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徐庶形象辨析
2024-09-03彭月鑫
【导读】徐庶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人物,原为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因罗贯中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走马荐诸葛、进曹营一言不发”等故事而被世人熟知。但这些故事都是罗贯中为拔高徐庶形象而虚构的。罗贯中在创作中对徐庶形象拔高,与宋以来推崇“孝道文化”、宋明理学兴起有着直接的关系。
徐庶生卒年不详,字元直,汉末颍川郡(今河南许昌)人。徐庶的史料记载十分稀少,最早可追溯到陈寿《三国志》,但也仅是将其放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被两次提及。后世的史料记载,如《华阳国志》等基本上也是参照《三国志》而改动。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用大量的篇幅来描写徐庶,为徐庶赋予“忠孝”的标签,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忠孝的典范。但《三国演义》并非史书,而是罗贯中在《三国志平话》和宋元戏曲基础上加工而来的小说,因此《三国演义》中有关徐庶的记载多是罗贯中虚构的创作。本文对《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徐庶形象进行辨析,并分析徐庶形象被拔高的原因,以期丰富三国人物的相关研究。
一、《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徐庶形象之同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以《三国志》为基础,再结合宋元戏曲创作的历史演义小说,但不可否认,《三国演义》对徐庶形象的刻画与《三国志》中的徐庶形象有相同之处。
其一,以孝行事的形象。《三国演义》第八卷“徐庶走马荐诸葛亮”表现出其人的孝顺形象。曹操抓住徐庶母亲,以此要挟徐庶来许昌,徐庶为救母亲只身前往曹营,并向刘备许诺终身不献一策,还在临别之际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徐庶以孝行事的形象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关于徐庶救母,在《三国志·诸葛亮传》有这样的描述:
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徐庶见母亲被曹军俘虏,乃辞别刘备以救母亲,《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刻画了徐庶以孝行事的形象。正如《三国志·陈昱传》明言“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允宜先救至亲”。古之贤人,必以孝行。这也成了徐庶的行为准则。
其二,行侠仗义的形象。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时直接引用《三国志》关于徐庶少年时行侠仗义的描述,两者对此形象的表述是一致的。曰:
庶先名福,本单家子,少好任侠击剑。中平末,尝为人报仇,白垩突面,被发而走,为使所得,问其姓字,闭口不言。吏乃於车上立柱维磔之,击鼓以令於市鄽,莫敢识者,而其党伍共篡解之,得脱。於是感激,弃其刀戟,更疏巾单衣,折节学问。
徐庶家贫,少时学习剑术,行侠仗义,为人报仇,其被官府捉住后,闭口不言,官府击鼓游街示众,党羽一起帮助徐庶脱困。徐庶快意恩仇、行侠仗义的形象被人所熟知。
其三,选贤举能的形象。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用了单独一回来描写“徐庶走马荐诸葛亮”,展现了徐庶推贤举能的形象。而《三国志》也提到了徐庶推荐诸葛亮,曰:“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两者都描述了徐庶知晓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而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徐庶选贤举能,才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决策,曹、孙、刘三分天下。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徐庶都是以忠孝行事、行侠仗义、选贤举能的形象示人,也正是徐庶的核心品质。
二、《三国演义》虚构的情节
正如章学诚对《三国演义》的评价“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的过程中虚构了一些故事情节来拔高徐庶的形象。
(一)徐庶走马荐诸葛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八卷中,专门用一个章节来描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用“走马荐诸葛”来形容,即徐庶并未和诸葛亮做过同僚,而是在离开刘备前往曹营时才推荐了诸葛亮。因此,刘备“三顾茅庐”发生在徐庶进曹营之后,但在正史中并非如此。“徐庶走马荐诸葛”乃是罗贯中虚构的故事情节,首先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言:
俄而表卒,琮(刘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刘备)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
首先,“亮与徐庶并从”表明徐庶和诸葛亮做过同僚,并且在曹军攻破新野(今河南南阳市)后,徐庶还和诸葛亮一同撤退。其次,《三国志》描述徐庶是诸葛亮未出茅庐时为数不多的好友,即“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徐庶也深为诸葛亮经天纬地之才折服。因此徐庶在成为刘备谋士后,不可能等离开时才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并且当时诸葛亮隐居之地(南阳)与刘备所在之新野相距不远,请诸葛亮出山并不困难。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中“徐庶走马荐诸葛”的情节乃是罗贯中虚构的情节。徐庶应是在成为刘备谋士后,即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三顾茅庐也发生在曹操南征新野、徐庶去曹营前,徐庶和诸葛亮做过同僚。
(二)曹操并未挟母邀徐庶
《三国演义》第八卷记载了曹操以徐母为质要挟徐庶,徐庶为救母亲方才辞别刘备,只身前去曹营。徐庶也因此故事成了中国古代孝子的典范。但此故事是罗贯中为了拔高徐庶孝子形象,而虚构的故事情节。首先,关于“曹操挟母以令徐庶”存在一个矛盾点,即徐庶作为当时出名的孝子,为何让母亲一人在家生活,以至于“老母无人侍奉”?这不符合常理。其次,作为刘备的谋士,徐庶将母亲一人留在曹操的统治区域内,显然与徐庶所受“听习经业义,理精熟遂”的教育相矛盾。《三国志》给出了答案,曰:
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一句“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表明当时徐庶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刘备军被曹军击败后,徐母被曹军俘虏。曹操也并未以母要挟徐庶,而是徐庶为了照顾母亲,主动离开前往许都,并不存在“曹操挟母以令徐庶”。
(三)徐庶进曹营并未一言不发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乃是徐庶脍炙人口的故事,但徐庶进曹营并未一言不发。《三国志》对于徐庶进曹营后的事迹交代并不多,只在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北伐时提及,曰:
至黄初中,韬仕历郡守、典农校尉,福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逮大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庶后数年病卒,有碑在彭城,今犹存焉。
可见在诸葛亮出祁山时,徐庶正在陇右担任官职,其后还任过中郎将、御史中丞等官职。首先,在曹魏统治时期,因陇右、凉州地区距离中原腹地较远,曹魏政权为了稳固该地区的统治,皆选配能干的威重官吏出任,如苏则、王经、陈泰、邓艾等都在陇右担任过官职,曹魏统治者能任命徐庶在陇右担任官职,足见对其信任。徐庶能取得统治者信任不可能一言不发。其次,徐庶在曹魏阵容中担任过中郎将、御史中丞。曹魏时期,御史台已完全脱离少府,成为独立的中央监察机构,其长官御史中丞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高监察官,品秩虽不高,但地位显赫,直接对皇帝负责,成为皇帝控制百官言行、典正法度的工具。徐庶能在曹魏官僚系统中任御史中丞,并且得以善终,结合当时曹魏正推行九品中正制,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显然其“一言不发”是不可能的。综上所述“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也是罗贯中虚构的故事情节。
三、《三国演义》拔高徐庶形象的原因
(一)宋以来推崇“孝道文化”
百善孝为先,孝是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中曾涌现出一大批“孝”的故事。“孝”这种伦理观念,起源于西周的礼乐制度。《孟子》是最早记录“孝子”文化形象的著作,其中记录了舜帝孝敬父母的故事,司马迁评论曰:“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孝”也是儒家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取得正统地位之后,“孝治天下”成为各朝代统治者的施政原则。到了宋代,宋代士人的家训文化和孝道观念,成为宋代社会宣扬孝文化的重要力量。宋代统治者推崇孝道,亲身实践《孝经》感化民众,营造了重孝的社会风气。宋朝的“孝道文化”也被元朝继承。元朝建立后,主张以孝治国,大力宣扬忠孝仁义一体的思想,《元史·孝友传》有言:“元以孝友闻者,盖不乏焉。”
罗贯中作为元末明初人,自然受到了宋以来“孝道文化”的熏陶和影响。罗贯中在创作的《三国演义》中不可避免宣扬“孝道文化”,将“孝”融入小说。《三国演义》中多次出现关于“孝”的名言警句,“汝自幼读书,须知忠孝之道不能两全”“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等。徐庶作为汉末三国时期著名孝子,罗贯中自然会用大量的篇幅拔高徐庶的形象,突出体现“孝道文化”。
(二)宋明理学的兴起
宋明理学,指宋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是受佛教和道教影响而建立的“道学”,是儒、释、道融合发展的成果,在南宋理宗时期正式成为官方哲学。
安史之乱后,国家长期处于混乱、分裂的政治局面,伦理纲常崩坏。宋朝建立后,统治者重建伦理纲常,以此来巩固统治。在此背景下,儒学开始复兴,宋明理学由此兴起。在宋明理学兴起以前,民间对历史人物的供奉没有固定范式,无论功过是非,死后都有可能被民间供奉和崇拜。如在北宋之前,范阳一带祀安禄山、史思明为“二圣”,此二人都是唐朝叛臣,但在民间仍能庙食一方。随着宋明理学兴起,重建伦理纲常,忠孝仁义成为民间供奉和崇拜的标准。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就在此时被宋儒极力推崇。作为封建统治下的文人,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必然遵循宋明理学的伦理纲常要求,服务于封建统治,拔高徐庶形象正是适应宋明理学对忠孝仁义的要求。
四、结语
徐庶是家喻户晓的三国人物。宋以来推崇“孝道文化”、受“拥刘反曹”思潮的影响以及宋明理学兴起的影响,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时对徐庶的形象进行了拔高。尽管徐庶走马荐诸葛、曹操挟母邀徐庶、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是罗贯中虚构的故事情节,但历史上的徐庶仍是一位遵循忠孝节义的传奇人物。
参考文献
[1] 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24卷[M]. 明嘉靖元年刻本.
[2] 陈寿. 三国志[M]. 北京:中华书局,2013.
[3] 司马迁. 史记130卷[M]. 北京:中华书局,2013.
[4] 宋濂. 元史210卷[M]. 清乾隆四年武英殿校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