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书家梁升卿籍贯考辨

2024-09-03陈浩铭

中国故事 2024年8期

【摘要】关于唐书家梁升卿之籍贯,历代文献未曾提及。龙正瑶首提“安定”之说,本文通过梳理安定梁氏迁徙脉络,结合出土墓志,考得“安定”实为郡望,籍贯应为西安。

梁升卿,字升卿,官至广州都督,为盛唐时期著名书法家,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工八分书,兼涉各体,世人称绝。唐之书论家韦续在《墨薮》中称其八分笔势“如惊波往来,巨石前却”。对于小篆,唐之书论家吕总称其笔势“如落玉垂珠”。其书碑作品,历代金石文献屡有记载,惜大多不存于世,其中尚有石刻或旧拓存世者,如《唐御史台精舍碑》《古义士伯夷叔齐二公碑》《杨执一神道碑》等。观其字迹,意承汉隶,又兼唐之审美,与同时代书家韩择木、蔡有邻、史惟则等各有千秋,各具法度。其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对中古时期书法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安定”之说

关于专题讨论梁升卿生平的论文,目前有熊飞《唐八分书家蔡有邻、梁升卿、韩择木生平考略》与张默涵《唐八分书家梁升卿散论——从夫人薛氏墓志的发现说起》,两篇文章有理有据,考证甚详,兹不赘述。然而熊张二人却对梁升卿之籍贯未提一字,查阅历代书法文献、现代新修文学书法辞典、中国书法美术简史等,亦不曾提及梁升卿之籍贯。关于其籍贯之记载,首见于龙正瑶《论尚汉隶笔意的唐代书家——以殷仲容、梁升卿、韩择木、蔡有邻为中心》一文,文中云殷仲容为陈郡人,梁升卿为安定(今甘肃定西)人,韩择木为昌黎人,蔡有邻为济阳人。龙正瑶所持“安定”之说,应源于碑志。2010年夏咸阳国际机场附近出土的《杨执一神道碑》,今归藏于咸阳市渭城区顺陵文管所,李小勇于《文博》已发表有《唐杨执一神道碑考释》一文,并公布了碑之拓片,知撰者为张说,书者为梁升卿。撰志者自署职官为“特进并尚书右丞相兼中书令集贤院大学士上柱国燕国公范阳张说”,书志者自署职官为“尚书兵部郎中安定梁升卿”。今传有《古义士伯夷叔齐二公碑》之旧拓,其字清晰可读,《全唐文》仅录其文,未载其署名。览旧拓之图,知其衔署为“安定梁升卿篹文及书”,此署亦见于明代都穆之金石要著《金薤琳琅》,都穆在《金薤琳琅》中将《古义士伯夷叔齐二公碑》全文及署名辨而录之。由此观之,安定之说,并非无凭无据。

二、古“安定”考

古之安定,历史上辖区范围屡有变化。战国时期,秦国破义渠戎,并于公元前272年创立了北地郡。为巩固统一,当时推行郡县制,划定天下为三十六郡,北地郡为其一,治所在义渠县(今甘肃省庆阳市宁县),领十八县。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频繁,项羽屠咸阳,杀秦王子婴,册封秦军降将章邯为十八路诸侯之一的“雍王”,定都于废丘,即今陕西省西安市东马坊遗址。汉王刘邦攻废丘,章邯兵败自杀。在“雍国”风雨飘摇的两载春秋里,该郡之建制名存实废。刘邦灭“雍国”,依秦之旧制重设北地郡,而后基本上沿袭原来形成的区划规则。到了公元前114年,由于地方行政体系的调整改革,该郡被划为两大部分,析置为两个郡级政区,东边循旧,仍称北地,西边则为安定。安定郡的设立,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匈奴战争后巩固边防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是民族融合的历史必然,在更深的层次,亦是它军事战略地位的体现。据《汉书·地理志》之记载,当时安定郡户为四万二千七百二十五,人口为十四万三千二百九十四,领县二十一。西汉推行郡县两级制,初置十三州,安定郡时属凉州,郡治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王莽时期,安定郡新增一县为安民县,领县二十二。王莽末年,地方割据势力日渐强大,安定郡初为卢芳所陷,后被隗嚣攻占,朝廷已失去该地实际管辖权。光武帝刘秀即位,出兵陇右,隗嚣败逃。建武九年(33年),隗嚣郁郁而终,不久隗嚣的属下周宗、赵恢等带领其少子隗纯投降。至此,隗嚣割据政权宣告覆灭,朝廷重新接管安定郡。东汉时期,由于羌族叛乱,安定郡多次发生迁徙。永初五年(111年),安定郡首次内迁,徙于美阳(今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时美阳归右扶风辖领。永建四年(129年),徙回故地。永建六年(131年),再度迁移,复徙扶风。最晚到永和五年(140年),安定郡已迁回故地,郡治临泾(今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南),领八县。永和六年(141年),出现第三次内迁,复徙扶风。永嘉元年至延熹元年(145年—158年)期间,复徙旧土。永康元年(167年),羌族复乱,出现第四次内迁。建宁二年(169年),回迁故地。由此可见,受到朝代更迭、地方割据势力等因素影响,安定郡辖境范围发生多次变动,迁徙达八次之多也反映了古代行政区域演变的复杂性。兴平元年(194年),安定郡治临泾,领六县。总之,汉代安定郡之区域范围包括今平凉市全域,固原市全境,甘肃祖厉河流域,镇原县全境,庆阳市中南部董志塬局部地区。至唐代,武德元年(618年),安定郡改名泾州(今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北)。贞观元年(627年),全国分设十道,泾州属关内道,领五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泾州复为安定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郡为州,安定郡复为泾州,领五县。

三、安定梁氏之源流考

所谓安定梁氏,多尊春秋时期梁国建国君主梁康伯之玄孙梁益耳(晋国人)为始祖,亦有称东汉初年九江太守梁统或乘氏侯梁冀为先祖者。东汉时期,梁氏渐成显赫一时的家族,梁睦、梁统、梁竦、梁冀、梁鹄等高官将侯,权倾朝野。安定与梁氏的关联,可见于《后汉书·梁统传》:“梁统字仲宁,安定乌氏人,晋大夫梁益耳,即其先也。统高祖父子都,自河东迁居北地,子都子桥,以赀千万徙茂陵,至哀、平之末,归安定。”随着朝代更迭,梁氏之郡望在“前朝记忆”的累式整合中不断建构,咸称作安定。如唐代林宝《元和姓纂·梁氏》载:“嬴姓,伯益之后。秦仲有功,周平王封其少子康于夏阳,是为梁伯。后为秦所灭,子孙以为氏。晋有梁益耳、梁弘、梁由靡,并其后也。”书中关于梁氏郡望源流,仅载安定乌氏这一房支,此支派原为汉代初期的名门望族,后从河东迁至乌氏。近年来隋代梁氏墓志屡有出土,亦有称其先为天水梁氏,如《隋代墓志铭汇考》所载的583年《梁坦志》、589年《杨景暨妻梁氏志》和582年《梁邕志》,此一梁氏分支较早迁徙于天水郡,而乌氏则自汉到北周常定居于安定郡,此皆为题外话。到了唐代,受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影响,安定梁氏遂迁于繁华京区,以延其脉。周晓薇在《新发现的隋代〈梁脩芝墓志〉与中古安定梁氏》亦云:“安定梁氏一族先是著籍于长安,再次大概于隋唐之间始有徙籍于洛阳的分支。”

梁升卿在碑石作品中署作安定,唐人书碑撰文,素以郡望落款,常落故里乡郡之名,以“郡望”和“名字”作为文末署名。因此,梁升卿之郡望为安定。当然,此处之安定郡,非指唐代当时行政区域划分的安定郡,而乃梁升卿先祖发源之地,即汉代曾发生多次迁徙的安定郡。另外,所提“安定”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行政区域概念,更承载着梁氏宗族对祖籍的记忆,它串接起后世血缘延续,以此追溯先祖渊源和历史演变轨迹,亦反映了当时标榜门第之世风,对外可以获得家族认同感,对内可以满足心理自矜之需求。根据安定郡区域变革和安定梁氏的变迁源流,安定应为梁升卿之郡望,而非籍贯也。

四、梁升卿籍贯新考

隋唐时期,安定梁氏多迁于长安洛阳一带,那么梁升卿之籍贯到底属于长安洛阳,还是其他地区?现结合新出土墓志做进一步考证。上文所引张默涵《唐八分书家梁升卿散论——从夫人薛氏墓志的发现说起》一文考释了梁升卿夫人薛氏之志铭,勾勒出两人大致生平事迹以及家世情况,其中部分志文对考证梁升卿籍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张未有论及,为便考析,有助发覆,兹录之如下:“(薛氏)孤鸣易绝,苦节难持。以天宝十二载(753年)七月十九日终于咸宁县安邑里舍,春秋五十四。即以十一月五日权殡于少陵原公茔之侧,从宜也。”志云薛氏卒于咸宁县安邑里舍,享年五十有四。咸宁县,唐天宝七年(748年)改为万年县,和长安县同为京兆府治,其治位于大兴城 (今陕西西安市),乾元元年(758年)复名为万年县。安邑里,据《长安志》和《唐两京城坊考》之记载,曾为宰相李吉甫、李德裕父子宅第,此志可弥补两书阙漏。梁升卿早逝于薛氏,安邑里应为梁升卿生前私人宅第。薛氏灵柩权葬于少陵原,与梁升卿合袝。少陵原,在今西安市城区东南附近,妇随夫葬,此地应为梁升卿家族祖茔之地。可知梁升卿先人早已迁入长安,仕宦而居。志中称河东薛氏曾祖薛宝积为齐、济、润三州刺史,祖薛缄为万年县尉,父薛悌为长安县尉、雍州司兵参军,表明其三代在朝为官,薛氏家族为典型的官僚家族。古时婚姻重视门第,唐之前期婚姻观念尤为讲究门当户对,注重先祖“衣冠牒谱”,梁升卿先祖极有可能入仕,且官阶不低。梁升卿入朝为官,官至从四品上,长期活跃于长安,书碑撰志,与文人重臣张说、张九龄等交善唱和,为一时美谈。

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文人张礼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游历京兆城南,游期七日,后撰极具史料价值和文学意义的《游城南记》,以记唐代长安景物遗迹和游历见闻。《游城南记》有载:“尝读唐人诗集,岑嘉州有杜陵别业、终南别业,而石鳖谷、高冠谷皆有其居,郎士元有吴村别业,段觉有杜村闲居,元微之亦有终南别业,萧氏有兰陵里,梁升卿有安定庄,今皆湮没,漫不可寻,盖不特何将军山林而已。”别业一般为私人所有,指在本宅之外建造,以供游憩的住宅,是正宅以外的另一处产业,多坐落于城市郊区或山麓之地,具有庄园景观特征。从文中可知梁升卿建有别业,亦在长安中,取名为“安定庄”,以标其郡望,惜宋时已湮矣。

唐代士族门阀尤盛,士子惯称郡望,而不名现籍。因此,考索唐人籍贯,还需在还原历史情境下进行深度文献分析。居住地、宅第、坟茔,是确定籍贯的三个关键因素。特别是坟茔,作为古人叶落归根之终所,承载着家族的延续性和灵魂的归属感,是籍贯最有力的证明。综上所考,梁升卿之里第、祖茔、宦迹、别业皆在长安,他以长安为中心进行了一系列人文活动。由此可见,梁升卿之籍贯应为长安(西安),郡望为安定,几成定谳。

参考文献

[1] 班固. 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2.

[2] 李小明. 战国秦汉时期北地郡、安定郡的置废述论[J].宁夏大学学报,2018(4).

[3] 张多勇. 泾河中上游汉安定郡属县城址及其变迁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2007.

[4] 范晔. 后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5] 林宝. 元和姓纂(附四校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94.

[6] 周晓薇. 新发现的隋代《梁脩芝墓志》与中古安定梁氏[J]. 陇东学院学报,2018(2).

[7] 张默涵. 唐八分书家梁升卿散论——从夫人薛氏墓志的发现说起[J]. 书法,2018(5).

[8] 张礼. 游城南记(校注)[M]. 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