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研究

2024-08-17修剑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23期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1+X”证书制度应运而生,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如何将“1+X”证书制度融入日常教学中,实现课证融通,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1+X”证书制度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的现状,探讨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及实施路径,以期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 词]“1+X”证书制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证融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4)23-0149-04

“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该制度旨在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考取相关专业技能证书,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必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其人才培养模式应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注重课证融通,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1]。因此,将“1+X”证书制度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实现课证融通,对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1+X”证书制度和课证融通

(一)“1+X”证书制度

“1+X”证书制度是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中,“1”代表基础理论知识,“X”代表职业技能。这一制度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以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实践能力。

(二)课证融通

课证融通教学模式是将课程与职业证书相融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职业能力开发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通过主动建构获取知识,而职业能力开发理论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2]。课证融通教学模式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获得了理论知识,又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从而提高了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三)“1+X”环境艺术设计证书概况

“1+X”环境艺术设计证书是指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认证体系。其中,“1”代表国家承认的学历教育,即大专或以上学历;“X”则代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这个证书体系旨在提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之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3]。“1+X”环境艺术设计证书的含金量较高,因为它是由国家事业单位颁发,得到国家和行业认可。持有该证书的人员在求职、晋升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二、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实施课证融通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企业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涉及领域广泛,包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家具设计等。在“1+X”证书制度下,课程体系需要将基础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实际操作能力[4]。课证融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应用型人才

课证融通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能获得相关技能证书,稳定职业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注重实践操作,市场需求大量具备实际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1+X”证书制度下,课程体系应充分考虑行业需求,将职业技能融入课程设置。

(三)促进产业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持。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程体系需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关注产业需求。课证融通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动态,掌握前沿技术,为产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四)提高教育质量

为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改革亟待进行。课证融通教学模式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1+X”证书制度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5]。课证融通有助于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三、“1+X”证书制度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的现状

(一)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目前,一些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较为传统,未能及时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这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存在差距,难以满足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例如,一些高校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此外,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经验,但目前的教学中实践环节相对较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践教学时间不足,学生难以获得充分的实践机会。二是实践教学资源匮乏,缺乏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先进的实验设备。三是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部分教师缺乏实际项目经验,难以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足,难以满足企业和市场的需求。

(三)师资力量不足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但目前部分教师缺乏实际项目经验,影响了教学质量。此外,一些高校在引进人才时过于注重学历和职称等硬性指标,而忽视了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等重要因素。这导致部分教师难以胜任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学任务,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证融通教学模式构建

(一)教学标准

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标准应明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这些目标应与行业需求和职业标准相符合,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实用的知识和技能,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2.教学内容实用:教学内容应注重实用性,紧密结合行业实际和职业标准,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同时,应根据行业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持与行业同步。

3.教学方法多元:教学方法应多元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分析、项目实践、团队合作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应积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教材建设:编写符合教学要求的教材,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新颖性。教材内容应紧密结合实际项目,提供案例和实践操作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

5.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是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和评估。实践教学环节应与职业标准紧密结合,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对教学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评估。通过学生反馈、教学督导、同行评价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教学质量[6]。

6.评价标准统一:教学评价标准应统一、客观、公正,以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要求为依据,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品评定、实习报告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技能水平。

7.师资队伍专业:教师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熟悉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要求,能够根据教学标准进行授课和指导实践。同时,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积极参与行业交流和培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8.校企合作深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相关企业和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资源,同时企业可以获得优秀的人才资源和技术支持。

9.证书获取重视:在课证融通教学模式中,证书的获取应成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应明确了解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和标准,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取相应的证书,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0.课程思政: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二)教学资源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证融通的构建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手段。以下是从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的角度,探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证融通的构建。

1.构建多元化教学资源库:通过收集、整理和优化各类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案例、视频教程等,形成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资源库。这些资源应涵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和技能要求,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整合校内外优秀教学资源:加强与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同时,与其他高校和职业院校开展交流与合作,互通有无,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教学提供智能化支持。例如,搭建在线教学平台,实现课程的远程教学和实时互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R)和增强现实技术(AR)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

4.开发实践性教学项目: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实践性教学项目,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实际工作场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提升专业技能水平[7]。

5.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注重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引入具有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同时,加强教师培训,使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课证融通提供有力支持。

6.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教学质量。通过教学质量评价,了解学生对教学资源的满意度和使用效果,为教学资源的建设与优化提供依据。

7.竞赛和展览:将职业证书培训内容融入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与证书的有机结合,实施学生一毕业即能胜任工作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7]。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环境艺术设计竞赛和展览,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参加竞赛和展览,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获得认可和奖励,同时增强自信心和动力。

8.促进教学成果转化: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实践经验转化为教学资源,推动教学与科研、实践的紧密结合。同时,注重教学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将优秀的教学资源向其他院校和专业辐射。与国际知名院校和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为学生提供海外实习和实践的机会,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

(三)教学方式

1.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教材、案例、视频等,让学生在课堂之外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线上答疑、讨论等形式,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线下课堂则主要进行实践操作、小组讨论和作品点评等活动,以确保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在课程设置中,要将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能锻炼实践能力。通过校内外实践基地、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锻炼自己,提高综合素质。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实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等。

3.项目制教学:项目制教学是一种以实际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完成项目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结合企业真实项目,为学生分配任务,让他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项目制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

4.融合证书培训:将行业认证证书纳入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有机会获得相关证书。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和增强职业技能。

5.实施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基础和兴趣特长,实施分层教学,设置不同难度的课程模块,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上得到提升。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此外,还可以邀请创业导师、成功企业家为学生授课,分享创业经验。

6.教学评价改革:建立多元化、全过程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过程表现,充分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此外,定期收集企业、学生和社会的评价意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以确保教学质量。

五、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及实施路径

(一)构建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为了实现课证融通,首先要构建一套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该体系应包括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等多个层次。其中,核心课程涵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专业课程要与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实践课程要充分体现实际工作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综合能力。学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职业标准,优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中应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增加与实际项目相关的课程,如“室内设计实务”“景观设计实务”等,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应关注行业动态和新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确保学生所学知识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二)开发课证融通校本教材

根据“1+X”课证融通的要求,开发一套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适应的校本教材。这套教材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实用性强,内容紧密贴合行业需求和企业实际案例。二是前瞻性,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更新。三是互动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根据“1+X”证书的要求,明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确保课程内容与证书考试要求相衔接。根据教学反馈和行业动态,对教材进行不断完善和更新,确保教材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实际工作场景,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实习实训项目,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自己,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实践教学指导,共同开展实训项目,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

(四)全方位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1+X”课证融通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熟悉相关政策和行业动态。因此,有必要通过培训、研讨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此外,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了解实际工程需求,将实践经验融入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应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引进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应鼓励教师参与实际项目,bfa3983dfa326c791e8610be7aa7e2df积累实践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此外,应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五)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多媒体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此外,要加强校企合作,开展产学研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锻炼自己。将“1+X”证书考试内容融入教材和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地掌握相关技能,提高他们的考证通过率。建立与“1+X”证书制度相衔接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理论学习成果和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结论

在“1+X”证书制度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发展价值。这一模式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紧密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增强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实施这一模式需要学校、企业、行业等多方面的合作与努力,共同推进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同时满足市场需求,这将为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王永,程建伟,张庆贺.产教融合视域下1+X证书“课证融通”探索与实践[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3, 32(6):58-63.

[2] 周晓慧.“1+X”证书背景下高职“课证融通”建设路径探究:以“财务大数据分析”课程为例[J].林区教学,2023(11):54-57.

[3] 李闽.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实施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J].机械职业教育,2023(9):23-26.

[4] 易显钦.“1+X”背景下产品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创意建模课证融通培养模式研究[J].设计,2023,36(15):82-85.

[5] 陆晓梅,徐礼丰.基于“1+X”证书制度的职业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工程技术研究,2022,7(21):142-144,147.

[6] 柴草,王志明.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证融通”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路径[J].成人教育,2022,42(9):72-78.

[7] 王梓诺,侯玉倩.“1+X”证书背景下课程重构的路径与方法研究: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2(4):47-50.