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在愉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4-08-30马琼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打开探索语文学习的大门,也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从而进入更广阔的语文世界。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课堂阅读教学也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参与。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可以将语文阅读教学带入一个全新的愉悦境界。本文从“趣”“解”“情”“思”四个角度来谈谈新媒体技术在愉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堂愉悦阅读教学之“趣”
“趣”就是培育兴趣点,引导学生进行愉悦阅读。大家都知道,课堂文本阅读,对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用更直观的画面、更生动的形象,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课文和需要表达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让他们在欣赏、学习中产生愉悦感,从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情趣。
比如,我在讲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时,先创设一个情境:在白板上展示我国的传统年画《连年有余》《和美幸福图》两幅图画。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色体现,其中的喜庆色彩特别打动人。我先让学生找出两张图的共同点——它们都有荷花这一形象。然后,再引导学生去了解荷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哪些美好的象征意义。从色彩斑斓的传统年画入手,目的在于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到学生认知的兴趣点——荷花。这时再顺势导入要学习的课文《荷花》:作者笔下的《荷花》与年画中的荷花有怎样的不同呢?于是,学生们便带着好奇心与求知欲,去开启一场愉悦有趣的文化之旅。这样,因境激趣,便将学生带入了愉悦的阅读学习殿堂。
二、课堂愉悦阅读教学之“解”
“解”就是化解重难点,激励学生扬起愉悦阅读的风帆。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往往会遇到许多未知的问题。要化难为易,解疑铺路,单靠教师的讲解,有时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此时,我们可借用新媒体,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将静态变动态,让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给予学生贴近生活的体验,让学生愉悦地将阅读进行下去,从而提升阅读能力。
在上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课前,我做了一项调查,了解到学生对爬山虎缺乏认识,甚至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模样。那如何理解爬山虎的特点?这就有一个难度。在教学中如果遇到知识点“卡壳”的现象,就很难有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让学生知道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爬山虎是怎样一步一步向上爬的呢?我下载了一个视频片段,可以慢动作播放爬山虎生长全貌的画面:爬山虎的脚长在叶柄的背面,形状像蜗牛的触角,颜色是嫩红色的。向上爬的时候,爬山虎的脚长出小圆片,细丝变弯把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后,对爬山虎有了认识,便很容易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步一步向上爬的。
解决了学生对爬山虎认识这个知识难点,随后的课文阅读教学就容易多了。化解重难点,往往是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和阅读效果的关键。这样的课堂阅读教学,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愉悦性,又增加了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实践性了解,让重难点迎刃而解,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课堂愉悦阅读教学之“情”
“情”就是升华情感点,引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感情变化,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情感共鸣,生发出阅读的愉悦感,从而获得较佳的阅读效果。
比如教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如何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出诗中庐山瀑布的气势,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我搜集了两段游览庐山瀑布的视频片段,TGNRKIPg0vS7k4ura+9Kyw==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视频将学生带入了一个游览的场景,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目睹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很自然地就实现了从一个学习者向游历者的角色转变,现场感、现实感便油然而生。学生对这首诗也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从而激发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有了这样的情感共鸣,也就找到了情感点。学生再诵读起来,就能够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了。
四、课堂愉悦阅读教学之“思”
“思”就是创新思辨点,生发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思辨能力。阅读与思考是一对孪生姊妹,让学生在阅读中生发思考,培养学生学习的思辨性,应当是愉悦阅读追求的最佳效果。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创新,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的灵感,进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使其自我阅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学习了《景阳冈》一课后,根据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我随之上了一节《水浒传》阅读交流课。学生发出疑问:“同样是打虎,为什么武松被称为英雄,李逵却没被称为英雄?”据此,我设计了一个思辨点:谁是打虎英雄?我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以电子共享文档的形式自我编辑。
接着,学生首先要阅读《水浒传》的相关章节,对武松、李逵二人的打虎背景、原因、心理、过程、结果、影响等项目进行探究。学生很有兴趣地参与了这次阅读活动。经过学生共同编辑、加工整理,很快得出了结论:武松英勇无畏、胆大心细、有勇有谋,给百姓解除了虎患,被称为英雄理所当然;李逵则鲁莽行事,有勇无谋,最终虽侥幸除虎,却不能被称为英雄。这样,便解决了思辨点,达到了思辨性获知目的。
只有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别是非、美丑,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样,既增强了学生阅读的思辨性和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理性思维和质疑精神。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从而达到愉悦阅读、提升能力的目的。教师要进一步积累和探索,结合新课标“学习任务群”的要求,丰富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手段,善用信息技术,真正让学生在阅读中愉悦,在愉悦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