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个结合”视域下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三维探论

2024-08-20刘友田李锦霞

行政与法 2024年8期

摘 要:“两个结合”作为饱含历史基础、文化基础与实践基础的创新理论,是新时代正确回答实践问题、保持马克思主义蓬勃生机的科学命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与新目标,在“两个结合”视域下从逻辑层面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实现“两个相结合”的理论沿承,突显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农耕文明守正创新的文化深拓,彰显了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民意旨归。新时代,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突显中国特色,对推动“两个结合”实践增效、助力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齐头并进、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具有重要价值。从“两个结合”视域出发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以聚焦农情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以党建引领强化民主政治建设,以融合创新着力培育文明乡风,以综合治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以环境整治塑造优质生态布局,真正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方位、多层次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关 键 词:“两个结合”;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1]“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战略与新任务,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也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两个相结合”的实践深拓。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一直以农业为主导,“农”是国家延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现代化“三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经之路。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的过程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并结合国情最终诞生的新时代文明成果,既是中国文化赓续的时代证明,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识。“两个结合”作为饱含历史基础、文化基础与实践基础的创新理论,对于新时代助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意义深远。鉴于此,以“两个结合”为视角研究新时代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逻辑、价值内蕴与现实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一、“两个结合”视域下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逻辑

(一)理论沿承: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三农”理论形成的重要思想源泉。百余年历史征途,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农民历经革命、建设、改革,终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正是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成果。回望过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打土豪,分田地”到“耕者有其田”,农民与农村都是那个年代最重要的功臣与阵地。[2]“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3],也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切入点。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继承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尤其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合作化思想,于1953年开始大力推进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并于1956年普遍建立起高级农业合作社。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紧抓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的精髓,吸收借鉴之前“三农”工作的经验教训,带领人民群众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开展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改革实践,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对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繁荣产生深远影响。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新形势、新使命与新要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的指导下,继续推进“三农”工作创新发展,并在“两个结合”命题的推进之下,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我国现实国情,开辟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理论与实践充分证明,从温饱不足到精准脱贫,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农业强国,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得来的。[4]

(二)文化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三农”文明根基

“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命脉。中华文明因农而立根基、因农而续根脉,是维系我国“三农”内部关系的重要纽带。回溯历史,“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农业之于国,为大计,之于民,为生计”等思想充分阐释了农业之于国家、之于人民的重要性。数千年来,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文明基因,积淀着中国人民最质朴的现实追求,也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农耕文明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助力中国共产党攻坚克难、带领人民踏上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之路。立足当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第一个结合”的基础上着重强调“第二个结合”,指出“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6]。这就意味着,我国必须坚持、贯彻与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根据现实条件与本土特色走出一条恰合自身发展的特色文化之路。远眺未来,基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以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逐步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位作用的重视程度,赓续农耕文明与实现这一总体目标相结合已然成为时代之必然。可以说,深挖农耕文明中蕴含的各种优秀精神特质已成为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趋向之一。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脉,贯通于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为新时代响应国家政策走乡村文化振兴之路提供重要保障。

(三)民意旨归: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现代化的“中国式”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旨归在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有别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是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现代化。从百余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发展“三农”的实践历程来看,党始终把心系农民、依靠农民、造福农民作为矢志不渝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始终把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摆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创造条件为人民谋福利,着力探索出一条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发展之路。一方面,新时代人民需求的不断提升促使“三农”工作提质增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要求。具体到农村这一广阔天地而言,要“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7]。这意味着更要高度重视农民增收问题,着力保障其民主权利与其他合法权益。只有充分尊重民意、真正益农惠农,才能切实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投入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之中。另一方面,人民群众是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最坚强依靠。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8],这是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对于齐民心的清醒认识,仍适用于当今社会。百余年来,亿万农民从求温饱到求美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历经不懈探索而确立的自立自强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之路,其根本旨归在于力求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二、“两个结合”视域下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价值内蕴

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为指导,贯通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革命、建设、改革以及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是新时代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高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尽管“三农”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内蕴,但追逐实现现代化的价值内核是一以贯之的,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学以致用的实践品格和与时俱进的奋斗精神。新时代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扎根中华文明,突显中国特色,对推进“两个结合”、赓续农耕文明、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推进“两个结合”实践增效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得出的宝贵经验与成功密码。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于深化“两个结合”具有难以取代的独特价值。百余年来,“三农”工作的开展既传承中华文明的根基血脉,又在继承中发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农情相结合,为推动“两个结合”创造了发展空间。

一方面,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在吸收苏联等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国情农情守正创新、不断推进的现代化。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之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本土的“三农”问题,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同时,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过程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规划。正是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命运的精准把握,才能切实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落脚于解决“三农”问题,才能发挥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优势,坚持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家庭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社会的土地经营政策,推动中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发展之路。

另一方面,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植根于传统农耕文明、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沃土的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在深刻继承与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受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影响,二者的结合经历了从自觉到自发、从浅显到深入的发展过程。“两个结合”的理论深化反映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方面就是要求“三农”工作要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既要保护好农业农村的文化瑰宝,又要积极搭建优质新型的“三农”文化载体,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相贯通、同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相结合,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内蕴与群众基础,让“两个结合”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继续推进农业农村面向未来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助力农耕文明赓续创新

如果说农耕文明是对我国当代“三农”问题的历史溯源,那么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便是新时代对农耕文明的赓续创新。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农耕文明源远流长,从“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到“夫谷帛实天下之命”,无论历史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农耕文明始终历代赓续、经久不衰。因此,站在“两个结合”的视角来看,新时代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是因为其生发于中华大地,与农耕文明之间具有文化同质性和历史延续性。

一方面,科学认识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农耕文明之间的文化同质性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推进“两个结合”的内在前提。“农”乃国之根本,农耕文明蕴含的“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等思想文化伴随着中国历史发展的铿锵足音绵绵不绝。从神农氏刀耕火种一路走来,农耕文明历经几千年风雨变化、时过境迁,但唯一不变的是其孕育的文化精神,不断夯实了重农固本这一安民与治国之基,并破除万难迎来了正确的领路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三农”工作持续除旧革新,历经沧桑巨变,取得了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等重大成果。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行以文化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重视农业生产、重视农村发展、增进农民福祉、提升农耕文明。农耕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在新时代“两个结合”的推动下,以其内部承载的文明密码和文化要素在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打开了创新空间,为中华文明更有效地作用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另一方面,深刻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农耕文明之间的历史延续性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农耕文明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的逻辑前提。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传统农耕文明的创新延续。在农耕文明的演进历史中,连续性作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捍卫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文化生命,以历史的一脉相承与文明精神既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鲜活血液,又为实现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目标保驾护航。实际上,赓续农耕文明就是传承历史、总结历史、创造历史,从而推动历史的过程。农耕文明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就是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印证,同时也表明我国未曾断裂地延续了文明根脉,为未来农业农村发展拓展了文明根基。

(三)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9]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是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基础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于“两个结合”的推进过程之中,是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所产出的“中国式”样本,不仅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价值,同时也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可以说,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则是指导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理论武器。

一方面,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确保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支撑。农业农村的发展出路就在于跟随国家大政方针实现现代化。从基础性支撑的角度来看,“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10],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三农”工作伴随着由实现“四个现代化”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总体目标的推移,充分突显了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与发展现代化建设重要思想这一基础上的与时俱进和守正创新,真正将“两个结合”落到实处。从战略性支撑的角度来看,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表明中国对于建设农业强国所做出的整体谋划与系统安排,明确了战略目标,将“三农”工作切实融入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之中。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旗帜与实践指南,其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同样伴随着“三农”工作的实际展开而拓展深化。

另一方面,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发展,“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1]。从整体布局来看,农业作为中国的第一产业,其现代化效率滞后于工业化与城镇化效率,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短板,因此提振“三农”工作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得以前进的必然前提。实践不断证明,正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与引导之下,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从摆脱民生凋敝到实现脱贫攻坚,进而真正走稳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道路。从具体层次来看,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环节,应坚决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指示,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革与综合治理,既重视农业科技的提升,又聚焦农村多元化产业的开发,稳定农作物产量与市场供给,坚持以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丰富和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成果。

三、“两个结合”视域下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路径

(一)农业农村经济现代化:聚焦农情,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强化创新、振兴经济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几个方面下功夫,进而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综合发展,促进传统农业经济同新兴数字经济有效融合。

首先,加强农业现代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举措。根据唯物史观原理,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推动“三农”工作十分重要。中国要以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对标提升本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12]。这意味着,农业现代化建设既需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等提高农业产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又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农业自动化和机械化的发展水平。

其次,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抓手。集体经济是农村展开经济活动的有效实现形式。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会引起农村自然经济和城市行会组织的瓦解,导致城乡不同类型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于解决城乡分化难题、农户分散经营以及市场信息隔阂等问题能够发挥积极的缓解作用,从而有助于缓解城乡差距、提升农村自我治理的有效程度、巩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最后,农业农村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在于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促进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落脚点。农业农村经济现代化建设就是通过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完善农村经营体制,重塑农村农业经济竞争优势、拓宽民众就业发展空间和增收致富渠道,真正惠及民生。

(二)农业农村政治现代化:党建引领,强化民主政治建设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同时也是基层党建的本质要求。新时代,党建引领是农业农村政治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农业农村要实现现代化必须立足于现实国情,认真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鲜明的政治立场强化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与自我监督。

一方面,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推进农业农村政治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两个结合”命题的提出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深刻融入中国现实国情的全方位视角,是中国共产党充分践行初心、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理论创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成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彻底解决了困扰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着力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百余年历史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正确领导,才能确保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另一方面,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是推进农业农村政治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民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与法治化是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对农村基层组织而言,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就成为增强农村党组织活力建设坚强战斗堡垒的重要保障。根据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在坚决落实党的领导责任的基础上,坚持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与时俱进地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推动分布广泛、完善严密、富有活力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三)农业农村文化现代化:融合创新,着力培育文明乡风

“两个结合”提供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农业农村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全面视角,是筑牢文化根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推手。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既需要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又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于乡村文化振兴的全过程,引导文化与农业产业相结合,促进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相辉映。

一方面,赓续农耕文明,践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3]其中,“中国特色”就意味着中国所贯彻落实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赓续农耕文明并将其融入我国实际、突显农业大国特色的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必将在新时代以文化融合创新的形式促进农业农村文化建设。

另一方面,传承农业农村独特的文化遗产,搭建文化展示平台。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既需要物质层面的强大支撑,又需要精神层面的内生动能。农业农村饱含丰厚的文化资源,其中农业农村的文化遗产作为其特有的文化符号,更是其独特资源和独有优势。深入挖掘农业农村文化遗产,以农村为文化展示平台,借助新媒体扩大文化成果的展示范围、提高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既能强化传统农业遗产的保护与延续,又能加深农村广大民众对农耕文化的价值认同,从而推动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效结合。农业农村在文化领域实现现代化就要利用新兴媒介的传播力度加大宣传特色农村的文化特点,打造文化品牌,推广并提高当地农产品的经销之路,借助农业信息化和数字乡村建设深挖优秀农耕文明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与道德规范,弘扬文明乡风,建设现代化农业农村文化。

(四)农业农村社会现代化:综合治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发展日新月异,农村面貌翻天覆地,但城乡二元结构并未从实质上发生改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实现农业农村社会现代化就要求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全面改善农村社会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以维护社会稳定为主旨加强农村综合治理,从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一方面,努力促进农村公共设施和服务水平现代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但由于当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要破除时代困境就必须真正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提升农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农民作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体验官”与“评价员”,其需求的改善能够为农村提升创新创业的发展条件。只有努力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才能满足新时代农民多元化、层次化和现代化的新需求,让城乡居民平等参与现代化建设、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

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农村治理包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农村治理的效果,同样会影响国家治理的成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14]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无论是农村治理抑或是城市治理,现代化治理要求农村与城市共同践行。其中,农村治理作为相对薄弱环节,则更需要强化其治理体系,完善其治理结构,实现农村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有效提升。

(五)农业农村生态现代化:环境整治,塑造优质生态布局

绿色是农业农村的发展底色,生态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盘”。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就要在生态层面做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守住绿水青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环保意识显著提升,城乡环境建设不断加强,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与出行方式得到真切落实,绿色生活氛围愈加浓厚。我们能够切实感受到在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生活环境对农村广大居民生活品质和健康保障的改善与提升。新时代,实现农业农村生态现代化,就要在人居环境和绿色农业方面下功夫。

一方面,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环境整治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美丽中国迫切需要补齐的重要短板。“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15],就要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正确挖掘村居村貌与现代发展因素之间的关系,优化农业产业格局、农村空间布局与农民社会新局,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农业农村美丽蝶变。

另一方面,优化绿色农业发展结构。绿色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也是当前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就当前农业发展状况来看,由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居高不下,土壤资源濒临“崩溃”,以绿色农业促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行动已迫在眉睫。因此,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日益被提上“三农”工作的发展日程。新时代,绿色农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保障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还能够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降低环境污染,从而促进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扎实推进农业农村走出一条产品安全、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先之路。

【参考文献】

[1][4][13][1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

[2]张士英.在学思践悟中夯实农业高校的发展根基[N].光明日报,2021-12-21(05).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2.

[5]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N].人民日报,2018-09-23(01).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15.

[7]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zhengce/2018-02/04/content_5263807.htm.

[8]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55.

[10]胡锦涛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366.

[1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21.

[12]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 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工作[N].人民日报,2022-12-25(01).

[15]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N].人民日报,2021-03-26(01).

A Three-dimensional Exploration of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Style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wo Combinations”

Liu Youtian, Li Jinxia

Abstract: The “two combinations”, as an innovative theory that is rich in historical, cultural, and practical foundations, is a scientific proposition that correctly answers practical questions and maintains the vitality of Marxism in the new era. Realiz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as a new strategy and goal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wo combinations”, logically demonstrates the theoretical inheritance of Marxist “three rural” theory to achieve “two combinations”, highlights the cultural deepening of empowering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with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o uphold integrity and innovation, and highlights the public opinion’s aspiration for a better life for the people. In the new era,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are designed and promoted together, highlighting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of great value in promoting the “two combinations” practice to increase efficiency, helping agricultural culture and modern civilization go hand in hand, and promoting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to achieve stability.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wo combinations”,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style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requires focusing on agricultural conditions, accelerating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strengthening democratic political construction led by Party building, cultivating civilized rural customs through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promoting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through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shaping high-quality ecological layout through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and truly realizing the all-round and multi-level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style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in terms of economy, politics, culture, society, and ecology based on practical paths.

Key words: “two combinations”;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style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Marxism;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责任编辑:刘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