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2024-08-24
中国60 周岁及以上网民
1.7 亿
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数据显示,2023 年末,我国60 周岁及以上人口超2.96 亿,其中约1.7 亿是网民。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完成1735 家网站和APP 的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这为更多老年人“触网”提供了有力支持,而长时间在直播间购物,熬夜等小说更新,频繁刷短视频,追短剧大额充值,为主播狂热打赏……种种现象也让不少“银发网民”被打上了“网瘾老人”的标签。
老年人沉迷网络,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寻求精神慰藉、探索新鲜事物都是重要动机,而移动互联网上的丰富信息、低成本娱乐、即时互动,以及越来越精准的推送,也让老年人遨游在网络海洋中乐此不疲。广大老年人在享受美好数字生活的同时,围绕老年人上网安全的各种话题常常成为舆论热点。呵护老年人上网安全,重点要保障他们的财产安全,无论是加快相关立法、加强全过程监管,推动行业自律,还是推广宣传教育等,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我国医养结合机构达7800 家
社会力量占七成!
5 月16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目前,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对数达到了8.7 万对。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并进行养老机构备案的医养结合机构达7800 多家,床位达200 万张。其中,有5500 多家是社会力量举办的,占总量的70% 以上。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称:现在90% 以上的老年人都希望居家养老。国家卫生健康委一直致力于推进增加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提升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能力,丰富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内容,保障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可持续性。希望通过社会力量的参与,使广大老年人能够得到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发展可持续的医养结合服务。审批方面,将为社会力量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便利。建设上,支持社会力量建设专业化、连锁化、规模化的医养结合机构,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到税费、投融资、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
22 省可享!
据国家医保局5 月18 日消息,目前已有22 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现了医保个人账户省内异地家庭共济,9 个省份将于今年年底前实现医保个人账户省内异地家庭共济。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是指参保人在参加了职工医保后,通过办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将个人账户授权给已参保的父母、配偶和子女使用。目前,共济人和被共济人在同一个基本医保统筹区(通常是同一个地级市)可以共济,实现省内异地共济是指共济人和被共济人在同一个省份参保,但不在同一个统筹区也可以共济给亲属。
22 个已实现省份,除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 个直辖市外,还有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江苏、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4 个省份浙江、河南、山东、广东部分实现,将于年底前全部实现。其他5 个省份中,安徽、陕西2 省近期将实现,辽宁、黑龙江、湖北3 省年底前实现。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累计募集款物
90 亿!
今年是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40 周年。截至2023 年12 月,该会累计募集款物近90 亿元人民币,实施公益项目1000 多个,受益残疾人2000 余万人。
据悉,中国残基会于2009 年以“集善”为理念,打造“集善工程”公益活动品牌,开启了项目化、品牌化的现代慈善服务发展路径。以启明、助听、助行、助学、助困、无障碍和文化助残七大行动为依托,涉及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无障碍、权益保障等多个领域,满足各类残疾人差异化需求。近年来,中国残基会在业内率先开展“联善计划”,深化社会互动,与爱心企业、各地残基会、社会服务机构密切合作,通过举办公益论坛、专题研讨会、集善沙龙等方式不断提升助残服务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逐步建立高效务实的社会化项目执行体系,构建助残公益新生态,助推助残服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