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
2024-08-30秦雪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递语文知识,也要通过语文学习来培养其人文素养,以全面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一、当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存在的几个问题
人文素养主要包含情感、积极、正确价值观三个方面,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对基于综合性的语文人文素养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重视解决。
(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的主导者是教师,教学的受众是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人文素养的一个特点。但由于有些教师不够重视,培养人文素养的内容往往流于形式,而忽视了学生在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情感共鸣方面的需求,使得学生的人文意识难以真正提升。
(二)教学把控不到位。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中,教师需要认真研究学生和文本,以建立有效的人文培养模式。但从日常教学的实际来看,不少教师对文本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协调把控不到位,忽略了文本及其内在的人文价值,导致授课内容单调、形式单一,了无趣味。
(三)人文教育的理念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是确保教学质量达标的核心因素。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习惯以课文内容为主,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价值观的引导,对前期的教学也缺乏规划统筹,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的几个策略
(一)创设人文情景,引发学生兴趣。培养人文素养的关键点,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辨能力,发掘文化内涵,塑造人文情感,促成学生对人文文化的真正理解和认知,形成自己的正确价值观。例如,在教学《爱莲说》时,教师应首先结合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提问,询问学生最喜爱哪种花卉及原因;或者播放《荷塘月色》等歌曲,引出本节课内容,并着重阐释莲花的高洁品质,强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经典文句,辅以文本讲解和图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二)融合多元元素,创新育人方式。知识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教师可在研究文本的基础上,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情分析和认知维度等,有针对性地设置对话主题,向多个领域进行拓展。例如,在学习《背影》时,可以先从浅层内容进行解读,再对文章进行分类深入分析,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深沉和伟大。
(三)立足教材文本,优化教学质量。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基础是文本内容,这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文本的内容,挖掘其深层次价值,引导学生去感悟生活中的人文情感。例如,学习《纪念白求恩》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文章写作背景和白求恩的生平事迹,再去认真研读文章,从经典事例中感悟白求恩的高贵品质,学习他的崇高医德和国际主义精神,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责 编 东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