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的尾声
2024-09-03陈星澳
【导读】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结束于1905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王德昭先生的《清代科举制度研究》是研究清代科举的早期重要著作,开创了清代科举制度系统研究的先绪。此书在学术史上地位非常,至今仍然值得我们研习,本文就此书中清代科举制度的内容与特点进行阐述。
科举制度一般认为始创于隋朝,设进士科取士,后面的朝代继承与改革,直到清末废除。唐朝不仅出现了武举,而且每年定期考试,即所谓“制举”。到了宋朝,科举制度又进行了重大改革,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元明清三代皆沿用。宋朝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为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称赐同进士出身。宋朝还补充完善了回避、锁院、弥封、誊录等制度。元朝排斥科举取士,即便举行科举考试,还要保护蒙古、色目人的科举特权,有“九儒十丐”之说。明朝形成八股取士定制,清朝继承明朝科举制度,但随着近代历史发展,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存废又成为焦点。
《清代科举制度研究》是研究清代科举制度的一本重要史学著作,在中国科举史研究上占有显著位置。王德昭先生在此书的第一章自陈述创作初始,原本只讨论清末科举制度的存废,但一加论究,发现如不能对制度以外的问题加以澄清,讨论科举存废的历史意义也就不重要了。于是,原本一个专题讨论,变为五个专题讨论。此后,王德昭先生集合论文并出书。
一、清代科举制度
(一)明清科举制度的递嬗
王德昭先生一开始便提出清代科举考试上承明制。但清承明制,也有其特殊性,仍然有不少区别。关于明清科举制度的异同点,王德昭先生作了五点总结。第一,明清科举都为政权服务。清朝统一中国后,满汉官职并行,还对联姻的蒙古设有官缺。八旗子弟有众多学校可以任选,除宗学外,还有八旗官学及其他旗籍官学和义学。第二,清朝科举对满人有优待,部分考试单独对宗室、八旗子弟设置。宗室特设考试一般单独举办,考期与考试项目也另定,并单出一榜。八旗子弟同样单独举行考试。但清朝重武,宗室与八旗子弟应试,皆须先试马、步、箭,以示不忘武事。第三,明清的学校,上到中央的国子监,下到府州县,目的都是培育优秀士人与教化社会。但在科举应试中,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学校,都失去教育的功能,变为世人应试与做官的必经之路。第四,与以往朝代不同,明清的科举考试严格。由于明清人口增多,考试士人太多,而录取名额又少,因此录取难度很大,两代还都因科场案而屡兴大狱。王德昭先生强调科场案之起,有政治或个人恩怨的原因,清代尤多,这与清朝大兴文字狱也有一定关系。第五,明、清两代皆号称以时文取士,评论时文,本应该与时变迁,但明代和海禁未开关前的清代,时文贬之者或主之者,所持理由都相仿佛。王德昭先生认为明清两代考试稍有不同者,不在时文,而在考试项目。明代取士,除四书五经用时文外,兼考论、表、诏、诰、判、策。
(二)清代的科举入仕
王德昭先生分析清代科举入仕人数、录取机会得出,清代入仕在清代高层官吏所占比例之大,以及乡试是科举全程中最难过的一关。而对于清代科举制度的评价,王德昭先生引用了清朝一代对科举的批评。第一,王德昭先生引顾炎武于明末清初批评明代的科举制度,“明六经之旨,通当世之务”取士,结果士子成为不读经史,不知世务之人,接着引《儒林外史》对士人的嘲笑,引晚清牛应之《雨窗消意录》中批评俗学之士,引康有为对士人的批评,皆论述清代士人不学无文、迂腐鄙陋。第二,王德昭先生引清初陈廷敬所言、乾隆时舒赫德所称,认为清代科举时文空疏,致使士人目不通今,耳不知中外,以致国家无才可用。第三,科举以经义、四书取士,然而士子读书应试,所存皆利禄之心,败坏士子心术。王德昭先生引乾隆时齐召南进呈经史言事,批评当时的学风不正。第四,士子登第入仕,由于不知实务,不得不任用幕僚书吏,而幕客书吏多是蠹政害民。王德昭先生引孙鼎臣于道光、咸丰年间所说,引同治年间游百川《请惩治贪残吏胥疏》,皆证胥吏之危害。第五,科举虽然是士人的正途,但真正得此荣头还是少数。比如陈康祺《郎潜纪闻》中,年九十八还未通过乡试,康熙时名士高咏应乡试十五次不中,年近六旬,始岁贡入太学。
总之,清代科举制度虽有许多弊症,但也有存在的理由。对此,王德昭先生认为,第一,在明清专制皇权统治下,科举制度造就统治阶层,统治阶层形式上由公开的考试竞争产生,而其优越地位则来自皇权,为皇帝服务。第二,维持社会体制的伦常纲纪,教化社会、驾驭百姓。第三,除去少部分特殊身份关系外,科举无疑是公平竞争,给中国社会带来有效的阶层流动,社会阶层流动有利于社会稳定。
(三)科举制度下的教育
首先,王德昭先生认为,学校教学目的皆是教人通过科举取士。王德昭先生引孙鼎臣《论治》“天下之习,不惟其教,而惟其所取”一句批评学校教育。第二,清代学校有考课,无教学。王德昭先生引汤成烈在道、咸年间论清代学校“其主讲之得名者,大抵揣摩风气,决取科名已耳”。第三,清代学校受到政府诸多限制,无法独立发展。王德昭先生引孙鼎臣论清代教育,当时地方学与太学只具虚名。所以,清代科举无论规则多么严密,但随着时间推移,不加以改革必然败坏。
总之,有清一代,教育不辍。王德昭先生认为,府、州、县学、官学和国学学校可以继续执行其部分的教育功能,而书院和大馆的课程规则严格、拘泥形式,不如上述学校。对此,王德昭先生将科举制度与中国近代史联系起来:“一旦时移世异,如清代末叶的西力迫来,既不能以之御辱图存,也不能以之革故更新,求国家的进步。”
(四)科举制度下的民风与士习
科举制度初始便是读书应试,但名额有限,求取非常不易。士子对于科名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科举考试在形式上是公开、平等的竞争,所以鼓励社会各阶层报名。同时,士子应试,辛苦异常。王德昭先生引《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的例子,他也是怀才久困于场屋之人。此外,清代科场为防止士子作弊,采用的措施十分严格苛细。乾隆九年顺天乡试头场搜出怀挟之人21名。清代打击冒考与枪替,多见于童试和生员岁科两试。王德昭先生认为,南方文风发达,如不加以限制,则北地名额将多数为南人所占。关于士习,王德昭先生认为,士子为应试,贪图近攻,唯知读时文选本、巾箱论策,而置经书史籍于不顾。清廷一度曾禁止坊间选刻时文、表策,和经史节本,但未能有效。
总之,民间对科举的热爱已如痴如醉。贫士不惧艰苦,远道赴试,且势利之风昌盛,王德昭先生引晚清周进、范进中举的例子证明士人极度痴迷科举。
(五)科举制度废止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受到西方诸国的侵略,危机意味着改革注定无法避免。中国近代的改革运动始自洋务运动,又称自强求富运动,其指导纲领是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但只重视武器与练兵,对科举制度影响不大。
内忧外患愈发严峻的局势引发了教育改革。但早期的改革倡导者只是主张变动考试内容。王德昭先生主张科举应免试说经和诗赋,应如汉代的试讽书和射策。也有人主张于现行的科举考试之外另立一科,如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主张在广东、上海各设一翻译学校,教授外国语言文字,学生受业之后,可赏举人出身。甲午之后,忧国之士更加感到国家改革,急不可缓。王德昭先生引康有为公车上书,列举大量科举之弊。在戊戌变法运动中,徐致靖、康有为等人皆有请废八股、改试策论和设立学校的奏折。百日维新期间,除京师大学堂外,各省、府、州、县皆设学堂,推举新教育,于科举之外再立一途。但是,百日维新很快失败,新政多未举行。
庚子事变之后,清廷下诏改革科举制度,废时文诗贴,以经义、时务策问试士,并停武举,还令各省、府、州、县设立学堂。1902年,各官学改设小学堂、中学堂,均归于大学堂办理。1903年,袁世凯与张之洞奏请自1904年恩科后,各项考试取中之额,按年递减。当年,袁世凯等人再次上请停科举,清廷遂下令各省广设学堂,并于1906年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至此,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画上句号。
二、结语
对清代科举制度的研究,此书并不是先例。作为晚清最后一名探花,商衍鎏先生的《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以《钦定科场则例》为主要材料,加上自己亲身经历,详细介绍了童生、举人、进士的各种考试,对考生资格、考官情况、考试地点、各项制度皆有全面的叙述,还讲述了留学生考试、翻译科等。王德昭先生运用资料以官书为多,而官书又以政书为主,如《会典图说》《清通志》《清通典》《钦定大清会典》《会典事例》《钦定皇朝通典》等。此外,他还运用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重要史料。此书论述层层递进,以专题形式,先从比较明清科举异同开始,再以入仕与政府、学校与教育、民风与士习论述清代科举的特点,再对晚清严峻局势的分析,最后导出清代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废止,较为完整地呈现出清代科举制度的全貌。
参考文献
[1] 王佳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J]. 中国文艺家,2019(2).
[2] 王德昭. 清代科举制度研究[M]. 北京:中华书局,1984.
[3] 刘绍春. 晚清科举制的改革与废除[J]. 社会科学辑刊,2001(5).
[4] 商衍鎏.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M]. 北京:故宫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