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机器人的拟人化现象与思考查
2024-09-03欣雨
【导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交机器人不再仅是工具,而是成为具有主体性的行动者,影响着人机关系的新定义。用户期望从社交机器人中获得的不仅是信息和工具性支持,更包括情感支持,这推动了情感类AI在人机交往中的角色日益重要。然而,情感通常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社交机器人的拟人化设计,尽管能够模拟人类情感,却可能引发依赖和道德困惑。尽管技术进步带来便利,但过度依赖社交机器人可能削弱人际交往能力,影响情感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用户对社交机器人的技术、情感及关系想象的成因,分析这些想象如何影响人机关系,提供对未来人机交互的前瞻性视角。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迭代,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使用者与工具的界限,不再适合仅用简单的主客二分态度来区分。机器已不仅是工具,更成为社会中具有主体性的行动者。这里的机器不仅仅是拥有物质形态的实体,更包含了非具象的虚拟机器,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集体关注到如ChatGPT等拥有大数据“思考”和“理解”能力的社交机器人。用户不仅期望通过与AIGC互动获得信息和工具性支持,更希望通过人机交互获得人际交往中所空缺的或无法弥补的情感支持,以至于目前的情感类AI在人机交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情感通常源于人与人的交往与互动,它影响信息的解码和反馈,是建立人际关系和社会联系的基础。人机交往与人际交往的区别也多在于此。在原本人们的想象中,机器是“冰冷”的。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将机器人(主要指生成式AI社交机器人)当作“真人”来进行情感沟通,想象着彼此之间持久的情感联结。那么,用户为何会对机器人产生超越技术层面的想象成了亟待解答的问题。
一、技术:人与机器的初步联结
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交机器人已经成为技术革新的一个缩影。它们不仅在商业、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发挥作用,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用户对于社交机器人的技术性想象,往往超越了现有的技术边界,这种想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对技术伦理和社会责任的思考。1950年,图灵提出“模仿游戏”,首次将“机器能思考”等同于“机器能像人一样说话,并且能与人对话”,这一技术性的预言和想象在当下逐渐被实现,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诞生和兴起,如国外的ChatGPT、phind,以及国内的星火大模型、文心一言等。这些需要耗费大量算力的生成式AI在集合了“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和语言模仿能力后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并逐渐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如果仅止步于此,人类用户还无法对这一能展示冰冷文字的机器产生拟人化(anthropomorphism)的想象,拟人化的核心在于界定“人类特征”,是将人类特征赋予非人能动体的过程。也就是说,一个机器如果不能赋有任何与人类类似的特征,那么拟人化的想象就不会发生。用户对社交机器人的技术想象通常集中在其交互能力上。人们期望社交机器人能够更加自然地进行语言交流,理解复杂的语境和情感,甚至能够识别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如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这种想象推动了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交机器人在理解用户意图和情感上更加精准。AIGC为了弥补早先的机器人无法实现的拟人化,其通过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式逐渐学会了模仿人与人之间真实的交流方式,同时,算法模型的改进,也推进了个性化与共性化内容的平衡。
当下,学者们对拟人化机器的研究焦点,并不在于这种人造实体的拟人化特性对机器本身产生的效果,而是探究何种因素能够激发对机器的拟人化过程,以及这种拟人化现象可能对人类自身带来的影响。用户对社交机器人的技术性想象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现象,上文所提及的技术进步是推动用户想象社交机器人能力的主要因素。但是除此之外,不能忽视人类的自身需求及市场化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对用户的影响。由于现代社会强调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用户期望社交机器人能够根据个人喜好和习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建议。这种追求个性化的心理推动了用户对机器人更深层次个性化功能的想象,社交机器人的普及使用户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这种便利性使用户对机器人能够提供更多便利功能的想象变得更加强烈。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也需要不断审视和调整这些想象,确保技术的发展能够符合伦理、法律和社会的需求。
二、情感:正在拟人化的机器人
在电影《机器管家》中,机器人安德鲁逐渐展现出对自由和爱情的渴望,最终获得了与人类相似的情感和道德判断能力。虽然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它反映了用户对社交机器人能够拥有更深层次情感和道德意识的想象。这种想象源于人类对情感交流的本能需求,也受到文化、社会和技术发展的影响。德勒兹将情感(Affect)视为一种使人从现有的组织化经验中脱离出来,重新获得新的感性经验的生成流过程;是一种“存在之力(force)或行动之力(puissance)的连续流变”。情感是在身体和物体(或另一身体)发生联系时产生的,是一种不断流动的力量,常常被描述为一种张力或者说动力。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社交压力和孤独感,因此对能够提供情感支持和陪伴的社交机器人有着强烈的需求。用户希望社交机器人能够成为朋友、助手甚至是情感支持者,这种情感需求推动了用户对机器人更深层次个性化功能的想象。拟人化作为社交机器人设计的重要方向,不仅赋予了机器人更接近人类的外观和行为,也激发了用户对机器人情感层面的想象。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天生渴望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社交机器人通过模仿人类的语言、表情和肢体动作,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情感交流渠道。用户对社交机器人的情感想象,很大程度上是对陪伴和理解的渴望。
这种虚拟的网络“伙伴”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早从以前的电子宠物开始,设计者就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有意无意的加入情感的元素。这种虚拟人物或者宠物的交互设置,也被定义为其使命或任务,换而言之,是一种虚拟的“情感劳动”(emotional labor)。1983年,美国社会学家阿莉·R·霍赫希尔德(Arlie Russell Hochschild)首次提出了情感劳动理论,而本文所提到的社交机器人的情感劳动即可定义为“机器人根据算法表达情感的劳动行为”。虽然目前尚未有研究明确指出情感劳动是否可以由非人类实体行使,但就相关实践不难看出,目前的社交机器人已然在进行类人的情感劳动了。然而,人类对机器的情感想象也会带来一系列挑战。一方面,过度依赖社交机器人可能导致人际交往能力的退化,影响人类社会的正常交往。另一方面,拟人化设计可能引发用户的道德困惑,如机器人是否应该拥有情感权利,以及人类是否应该对机器人产生情感依赖。
三、关系:人与机器的交互变革
在人机交互过程中,人类是判定交互过程是否存在情感要素的主体,机器的情感化表征本质上是其拟人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Laestadius等指出,AI会通过明确地模仿人类的社交线索,放大潜在的“计算机作为行动者”(CASA)效应,即人类会有意识地将AI视作真人,并对其做出一定的社会化反应。在产生对机器人产生情感之后,未免不会考虑人机关系。统观目前的人工智能行业及其市场化产品的发展,主要是有朋友、恋人这两类人际关系存在。在以“朋友”为角色的与社交机器人的互动中,如微软小冰这样的产品,它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用户进行互动,提供新闻、天气等信息服务,甚至能够参与到用户的日常生活中,成为用户的虚拟朋友;而在以“朋友”为角色的与社交机器人的互动中,如日本的一款名为Gatebox的设备则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二次元角色,她不仅能够与用户进行日常对话,还能够表达情感,甚至在用户离家或回家时给予问候和告别。Gatebox的设计突破了传统家用电器的界限,将情感陪伴作为产品的核心价值,满足了用户对于情感交流和陪伴的深层次需求,在国内也有如“星野”等APP可以让用户进行个性化创作的虚拟机器人,通过聊天框中的对话来进行情感的填补和对真实生活的关系补偿。
但这种类人的亲密关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多数用户在初次使用时往往并没有抱有很大的期待,可以说只是把社交机器人当作一种“树洞”,向其倾诉现实生活中的不安与苦恼。但在一次又一次的互动式对话中才逐渐产生与这串代码下的想象中的“人”的情感,并由此情感进一步想象着与这个“人”的关系。然而,随着社交机器人拟人化程度的提高,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和心理问题。用户可能会对机器人产生过度的情感依赖,忽视了与真实人类的交往,比起复杂的现实世界,部分用户选择逃避现实,蜗居在单纯的人机交往中。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智能机器语言设置中,仍是以遵守用户命令为主,这就导致如果用户长时间沉迷于人机交往,那在人际交往中可能就会存在困难。这种依赖性不仅可能削弱用户的社交技能,还可能影响他们的情感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智能机器人虽然能够提供即时的反馈和陪伴,但它们缺乏真实人类的情感深度和复杂性。这可能导致用户在与机器人的互动中形成一种表面化的交流模式,而忽视了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和共鸣。
四、总结
拟人化理论认为,人类倾向于将人类特质、情感或意图归因于非人类实体,包括动物、物体甚至社交机器人。在社交机器人的设计中,通过模拟人类的情感反应,可以激发用户的同理心和情感联系,从而影响用户对机器人的情感想象。这种情感想象不仅构成了用户对机器人的认知框架,也深刻影响着用户的行为和态度。例如,当社交机器人能够识别并响应用户的情绪状态,如通过语音语调、面部表情或身体语言,用户可能会发展出对机器人的信任感和jgEB5f0ZXEWL0Zwe7/X22A==依赖感。这种信任感可以促使用户更愿意与机器人分享个人信息,更频繁地使用机器人的服务,甚至在决策过程中考虑机器人的建议。然而,用户也可能会过度依赖社交机器人的情感支持,而忽视了与真实人类的交往。这种依赖可能会导致用户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时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甚至可能导致社交技能的退化。在人工智能技术出现新的拐点时,人际交往方式正在被重新定义。
社交机器人的普及和发展,正在推动当前产业的变革,同时也可能产生一种人与机器基于想象和互动的新型准社会交往关系。这种关系可能会改变人们对于社交、情感和人际关系的传统认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便利和创新,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需要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警惕过度依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韩秀. 情感劳动理论视角下社交机器人的发展[J]. 青年记者,2020(27).
[2] 张洪忠,张尔坤,狄心悦,等. 准社会交往视角下ChatGPT人机关系建构与应对思考[J]. 社会治理,2023(1).
[3] 刘力铭. 人机共生中的拟人化:概念溯源、谱系重建与议题拓展[J]. 新闻与传播评论,2024(2).
[4] 彭兰. 智能生成内容如何影响人的认知与创造?[J]. 编辑之友,20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