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大唐西域记》看玄奘西行的传统文化精神

2024-09-03屈芹琴

中国故事 2024年8期

【导读】《大唐西域记》记载了唐代玄奘西行求法活动的大量见闻。玄奘西行求法的过程体现了百折不挠、执着为道和坚守创新的精神。

历代西行求法的僧侣不计其数,但有文献记载的则寥寥无几。记载较为完整的有北魏的宋云、东晋的法显、唐代的玄奘和义净等。他们西行求法的过程均显示出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这种精神也在历代传承中递进变化。玄奘的西行求法经历被记载在《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等书籍中,这些文献能较大程度地还原玄奘的求法经历。

唐代玄奘西行求法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事,这段求法经历由玄奘口述,并由其弟子辩机编次润色,命名为《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记载翔实、包罗万象,学界对其从各个方面展开研究。但研究大多集中在地名考释、动植物研究和传说故事,对《大唐西域记》所涉求法精神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以此着笔,试阐释玄奘西行求法过程中呈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一、玄奘西行求法记载

关于玄奘西行求法的记载,以玄奘本人所口述、弟子辩机撰写修饰的游记《大唐西域记》最为翔实。玄奘、辩机编写《大唐西域记》所秉持的原则就是“务从实录”,这与玄奘的译经风格同出一辙,即提倡忠于事实、原原本本地记述。《大唐西域记》也因此在学界有极高的声誉。

(一)玄奘生平

玄奘即三藏法师,是我国著名的佛学家、翻译家。玄奘是他的法号(即出家后僧人会放弃原本的俗世姓名,而改用法名、法号来对其进行称呼的僧名),其俗名为陈祎,他的祖先最早可追溯到东汉名臣陈寔,其家族累世官宦,其父陈慧曾在隋初任江陵县令。玄奘之兄长捷法师是洛阳净土寺的知名高僧,玄奘后因家道中落,前往洛阳净土寺投奔其兄,在此期间他了解了佛教,在涉猎了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的众多经典后,选择学习大乘佛教并熟读了大乘佛教的《妙法莲华经》等经典作品,最终破格以沙弥的身份录入僧籍,剃度出家。

隋唐交际,战乱频发,局势动荡,民不聊生。为躲避战火,玄奘与其兄长捷法师西赴长安,后又听说蜀地高僧云集,便南下奔蜀,在蜀地的大慈寺受具足戒,成了正式的比丘。此后数十年,玄奘游历陇、蜀、荆等地,足迹遍及大半中国,求师问道,潜心修佛。在拜访数十位高僧、学习诸多经典后,玄奘已学通诸部、修行日深。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玄奘再次来到长安q063efRD0ozhiKJnOqgA8Q==,此时玄奘已誉满京城,但他在研究和学习佛法的过程中,总有众说纷纭的混乱感,故生出去往天竺求法之心。玄奘一路西行,经过一百三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历时十七年,徒步五万余里,带回经像舍利等物数百件、请回佛经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归国后,玄奘受到了民众的夹道欢迎,还被赐号为“三藏法师”。余下岁月中,他致力于翻译经典,共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一卷。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三藏法师圆寂于长安玉华宫,享年六十五岁。

(二)《大唐西域记》的求法记载

《大唐西域记》以作者的视角,对一路经历的地区及国家,按照旅程顺序,进行分类叙述。叙述的主要内容有山川地理、民俗风貌、特色物产、佛寺遗迹、传说故事等。

玄奘记录西行求法旅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唐太宗敦促。当时,西域被西突厥控制着,唐太宗有心征伐,剪除唐朝的边境威胁,巩固多民族的国家。但由于对西域缺乏了解,唐太宗无法将构想付诸实践,更无法布置作战计划。在唐太宗的要求下,玄奘口述、辩机记录润色,《大唐西域记》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这让唐太宗对西域的大致轮廓和发展情况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因此,《大唐西域记》的编撰目的实际上是为了满足政治需要。玄奘从小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又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对此心领神会。玄奘在短时间内完成这部传世之作,可见其心中不仅有佛法,更有家国大义。

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百折不挠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贯穿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反映出不同的历史现实和时代课题。玄奘西行求法之前,其展现了百折不挠的精神。

早年,玄奘在母亲、父亲都离他而去的时候,没有自怨自艾,而是振作起来去投奔二哥,并展现出“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的大志向。生活苦难,幼年玄奘已能够从容面对生活苦难,树立远大志向,这显示出他的不凡。大理寺卿郑善果与幼年的玄奘有过对话,并对他评价颇高,“当时因谓官僚曰:‘诵业易成,风骨难得。若度此子,必为释门伟器,但恐果与诸公不见其翔翥云霄,洒演甘露耳。又名家不可失。’以今观之,则郑卿之言为不虚也”。

隋末战乱,百姓流离失所。隋代诗人明余庆在《从军行》中描述了“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的战争境况,反映出国家局势正处于危急状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玄奘选择先去长安,后了解到佛法大师大多在蜀地,又决定南下去蜀地的大慈恩寺。他认为只有“动”才能活下去,固守故地只会灭亡。于是,为了求道和躲避灾祸,玄奘与其次兄长捷法师踏上了未知的旅途。经历种种磨难,玄奘成功抵达成都的大慈恩寺。数十年间,他遍访名师,遍读佛教经典,为了心中的佛法之道,独行于世间。在求法问道的过程中,他发现对于佛法的精神,各家理解均有不同。这困扰着他,也让他更想去天竺探求佛法本源。

贞观三年(629年,一说贞观元年627年),玄奘结伴并向朝廷上表,表示自己愿意去天竺求法,希望获得出关许可。可惜唐太宗并未同意。但玄奘并未放弃,届时恰逢庄稼遭遇霜冻,粮食歉收,朝廷下令打开关门,让百姓出关寻求食物和活路。玄奘由此踏上了天竺求法之路。

玄奘幼年自立自强,青年遍访求道,再到后来天竺之行,都充分显示出玄奘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的个人气节。这种气节和精神不仅仅是玄奘的,更属于时代。不论是慧眼识珠的大理寺卿郑善果,还是玄奘求访的各地高僧,都能够逆境中看见光明。他们坚守信念,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这正体现了百折不挠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执着为道精神

玄奘顺利出关后,“越自天府,暨诸天竺,幽荒异俗,绝域殊邦,咸承正朔,俱沾声教”。玄奘在旅途中秉持着布大唐教化于西域各国的信念。在玄奘会见戒日王的故事中,戒日王邀请玄奘相见,并参加佛教大会。戒日王和玄奘的对话被完整地记述了下来,戒日王对遥远的大唐也有了深入的了解。在学习其他国家文化的过程中,玄奘也潜移默化地传播着中国文化。玄奘形象良好、谈吐不俗,高洁品质,让其亲身游历的西域国家都对大唐产生了向往和好感。所以,玄奘求问佛法,也是在传播中土文化。佛法如“不餐和饮泽,顿颡而知归;请吏革音,梯山而奉赆。欢阙庭而相抃,袭冠带而成群”,描述了西域国家受玄奘的影响,而对大唐产生向往,甚至主动请求归附。

玄奘最先游历的是西域诸国。西域诸国大部分被西突厥控制,在这样的情况下,求法之路注定艰难。玄奘一路上处在危险重重的境地下,既要躲避官兵追查,还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对抗。但他依靠个人毅力,在沿途各色人物的帮助下,顺利游历西域。他在《大唐西域记》中一一记录了国家的大小、方位、山川、河流、物产、文字、服饰、人民性格、佛寺情况、佛教传布等情况。从玄奘的描述可以看出,他对佛教的传播情况十分上心。对佛寺、教徒众多的地方,他描述得非常细致。玄奘对礼仪教化和神异现象也很关注,他会用佛教理论来解释神异现象。

玄奘游历了印度诸国。与西域诸国的叙事方式一样,他详细描绘了印度诸国的当地情况,并更加细致地对印度诸国的国王、宫室、佛教故事、佛教神迹的来龙去脉进行了叙述。这体现出玄奘在印度诸国对佛法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对佛教的思考和造诣渐深。

玄奘在印度诸国的求法之路上有很多的奇遇和危险,大多数时候,他都能依靠佛理和聪明才智顺利化解。如五强盗被玄奘感化的故事,五强盗在路上遇见了玄奘,持刀准备抢劫,但在玄奘的一番劝解之下,五强盗竟随着玄奘去看佛影,“如是更二百余拜,遂一窟大明,见如来影皎然在壁,如开云雾,忽瞩金山,妙相熙融,神姿晃昱,瞻OdVvKUDVCajTgN6kYy3rWQ==仰庆跃,不知所譬。佛身及袈裟并赤黄色,自膝已上相好极明,华座已下稍似微昧,左右及背后菩萨、圣僧等影亦皆具有”。最终五强盗被玄奘及佛影感化,选择放下屠刀,剃度出家。还有,玄奘在无遮大会上声名鹊起。当时,数千人来参加无遮大会,“是等诸贤,并博蕴文义,富赡辩才,思听法音,皆来会所”。那烂陀寺的明贤法师将玄奘所写的大乘理论《制恶见论》当众宣读,并向所有人发布挑战声明,但直到晚上也没有一人来挑战。这次无遮大会后,戒日王及民众对玄奘更加敬重,大乘佛教给他极高的名誉,称其为“摩诃耶那提婆”,意为“大乘天”,小乘佛教对其感到钦佩,称其为“木叉提婆”,意为“解脱天”。自此,玄奘名声大振,受到印度诸国的礼遇和优待,其佛法广布四方。

最后,玄奘踏上了归国之路。玄奘求法离国十数载,当玄奘做好归国的准备时,其师傅戒贤法师对他进行了挽留。但玄奘说:“此国是佛生处,非不爱乐。但玄奘来意者,为求大法,广利群生。自到已来,蒙师为说《瑜伽师地论》,决诸疑网,礼见圣迹,及闻诸部甚深之旨,私心慰庆,诚不虚行。愿以所闻,归还翻译,使有缘之徒同得闻见,用报师恩,由是不暇停住。”这番话打动了戒贤法师,他不再坚持挽留玄奘,而是支持玄奘回国,这段话也表明玄奘没有忘记祖国,更没有忘记传播佛法的责任。

玄奘归国依旧选择陆路而归,戒日王非常不舍,在挽留无望之后,他“素㲲作书,红泥封印,使达官奉书送法师,所经诸国,令发乘递送,终至汉境”。这不仅仅是戒日王和玄奘的友情,更是印度和中国两国悠久的情谊。贞观十七年(643年),玄奘正式启程返乡,在返程的途中,因为有戒日王的助力,顺利带回经像舍利等物数百件,请回佛经520夹657部。

经历两年的漫长返程,贞观十九年(645年)春正月,玄奘终于抵达长安。归国后的玄奘受到了唐太宗的隆重接待。

玄奘出关时一无所有,依靠他国的资源和文化完成了求法问道的目标。若没有戒日王的帮助,玄奘不可能带回佛教圣物和大量佛经,若玄奘没有归国,也没有《大唐西域记》。从这个角度看,玄奘西行求法的过程也是一部中外各民族交往交流的历史。

四、“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坚守创新精神

玄奘结束了他长达17年的异域求道之旅,返回长安后,一直致力于翻译从印度带回的佛经。这体现出卓越的坚守创新精神。

译经风格创新。在译经的过程中,玄奘选择使用与以往“意译”不同的方式,大胆采用“直译”,即忠于经典本身,逐字翻译。他的翻译融直译、意译于一体,被誉为“新译”。

译经的文化创新。翻译并不是机械地将原本有的文字誊写下来,因为每种文字语言背后都有复杂的文化属性。翻译意味着文化与文化之间的融合创新。比如玄奘翻译“龙”,其实指的是印度的“那迦”,只是因为汉语的语境中没有“那迦”,于是选择“龙”来进行形象替换。

玄奘的译经使大唐王朝接触到了印度那烂陀寺最新的经典及佛教文化,加速了中国佛教本土化的进程。玄奘的经历是多元文化融合的生动例证。他自小学习儒家文化,后接触中国境内的佛教,又通过求法受到了印度佛教文化及西域文化的熏陶,因此玄奘势必能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创新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部分,创新精神推动了唐代在多个领域进步。

五、结语

《大唐西域记》及玄奘西行求法的活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玄奘在西行求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更表明了唐代儒释道思想的进一步交融和中国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在儒家教育的影响下,玄奘在心中种下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种子。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我们也要自觉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自觉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让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新的时代发挥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昫,等. 旧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2] 欧阳修,宋祁. 新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3] 义净.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M]. 王邦维,校注. 北京:中华书局,1988.

[4] 慧立,彦悰.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M]. 孙毓棠,谢方,点校 . 北京:中华书局,2000.

[5] 玄奘,辩机. 大唐西域记校注[M]. 季羡林,等,校注. 北京:中华书局,2000.

[6] 李炳海. 逻:用于表示以自然天险为边境的界碑——《大唐西域记》汉译地名研究札记[J]. 北方论丛,2021(3).

[7] 屈玉丽,王步云. 论《大唐西域记》中于阗国的鼠与龙形象[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

[8] 陈诗尧. 浅论《大唐西域记》中“烈士池传说”的再创作[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8).

[9] 玄奘,辩机. 大唐西域记[M]. 董志翘,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