成效明显。
(四)本土机构不断壮大
在管规模超20亿元的基金管理机构有20余家,逐步涌现出一批优秀本土机构。西高投、金资基金、中科创星、唐兴资本等机构多次蝉联清科、投中、融中等年度榜单。陕煤集团、陕投集团、西投控股等国有企业纷纷发力基金行业,近两年新登记基金管理人中三分之一具有国资背景,国资机构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富有陕西特色的“基金陕军”品牌效应持续扩大。
(五)行业生态持续优化
各级有关部门和企业积极践行“投行思维”,探索技术、资本、市场、产品相融合的“基金+产业”新模式,营造良好行业发展环境。陕西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陕西省优秀创投风投排行榜”评选,举办两届陕西创业投资发展论坛,扎实推进西部创投生态服务中心建设。西安市连续举办七届硬科技创新大会和全球创投峰会,汇聚全球资本目光。行业协会定期举办创投进地市、经理训练营、项目路演等活动。
三、陕西产业投资基金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整体规模偏小
截至2023年底,陕西登记基金管理人、基金数量、基金规模分别占全国的1.48%、1.23%和0.76%,低于GDP和固投的比重。管理基金规模全国第20位,“基金规模/GDP”比值第22位。与重庆、安徽、湖北、四川、江西等兄弟省份相比,管理基金规模、单支基金平均规模均为最后一名(见表1)。管理基金规模5亿元以下的基金管理人占79%,20亿元以上的仅占7%,管理人注册地94%集中在关中地区,行业发展不平衡。
(二)基金管理水平较差
基金管理机构平均管理规模5.68亿元,在兄弟省份中排最后一名,仅为安徽的36.1%,2023年仅有4家投资机构入选清科年度榜单。本土优质基金管理团队和头部机构仍然较少,管理基金数量超过10支的基金管理人仅占6.8%。引进外地知名投资机构的力度还不够,清科2023年排名前10的创投机构中,仅深创投1家在陕设立分支机构并有在管基金。
(三)服务产业链群发展不够
省级母基金规模为200亿元,相比之下,安徽、重庆、江西均提出要设立不低于200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集群(见表2)。产业链群覆盖面有待扩展,围绕数控机床、输变电装备、民用无人机、物联网等重点产业链群还是空白。产业链龙头企业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除陕煤集团和陕汽集团外,省内产业链龙头企业设立基金的情况较少,龙头企业谋划基金的积极性和能力水平有待提升。
(四)引导基金作用发挥不足
投资进度较为缓慢,市场化运作程度还需进一步提升。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区域合作、城乡融合、绿色发展、“一带一路”、西咸一体化建设、西安都市圈发展、招商引资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方面,基金工具的运用还不够充分。子基金国有出资占比较高,对社会资本的引导撬动不够。市县两级引导基金普遍存在着项目投资缓慢、项目储备不足、基金管理人赋能不够等共性问题。
(五)政策保障亟待强化
基金的发展、监管、出资等职能较为分散,部门间合力未有效发挥。行业发展支持政策举措不够明确清晰,未及时出台匹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税收优惠、财政奖补、人才引进等政策。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行业活动仍然较少,基金小镇发展、区域创投服务中心建设、西部创投中心建设等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举措力度不够。行业过度依赖IPO退出,并购重组等方式运用不足,基金退出渠道较窄。
四、对策建议
当前,陕西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下一步,要紧密围绕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四个经济”等中心工作,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不断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认真践行“投行思维”,切实把发展壮大产业投资基金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提出的“四个着力”“五个新突破”的重要抓手,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基金力量”。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完善议事协调机制。建立产业投资基金省级联席会议制度,系统研究行业发展重大战略、重大问题。加强省级行业部门、各市(区)、投资机构、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之间的沟通协作,充分释放工作合力。二是厘清部门职责。明确行业发展牵头部门,统筹负责产业投资基金总的规划制定、制度建设、政策支持等工作。进一步明晰有关省级部门职责,发挥各方优势,履行好基金的出资、登记、监管、风险防范等职责。三是深化投行思维。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工作本领,着眼长期发展战略,培养运用“投行思维”,坚持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干事,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发改、科技、工信等经济部门、国有企业和地方平台公司负责同志对基金工具的认识,真正将基金和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打造专业化政府投行铁军。
(二)切实强化政策支持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加快制定出台务实管用的行业发展指导意见和扶持措施,优化“募投管退”制度环境,明确行业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二是加强财税支持。加大预算内等财政资金支持,整合优化各类资金,在允许范围内制定出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减免政策。三是建立项目对接机制。加大产业基金与各级重点项目库的对接,做好政府部门与产业基金的对接服务。建立产业投资基金项目库,提升项目对接效率和精准度。四是畅通募资退出渠道。加强与国家级母基金的沟通联动,支持省属企业和链主企业对基金出资,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深化股贷债保联动,支持通过发债以及募集险资、养老金、社保金等耐心资本,拓宽市场化、多元化、长期化资金来源。完善股权交易中心交易制度,积极申请基金份额转让和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加快S基金设立运行,统筹用好并购回购,拓宽基金退出渠道。
(三)切实优化引导基金功能
一是优化基金设立。进一步突出引导基金政策导向和定位,更好发挥引导基金服务重大战略、重点领域、重大规划、重点产业的支撑作用,持续推动引导基金市场化运作,发挥好行业部门政策资源优势,加快基金落地步伐。二是优化基金管理。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优秀基金管理人团队,建立引导基金及子基金管理人库,坚持优胜劣汰,完善动态退出机制。建立法律、审计、评估等外部机构库,建设全流程资金监管体系。三是优化考核体系。对管理机构制定科学、可量化的考核指标,切实加强考核管理。在出资上限、投资领域等方面给予更多宽松条件,制定引导基金退出让利制度和实施细则。建立基金容错免责机制,对“投早、投小”基金设置更高投资风险容05cf1a618329d289dc876a4dee66da8a忍度。
(四)切实服务重大战略重点领域
一是积极构建基金矩阵。统筹考虑各领域、各阶段基金协同发展,围绕政策性基金群、产业发展基金群和天使创投基金群构建基金矩阵。其中,政策性基金群围绕中省重大战略可设立西咸一体化建设、城乡融合、绿色发展、招商引资、产业并购等领域主题母基金;产业发展基金群围绕重点产业链群、新质生产力发展可设立新能源汽车、数控机床、增材制造、航空航天、前沿新材料、氢能、北斗应用、低空经济、未来医疗等领域主题母基金;天使创投基金群可设立天使、种子、创业投资等阶段主题母基金。二是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充分调动产业链龙头企业积极性,支持有条件的链主企业发起设立“链上”基金,鼓励国有链主企业联合央企在陕设立“链上”基金。三是充分运用第三方力量。积极引进制造业转型升级、集成电路、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国家级母基金在陕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基金,发挥好头部基金管理人优势,大力引进支持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各类资源。
(五)切实改善行业发展环境
一是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继续举办好创业投资发展论坛、全球创投峰会等品牌活动,定期组织政策宣讲、项目路演、机构对接。扎实做好创投企业备案,助力企业享受税收优惠。二是强化人才保障。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培养,在人才奖励、配偶就业、子女教育、职称评定等方面施行“量身定制”政策。鼓励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组织开展基金高管培训活动,提高从业人员执业水平。三是打造行业聚集平台。用好秦创原西安科创基金园、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等现有聚集区以及秦创原总窗口、交大创新港、西工大翱翔小镇等优质平台,打造产业基金一站式服务平台,吸引各类基金入驻。四是加强机构引进培育。深化与高瓴、红杉、中金等一线机构合作,吸引更多专业化机构和市场化基金落户陕西。发挥好省属企业、政府投融资平台先锋作用,不断发展壮大本土机构。
(六)切实防范化解行业风险
一是坚持防微杜渐。树牢科学防范风险意识,坚持“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强化风险警示和宣传教育,深入挖掘典型投资案例,创新宣传方式,提高群众风险防范意识。二是加强整治清理。加大违规运营基金清理整顿力度,对不按时进行年检的创业投资企业以及不规范开展风险排查整改的政府投资基金,依规取消其备案登记资格。三是压实各方责任。引导投资者按照“投资自愿、风险自担”的原则进行投资,基金管理机构按照“依法合规、有序操作”的原则开展业务。发挥好法律、审计等外部机构的监督作用,有效降低产业投资行业风险。全面落实行业监管部门风险防范责任,夯实属地政府风险处置责任,切实防范化解产业投资基金各环节各领域风险。
(作者单位: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