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信息技术融入课堂
2024-09-02黄幼玲
〔摘 要〕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有效整合是促进教育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的必要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利用好信息技术,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进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他们具备在未来社会中立足的能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导入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21 133-135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今已有众多教师积极探索并尝试将现代教学手段导入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有效整合是促进教育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的必要手段。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数教师仍然采取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单调乏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当前,众多小学数学教师倾向于依赖课本内容进行教学,这种固化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限制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现今的教育形势,这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还有部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不熟悉,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不能得到激发,教学形式单一,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在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对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创新。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
学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处于被动地位,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进而造成教学质量达不到预期目标,教师与学生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在一些数学课堂上,部分教师未能真正将学生的需求置于教学活动的核心,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的地位。这种“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和厌倦,难以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存在“中心”思想不足、“中心”意识淡薄的现象,这种严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效率等方面受到消极影响。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课堂上呈现被动状态,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逐渐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对学习失去原有的兴趣。随着时间的累积,学生可能会逐渐产生厌学心理,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更为严重的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还会限制学生的探究能力,使他们在面对问题时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不仅让学生感到厌倦,更使他们难以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中来。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教师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重拾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课堂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活力,这种深度融合并非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点缀,而是将其深度融入教学的每一个角落,让技术的力量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这样的整合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促进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的成长,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和谐共生。那么怎样用信息技术助力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呢?现从以下六个方面的信息技术具体说说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几何画板
几何画板是一款出色的学习辅助工具,它以其直观性强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方面,几何画板具有显著的优势,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化水平。
如六年级上册的《圆的面积》,如果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将圆平均分成4份或8份,不仅耗时费力,而且难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其中的数学原理。即便使用课件来演示从4等份到32等份的渐变过程,制作过程也会相当烦琐,且演示效果可能并不理想。然而,借助几何画板的强大功能,我们只需简单设置参数,就能轻松实现圆的等分。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在逐渐等分的过程中,这些小的扇形如何趋向于一个长方形的形状。这种通过极限思想展示的过程,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在深入理解得基础上牢固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几何画板的这一特点,不仅使教学活动更加高效,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二)希沃白板——数学画板
希沃白板中的数学画板是一款功能丰富、操作简便的教学工具,它可以帮助教师更直观、生动地展示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同时,数学画板还支持多种特色功能,如图形变换、统计分析等,为教师的数学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如四年级下册的《小数的意义》,通过大正方体的不断细分,数学画板以直观的图形方式展示了小数的含义,搭建起计数单位与几何模型之间的桥梁。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小数点的意义,并深刻感受到相关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的学习体验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数学知识,更促进他们数感的积累与发展。
(三)平板教学——智能备授课
智慧课堂平板在提高教学互动性、丰富教学资源、实时监控学生学习情况、制订个性化学习方案、突破时空限制、提高教学效率以及促进学生合作与交流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
如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利用智慧课堂平板系统自带的“动画”资源,如平行四边形练习动画,可以让学生直接在平板上剪一剪,拼一拼,学生参与度高,操作性强。再利用大数据收集,可以迅速看到学生的完成情况,便于作品展示交流,清晰看到大部分学生都是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深刻感受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过程,实践操作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化,让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掌握得更加深刻。
如四年级上册的《合理安排时间》,课前可利用智慧课堂平板“备课”“分享”等功能,让学生自主完成前置性探究,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实现高效预习。课中可借助平板,设计情境探究活动并由学生展示小组作品。同时借助抢答、拍照上传、教师点赞、学生互评等功能,准确分析每个学生掌握程度并进行实时评价。课后可通过分析错题数据,向学生推送个性化作业。按照前置学习、交互学习、拓展学习来设计教学环节,打通了课前、课中与课后的学习通道,借助平板可呈现出一堂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智慧课堂。
(四)101教育PPT
尽管101教育PPT自带的学科工具虽然不如希沃白板多,却十分精美。
如二年级上册的《认识时间》,时间感是学生量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对时间的感知不如对长度、面积等量的感知。尤其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忽略分针在转动的同时时针也在有规律地转动,同步转动的规律是难点也是易忽略点,借助学科工具,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经历时间单位的累积,建立和发展学生的量感,理解时针、分针的运动规律。
如五年级下册的《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可采用动态的数形结合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说理。初步体会“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借助“形”的变换理解“数”的变换。这种图形与数字的结合,不仅使抽象的计算过程变得具象化,还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
(五)AR/VR技术
AR/VR是最近几年来比较流行的前沿科技,正在逐步地进入校园,走进课堂教学,利用AR/VR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打造真实的数学课堂,深入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以及发展的过程。
如四年级上册《认识公顷》,可利用VR技术在课堂上尽可能地虚拟实景,戴上VR眼镜让孩子沉浸式到地体验实景,俯视好大好大的面积,估测好大好大的面积,甚至站上好大好大的地方。VR眼镜仿佛是给孩子的想象力加了一对翅膀,使孩子的间接经验直观化,并凭借参照物类推更大的面积单位,发展空间观念。
(六)动态视频素材
在数学课堂展现直观动态的教学素材,可以使教学更加具体。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如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可以播放人们在服装店购买衣服的动画,让学生直观感知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
如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通过动画演示小蚂蚁绕树叶或水洼一周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
如五年级下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利用动态视频呈现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的过程,对比实物的操作更能够让学生看清楚水面发生的变化,从而感受占水空间的整个过程,理解物体存在的空间,由表及里,化抽象为直观,感知体积中“占空间”的意义。
因此,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建立创新的数学教学模式,就需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数学课堂保持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样才能把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才能把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过来。同时,教师也要及时根据社会的发展更新教育观念,也要努力熟悉并掌握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结语
综上,信息技术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日益普及。然而,整合信息技术进行小学数学教育也存在一些挑战。例如,如何保证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避免过度依赖技术而忽视了数学的本质;如何防止儿童沉迷于虚拟世界,影响现实生活;如何解决教育资源不均等问题。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利用好信息技术这一工具,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娜.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2020(8):158-159.
[2]边维.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21(15):2.
[3]许巧贞.以数形结合构建小学低年级数学有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8):20.
[4]肖华业.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1):11.
[5]邵琪.浅析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9):3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