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犯了“夏日贪凉”的大忌

2024-08-23邓琳雯唐英

中医健康养生 2024年7期
关键词:湿气游玩滨海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我国部分地区夏季出现高温热浪。因此,寻找适宜的避暑之处,成为许多朋友当下的迫切需求。不过,出门避暑勿贪凉,进入温度稍低的地区时,亦有受寒的风险。因此需要仔细规划,在避暑的同时,做好防寒措施,守护家人健康。

因时制宜:炎炎夏日宜养阳

《黄帝内经》曰:“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时阳气升发,夏时阳气充盛,天地之间的阳气处于一个由内到外、由下到上的运动过程,人体中的阳气也是如此。阳气升发,向上、向外发越,则储存在体内的阳气愈发虚少;夏日阳极盛,暑热也盛极,大热耗气,气者阳也,即暑热会耗伤人体的阳气。夏日贪冷饮者多,或冒雨涉水,易感受寒湿之邪,如此饮食太过或摄生不慎,都会损伤体内的阳气。故夏日养生重在养阳,在防暑的同时,也不可过分贪凉。

因地制宜:高原滨海各不同

出门避暑前,应提前了解目的地的气候特点,并关注天气预报,做好相应准备。以下是常见的夏日避暑地形气候特点,可供参考。

高原高山温差大

夏季的高原、高山地区海拔温差、昼夜温差及阴阳坡面温差较大,出行时需注意。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6摄氏度左右,且夏季气温垂直递减率大,更应注意海拔差。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干燥少云,夏季白天地面接收大量太阳能辐射,升温快,晚上散热也快,故昼夜温差极大。同时,夏日高山地区的阳坡日照足,温度较高;阴坡背光,则温度稍低。在游玩的时候应当注意温差变化,酌情添减衣物。

滨海地区湿度高

夏季的海边风大、潮湿、气温多变,在此地区避暑时,应注意预防风寒之气和湿气的侵袭。夏季滨海地区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温度不会过度升高,但水汽蒸发量大,相对湿度较高。受气流和气压的影响,滨海地区风大凉爽,多种天气交替多变。

在旅游途中,人们可享受海风、海水带来的凉爽惬意,但亦需注意防风、防寒、防湿,勿损伤人体阳气。

因人制宜:出门避暑需防寒

《黄帝内经》曰:“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养生应当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夏日宜养阳,避暑亦需注意防寒保暖。

不宜贪凉

夏季避暑,若贪凉饮冷,则会导致寒气侵体,疾病丛生。

肺合皮毛,皮毛感受寒邪,表现为皮肤出现“鸡皮疙瘩”,浑身发抖,这是人体受寒后的自我保护方式。若寒冷之气进一步侵袭,则会产生相应的肺卫症状,如流清涕、鼻干、咽燥、呼吸喘促、咳嗽等。若外界温度过低,肢端血液回流,以保护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则会出现手足冰冷,关节僵硬,拘急挛缩。寒冷时,为维持身体供能,心脏的负担加重,有诱发心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风险。此外,过食生冷,则脾胃受寒,不能运化水谷,容易出现腹胀、积食、泄泻等症状。因此,要注意腹部保暖,尽量不穿露脐装。

动则生阳

夏日避暑,不能让自己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在外游玩时,可适当徒步,或于气温相对较低时爬山、游泳,以增加户外活动量,使机体微微出汗,处于相对活跃的平衡状态。动则生阳,微微出汗也能排除体内多余的湿气。

适时保暖

夏季旅游时,优先选择轻便、透气的衣物。在此基础上,可携带薄外套、风衣或冲锋衣,亦可携带围巾或者披肩。在温差过大的地区,适时增添衣物,防寒保暖。去海边游玩时,可多带几双袜子、短裤、背心,以防玩水沾湿,湿气侵袭人体。在紫外线强的地区游玩时,可备遮阳帽、防晒衫等物理防晒衣物,既可防晒遮阳,又可防风防寒。夏日到潮湿、雨水多的地区游玩时,需备好雨伞、一次性雨衣等雨具,防寒防湿。夜晚在高山林地露营时,可准备“暖宝宝”发热贴、毛毯等御寒物品。

结束了一天的活动,回到住处后,可以通过用温热水泡脚、洗热水澡的方式来解乏。切忌用冷水冲凉,否则会遏制体表之阳气,导致外寒侵袭。

责任编辑/陶宪凝

猜你喜欢

湿气游玩滨海
走,游玩去
小蚂蚁去游玩
防治“湿气重”10方
健身是去湿气的好办法
滨海白首乌
湿气不可怕,药膳起居健康行
滨海顶层公寓
岳滨海 藏石欣赏
女性手游玩家
食疗养生祛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