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闻道三题
2024-09-03牟浩然
【导读】《老子》第四十一章中提到了上、中、下士闻道后的三种态度,历来诠释者多褒上士、贬下士,却忽视了“下”这一概念才是贯穿老子思想的主旨。本文将从三个问题出发梳理老子原意中的相关重要概念,主张下士之“大笑”绝非对道的嘲笑,而是契悟道之微妙后产生的会心之笑、自明之笑。
王弼本《老子》第四十一章原文为: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这段话开头表明了上、中、下三士闻道后的不同态度,义理看似明白晓畅,细品之下,仍不免有诸多疑惑。历来诠释者多赞扬上士、贬低下士,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
一、“下士”优于“上士”“中士”
大多数注家认为,老子对“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持肯定态度。如河上公注云:“上士闻道,自勤苦竭力而行之。”指出上士践行道,不遗余力。《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疏》云:“上智之士,深识洞鉴,闻道权则微明,实则柔弱,闻斯行诸,皆不懈怠,故云勤而行之尔。”这里把“上”理解为处于智识等级上层之士,是对河上公解释的进一步发展,上智之士认为道是微明的,上士按照道所指柔弱去勤行。刘殿爵更是从版本学角度,认为“勤”在帛书本写作“堇”,应读为“仅”,意思是即便上士,行道亦非易事。以上诸说,无论是勤于“为”,还是“无为”(比前者更合老子原意),抑或“仅能行之”,都对上士持肯定态度,并认为上士优于中士和下士。
而所谓下士,在注疏中几乎都被视为被贬低的对象,以此突出道的虚无、高深,俗人不能懂。河上公注:“下士贪狠多欲,见道柔弱谓之恐惧,见道质朴谓之鄙陋,故大笑之。不为下士所笑,不足以名为道。”贪狠多欲的下士,见道柔弱便嘲笑道无用。《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疏》对这一段的解释较《河上公》的批注更为具体,其疏云笑是“嗤笑”:“下士识不及理,闻道不信,谓为虚诞,则嗤笑之……下士蒙愚,所以致笑。若不为下士笑,未曰精微,乃浅俗之法,不足以为道。”下士对道的态度是嗤笑的。这些注释大多认为老子以下士的浅陋,反衬道之幽深,赞扬修道之人的聪慧。其中,南宋范应元更准确地指出了下士笑的原因:“下士闻道而笑者,以为虚无而笑也;又闻弱之胜刚、柔之胜强、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皆不信而笑之也。殊不知实运于虚,有生于无,虚无自然正是道之体,柔弱贱下正是道之用也。故曰不笑不足以为道。”下士因道虚无而笑,殊不知反常识、反世俗价值观,才是真正道的体现。
不难发现,历代诠释者认为上士优于下士,多是基于传统价值观中“上优于下”的传统认识。然而,老子思想复杂深刻,我们有必要考察原文中上、中、下概念在老子思想中的含义,找出老子思想中的主要思想倾向。
“上”字在《老子》共出现了17次。“上”有表示时间先后的意思,宇宙产生之初如“太上”;有指代统治者身居高位的意思:“圣人处上”(第66章),最重要也是最多出现的,指的是至高的一种品德,如“上善若水”(第8章)、“上德”“上礼”(第38章)。“下”字总共出现了81次,排除“天下”固定词语的61次,还有20次“下”字单独出现。“下”与“高”“上”相对出现,表示对应两种的事物状态,“高下相盈”(第2章),“上徳”与“下徳”(第38章),“上士”与“下士”(第41章)。其余的多有赞扬“下”之意:如“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第66章),“善用人者,为之下”(第68章),“强大处下,柔弱处下”(第76章)都强调身居高位之人要学会把自己放在谦卑、柔弱的处下之位,而不能居高临下地掠夺、强取。“中”字共出现7次,其中有表示在事物内部意义的,还有表示“虚静沉默”之意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5章)。总体而言,老子对“中”这一概念没有太多特殊的价值取向。
据以上统计可以看出,老子在描述事物等级次序时,遵循了“上”的本意,并用其表示层级或品质,使之更容易被名词化、概念化,读者也就会默认其天然高于其他事物。就四十一章文本身的含义及前后文内在逻辑来说,简单把“上”解释为上等、最佳的,是一种“误读”,忽视了老子思想中“正言若反”的特性,忽视老子所谈的真正上等必须满足“处下”“无为”的要求。如果简单直白地按字面理解,未全面地理解老子思想,那么老子思想中复杂而深刻的部分就被名词化、概念化的理解遮蔽了。所以,下士能做到闻道后一笑了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反而比上士、中士更接近了“道”的要求。
二、“不勤”与“不行”
倘若老子认为下士优于上士,那么上士“勤而行之”是否为老子称扬,就值得怀疑了。我们首先考察“勤”与“行”在《老子》中的含义。从字源上看,“勤”本义作“劳”解,乃耐辛苦以奋全力任事之意,故从力。又以堇为黏土,其质耐旱耐寒,利于播种百谷,勤取能耐之意,故从堇声,后来取竭力、尽力之意通“尽”。“勤”在《老子》中一共出现3处。除了本章的内容之外,还有“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第6章),“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第52章)。老子两处都以“不勤”来解释道是事物产生之始,作为天地的根本动力,道不必尽力化生,自然而然已绵延天地间,用之不尽。
老子所说的“行”一共出现了19次,其中8次有“行走、出行”之意,如“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第24章)、“善行无辙迹”(第27章)。 此外,还有“品行”之意,“美行可以加人”(第62章);“运作”之意:“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第25章)。剩余9次的“行”是践行的意思。本章讨论的“勤而行之”也是此意。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2章)这里的行虽然是施行的意思,但是增加了“不言”的要求,不要带着极强的目的性过多干预事物的发展。“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第69章)采取行动,要像没有行动一样,也是增加了“不行”的含义。“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33章)意指强行者只能称为有志,重要的是保持长久。“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70章)意指大道好明白,也很容易践行,但是天下人没有人能知道,没人能践行。由此可见,老子认为,“行”如果是力行,只能称之为有志,真正的行是“行无行”,不见其功,长久而自然发展下去。所以,“勤”与“行”都不是老子所认为的能成为士的品质,士真正的品质应该是“不勤”与“不行”。
三、下士之笑
“在上士勤行”与老子“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本意相去甚远。所以我认为,下士的笑是一种自明之笑。
从各注家的看法入手,不免发现其中一些主张的矛盾和讹误之处。“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为道”,此句各注家解释不一。傅奕本此句作:“上士闻道,而勤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而大笑之”。将上士和下士作为格式相同的两句话,并加以对照。王念孙认为下士“大笑之”本作“大而笑之”,“犹言迂而笑之也。”他并引《牟子》引用《老子》和《抱朴子·微旨篇》均作“大而笑之”来证其说。俞樾在王念孙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说:“‘下士闻道,大而笑之’与上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两句相对。傅奕本说‘上士闻道,而勤行之’、‘下士闻道,而大笑之’,盖误移两‘而’字于句首,然下句之有‘而’字,则尚可藉以考见也。‘而勤行之’,是‘勤而行之’之误,然则‘而大笑之’,是‘大而笑之’之误,可以隅反矣。”俞樾的讹误说不无道理。其一,写作下士“大而笑之”,简单理解下士认为道是大话所以嘲笑,是在原文基础上添加自己理解的表现。其二,在中士的态度是“若亡若存”,本句也没有严格和前后对偶、格式统一,本章也不要求格式完全相同,所以“大而笑之”的版本是一种讹误。
之所以认为下士之笑是一种大智若愚的自明之笑,可以从本章后文的内容得到证明。老子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第47章)。因为真正懂得道的人,不必时刻把道的法则规定于心中,谨言慎行。结合后文给士建言的内容来看,“昧”“退”“颣”“谷”“辱”“不足”“偷”“渝”“无隅”“晚成”“希声”“无形”“无名”。以上一系列反义的词,没有一个是可以靠“勤行”而实现的。尤其是“建德若偷”,陈鼓应作“惰”,这个大德是怠惰的,直接说明勤劳无用。老子所说的“道”,或许正如下士大笑的那样,应该用看似不足、看似暧昧不清、无形、无名、无声的状态的怠惰的方式来认识。
结合老子关于“士”的观点,若真正的士也具有以上的特质,那么下士似乎与真正的士更为接近。“士”在《老子》有两处:第一处“善为士者不武”(第68章),第二处“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第15章),说的是,善为士的人,是微妙的,不可言说的,接近于道的。第一,都是不可识的,都是“强为之”描绘其状;第二,都有很多优秀的品质;第三,即使有优秀的品质也不自满,保持谦逊。
与道相近之人,意义上与下士相近。老子又云“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第20章),有些人看起来昏昧糊涂,但实际上很明慧,这与下士闻道后产生自明之笑不谋而合。老子以“无为”来要求士人。“无为”并不是整日放浪形骸,彻底消极的无作为,而是作为一种更高意义上的“不勤而行”。船山即认为“无润无明,物之小成;不耀不流,道用自极。故欲勤而莫致其力,欲行而不见其功。盖昧退辱偷之名,非虚加也。然而受之不辞者,且得不谓之上士乎? ”王孝鱼也认为:“‘勤而行之’,正应理解为勤德若懒,行德若废。昧者实明,退者实进,辱者大白,偷者德建。”虽勤,但是不致其力、不见其功。上士也需善下所以能上,做到下士所自明一笑。或许,这才是老子所要表达的真意。
参考文献
[1] 王弼,注;楼宇烈,校释. 新编诸子集成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 北京:中华书局,2008.
[2] 老子,著;王卡,点校. 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2021.
[3] 刘殿爵.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初探(上)[J]. 明报月刊,1982(9).
[4] 李隆基,著;方勇,编纂. 子藏·道家部·老子卷(全120册)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M].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
[5] 王秀梅,译注. 诗经[M]. 北京:中华书局,2006.
[6] 杨伯峻,编著. 春秋左传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1.
[7] 万丽华,蓝旭,译注. 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2.
[8] 胡平生,陈美兰,译注. 礼记[M]. 北京:中华书局,2012.
[9] 廖名春. 郭店楚简老子校释[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0] 俞樾. 诸子平议[M]. 上海:世界书局,1936.
[11] 陈鼓应. 老子导读及译注[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
[12] 王孝鱼. 老子衍疏证[M]. 北京:中华书局,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