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漫谈: 暑期培训引发的思考

2024-08-29张勤坚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16期

八月的专栏,想说一说假期里的学习和思考。

7月初,我参加了省里的信息科技新教材培训。江苏的信息科技新教材经历了从编写、培训到分年级实施(2023学年开始使用三、七年级新教材)的过程,步子算是比较快的。两天的培训,既有资深教研员的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又有教材编写者精心设计的教学范例,还有学科数字资源及课程学习平台使用的专题培训,可以说是涉及了新学期教与学的方方面面。

有趣的是,很多参会老师更多关注的,还是“课怎么上”这个老问题,各自的想法也非常分裂:既希望通过培训能得到用新教材上新课的“万能钥”,同时又一直在纠结新课程新理念在教学实践中难以有效落地。当然,教育从未有过什么“万能钥”,但我们一直在尝试寻找到最适合开启眼前这把锁的方法。新课标发布两年多以来,关于如何转变和适应,虽有所思考也有所实践却收获甚少。当然,若是我们能换一个思路,或许便会有另一种可能。

例如,我仍然强调“技术”的重要性,但已经不是简单地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和“扎扎实实”地学,而是先让AI为孩子们搭支架、建基础,让孩子们在这个基础上增删、修改、替换和调整,重复的和不擅长的,都由AI来帮助完成。“借”力AI,或将成为未来教育创新的一种常态。

又如,我仍然对老教材的设计念念不忘,因此把传统“画图”模块的“填充颜色”分享给美术老师,把“复制与粘贴”的教学设计分享给数学老师,我希望“颜色填充”里的色彩训练能够吸引美术老师来机房上课,“复制与粘贴”蕴含的对称和平铺能对数学有所帮助。把信息科技的信息资源“推”“送”给跨学科老师,或将弥补“信息科技”课时的不足。

未来,我们的课堂还需要更多新技术的支持,需要有更多学习新方式的尝试,并最终完成未来智慧教育新样态的培育。

暑假里,我阅读了《2024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报告在描述影响未来教与学的主要趋势时,除社会、技术、经济、环境、政治五个方面之外,增加了人工智能方向的趋势预测,认为“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工具在课堂应用,人工智能工具在重塑教学和学生体验方面具有越来越大的潜力”。早在5月份,同济大学便发布了《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提出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的“1+N”计划,“1”是指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N”是指人工智能对其他学科的全面赋能。若是把“地平线报告”的趋势与“行动计划”的具体任务做一个对照阅读,或许会对未来人工智能如何促进学校教育发展有一个较为前瞻的崭新认识。

暑假里,我还特别关注了怀进鹏部长在二十届三中全会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的答记者问,怀部长特别强调了教育在新路径开辟中的关键方向,要“突出数字赋能,发挥智慧教育新优势”,尤其是“打造中国版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和“探索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与个性化教学”的说法,令人心动。从传统教育视角看,用“大规模”修饰“因材施教”“创新性”和“个性化教学”,是过于理想化了,但若有了大模型和AI技术的全方位支持,“大规模+个性化”的学习或将成为一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