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钟书论古典诗歌中的互文艺术

2024-09-03钤圆圆

中国故事 2024年8期

【导读】钱钟书的古典诗歌批评具有典型的互文性,尤其在文本的构成形态上,他认识到文本是话语成分的交织与共存这一特性,话语成分会在不同的文本之中流动,如语词、句法、典故等,钱钟书古典诗歌批评通过对经典文本的分析深入了解它们在文本中的特点以及其流动过程。

一、文本是话语成分的交织与共存

文本是话语成分的交织与共存,不同文本由语词、句法、典故等话语成分流动、聚合,相互作用而产生。本文本的话语成分会进入别的文本,不同的文本之间会产生互文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们是文中之“文”。《说文解字》对“文”的阐释为:“文,错画也,象交文”;《周礼·天官》曰“文”:“供其丝扩,组文之物”;《礼记·乐记》同样指出:“五色成文而不乱。”由此可以看出,相互交错的织物是“文”的本来含义,而后才引申出文本之意。

钱钟书的古典诗歌批评关注文本的互文关系,而在这其中一定会涉及文本内部构成成分的问题。在《管锥编》中,钱钟书提到《周易》的“物相杂,故曰文”与《国语》的“物一无文”,同时对刘熙载在《艺概》中提出的文章没有立意主旨就没有文采的观点进行了引用,指出:“物相杂,故曰文,辩证地指出文学作品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钱钟书虽然没有直言“文”就是织物,但还是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文本是由不同视为话语成分所组成的。在《宋诗选注》中,钱钟书指出李商隐等人在创作诗歌时喜欢借用古典的成语,直接将其放置于自己的诗句之中。陆游更是喜欢将古典的字句运用于自己的诗歌创作之中,虽然“常常觉得寻章摘句的作诗方法是不妥的”,但他并不会因此改变,依旧如此。同时钱钟书引用陆游的诗句:“组绣纷纷街女工,诗家于此欲途穷”“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等,引出“组绣”“藻绘”的出处。这里的“组绣”“藻绘”等词语所表达的便有编织、织物之意,从而体现出他对文本“织物”这一特性的认识。

我们可以通过钱钟书对“赋《诗》断章”的分析论述,进一步对文中之“文”进行理解。春秋时期,人们常常将《诗经》中的诗句运用于自己的诗句之中,这便是他常常在古典诗歌批评中谈到的“赋《诗》断章”。他在《谈艺录》中指出:“窃观禅人接引话头,每取诗人名句为之。”也就是说,僧人在言语活动中也会将他人的话语引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赋《诗》断章”仅仅是借用诗句来抒发情意,并不在意诗句的原义,用诗句参禅,也只是借诗句来说明佛教的道理。“断章”并不一定要与原文意义完全契合,而是触类旁通,不拘泥于《诗》的本义,即通过“断章”将所断之章,抽离出原本的语境,而在一个新的语境中被赋予全新的意义。由此而观,无论是“镶嵌”“绣织”还是“断章”都显示出文本之中还有另外的“文”存在。

通过相关的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发现,钱钟书的古典诗歌批评发掘出了大量的文中之“文”,并以文中之“文”为基础分析它们在文中的特点与含义。本文下面拟从语词、句法、典故等几个方面,对钱钟书古典诗歌批评在互文性视域下的文本内部形态展开具体分析。

二、互文性视域下对语词流动的关注与发掘

语词作为发现文本互文性的重要标志物,在不同的文本之间流动。对文学而言,语言是基础,词语作为语言的最小单位能够组织起所有的文本。在互文性的研究之中,语词具有重要意义,它具有强烈的孽生(“孳生”指的是话语自主繁殖、衍生之意。)性和指涉性,文本中的话语成分都是由语词组合而成的,研究文本中流动的语词是分析互文性的前提和基础。

钱钟书的古典诗歌批评十分关注语词的互文性,在梳理一些在语词上相互影响的互文文本时,他运用了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他会深入分析文本语词的意义阐释,通过相互比较来明确它们的确切涵义,体现文本互文性的意义与价值。以具体的文本内容为例,如钱钟书在《管锥编》中对“写”字的分析,他以《国语》《战国策》与《韩非子》文本中的“写”字为例,深入阐述语词在文本流动中具有互文性。“写”字的初始含义为书写、写作之义,但是《国语》中的“良金写范务”、《战国策》中的“为木人以写寡人”以及《韩非子》“抚琴写新声”,这些“写”字在文本的含义并不是书写的含义,而是以“写”字而生发出的摹拟、刻画之意。钱钟书探究《国语》《战国策》与《韩非子》中的“写”字,清晰地发现语词在文本流动中发生的意义变化,从而让这个语词在文本中的具体含义更准确。同时他认为“写”字在文本的流动过程中,生发出摹拟、刻画之意。例如在李白所写的“百尺清池写翠娥”以及杨万里所作的“奇哉一江水,写此五更天”等诗句中,“写”字具有摹拟、刻画之意。钱钟书在《管锥编》中分析《诗经·桃夭》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认为“夭”有笑的含义,并以“笑”为线索而引申出许多另外的互文文本。例如李商隐在《早起》中所写“莺花啼又笑,鸟无事而恒啼”、李白《古风》中的“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以及卢岑《寻人不遇》中的“隔门借问人谁在,一树桃花笑不应”等。由此可见,在钱钟书的互文性研究中,“写”与“笑”在文本中作为一个流动的语词,会生发出许多具有互文关系的诗歌。正是由于语词的沿用和意义相承,它的含义才被凸显,这也是互文性阐释的价值和意义。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钱钟书在对古典诗歌中的语词进行互文性研究时,会结合不同的文本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分析语词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差异。

三、互文性视域下对句法模仿的发掘及分析

句法同样是互文现象的生成,以及是否为互文关系的一种证据,也是钱钟书古典诗歌批评关注的对象。钱钟书古典诗歌批评对句法进行研究时,句子完全重复的现象并不是他的关注内容,他重点研究的是句子之间的相似性。

钱钟书对诗歌的句子的相似性问题进行研究时,他发现了许多诗句基于共同句法而生成,这一互文现象证明句法一经形成就具有强大的孽生性。他在《谈艺录》中指出:“古来大家,心思句法,复出重见,无如渠之多者。”便是说明古代诗人在创作诗句时会使用共同的句法,尤其是在书写同一主题内容的诗句时,因为一些原因,可能是情感体验的相似性,可能是在认知水平上的延续,他们所写诗歌的立意并不会一直推陈出新,而是会继承前人的写作模式。例如在分析诗人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时,钱钟书便指出后代诗人依照这种既是上下句对仗,又构成“当句对”的句式而仿作的诗句数不胜数。其中十分闪光的一句便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在进行其他诗句创作时同样使用了这种方式。在分析僧莺《赠粲秀才》“愁如湘灵哭湘浦”“高若太空露云物”等诗句时,他指出仿照这种诗句中同时出现“如”“似”等喻词以及相关动词的诗句有,陆龟蒙《谢人诗卷》中的“谈仙忽似朝金母,说艳浑如见玉儿”,罗隐在《和禅月大师见赠》所写“秀似谷中花媚日,清如潭底月圆时”等。黄庭坚在诗句创作时同样爱好使用这种方式,如他所作的“清如接览通春溜,快似挥刀祈怒雷”“清似钓船闻夜雨,壮如军垒动秋覃”等。在钱钟书看来,这一类型的诗句看起来十分巧妙,但实际上它们来自同一个结构模式。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发现诗人虽然是创作诗句的主体,但实际上制造诗句的是句法。句法具有强大的孽生能力,这些诗句的出现是因为句法的存在。

基于相同的句式而产生的诗句,它们之间存在一种互文关系,有一种隐含的句法模式。

四、互文性视域下对典故运用的考察

钱钟书的古典诗歌批评还对典故的互文性进行了考察。典故同样是文本中流动的话语成分,它会与其他的文本话语相联系,同时在流动过程中积淀更为丰富的意蕴。这时,如何让典故与其他文本话语成分更好地融合,成为钱钟书的重点研究内容。

钱钟书认为典故与文本其他话语成分之间存在异质性,如何让它们更好地融合?他认为首先可以从形式上进行消除。例如,在对宋代诗人韩驹的创作进行分析时,钱钟书指出韩驹在使用典故时,十分注意典故的语言内容与诗的内容相接,以及在语气上相一致,所以他使用典故就十分自然。可以看出,韩驹使用典故是为了弥补它与其他话语成分在语言形式上的不和谐之处。而与韩驹所不同的晏殊等人,他们使用典故的方式十分生硬。钱钟书分析晏殊诗歌中的典故发现,他将楚怀王梦巫山神女的典故,直接缩写为“楚梦”入诗,虽然不如有人直接将老子所述的“楚梦”入诗那般荒唐,可还是十分僵硬牵强。其次,钱钟书认为,可以通过消除典故意义,来缓解典故与其他文本话语成分的异质性。这一点可以从他在《宋诗选注》中,对黄庭坚与李商隐等人使用典故的比较中看出。钱钟书认为黄庭坚使用典故的来源,比较之前的李商隐等人,要生僻得多。也许他们引用的典故都具有深奥的含义,但在李商隐和西昆体诗人那里,典故只是一种语言符号,在诗歌中仅仅作为修饰的作用,并无具体的实际意义。那么典故的意义便与诗人诗句中传达的意义无关,读者在阅读时的理解难度并不大。黄庭坚在引用典故时,会将典故具有的实际意义运用于诗歌之中,这会增加读者阅读的难度,犹如“隔帘听琵琶”。读者知道他的诗的确有意义,但却读不出来。通过钱钟书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典故在黄庭坚的诗歌中,参与了文本的意义生成,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而在李商隐和西昆体诗人那里典故只有装饰作用,仅仅作为一种语言符号,并无实际意义。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典故在文本意义生成过程中具有不同功能,当典故只是作为一种语言符号在文本中流动时,它自身具有的实际意义就不存在了,从而可以更好地与文本其他话语成分融合。由此可见,钱钟书注重典故在古典诗歌中的运用,并且希望典故可以通过消除自身的异质性,与文本其他话语成分更好地融合。

参考文献

[1] 钱钟书. 管锥编[M]. 北京:中华书店,1986.

[2] 钱钟书. 宋诗选注[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书店,2002.

[3] 钱钟书. 谈艺录[M]. 北京:中华书店,1984.

[4] 焦亚东. 钱钟书文学批评的互文性特征[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5] 朱志伟. 互文性视角下之互文关系的生成及显现[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

[6] 杨颖育. 互文性与中国诗学的“互识”“互证”“互补”[J]. 当代文坛,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