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奢香夫人:维护民族团结的彝族女杰

2024-09-03胡莎莎

中国故事 2024年8期

【导读】奢香夫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女政治家。她修道开驿,发展经济,思想先进,始终维护国家统一,其英勇事迹广为人知。她推动了贵州发展,为贵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挥了重要作用。

奢香夫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巾帼英雄,丈夫死后,其代袭贵州宣慰司一职,执掌水西土司十五年。奢香夫人在贵州修龙场九驿,开发交通,发展经济,建设贵州。还主张学习汉文化,始终维护祖国统一,对贵州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对奢香夫人事迹进行历史考察。

一、奢香夫人的历史形象

无论是中央王朝还是地方官民,都对奢香夫人的事迹称赞不绝,“奇”“智”“勇”是用于评价奢香夫人的常见字眼,正史称赞她智溢唐蒙,功高博望,文人视她与平阳昭公主、花木兰等同,更有皇帝封为大明顺德夫人。

(一)中央王朝认可

中央王朝对奢香夫人的评价极高,不但夸她聪敏,还称赞她勇于男子。她入见高皇后,禀明诉求,惩治马烨;在皇帝面前立誓开道修驿,皇帝赞扬她的智慧高于开拓夜郎的中郎将唐蒙,功劳胜过开辟丝绸之路的张骞。不仅如此,奢香夫人还被评价为对朝廷最为忠心之人。每当奢香夫人或奢香夫人遣人进京时,皇帝总是给予厚赏,表达中央王朝对她的肯定。浙江提学佥事谷应泰编《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九记载,宋钦的妻子进京面见皇帝,“安奢香之闻呼赴闕,两女子观变决机,勇于丈夫。甚至入见高皇后,使高帝竟斩马都督。蒲伏掖门,瞻仰天日,指陈险厄,立誓河山。开赤水之道,通龙场之驿,智溢唐蒙,功高博望。彼地有此异人,山川岂能再阻蛮方耶?”《清史稿》卷五百十五列传三百二记载:“明霭翠、奢香最为效忠。”

(二)地方官民称赞

地方官员、文人知道奢香夫人事迹后,十分惊叹,纷纷作诗称赞,夸其为巾帼英雄,赞美她有勇有谋,能与花木兰、平阳昭公主、梁红玉、秦良玉、费贞娥媲美。《敬业堂诗集》卷二《水西行》记载,“奢香一巾帼,跃马金陵谒天子”向皇帝承诺修筑道路,最终实现了“一诺西南九驿通”。《晚晴簃诗汇》卷一百四十六《奢香驿》记载:“……惟兹旧驿亭,香名永芬馥。奢香树边功,良玉拥戎纛。天生奇女子,争辉二申录。”杨文莹在《黔阳杂咏》称赞:“乌撒穷荒九驿开,奢香应变亦奇才。长簪窄袖蛮方女,曾见大明天子来。”《赌棋山庄词话》卷十沈梦塘《八美词》中写到“八美者:北齐女子木兰、隋谯国洗夫人、唐李卫公妻红拂、唐平阳昭公主、宋韩蕲王妻梁夫人、明水西宣慰司女官奢香、明石砫宣抚司女官秦良玉、明宫人费贞娥。其调皆齐天乐。”余上泗《蛮峒竹枝词》记载:“风烟济火旧岩疆,礼乐千村变卉裳。际得承平遗事远,部人犹自说奢香。”可见后人对奢香的称赞和怀念。

二、奢香夫人促进贵州各民族贸易往来

(一)开道修驿,打通贵州交通

奢香夫人组织人力“开偏桥、水东,以达乌蒙、乌撒及容山、草塘诸境,立龙场九驿”。龙场九驿是明洪武年间,奢香夫人开辟贵州驿道时建立的,是连接黔中与黔西北的交通要道。驿道北通四川和云南地区,东达湖广等地区,改变了贵州相对封闭的状态,开辟了毕节彝族通往中国西南部的道路,让贵州成为川滇黔毗邻地区的重要枢纽。驿路开通后,大批汉人通过军屯、民屯、商屯、流寓、商旅等迁移至贵州,与各族人民交错杂居,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基础条件,对贵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该驿道从贵阳出发,依次经过龙场驿、六广驿、谷里驿、水西驿、奢香驿、金鸡驿、阁鸦驿、归化驿和毕节驿,九驿沿途还设有十八站,因以龙场镇为起点,故被称为“龙场九驿”。

(二)发展经济,促进贸易往来

奢香夫人开发贵州交通,有效地促进了贵州地区经济的发展,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

明初时,贵州地区的农业发展滞后,农业产物以荞麦为主,产量低,奢香夫人主张学习中央王朝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使百姓安居乐业。《水西简史》中记载:“农业为主,兼重畜牧,手工业与农牧业逐渐分离。”奢香夫人积极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为了发展水西的农业,她采取了亦兵亦民的政策,以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同时,她还请汉族耕作好手,来帮助彝家子民改进耕作方法。

奢香夫人进京后发现江南绣花技术远高于水西,便主动学习绣花技艺,学成归来后将其传授给水西妇女,并让女英雄阿梨露带领女兵参与学刺绣,将刺绣传授给各族妇女。她们不仅绣以自用,还拿到集市去交换,后来流传为“绣花崖的故事”。自此,贵州的刺绣技术得到提升,手工业得到发展,“绣花崖”为妇女交往交流提供了场所,民族往来加强。

奢香夫人运用水西特有的良马发展贸易,水西马知名度高,加之贡马得到皇帝赐名,水西马名扬天下。马匹带动了贵州其他商品的贸易,促进了贵州经济发展。据《明实录》记载,朝廷水西马交易一共有35次之多,其中洪武十七年(1384年)“七月朝廷以锦、布命宜慰霭翠易马得1300匹;同年,宣宁侯曹泰在水西市马还得500匹;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在水西市马1000多匹。”贡马深得朱元璋喜爱,他命臣子作诗赞马。学士宋濂作《天马赞》,明代诗人杨慎写《养龙坑飞越峰天马歌》称赞:“贡上金陵一万匹,内厩惟称此马良……飞越峰名自天锡,骏骨虽朽名不磨。”此外,奢香夫人为促进水西马贸易,制定了有利于贸易的相关规定。如水西不设关卡,不兴路签,不缴贩马税,公平交易,除酒、肉外皆可换马等,并向水西各地颁发牌令(木牌上贴布告立于三岔路口),向往来客商、百姓公布此规定。此规定一出,驿道行人增加,前往水西的客商逐渐增多,他们运盐巴、茶叶、布匹、花线、金银首饰等到水西换马,贸易往来频繁。奢香夫人组织水西人民开设“转转场”,使得贸易往来更为集中。交换场所固定,交换时间明确,在集市人们各取所需,信息互换,贸易便利。

三、奢香夫人促进贵州各民族思想文化交融

(一)崇尚儒学,促进文化交融

明以前贵州多地为“生界”,没有通用的语言文字,文化习俗各异。奢香夫人归附后,多次赴金陵朝贡,主动学习汉文化。不仅如此,她还派子安进京学习,带动贵州人民学习汉文化,促进了贵州与内地的广泛交流,推进了民族文化融合。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奢香夫人状告都督马晔后,在回乡路上所作的《回水西纪事》,不仅体现了其汉文化水平,还表达出对国家的忠诚。奢香夫人号召家乡子民学习汉文化,引起贵州其他土司效仿。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五月,奢香夫人派子弟进京入太学。在其引领下,乌撒、乌蒙、芒布、永宁地区土司先后送子弟进京入学。洪武二十三年七月(1390年),“云南乌撒军民府土官知府何能遣其弟忽山及啰啰生二人,请入国子监读书。”同年九月初二,“云南乌蒙、芒布二军民府土官遣其子以作、捕驹等,请入国子监读书”。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正月以前,永宁宣抚司宣抚禄照的儿子阿摄承袭宣抚司一职,在这之前,“禄照遣阿摄及次子智入太学受业”。

奢香夫人鼓励子孙学习汉文化,后世子孙也坚持学习。如奢香夫人第八代孙贵州宣慰使安贵荣,与王阳明有着深厚的友谊。安贵荣不因王阳明被贬而嘲笑他,而是虚心求教。王阳明曾写下“使君不以为过,使廪人馈粟,庖人馈粟,圉人代薪水之劳”。为此,王阳明在贵州任职期间,曾于龙岗书院和贵阳书院教授汉学,对安氏及其他少数民族子弟进行授课,为彝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培养了一批人才。奢香的十世孙贵州宣慰使安万铨、十二世孙贵州宣慰使安国亨,也到中原聘请汉儒到水西地区教儒学,两宣慰使都有较高的汉文化水平。

(二)忍辱负重,维护祖国统一

奢香夫人执政水西期间,与明王朝保持紧密联系,坚决维护国家大统一。明太祖派马烨任贵州都督期间,急于求成,“欲尽灭诸罗,代以流官”。洪武十六年(1383年),他借故裸挞奢香夫人,企图以辱香激诸罗反,奢香夫人深受民众爱戴,“四十八部罗,咸集香军门稽颡,愿扫境反,香曰:‘反非吾分,且反则人得借天兵以临,我中歹计矣。’水东宣慰使刘淑贞听闻此事,赴京禀明太祖,皇帝招奢香夫人觐见”。洪武十七年(1384年),奢香夫人忍辱进京诉马都督,并向皇帝表明“贵州东北可以通蜀而道梗久矣,请为上刊险平道,为驿传以通之”。皇帝对奢香夫人十分赞赏,表示愿除马烨,以巩固西南统治,还赏赐奢香夫人绵绮珠翠,金环袭衣等。

奢香夫人对明王朝平定云南起了积极作用。国家统一,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各族人民才能更好交往交流交融。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朝廷派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率领大军从四川、湖南经水西地区进攻云南,途经水西时,奢香夫人为明军让路,并主动提供帮助,为明军提供了披毡1万须。奢香夫人领导水西部族支援明军攻打云南,消灭元朝残余势力,助力明朝统一西南,平定云南,收复梁王把匝刺瓦尔密。

四、结语

奢香夫人是巾帼英雄,她对贵州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贡献不容忽视。奢香夫人大力开发贵州交通,开辟以偏桥为中心的两条道路,开设龙场九驿,把西南各省连接起来,为人们往来提供便利;发展经济,积极主动发展以马为主的经济贸易,开设“转转场”,为贸易往来提供平台,促进了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倡学习汉文化,推崇儒学,派遣子弟进京学习,创建了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的机会。奢香夫人的一生忠于国家、顾全大局、反对战争、忠于职守、热爱子民,忍辱负重、为民着想,促进了民族的团结与和平,推动了西南地区的发展,维护了祖国的大统一,加强了各民族的往来,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参考文献

[1] 张廷玉,等. 明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2]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贵州卷[M]. 北京:中国ISBN出版社,2003.

[3] 王明贵,王继超,编. 水西简史[M].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1.

[4] 贵州通志 卷四十四[M]. 乾隆六年刻本.

[5] 余宏模. 明代彝族女杰奢香[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6] 黄彰健,校勘,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明实录 明太祖实录[M]. 北京:中华书局,2016.

[7] 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 外集三[M]. 陈恕,编校. 北京:线装书局,2014.

[9] 鄂尔泰. 贵州通志 卷二十一[M]. 乾隆六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