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4-08-30何彦真
如今,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资源,校园内部智慧平台的建设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在学校内部构建相应的学习平台,教师可以上传单元资料以供学生选择。平台中设置有不同的板块,可以让学生积极讨论并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者观看课外视频,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多样化的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习资源,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一、信息技术融入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丰富资料,激发兴趣
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能够丰富初中生现有的学习资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随着微课和智慧课堂的应用,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搜索感兴趣的内容,培养筛选重点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发现学科的拓展内容。在资料的补充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很多值得传承的优秀文化,由此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加深理解,自主学习
初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注重对不同类型文章的讲述,学生主要负责认真听讲,这样的授课方式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形成。为了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师可以在课上播放不同类型文章学习的总结性视频,让学生选择自己能够利用的内容学习。
初中语文涵盖了不同类型的现代文和古诗文,这些内容都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其他资源的辅助,能够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自学水平,由此带动其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二、构建情境,补充知识资料
语文教材介绍了很多优秀人物,这些人物值得我们尊敬和效仿。教师可以在课上通过构建情境的方式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氛围,补充背景资料,加深他们对优秀人物品质的理解,同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在学习《邓稼先》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问问学生对邓稼先有哪些了解。他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大家所熟知的,那么在其他方面的成就是否了解呢?这时,教师再用短视频介绍邓稼先生活年代的背景,让学生感受邓稼先是如何成长的、他的身上有着怎样的可贵品质。
短视频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邓稼先的少年和青年时期,之后详细介绍了邓稼先的研究方向,又通过时代的变迁,展现了邓稼先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爱国情怀,以及他为祖国国防事业奉献一生的精神。此时,再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邓稼先》这篇文章,通过他好友杨振宁的讲述,再次了解邓稼先的优秀品质。这样的情境构建,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我国有多么重视科研这一领域。同时,教师可以拓展不同的科学家取得的科研成果,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发展与变化,并思考这些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值得传承的精神,比如他们无私奉献和认真钻研的优秀品质。
三、拓展思维,引导积极讨论
古诗和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对汉字的理解,更要重视他们对文章整体的把握,引导他们在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在诗词和文言文中,作者常常喜欢采用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和借景抒情等方式描写自己的所思所想。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比如引导他们主动对比描写方式是否不同。
在学习《己亥杂诗》时,诗人所写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生动形象地展示出:自己即使现在已经不在朝为官,还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对国家有益的事情。诗人用落花比喻自己,要发挥自己的余热,这一类型的诗文十分常见。教师可以通过这首诗引出类型相似的诗文,让学生感受不同的作者是如何借助事物展现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
这一类借景抒情的文章要与借物喻人区分开。教师可以在智慧课堂中找出应用借物喻人的文言文,讲解此类文体的特点。例如在《爱莲说》中,作者周敦颐详细阐述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并用莲花象征仁人志士的高贵品格,这就是典型的借物喻人类文章。在智慧课堂的应用中,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拓展思维,主动去探讨不同类型的诗文特点,从而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四、综合训练,提高专业技能
初中生普遍认为写作较为困难,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知道该如何用文字表达出想说的话。为了提高班级整体的写作技巧,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在课堂上营造合适的氛围,鼓励学生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例如在完成刻画人物特点这类短文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中播放生活中的人物短片,如辛苦奔波的快递员、打扫街道的清洁工……学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特点。
视频结束后,让学生思考:表现人物特点的方式有哪些?针对视频中出现的不同职业的人物,能够想到哪些描写方法?班级展开讨论,学生可以打开自己的思路,大胆说出自己想要运用的描写方式,并将自己的思路以大纲的方式呈现出来,再补充一些细节,由此完成写作。
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传统课堂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在课堂上,我们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带动学生积极性的提高,由此培养他们的学科思维,提高其学习效率。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