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意在教学中培育学生科学素养

2024-09-02秦玉聪

小学科学 2024年21期

〔摘 要〕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教师围绕科学观念、科学态度、科学技能、科学思维等多个方面,创建多样化知识探索与实践活动,既可以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模式,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还能借此提升其综合学习能力,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为了达到上述教学效果,文章从素养培养视角出发,阐述教师通过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小学科学;科学素养;科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21 100-102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35年)》中指出,在当前各方面快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变得越来越紧迫。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成为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也成为当前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向。对此,为了更好地达成科学素养培养目标,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进行合理优化,要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科学态度、科学技能、科学思维等,使其通过完成问题探知、科学实验、生活实践等各种学习任务,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一、科学素养概述

国际上普遍认为科学素养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即掌握各类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研究与实践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知识与技术对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科学素养强调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启发与引导,要利用有效手段端正他们的科学态度,使其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让他们能够用合理的方法自主探究与实践科学知识,形成较强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等。针对上述内容,《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一步明确了科学素养培养的方向和内容,即培养学生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以此来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使其形成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此,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教师需要以新课标为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知识探究、感悟与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有效性。

二、小学科学教学实施学生科学素养培育的理论依据

(一)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让他们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个人终身发展需求的价值观、关键能力、必备品格等。对此,教师在开展科学教学活动时,需要以科学素养培养为基础,利用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扎实掌握与其认知能力相符的课内、课外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发展模型建构、逻辑推理、创新创造等科学思维。同时,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自然、实验探究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提高科学探究、科学实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罗杰斯提出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教师的任务并不是简单地教授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导他们应当如何学习知识,而是要为其提供有效的学习手段,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方式自主探索知识,自行探究知识的应用方法,理解知识的内涵等。这一理论能够指导教师合理优化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思路与方法,通过创建各种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探究与实践方法,使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科学观念、科学态度、较强的责任意识等,从而真正提升科学素养。

三、小学科学教学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措施

(一)问题引导探知,培养正确科学观念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抽象思维、迁移思维等还处于开发阶段,因此,理解科学知识内涵具有一定的难度。对此,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科学知识,使其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学习引导。可以利用逐层探知问题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思考,让他们在问题解答过程中明白科学理论的实际意义,知道科学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物质、功能、能量的认识,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观念。

以青岛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天气与生活》教学为例。此节课要求学生了解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形成保护环境、关爱生命的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态度。对此,教师需要围绕相关内容,设计探知问题链,促使学生开展自主认知活动。例如,教师准备几个在不同气温环境下生长的植物,让学生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并回答如下问题:气温突然升高对植物生长有哪些影响?气温骤降后,植物的生长状态如何?雨水充足和每隔一天浇一次水的植物有哪些不同?长期被阳光照射和接触不到阳光的植物有哪些差别?学生通过回答上述问题,能够知道不同的天气情况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同的影响。然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恶劣天气下的动物生存状态图片,并提出如下问题:暴雨、雷电、大风、霜冻等天气现象对动物有哪些影响?当出现恶劣天气现象时,应当如何保护动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问题答案,能够进一步了解天气变化对自然生命产生的影响,同时,初步了解保护动物的方法,明白自然现象与自然生命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保护动植物、保护自然环境的科学观念。教师开展问题探知活动,能够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深度思考,从而发现其中的自然规律,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

(二)构建虚拟场景,培养探究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实验材料等构建多种虚拟场景,开展情境分析、实验探究等自主探知活动,让学生在科学分析、合作研究过程中形成较强的探究实践能力。

1.创设情境探知活动

科学理论是对生活现象、科学现象的合理阐释。在以往的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有的科学现象难以在课堂上进行重现,这使一部分学生无法从理论讲解中真正理解科学知识的含义,难以形成深刻的学习印象,影响了最终的学习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增强学生的认知体验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构建直观教学情境,开展情境自主探知活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看到真实的科学现象,提高他们知识理解的效率,又能借此培养其自主探知的能力,使其掌握正确的科学学习方法。

以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种子发芽了》教学为例。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很难在40分钟的课堂中让种子经历发芽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种子发芽的全过程,知道种子发芽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种子发芽的延时视频,开展直观情境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种子发芽视频,让学生仔细观看视频,观察种子发芽时的形态变化、种子及植物芽的形态特点等。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视频内容提出探知问题。比如: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所有的种子都会发芽吗?种子为什么会发芽?种子发芽的作用是什么?种子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针对上述问题,教师要给出相应的提示信息,让学生结合图片、文字等讨论问题的答案。

2.创设仿真实验活动

教师除了利用多媒体展示科学现象之外,还可以借助虚拟仿真设备开展实验探知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实验的过程,切身感受科学现象的发展变化,使其在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过程中,加深对科学理论的理解,了解科学现象的变化规律,明白科学知识的深层原理,同时形成较强的探究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科学态度。另外,教师在开展仿真实验活动时,可以建立学习小组,借此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以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月相的变化》教学为例。此节课要求学生通过实际观察,确认月相是不断变化的,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为了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月相的变化,使其能够快速找到月相变化的规律,可以利用虚拟仿真软件,创建小组科学实验活动。首先,教师按照同组异质原则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各组需要合理分配成员探知任务,利用虚拟软件进行合作实验,记录同一地点不同日期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同一日期不同时刻的月相变化情况,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例如,有的小组中,一名学生负责操作虚拟软件,改变日期、时间等,另一名学生负责画出不同日期、不同时间下月相的变化情况,还有一名学生负责记录各个时刻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在仿真实操结束之后,各组学生需要对记录内容进行交流讨论,总结月相的变化情况和变化规律。比如,一天之中,月亮形状不变,位置发生变化。开展仿真实验活动,既可以缩短实验过程,让学生清楚看到科学现象,还能借此培养他们实操探知、自主实践、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升自主学习的质量。

(三)深度探究知识,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为了快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其能够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对现实事物的性质、本质、内在规律、内在联系等进行科学探究,教师可以创建深度探知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猜想、推导、分析、演绎等方式探索科学知识,使其在多角度研究和深入思考过程中,实现对科学知识的透彻理解,同时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以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彩虹的秘密》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科学实验创设推理探知活动,让学生根据彩虹出现的环境,猜想彩虹形成的原因,依据实验现象,分析光的色散知识,最终实现对彩虹奥秘的深入了解。例如,教师先用三棱镜和太阳光做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阳光经过三棱镜之后产生的现象,讨论此种现象说明了什么。比如,阳光经过三棱镜在白纸上呈现出一条彩带,这条彩带包括红色、橙色、黄色、绿色等七种颜色。学生根据这一现象能够推测出这条彩带便是以前看过的雨后彩虹。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深入研究彩带的颜色和成因,让他们分析光是如何进行色散的。比如,三棱镜把形成太阳光的复色光分解成单色光,通过镜片折射到白纸上形成了彩色光带,这说明下雨时,太阳光通过雨滴形成了光的色散,最终形成了七色彩虹。学生参与深度探知活动,既可以实现对彩虹秘密的深入了解,又能提升发散思维、推理思维、分析思维等综合思维能力。

(四)解决实际问题,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在科学素养培养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要让他们知道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明白科学理论、科学技能应用于实际的意义,同时增强他们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的情感。对此,教师需要结合现实生活,创建实际问题解决活动,让学生参加与科学知识相关的宣传活动,让他们针对某个现实问题提出合理建议等,使其在参与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以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垃圾的分类收集与处理》教学为例。针对此单元科学知识,教师可以创建社区宣传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对垃圾分类方法、分类的意义、垃圾处理过程等科学知识进行公益宣传,让他们自行设计宣传资料、开展宣传活动,使其在活动体验中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例如,有的小组绘制了一份宣传海报,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垃圾的分类方法,同时在宣传过程中用实物进行演示,将各种食品、物品进行干湿垃圾分类投放。另外,该小组用情境演绎方式展示垃圾回收处理过程,直观呈现了干垃圾、湿垃圾的不同去处,以及各种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学生通过参与社区宣传活动,既可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记忆,又能让更多人知道垃圾正确分类的方法,明白垃圾分类的意义。另外,学生还能在活动中体会到知识应用于现实的作用,从而形成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教师若想更加高效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需要对小学科学课程进行合理改进,要结合学科核心素养创建多样化的知识探究与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知、知识实践的过程,使其在扎实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态度、责任意识等,提高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晓萍.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策略[J].亚太教育,2022(20):54-57.

[2]朱燕.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与提升研究[J].科幻画报,2022(9):53-54.

[3]王梦玮.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22(Z1):55-56.

[4]朱忠军.试论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培养[J].科幻画报,2021(7):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