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析

2024-09-02傅晓研

小学科学 2024年21期

〔摘 要〕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新课改教育工作的日益深入,小学科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时代变革。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在小学课堂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小组合作,除了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自主探究能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中的具体运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21 031-033

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基于新课改的推动和影响,当前小学科学教育已经从过去的知识传输转变为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新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除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为全面完善的知识架构体系,对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教师要从小组合作学习视角出发,对目前小学科学教育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效果展开进一步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让小学生可以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之下,成长为一个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运用的价值

(一)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更加关注如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加强配合及协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学生需要共同完成任务,解决某一科学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了解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对不同意见进行协调,最终达成学习上的思想共识。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除了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目的,对于学生未来融入社会、展现个人价值也可以奠定坚实基础。

(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需要进行自主探索,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进行知识的主动探索及学习。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依托小组讨论、实验观察,加强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更加强调如何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在解决和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挥个人才智,实现相互启发,进而产生新想法和新观点。这种学习模式下,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学生面对各种复杂的问题,也可以实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并给出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案。

二、小学科学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科学划分小组,提升学习效率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划分学习小组是基础,也是起点。小组的划分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综合学生的实际学情、性格特征和个体发展需要。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既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进而获得综合性发展。每个班级中都会有内向和外向的学生,有些学生较为活泼,更加喜欢自我表达;有一些学生则沉默寡言,在集体活动中不善于自我表达。小学教师在划分小组时,需要遵循异质分组的原则,让学生通过相互借鉴及学习,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教师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自由分组,即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人际交往情况以及学情等,与同伴自由组合。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可以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积极性。

(二)制订学习目标,提升学习针对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需要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程的学习目标以及与他人进行合作时的流程,做到整个学习过程的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有效性。除此之外,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教育目标在于,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用科学方法探究世界,了解未知的各种自然现象。为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为发挥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最大价值,提高教学过程的有序性,教师需要选择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系列发现、探索过程中,形成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的正确认知,并培养学生的问题发现、分析和解决能力。

举例来说,《水沸腾了》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发现水蒸腾的现象,了解水气化还有另外一种方式——沸腾。沸腾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和现实生活存在密切关系。三年级学生对水沸腾虽然已经形成一定的感性认知,但是对于水沸腾过程中所产生的水量变化、温度变化等缺乏理性认知。为增强学生对水沸腾现象的深刻理解,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水沸腾实验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水沸腾时的状态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进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可以给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描述水沸腾的基本过程和特点,包括温度的变化、气泡的产生等;正确使用温度计、酒精灯等实验器材,进行水沸腾实验的操作;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水沸腾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实验装置的组装、实验过程的观察和实验数据的记录;通过交流、讨论,对实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并尝试解释实验现象。

学生在这样的合作性目标指引下,整个学习过程更为高效,提高了教学过程的针对性。

(三)科学划分任务,引导合作探究

在小学科学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重点,让学生通过科学学习,发现科学规律,寻找科学规律,掌握科学规律的内涵,并将科学规律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在日后的科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会更容易突破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

举例来说,《轮轴的秘密》这一课,学生需要进行对杠杆的探索,并对另外一种简单的机械——轮轴进行探究,掌握其具体原理。本节课划分为三大教学模块,分别是轮轴的概念讲解、轮轴的作用分析、轮的大小对轮轴带来的影响。在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使用水龙头的经历进行回顾,让学生的注意力回归现实生活,观察水龙头的具体构造,让学生了解水龙头的构造便是典型的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的结构,这种可以进行转动的机械便是轮轴。随后让学生进行轮轴的课堂组装,掌握轮轴具体的作用。最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轮轴的改革实验,了解轮的大小是否会对轮轴带来影响。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小组中的不同组员布置不同的任务。例如,一个组员准备实验材料,一个组员负责对轮的构造进行观察,一个组员负责对轴的构造进行观察,还有两个人需共同完成轮轴的安装。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无须过多干预,只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即可。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实验操作模式,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深度思考,加强了对问题的研究,促进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达到了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

(四)加强合作共享,获得更多知识

学生在小学科学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不同的途径获得的知识有所不同。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加强知识的共享。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实现合作学习+成果共享。这一模式在新课改过程中,成为很多科学教师公认的良好的知识获取模式。尤其是小学科学这门课程较为特殊,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以头脑风暴的方式,加强思想碰撞,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探索经验。

举例来说,《生物与环境》这一课有一些和食物链相关的知识,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动物和植物在一起的图像进行展示,并绘制一条从食草动物小兔子到食肉动物小豹子的生物链。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每组画出至少2条食物链,随后以前后小组知识共享的方式,对不同小组绘制的食物链进行分享。在这一过程中,每组呈现出的食物链有所不同,学生学习到的食物链知识更为丰富,更为清晰直观地了解到食物链的概念、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区别,为后续学生相关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合作学习评价,形成教学闭环

评价是小学科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师生进行情感互动的交流途径。但是,教学评价的作用及价值远不止于此。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推动师生共同成长,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也可以为下一节课堂的教学模式优化提供参考,让整个教学过程成为逻辑闭环。小学合作学习模式也是如此,需要加强对评价工作的关注和重视,保证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及完善性。

举例来说,《昼夜交替现象》这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地球仪和手电筒,在课堂上进行昼夜交替现象的实验演示。评价项目包括小组合作参与度、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知识掌握情况、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几个方面,共分为ABCD四个不同的等级。具体的标准,可以结合教师的课堂实验设计情况来设定。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对学生本节课程的科学素养及实验操作能力进行系统化评价,并了解学生是否通过小组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及创新思维。评价时,需要实现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融合。多种评价方式的平均得分为各个小组的最终分值,将该分值作为小组评奖评优的参考依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及时发现各个小组存在哪些共性问题,对该共性问题进行课堂重点归纳和总结,或者设计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三、结论

综上所述,新课改的正式实施,为小学科学教育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创新化的互动学习模式,对于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提质增效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之下,学生可以通过与他人互动协作,深化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未来,教师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一步探索教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为新时期小学科学教育的创新发展带来更多的参考和借鉴。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实施,可以为我国新课改工作带来更为有效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刘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小学生(上旬),2024(5):109-111.

[2]马云刚.小组合作学习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结合[J].学苑教育,2024(10):85-87.

[3]古瑞雪.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4(2):96-98.

[4]漆淑荣.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J].天津教育,2023(29):80-82.

[5]黄晓丹.新课改下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J].考试周刊,2023(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